查看原文
其他

沈阳市疾控中心最新提醒!重点关注↘

辽沈晚报 2024-04-27

随着四月份的到来,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市民外出踏青、赏花游春等活动增加,且适逢清明假期,祭扫活动也增多。此时气候变化无常,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所以仍需增强传染病的防控意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春季野生植物生长旺盛,许多市民户外自行采摘野菜、蘑菇等也成为了春季外出活动内容之一,野菜的美味难挡,但是也要当心这些毒野菜引发的中毒事件。沈阳市疾控中心根据我市4月份可能发展趋势,确定特别关注疾病为新冠病毒感染;重点关注疾病为布鲁氏菌病、猩红热;一般关注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水痘、百日咳和野生植物中毒。

一、新冠病毒感染
我市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数虽较上月有所增加,尤其春节后上升速度较快,但仍维持在较低流行水平,目前我市新冠病毒的JN.1变异株已经成为主要流行株。随着清明假期及五一假期的到来,外出旅游及返程人员增加,仍需警惕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健康提示:

(1)加强个人健康管理。日常要密切留意家人和自己的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视情况及时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做好日常防护,科学佩戴口罩,注意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做好居室日常卫生。

(3)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建议非必要不外出,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外出全程佩戴口罩。感染者居家期间减少与同住人员近距离接触,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必要时及时就诊。

二、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称懒汉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患布病的家畜是人类感染布病的主要传染源,4月份已进入牛、羊繁殖季节,职业暴露风险加大,需加强预防。
健康提示

(1)到正规、没有布病疫情的羊场购买羊只,定期对羊群进行检疫和免疫接种。

(2)养殖场、个体养殖户、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应开展员工健康监测,严格要求员工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结束后进行环境和手消毒。有家畜、畜产品接触史的人群,若出现发热、发汗等布病相关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治疗,预防转为慢性期布病。

(3)注意饮食安全,不喝生奶、不吃不熟的肉及内脏;牛奶、羊奶要煮沸后饮用;吃涮锅、烧烤时,要把肉煮熟煮透再吃;砧板做到生熟分开。

三、猩红热
猩红热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7天,以起病急、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疹退脱皮为特点。目前虽然我市猩红热发病数处于散发状态,但4月份仍是猩红热的发病高峰季节,需防止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健康提示:

(1)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认真落实学生晨检、缺课登记及病因追踪,及时发现、隔离治疗患病学生及儿童。

(2)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3)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4)不要带病上课,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按照医嘱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患病期间最好与家人不同时处于同一房间,房间保持通风良好。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

四、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传染性强,极易通过食物、水传播,也可以接触病人排泄物或者呕吐物以及产生的气溶胶等方式传播。我市4月份仍需重点关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诺如病毒为主的病毒性腹泻聚集性疫情。

健康提示:

(1)注意食品安全。环境、手和食品均需保持清洁;生熟食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生食的瓜果蔬菜要洗净;食物彻底煮熟,以杀死微生物;食物应在安全温度下保存,防止细菌滋生。注意饮水安全。不喝生水、井水、未经规范消毒的水。规范洗手是避免诺如病毒接触感染的最重要和有效的预防措施。需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至少20秒。

(2)加强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的症状监测;加强疫情报告管理,各集体单位发生腹泻等聚集性疫情要第一时间上报,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置。个人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第一时间就医。厨师及食品加工相关人员、食品售卖人员等严禁带病上岗。

(3)感染诺如病毒后需要居家隔离。居家隔离时不要外出,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一指禅 戳标题阅读!支付宝崩了!
野猴进村试图抓走婴儿!村中已有6名小孩受伤!
深夜官宣,朱婷回归!
年仅34岁!“律师被捅伤致死”,两人被刑拘!
“蒜苗被轧大妈怒砸奔驰”,警方通报!

来源:沈阳市疾控中心编辑:赵莹莹

点赞点在看转发提醒!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