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凌晨急诊叫到 1890 号,有患者自带挂钩来输液:北京直面感染高峰

丁香园 DXY 丁香园 2023-11-27


本文作者:小来


11 月 22 日傍晚,首都儿研所,静脉输液区三个穿刺台全部开启,叫号大屏显示第 740 号患儿需前往等候。


△ 首都儿研所输液留观区


寒潮已至,儿科门急诊的接诊高峰一波接着一波。



急诊已过饱和,输液中心叫到 1890 号



△ 23:00,北京儿童医院门口,停在大街上的车堵住了整条路的两端,停车场门口一排刹车灯亮起。来儿童医院看病,祖孙三代都出动,有家庭选择分工合作,一人先步行至医院取号。


△ 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大楼二至四层亮着灯,人来人往,进出电梯仍需要排队。四层内科小夜班门诊诊室里,医生加班接诊。医院里小超市的老板说:「今年冬天就诊的人格外多。」



△ 候诊、采血、CT、取药,每个环节都排起了长队。此时,输液中心叫到 1890 号。据一位从河北来看诊的患儿家长介绍,因为当地医院限号,他们选择来北京就医。等待了一个多小时看诊后,现在等待输液,又等了一个多小时。



△ 墙上粘着挂钩方便输液,在儿童医院各个角落可见。挂钩脱落之后,墙面斑驳。一位患儿家长说,很多家长都是提前做好功课,知道输液区位置不够,自己带好挂钩来的。


△ 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儿童医院,夜间开着 5 个诊室,平均 5~6 分钟看一个。医院保安说:「昨天(11 月 21 日)人特别多,最多到了 700 多号,就那几个医生连轴转,排到第二天白天都没看完。」


△ 候诊区坐满了人。家长们自带露营车、塑料小凳子,或干脆席地而坐。候诊时,患儿家长们偶尔闲谈问起孩子的情况,有的小朋友班级里有二十多个发烧的同学,有的咳嗽了半月有余。



流感高峰提前出现,有医院启动方舱


据北京卫健委发布的疫情周报显示,流感已持续 5 周成北京报告病例数首位的病种。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王全意介绍,目前流感处于流行期,较往年有所提前,预示着今年的流行高峰也将早于往年到来,门诊中流感样病例的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上升至 40.75%。


从儿童医院和儿研所门诊就诊情况来看,目前肺炎支原体的流行强度已下降至儿童呼吸道传染病第四位,排名前三位的为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就诊需求,一排排方舱被启用。



△ 据北大妇儿医院保安介绍,11 月 22 日白天,医院启动了方舱作为临时输液室,缓解了很多人流量,「前几天输液的都坐在走廊里、楼梯上」。当夜,该临时输液区暂未开启,透过窗口可以看到张贴在墙面上的挂钩和一排椅子。


△ 22:00,分诊台护士告知 400 号之后的今晚看不了,家长可以在分诊台开具验血检查,明天来取报告然后找医生看。医院各处还张贴了打印的二维码,方便家长扫码查询等号进度。



△ 先诊前检查后就诊,这是儿科为缓解等候时间长做出的一大举措。一位在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患儿家长说,因为他们前一天在家附近的三甲查过血常规,带来儿童医院看的时候医生也认可,很快就去药房取药了,而在他们前面看诊的孩子还在等候采血。


△ 在首都儿研所急诊,广播系统循环告知家长就诊须知:「请家长带患儿及时到急诊分诊台评估病情,进行分诊,未分诊者系统无法叫号,急诊可为发热、咳嗽、呕吐、腹痛、腹泻患者提前开具末梢血常规检测,如有需求可自愿申请挂急诊。」



△ 11 月 23 日一早,前一天晚上的急诊号还没有看完。秩序维护人员手写告示张贴在叫号屏幕下方,并手写了后续叫号安排,叫号一个则手动划掉一个,以供患儿家长一眼了解进度。听得两位接诊人员讨论:「今天的人明显比昨天少了?」转头一看,药房又开始排起了队伍。



△ 靠着家长休息的患儿。



△ 夜幕又降临,在体感温度 3 摄氏度的北京冬夜,需要裹紧棉袄保暖。


今日,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第 46 周(2023 年 11 月 13 日至 19 日)中国流感监测周报,监测数据显示,本周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全国报告 205 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摄影:二甲双胍、Abstract、张皮蛋
策划:carretera | 监制:gyouza、carollero
题图来源:实地拍摄

丁香园是面向医疗从业者的专业平台,以「助力中国医生」为己任。在丁香园,可以和同行讨论病例 ,在线学习公开课,使用用药助手等临床决策工具,在丁香人才找可靠医疗岗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