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出版机构联合呼吁良性教材市场!

靳艺昕 张馨宇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24-01-29

NEWS

今天,教育部新闻办通过“微言教育”公众号发文表示,国家教材委员会就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作出重要工作部署,整体提高大中小学教材质量,全面加强各级各类教材管理,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


日前,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携手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共11家出版社发出有关高校教材的倡议书,倡议使用高质量教材、保障教材发放、杜绝盗版教材流通。


多家出版社联手为哪般?高校教材市场是否存在乱象?如何营造良性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教材市场?商报第一时间就目前大中专教材发行中遭遇的挑战、开放学生自主购书的利弊、制约教材发展的难题与解决思路,专访倡议出版社教材业务负责人。


教材盗版盗印背后的非法产业链


2023年9月,某地相关部门曾发文,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教材使用监测工作,明确提出“教材数字化处理”“教材平台上传”“纸质教材扫描”“pdf格式教材转化”等要求,引起有关教材出版单位强烈反应。高校在教材监测的过程中,所提倡的影印扫描教材涉及盗版侵权,允许和纵容学生选择不规范、不正规的购书渠道和用书方式明显扰乱市场秩序,其中既有管理部门的意识问题,又有高校和师生对杜绝盗版教材和私印教材认识的不足。


“由于教材使用黏性、院校授课要求、盗版和私印等原因,当前教材发行环节中,优质精品教材在学校购买率较低成为最显著的问题,”人民邮电出版社营销中心总经理周葛告诉记者。


化学工业出版社产品经理姚晓敏也关注到盗版盗印非法产业链造成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她表示,《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的推出,有效提高了地方院校教材管理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保障了合法经营的出版社和教材服务商的利益,有力推动了高质量教材进校园、进课堂。但同时,一些院校学生购书渠道不太规范,使盗版盗印教材有机可乘,由此形成的非法产业链侵害了出版社与作者的权益。


“图书退货造成的损耗率较高,而赊销最终会将损失传导给出版社,给出版社日益缩小的利润空间造成更大打击。”姚晓敏表示,盗版盗印教材往往质量不佳,不仅影响教学质量,也会助长在校学生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漠视。如果混入二手书的灰色产业链中,原本“绿色环保”、有良好初衷的教材循环使用会被一些不法人员利用,成为他们的敛财手段。甚至有些学生购买盗版教材后,发现不清晰或使用不方便,向学校或出版社投诉,将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面对近些年与教材相关的网络舆情发酵带来的负面影响,各单位也在持续加强对教材编、印、发环节的把关。据清华大学出版社发行部副主任秦帅介绍,虽然近几年的教材舆情主要集中于中小学教材板块,清华大学出版社以出版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的教材产品为主,但社里依然把教材内容质量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组织开展了多项质量严控的内控办法,为教材出版增设出版社党委审读环节,保证了教材的政治性和科学性,避免出现问题教材。


姚晓敏认为引发网络舆情正说明教材的国家事权地位已深入人心。大众对教育类读物、教辅和教材的社会监督,对出版社的规范运营是有益的。教育出版应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把握正确导向,建立严格的审校体系与质量控制体系,坚持原创与精品化战略,全面提升教材产品质量。


谁是开放自主购书的受益者?


教材发行渠道方面,传统线下经销商渠道仍然是出版社的主要阵地,但随着图书购买渠道和购买方式的演变,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开始采用差异化的教材订购模式,要求出版社教材发行匹配新的商务合作模式。


据周葛介绍,目前教材购买渠道主要分为团购和零售两种方式。团购采取的是各省经销商代理,优势是教材质量能够追溯,教材服务相对标准;零售是院校师生在网上书店或实体书店自行购买教材,优势是购买的时效性强,不受教材统一发放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当前院校师生对教材发行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授课教师对于教材的黏性服务要求持续提升,出版社需持续优化产品形态和配套资源;另一方面学生关注教材质量和售价,出版社有必要更好地参与规范教材市场价格体系,积极打击盗版、盗印,提供更优质的教材服务。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开放学生自主购书,从本科向高职延伸,从经济发达地区扩散到中西部地区。秦帅将这个变化过程比作“由原来的整装统一,到目前的分散多变”。对于以教材业务为主的出版单位来说,开放学生自主购书带来了新一轮挑战,让渠道维护和深化客户服务变得更难,甚至需要整个编印发体系转向更为精细化的运作模式。


“教材渠道管理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出版社更难预判教材销售数量,要求出版社有更强的柔性生产和灵活供货能力。”姚晓敏认为,开放学生自主购买也对出版社的教材品牌与品质提出更高要求,促进出版社提升教材策划能力。


秦帅也表示,这样的变化给出版社发货、退货、储运等环节带来了更多棘手难题,尤其对于发行部门来讲,赊销后付款的业务结算方式让回款风险变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开放学生自主购书很可能进一步加剧和加速教材市场的下行压力。


高校学生自主购买教材是否值得推广?姚晓敏认为,由于目前许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知识产权意识有待强化,自主购书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并不适合全面开放。


“开放学生自主购书本身没有问题,但如果开放后学生没有购书,或者购买到有质量问题的图书就是大问题。”周葛强调,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如果学生上课没有教材,或者使用的版本陈旧、内容过时的二手教材,亦或者是盗版、私印的问题教材,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健康成长,更加违背了新时代教育出版事业立德树人的宗旨。


秦帅也观察到类似的现实问题,他提出,学生作为教材的主要受众群体,易于接受新事物和新形式,具有年轻、学习为主等多重标签,在学校放开教材购买方式的影响下,便捷快速的网购成为学生的重要选择,图便宜买旧教材、复印、盗版教材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甚至部分学生直接选择不买教材。他认为,选购教材的过程中,既需要学校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形成自觉抵制非法出版物的观念;也要加强全社会舆论宣传,培养公众阅读和购买正版图书的意识。


在动态变化中寻找增长空间


谈及当前制约教材建设的主要问题,以及需要借助哪些力量和改革来解决问题时,周葛认为,出版社、经销商、院校要充分认识到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础。他表示,保障课前到书、课上用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出版社对各高校的庄严承诺。从出版到发行的教材链条应该用扎实细致的教材服务护航教学工作,各院校更应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工作担当,全力保障教材发放。面对盗版教材、私印教材严重扰乱教材市场的正常秩序,冲击正常教学服务工作的严峻问题,出版行业应加大对盗版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院校要增强版权意识,严防盗版教材进校园、进课堂,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教学环境。


“教材问题不是个体的、单独的事情,需要全面客观系统地看待,多方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创造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教材市场。”秦帅相信,只有相关出版单位统一诉求,才能团结稳定和引导好健康、有序的教材图书市场。


关于教材内容质量,秦帅表示,首先出版社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机制,重视教材内容质量,严格遵循编审流程,把好质检关和审读关,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各项法律法规,保证教材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其次要增强社会监督和法律监管,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教材出版物的审查审读,严格执行出版单位审批和年检制度,出版单位严格落实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强化社会监督机制,引导行业协会监督、社会团体监督、读者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多方协力。


关于教材发行,秦帅提出,学校需要重视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统一购买教材的需求机制;出版单位应认真听取了解学校师生对教材的意见及需求,调整优化教材品质和形态,不断提升完善教材质量和用户黏性,满足老师和学生正确合理的需求;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打击非法出版物的执法力度,严控严管扰乱正常教材市场的非法行为。


姚晓敏认为市场的动态变化为出版社创造了增长空间,她提出,图书购买渠道和购买方式的变化让读者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出版社在满足读者共性需求的同时,寻找个性化、小众化的读者需求也是潜在的销售增长空间。借助更加便利的线上平台提供公共服务,方便用户选用和购买教材及配套产品和服务。化学工业出版社也在2023年正式上线POD系统,满足教材用户的定制需求,增加了印制的灵活性。


随着严格的教材管理措施不断落地,学校对教材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为教材建设与管理营造了良好氛围。但与此同时,制约教材建设的问题仍然存在。目前不同机构、学校认可的教材标准差异较大,教材评价机制还有待完善,评价标准、评价过程应更加透明,具有科学性、统一性,可持续。姚晓敏建议在各级规划教材的建设中,兼顾各类型、各层次学校的实际情况,分类管理,更多地听取一线师生的诉求与建议。



校 对:马   葵

编 辑:陈   麟

复 审:张维特

终 审:宋   强


 推 荐 阅 读 


● 国内哪些出版文化机构入局了AI赛道?

● 盘点:7家出版集团2023年最亮眼三件事

● 8个关键词盘点2023出版业!

©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中国书业最忠实的观察者和记录者 

新媒体矩阵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出版机构联合呼吁良性教材市场!

靳艺昕 张馨宇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