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研究|胡超 余瑞实 陈妍: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融合课程互选和区块链的学分银行建设研究

编辑部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4-01-15

引用格式

胡超 余瑞实 陈妍.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融合课程互选和区块链的学分银行建设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29(8):064-073.DOI: 10.3969/j.issn.1673-8454.2023.08.008

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研究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融合课程互选和区块链的学分银行建设研究

胡超 余瑞实 陈妍

摘 要: 新一轮产业革命中,计算机技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注入新活力。在教育领域,我国高校正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各类应用在高校教育中得到广泛实践,其中之一便是学分银行建设。在对数字化转型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收集我国关于教学数字化过程中在研的或已完成的相关工作,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实现多源数据的安全汇聚;结合高校课程交换机制,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分银行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和相关研究总结,系统性地概述学分银行建设的相关工作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对融合课程互选机制的学分银行系统建设进行总结,从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介绍创新经验,并从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介绍其对社会产生的效益,以期为构建区域内的可信赖、安全的终身学习账户平台提供启示,同时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区块链;学分银行;课程互选;过程管理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673-8454(2023)08-0064-10

作者简介: 胡超,中南大学大数据研究院硕士生导师,湖南省智能课堂与教育大数据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基地(教育信息化研究)副主任,副研究员,博士(湖南长沙 410083);余瑞实,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 410083);陈妍,通讯作者,中南大学后勤保障部饮食服务中心副主任,硕士(湖南长沙 410083)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区块链的高校课程互选共享机制和学分银行系统研究”(编号:XJK20BXX0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个性化智能导学策略及效果研究”(编号:17YJC880037);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机制与智慧监管平台研究”(编号:XJK19BXX001)

一、引言            教育信息化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通过信息化手段改进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效果,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具体来说,教育信息化包括教育资源的数字化、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电子教育、智能化教学等方面。通过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门可以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推动教育现代化。  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概念起源于组织管理,这一理论范式被定义成一种旨在通过结合信息、计算、通信和连接技术,对组织的属性进行重大改变,从而改进组织的过程。在实践中,数字化转型的方法因行业及对应使用的数字化技术与应用场景的不同而变化[1]。教育数字化转型将各类前沿数字技术及教育相关科技研究,整合应用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通过转换传统教学方式、架构与评价等,为教育组织注入全新的创新变革动力,从而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及其对终身学习的支持,最终形成可持续的开放性良好教育生态。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提升的重点,在于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2022年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该行动是教育融合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教育改革举措。2022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中提出,要将我国互联网建设划分成七个最重要的方面,涵盖从治理实践,到数字经济合作,再到构建网络空间的“命运共同体”。该白皮书在治理实践部分“数字惠民便民”一节中着重提到“教育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战略部署,实现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重点在于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在现有新基建和平台体系下,不断提升高质量的教育数字化水平,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打造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基座。

二、学分银行建设的现实基础

                 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已取得初步成效,尤其在加快推动新基础设施建设和智慧教育资源全面推广这一基础环节。在完成学校联网攻坚行动中,截至2021年底,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出口带宽100M以上的学校比例达到99.95%,接入无线网的学校数超过21万所,99.5%的中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室;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截至2022年3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整合集成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等资源服务平台和国家24365大学习者就业服务平台。该平台已连接52.9万所学校,面向1844万教师、2.91亿在校生及广大社会学习者,汇集了基础教育课程资源3.4万条、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6628门、高等教育优质课程2.7万门[2]。但是如何真正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在现有新基建和智慧教育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升级,同时注重现有资源开发完成后的有效利用,搭建教育教学资源的平台和体系,管理好丰富的课程资源,保证数字化转型落在实处,进一步促进区域间数字教育资源的开放和流通,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在教育数字化新基础设施广泛普及和智慧教育资源获大力推广的背景下,教育管理精准化和智能化的应用不断从理念构建到现实落地,学分银行有了实践应用的物理设备和技术支持。学分银行建设借鉴传统银行系统运行的原理,将学分作为资源进行转换、存储,从而构建一种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突破传统专业限制和时段限制,将所有学习成果量化保存,实现跨学段、跨时空的学习成果积累征信系统,逐渐发展为学习过程环节中教育成果保留的关键举措。  鉴于此,我国新基础设施建设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线上大规模、大范围高效配置,为构建可量化、可追溯的学分银行系统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和物质保障。由此可见,将教育管理资源平台进行学习成果的二次量化,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果到学分的转化机制,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水平和学习成果评估的平台体系,已经具备由理论转为现实的条件。

三、学分银行建设的国内外研究

          
  (一)国内相关研究  学分银行的本质是将学习者的学习成果进行量化,在教育信息化普及前,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70年代的“终身教育理念”。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活到老学到老”的传统。随着我国教育政策发生的适应性改变,“终身教育理念”逐步发展为可量化的体制与机制。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将“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3]。而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到来,中国本土信息化有关的基础设施逐步完成覆盖,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也通过网线逐步变为可能,因此构建“学分银行”,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实现“终身教育理念”的关键一步。  我国学分银行的理论研究,不仅是探讨其背后的运作机制和以国家政策为保障的体系,更是要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切实可行实践的工程问题研究[4]。我国许多地方都已经开始学分银行建设的初步尝试。按照“统一规则、试点先行、分期推进”的原则,截至2020年11月,全国实行学分银行建设的省、直辖市共有16个。被称作学分银行中的“央行”的国家级学分银行,目前还处于建设规划阶段。在以北京为代表的教育试点中,无论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或是个人经历而产生的学习成果,在进行有效量化后,都可以转变成学分。而在上海,当地从普通高校到继续教育学院、开放大学、自学考试等课程学分,都可以由多种学习成果转换。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王宏介绍,“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先从部分高校之间课程学分互认做起,现在已经建立了本科院校之间、专科院校之间、本科与专科之间的学分资格证书等多种学习成果转换渠道。”  作为学分银行教育管理的重要机制,中国高校课程互选机制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相邻学校间小范围的联盟,如区域大学资源共享框架;第二种形式是在距离较远的高校间进行课程互选,如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的“多校合作、面向西部”模式[5]。一些高校在“区块链+教育”模块里将数字化技术为教育赋能,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北京邮电大学从技术角度,分析区块链去中心化提供的学习记录和学分银行服务。但缺点在于,国家层面的帮扶可能并不足够支持其进行深入的发展,还存在学分互认的范围有限、认可机制不完备等问题。我国大部分学分银行实行三级认证制度,即学习成果的认证和转换必须通过认证点初检、分中心考察和管理层终检。但是这个认证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且通常产生高昂的成本。  (二)国外相关研究  欧洲历来的高等教育区(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 EHEA)将欧洲教育学分转换系统(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and Accumulation System, ECTS)作为提高教学水平能力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早在1989年就开始在欧盟部分国家实行。该系统发展至今已有30余年,功能不断得到完善。通过建立欧盟各教育机构的联系与实现欧盟各国学习者高等教育经历互认,有力推动欧盟高等教育的发展。欧盟各成员国积极推动除正规学习成果之外的,所谓“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学习成果认证,使终身学习者在学习有所产出时,依然能获得成果被认证的资格。这种实践模式已经不断被尝试和规范,利益相关方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在长期的稳步推进中,欧盟的成果认证政策存在参与方认证机会不够多、认证机构互通中存在信息交互障碍等问题[6]  美国学分银行制度的确立,最早起源于社区大学的学分互认机制。该机制针对前往许多类似的社区大学就读的学习者,使其在完成课业后可以平等地获得学分,而该学分在其他类似的社区大学同样有效。这种制度令社区学院的教育质量得到巨大提升,而通过社区大学进入本科大学进一步深造的学习者,其学习能力同样可以与本科大学的学习者相媲美[7]。另外,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学习计划(The Media Lab Learning Initiative)使用“Blockcerts”标准,于2015年对外颁发数字证书[8],并于2017年6月,开发基于区块链的学习证书平台,使用学习器(Learning Machine)证书向学习者颁发文凭[9]  日本索尼公司依靠总务省“次代学校ICT环境建设”研究,将区块链技术联系社会实际,在实践中形成教育加区块链的索尼全球教育(Sony Global Education),建立提供保证成绩证书真实性和安全性的成绩证书管理机制服务全球性平台[10]  英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进而出台《罗宾斯报告》。该报告强调要坚持学分的可积累和可转化,为学习者在学业中的模块化学习提供现实可能。而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进一步明确将学习成果通过学分这一媒介进行存储和转化的有关标准,并得到该国高校的欢迎和支持。在21世纪初,英国建立全国学分转化体系,并出台《学分指南》,在教育领域取得了广泛认同[11]  综上所述,区块链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正在逐步发展,但从国内外相关研究而言,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如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发展、教育应用场景的落地、教育数据的所有权模糊以及知识匮乏等。因此,构建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共享机制,开发并应用具有高可信技术的学分银行应用系统[12],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四、融合课程互选机制和区块链的学分银行建设

          
  (一)区域互认课程互选机制的构建  1.传统课程互选机制面临的困境  (1)培养方案个体差异引起课程奖励权重差异  由于培养方案是各个高校开设课程的依据,因此课程互选机制无法完全覆盖高校期望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可能导致学习者在完成特定学业时,其所获得的奖励权重与本校培养方案的要求存在一定偏差。在学分银行建设中,这种偏差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例如,学习者可能因为在课程互选过程中选择了与本校培养方案不完全匹配的课程,而导致奖励权重的偏差。这可能对学生的毕业要求和学位授予产生影响,也可能对学生之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造成一定困扰。  由此可见,在学分银行建设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学校的培养方案和学生的个体需求,确保学分奖励权重与培养方案的要求相一致,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学分认可规则和权重分配机制来实现。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指导,引导学生在课程选择上更加符合培养方案的要求,以减少奖励权重偏差的问题。例如,虽然工科和理科类专业都需要学习高等数学,但两者的培养方案要求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进一步细化课程设置,为不同培养要求的学习者设置不同难度的课程,并根据课程难度授予相应学分。在课程互选机制的构建中,除了对某门课程的学分进行细化确定外,还要允许存在同一课程不同要求,授予不同学分的可能。在构建课程互选机制时,需要不断关注广大师生最迫切的教育资源服务需求,同时考虑每个高校个体的差异,重塑课程的奖励权重,为每个高校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分设置安排。  (2)教育资源使用过程监管机制匮乏  近年来,我国各省份和高校一直致力于打破高校之间的“壁垒”,通过开放本校的优质课程资源,促进教育的协同发展。这一努力旨在扩大学习者的视野,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并促进学分互认和优势互补,最终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然而,各高校在构建优质线上课程资源的同时,对课程资源的全程监管机制存在缺失,在有效保证教学连续性和广泛性的同时,忽略了质量过程的监管。  因此,教学初期教育资源选定阶段和课程开展过程中的监管机制,以及课程结束后的学习成果考核机制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以防止学生“混学分”等不当行为。除了设定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外,还要确保生命周期管理和互选机制后台管理的安全性,确保清晰、无争议、安全可靠。  (3)学习者自主性过强,存在学科联系缺乏有效结合的潜在隐患  我国教育覆盖了各级别和各程度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分配基于学习者完整和合理的科学知识体系结构安排。一些相关科目往往是相互关联和相辅相成的。教育研究部门不断地将学习者的成长需求和长远发展,与科学的教育学科设置结合起来。在课程选择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学习者通过被动的课程学习安排,可以系统地形成某一类型的学科思维。然而,课程互选机制可能会导致学习者更倾向于获得更简单易懂的课程学分,而放弃以构建学科思维为导向的课程。  因此,在学习者自主选择课程的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以确保所选课程有一定的关联性,并对其专业发展有帮助和意义。这种约束和限制可以通过设置必修课程或核心课程来实现,以确保学生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核心能力。此外,还可以制定选修课程的限制条件,如先修课程要求或学分配比,以引导学生选择与其专业发展方向相符合的课程。  2.构建以学分互认联盟为保障、成果转化为机制、优质课程教育资源为基础、学习者为主体的新型课程互选机制  “学分互认可转换”理念是指,不同高校之间、不同省份之间,甚至不同国家之间的学分可以互相转换认可,让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所要学习的课程,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专业领域。随着教育资源逐渐向线上转移,课程互选机制成为实现学分互认的理想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在统一的平台上为开放课程赋予学分,学习者在修完课程后可以获得学分,从而实现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的教育模式。  为推广“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育模式,需构建以学分互认联盟为保障的新型课程互选机制。该机制需要依托现有优质课程资源和学习者自主选择课程的意愿,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成果转化机制,提高高校教育数据使用和成果保存的能力。通过将不同高校和省份的学分进行互认转换,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专业发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在这个过程中,课程互选机制的结构非常关键,需要将不同教育资源推送至相关平台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平台,便于学生进行课程选择和学分认证。课程互选机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互选机制结构体

  3.建设以学分银行为基础性职能的学分互认联盟  学分互认联盟建设是整个课程互选机制中技术难度最大、集成要素最多的一环。该环节不仅涉及许多现实的教育原理问题,更在实现上存在很多技术障碍。学分互认联盟本身具备系统整合、集成特定区域内高校作为同一联盟联合体的特性,而构建新型教与学的方式不仅仅依赖于联盟内部师生,还需要政府和社会、资源的支持。  学分互认联盟的一个基础职能便是充当学分银行。学习者在进行完规定的教育后,成果通常保存在其所在学校内部。当学分银行制度引入后,各学分互认联盟成员根据自身特定的评价标准,对学习成果进行内部识别,并以特定的学分量化结果进行识别,学分成为衡量学习成果的桥梁。  事实上,课程互选机制融入到学分互认联盟中,存在巨大的问题。例如,高校间的学分互认存在法律障碍的可能;不同高校之间缺乏有效联系,往往导致学分互认信息不完整。因此,一方面要构建各个学分互认联盟之间的有效联系机制,以此为基础,形成区块链的技术共识[13];另一方面要建设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安全可靠的学分互认联盟共享机制,通过区块链分布式记账的方式来进行学分学历的记录。  (二)学分银行存储管理的技术支撑:节点存储的区块链技术  1.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优势  区块链技术在征信系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而学分银行是一种教育领域内的征信机制。区块链技术在开源可编程、防篡改性、分布式存储、准匿名性、安全可信等方面具有优势。将其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征信体系中,可以实现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信息共享。针对目前征信体系存在的问题,可以开发出解决方案,包括应用广泛、具有潜在价值的区块链和教育征信体系。这将切实推动学分银行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组织方式、节点式的存储数据使其安全性有了重要保障。去中心化的组织方式,满足不同院校之间平等合作的内在需求。学习者在不同院校或教育机构进行不同层次的学习,产出的学习成果可以进行统一标准的量化,这些成果将伴随学习者的所有学业。  区块链系统中的每个存储节点都通过网状模式链接,并具有相同的状态和功能。在这种结果学习数据的分散存储模式中,每个节点链接而形成的网状结构,可以作为执行的计算主体,避免了传统的集中控制。区块链的主链和侧链是共同维护整体安全效益的保障,不同高校可以在主链上形成无中心的学分银行。  区块链系统中的数据具有不可篡改固有特性。学习者在完成指定任务一段时间后,可以获得区块链学分,并获得微证书。微证书记录在区块链上,不可篡改。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内的节点以链式方式链接起来,基于密码学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技术特点,实现对学分数据分布式账本的存储和管理。  2.基于区块链的学分银行系统架构设计  利用面向过程思维分解学分银行的功能结构,所有数据的流动都可以视为过程,具体包括:①上传学习成果:将上传数据视作由学习者上传学习成果的过程,学习者不作为侧链或主链上的节点。②学习成果认证:将学习成果认证视作由不同高等学校对学习者上传数据进行考核、认证的过程。③学习成果查询:将查看学习成果视作由查询者经授权在区块链上查询学习成果记录的过程,查询者不作为区块链的节点。④互选课程:将互选课程视作学习者可以选择高校区块联盟链中各个高校课程的过程。⑤学分互认:将学分互认视作高校区块联盟链中各高校进行学分确认的过程。  基于上述理念,按照功能,进一步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分银行结构划分为五层格单元。如图2所示,学分银行系统结构自底向上分别为数据存储单元、网络通信单元、业务处理单元、智能合约单元及用户接口单元。

图2 学分银行系统结构

  第一层是数据存储单元。该单元对结构化数据采取多结构存储,包括来自各阶段学习者学习成果的文本链式存储。通过对学习者的对象化存储,还可以构建以图为基础的结构表示。其中,图中每一个节点表示一个学习者,节点特征由一个对应的向量表示,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则用一个邻接矩阵表达,包括学习成果、学习轨迹记录等数据。数据结构采用传统区块链所使用的链式结构,以及在传统链式结构上进行改进的有向无环图结构或者树图结构。  第二层是网络通信单元。在这一单元中,所有节点层可以通过传统路由转发实现数据传播和数据共享。该层是所有链路层进行交互通信的保障,还可以为执行存储提供数据传输保障。  第三层是业务处理单元。该单元主要负责对存储、传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数据增强,整个学分银行的部分功能也在此处实现。数据预处理对传入的不同形式数据进行筛选、去重,并利用数据增强手段对输入数据进行重构和填充。学分银行中的数据格式转化、学分成果认定等业务处理将在此处实现。  第四层是智能合约单元。智能合约是可以在区块链上运行的一段可执行代码。该单元可采用基于以太坊架构的虚拟机加载运行机制,以及基于Hyperledger Fabric架构的Docker容器运行机制。  第五层是用户接口单元。该单元作为直接与用户交互的部分,是学分银行服务师生进行教育成果转换的最近一层。该单元将学分银行的各项存储、转换、传输功能作为接口提供给学习者和教师,方便使用者执行学习成果查询、学习成果认证、学习成果转换、终身学习档案管理以及认证单元管理等业务应用。  (三)融合高校课程互认机制和区块链技术的学分银行整体架构  高校课程互认机制是一种区域内将教育资源在成果评定时,进行二次量化的公共服务机制。有效结合高校课程互认机制的学分银行,对于实现学习者的成果转换和存储保证有着非凡的意义,因此,构建融合平台形成整体架构,也就完成了教育管理体系内的数字化转型,实现教育成果评定的重组。  系统架构利用区块链网络的合法节点,对用户学习行为进行存储,将学习行为信息加密广播至全网,并探讨基于区块链的高校课程互选共享机制,以及学分银行系统的实现机制[14]。其中,由学分互认联盟认证的高校,将平等享有对学分银行系统的直接管理权限。学习者可以将学历教育学习成果、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转化为学分,存入学分银行;无一定形式的学习成果,也可以转换为学历教育学习成果或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再转为学分存入学分银行。高校课程互认共享机制和学分银行系统研究对象如图3所示。

图3 高校课程互认共享机制和学分银行系统研究对象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分互认联盟共享架构如图4所示。该架构以各区域高校组成的联盟为基础,通过互选互认系统整合高校教育资源与教学流程,并采用在线课件管理、区块链存证、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学分互认联盟协商的学分互认机制监管下实现课程互选。系统面向校方主管部门、教师、学习者等多方开放,提供课程互选、学分认证等服务。

图4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分互认联盟共享架构

五、融合课程互选和区块链的学分银行创新概述与实用价值

          
  (一)创新概述  融合课程互选机制的学分银行系统主要进行了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向结合,有效发挥集聚效应、倍增效益,持续提升国家智慧教育过程化管理平台的升级完善。  在技术创新上,学分银行的实现不止局限于教育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被不断实践、广泛实验的技术难题。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要准确选择可以作为开发学分银行的各项技术。本研究通过介绍基于区块链的高校课程互选共享机制和学分银行系统相关研究,将密码学、计算机通信、虚拟货币等众多学科进行高度融合。这种跨学科理论与技术的融合实践,对于教育信息化理论发展有着重大启示作用。同时,本研究将高校课程互选共享机制与学分银行系统进行结合,一改教育与高新技术的脱节现象,在相关教育系统实例极度欠缺参考资料的前提下,勇于攻坚,创新性结合与改进各项技术,提出修改区块体内部结构、拓展系统网络容量,极大地扩展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对高校数字化转型实践颇具参考价值。  在理论创新上,本研究通过构建基于区块链的高校课程互选机制和学分银行系统,在进一步打破各大高校之间信息壁垒、尽可能地促进不同区域的学习者自由获取学习资源、较大程度降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等方面做出尝试。区块链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过程中,能够按时间顺序完整记录教育信息和数据,不可颠倒和更改。对于其他机构而言,这种记录更加真实可信,能方便其更客观、全面地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成果,也能避免学历造假、成绩造假等问题带来的诚信缺失,同时对解决学术造假、论文抄袭、实验数据泄露等问题也将产生积极作用。  (二)实用价值  融合课程互选机制的学分银行系统实用价值涵盖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两部分。  在学术价值方面,具有去中心化和机器识别的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海量学习成果的安全存储、正式和非正式学习成果的学分认证、各机构认可的学分公平转换等问题,为构建价值互联的学分银行提供了技术支撑。学分银行系统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建立大学课程互选共享机制,并实现高校课程的同行选择和共享。该系统丰富并发展了学分互认联盟理论模型及研究方法,同时结合默克尔树、多重签名、智能合约等多种技术,对于密码学、分布式存储等研究领域与区块链的结合有着极大启发。由此可见,将高校课程互选共享机制与学分银行系统进行结合,丰富了学分银行的理论模型,为学分银行实践落地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而对于应用价值,一方面,学习者主体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所产生的教育成果来之不易,为保留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将成果量化后永久保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同时可以降低重复学习的概率,进而缩减学业成本,通过效率提升实现专注学习,避免无效学习。教育行业机构主体也能在学分银行的帮助下,不断通过资源加入学分银行,再由学分银行服务学习者,学习者获得教育成果,产出后的学习者通过宣传带动更多学习者加入机构,机构再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真正从产业结构上实现教育培训资源的优化和发展。另一方面,学分银行系统基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安全可靠、不易被恶意攻击者篡改等特点,可以保证学习成果认证和转化的安全性。学分银行系统的设计与建设,促进了教育资源的流动和高校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促进了高校之间学术氛围的建设,响应了教育部推动创新发展的号召[15]。同时,学分银行系统的研究与建设,有力地响应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建设国家学分银行和终身电子学习档案”“加快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互通,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能够记录、存储学习经历和成果的个人学习账号”。

六、结语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发展,产业信息化成为这个时代的鲜明特色。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应对时代、应对信息化强力召唤作出的有力回应。本研究首先阐述了数字化转型范式的定义,以及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建设内容;其次介绍了学分银行系统建设的相关背景与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我国“终身教育”发展由理念逐步过渡为学分银行现实应用的过程;再次通过引入课程互选机制和区块链技术,融合形成学分银行系统架构,保证学分认证联盟内部的成果可转化、数据存储的防篡改、以及去中心化的安全效应;最后总结学分银行系统建设对教育信息化转型的创新经验,以及对社会产生的效益,以期为构建区域内的可信赖、安全的终身学习账户平台提供启示。




参考文献:       

  [1]李敏辉,李铭,曾冰然,等.后疫情时代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内涵、困境与路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1):35-46.  [2]祝智庭,胡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逻辑与发展机遇[J].电化教育研究,2022,43(1):5-15.  [3]国卉男.中国终身教育政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4]孙冬喆.中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5]李青,张鑫.区块链:以技术推动教育的开放和公信[J].远程教育杂志,2017,35(1):36-44.  [6]郭翠,柴泽英,李娟.欧盟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的政策演进与实践路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33(5):53-62.  [7]崔启迪,余爱云.国外学分银行建设及其启示[J].产业创新研究,2021(14):136-138.  [8]GRECH A, CAMILLERI A. Blockchain in Education[J]. JRC Working Papers, 2017(10):1-12.  [9]YANG X, LI X, WU HQ, et al. The Application model and challenges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J].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Research, 2017(1):10-18.  [10]袁勇,王飞跃.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自动化学报,2016,42(4):6-14.  [11]杨晨,顾凤佳.国外学分银行制度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4(8):29-39.  [12]李青,张鑫.区块链:以技术推动教育的开放和公信[J].远程教育杂志,2017,35(1):9-18.  [13]刘双印,雷墨鹥兮,王璐,等.区块链关键技术及存在问题研究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22,58(3):66-82.  [14]高喜凤.基于终身教育体系下构建扩招人群“学分银行”框架探索[J].世纪之星(交流版),2021(7):123-0124.  [15]鄢小平.我国学分银行制度的模式选择和架构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15,33(1):5-10.


Construction of Credit Bank Integrating Course Mutual Selection and Blockchain Technology under Digital Transformation

Chao HU1, Ruishi YU2, Yan CHEN3

(1.Big Data Institut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Hunan;

2.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Hunan;

3.Logistics Support Departmen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Hunan)


Abstract: In the new round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 computer technology inject new vitality into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has developed steadily, and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and platforms have emerged one after another. Many applications based on blockcha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other technologies have been widely employed, one of which is the construction of credit banks. The credit bank is a new educational management mode that takes the principle of traditional banking system as reference and uses credit as a resource for conversion and storage.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his paper collects the relevant work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digitalization or completed in China, and uses the blockchain technology to decentralize data storage and achieve the safe aggregation of multi-source data.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urriculum exchange mechanism of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typical cases and related studies of credit banks based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By systematically summarizing the relevant work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redit bank, the credit bank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hich integrates the mechanism of college curriculum mutual selection and blockchain technology,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standardization of college teaching process management and supporting the continuou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Keyword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Blockchain; Credit bank; Course mutual selection; Process management

编辑:王晓明  校对:李晓萍



往期目录|超链接版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年第7期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年第6期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年第5期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年第4期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年第3期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年第2期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年第1期





点击此处 在线投稿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信息化》创刊于1995年8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期刊内容力求全面深入地记录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展、研究与应用成果和行业发展状况,开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研和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服务于国家教育宏观决策;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及时追踪ICT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与教育的融合,深度挖掘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体制、机制创新,服务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践。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


一年12期,每月20日出版

20元 / 期,邮发代号:82-761

编辑部邮箱:mis@moe.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华远北街2号921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研究|胡超 余瑞实 陈妍: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融合课程互选和区块链的学分银行建设研究

编辑部 中国教育信息化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