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意义的虚无

2016-03-13 马维 中图网


有意义的虚无

记得,我是循着刘瑜的声音发现刘天昭的。当初似乎是前者博客上的一个链接带我进入了后者的文字世界。像许多天才写作者一样,刘天昭的文字粗看之下充满了胡言乱语,也许,这种状态就像是她前一部书的标题明示的:出神。静下心来读,却处处有不一般的惊喜。时隔数年之后,读她新出版的文集《毫无必要的热情》,依然如是。
这本书一如既往地收入了她的生活流水账。书到手就读,马不停蹄,又细嚼慢咽。马不停蹄,是因为迫不及待;细嚼慢咽却是缘于不舍得——唯恐很快读没了,那会让人深觉若有所失。有意思的是,书友知我近来在读这书,随口问一句:“有什么可观的?”我竟一时失语。后来想想,要以文字准确作答,的确是有些勉为其难的。无论是单篇还是全书整体,比之于通常意义上的随笔,都更像是一部意识流作品,只是不若西方经典那般难读而已,味道却是颇为神似的——全书传达的那样一种细若游丝的感觉,简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论怎样,这本书既然如此让人心醉神迷,我还是愿意试着将自己的所得描绘一番,诚然可能有些辞不达意,却仍是值得的——毕竟读书之乐若是无缘与众人分享,这份快意未免会消减几分罢。

刘天昭的天分真的是厉害,这位清华建筑系的毕业生,曾经最著名的身份却是《南方都市报》社论主笔。之前读她博客,常常被她的一句话、一个词钉在那里,半天回不过神来。而要说起来,这本书里最先将我又一次牢牢钉在那里的,还是开头那一句:“记忆是这样轻柔的东西,非要点了卤水才成形,从此也就毁了。”说不出的好——我于是确认,自己记忆里那个刘天昭,如今真的又在眼前了。


第一辑被命名为“随笔”,写的是2011年拿到奖学金去密歇根大学做四个月访问学者的回忆。其实全书每一篇都可称是随笔(尽管中间那一辑以“诗”作题,但恐怕没有几个读者会真把它们当作诗来读),也许是作者与编辑合谋随意取的名字,好歹给全书分个段落,有个让人喘气的地方。也确实,这书好看是好看,可真要读起来,常常还需定神想一想,这也正是让人感觉需要特别珍惜的所在——有时简直让人怀疑,作者是不是专门研究过阅读心理学。也难怪,做媒体的,大约多少都琢磨过这点学问的吧。而有时候,则是让人读来特别会心。譬如她在这一辑里常描述的那种与西方人近距离接触时不由自主生出的疏离感,令我时时忆起自己与美国老师相处时,那一幕幕愉快而颇有些怪诞的场景。其实展开来看,这疏离感又岂止是东西方人之间独有的?读这本书,常会令人想到“他人即地狱”这句名言,想来作者大概也多少会有些认同吧。还有那种纯然诗意的存在,充满空灵的气息,却又有着十足的人间烟火气,看起来也是作者从头至尾想要表达的:“房子很旧,有个宽敞的院子,草木杂乱,四月中,毫无绿意,吃过饭,把外面的小木桌擦了,搬椅子出来,裹在棉衣里喝酒,抽烟,说闲话。”这样地真,这样地空,让人没办法不沉醉其中,就像作者的一位同学说的:“我也喜欢阿安伯(密歇根大学所在地)的这一年,时间仿佛停止了。”还有孤独。在一个暴风雪之夜,“到窗口去看,被路灯照亮的树木、汽车和垃圾桶,还有别人家修建的小小木仓,都像一场大戏的布景,要有一个小小的人走进来,这一切都成为悲哀的狂飙的命运的隐喻。当然没有人……人配不上,死生之内的悲剧从来都不能这样浩大完整。”不过说实在的,回溯在异国辽阔之地的经历,尤其是身处象牙塔时的感受而能写出这类文字者,其实并不少见。最难得者,乃是在回到母国,回归日常的柴米油盐之后,仍能自诸般生活琐事中瞥见诗意,还能将这诗意饶有兴致地呈现出来,又能把握好火候,就是本事,也是福分了。这两样,作者好像都沾了。比方她描述平常日子:“做家务有永恒感,掐豆角,切葱蒜,叠衣服,缝扣子,做这些事的时候,有一种奇异的平静……夫妻店里也有这样的平静。诚恳地生活就已经大于具体的时代。”又说,“下午两三点钟,不说话的时候还是太静了,昏昏的大客厅,捂不过来,过日子还是得在紧凑拥挤的地方,比较不像舞台。”读这些,感觉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了,紧着读便是。

还有诗,那些除了作者之外谁都不会将其定义为“诗”的诗。同样记录着生活琐事,看起来甚至有些颓废,文字也不比别的章节考究。这里并没有贬低的意思,正如作者所言,这些文字“自然而然,完全真实”,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流水账。其实形式在这里已不再重要,尽管仍为作者珍视,我们还是可以说,这些文本大概多少有些和读者开玩笑的意味,当然是诚恳地开玩笑:“盛大,饱满的生活是不是/也无非/就是这样/好像上个周末/窗外的大雾,世界掉进牛奶/罐里,你不能质疑,/可是出了门,走进去,清清楚楚/还是只有自己。”

李海鹏在序言里说,作者的天赋让人想起她的东北老乡萧红,想起《呼兰河传》,我倒是觉得,成就作者这般写作风格的,唯有这个世代。这个既腐坏又多有希望的世代,我们身处其间,于生活的喘息中,能读到一位写作者诚恳而不倦地描述疏离,描述孤独,描述那无论怎样孤寂也总还在认真生活的自己。如果那种东西就叫做虚无,那我很愿意追随它,在作者的文字世界里,去往任何可能的地方。

   


      中图网微信平台欢迎广大网友投稿!
  稿件内容:读书、观影、赏乐、情感、生活、励志、职场、亲子、旅行、美食、时尚等各类原创文章。

  投稿邮箱:281778015@qq.com

  中图微信书友群:请先添加微信号ztwsyh(中图网书友会),然后可被邀请加入微信群。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查看、购买本书
编辑:小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