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光辉百年|江苏组工那些事 “院室区园”:扬州让乡土人才“香”起来

江苏先锋 2021-05-22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土人才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创新创业,是支撑乡村振兴的重要“新引擎”。


  近年来,扬州市着力打造研修院、工作室、展示区、创业园等形式的“院室区园”培育阵地,引导广大乡土人才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办好人才研修院


“过去我们拜师难、学艺难,特别是文化水平方面,只能靠自学,”全国技术能手、首批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丁昕欣喜地表示,“现在研修学院给我们提供了聆听大师授课的机会,既提升了技艺,也培养了艺德。”


  2018年以来,扬州整合职业院校特色学科资源,按照“1+1”合作模式,挂牌设立3家乡土人才“三带”研修学院,将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技艺传承有机融合,聘请名人大师、高校教授担任“工匠导师”,运用现场教学、操作实践以及座谈沙龙等方式开展培育,让乡土人才学有所获,已累计培育900余人。



成立名师工作室


一方面青年乡土人才很难得到名师指点,而另一方面部分乡土技艺传承面临无人可传的窘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名师工作室”应运而生。


  在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赵庆泉名师工作室里,70多岁的赵老正手把手地教授“90后”徒弟陆曾强制作黄杨组合盆景,这样的“名师带徒”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剪纸、玉雕、斫琴、中医等各个领域。


  连续3年,扬州每年给64家市级乡土人才名师工作室各4万元资金补助,采用“领衔专家—指导专家—培育对象”梯次培养模式,组织名师大家手把手帮带、面对面传艺,推动名师出高徒、高徒出精品。


打造非遗展示区


扬州将传承乡土文化与创新乡土产业相结合,将发展乡土文化与城市旅游相结合,打造“486”非遗集聚区、“三把刀”文化体验区、景观园林示范区等乡土人才成果展示交流平台。乡土人才、名师工匠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技艺展演、活化展示等,把乡土人才的创造成果推向市场,让乡土人才出名、乡土技艺出彩。



第一批国家雕版印刷技艺非遗传承人、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陈义时表示:“以前,酒香也怕巷子深。现在,我在486现场向游客展示,大家对古籍刻印很有兴趣,我向他们讲解刻印的历史、纸张的选用、染料的制作,对我们乡土技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建设人才创业园


在宝应县,有一个远近闻名的乱针绣文化产业园,是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入选2020年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目前,园区拥有企业40多家,从业人员近4000人,年产值3亿元,每位绣娘的年收入超过4万元。


  针对部分乡土人才创业知识不足、政策掌握不准、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扬州聚焦“一县一品”,打造了6个乡土人才“三带”创业园区,向乡土人才提供包括创业辅导、项目资助、融资贷款、科技支撑等创新创业服务。


  通过这些园区,放大了名师大家的带动效应,引领更多的乡土人才投身创新创业热潮,形成产业、就业集群,让富民产业“发”起来、乡土人才“香”起来。



优质内容我们都“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