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峥的灰度意识

王育琨 王育琨频道 2021-11-23




心灵的钢琴:无尽的视野



黄峥的灰度意识

无为而无所不为。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以每个人为原点,连接无限的可能性。倾宇宙之力,造当下之大美绝活!



我在《黄峥放下了 张朝阳放不下》一文中说过:


“前浪60后张朝阳与后浪80后黄峥,两代互联网大咖,张朝阳奋力有为却跌跌撞撞,黄峥清静无为却一路高歌。不同答卷反映了两个时代的思维、秉性与人生追求。”


按理说,早已超过“知天命”年龄的张朝阳,还经历过抑郁症闭关修行,应该急流勇退选择“无为”,而还刚刚及“不惑之年”的黄峥,保持着冲锋势头,该去奋力有为。而现实却是黄峥的表现超过他的年龄。我看两人的根本区别,在于黄峥有“灰度意识”,而张朝阳却与灰度意识相去甚远。本文将集中阐释黄峥的灰度意识。


01
与时俱进而又不同凡响


7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听取对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在这场座谈会上,有两家企业格外引人瞩目:海尔、拼多多。



80后青壮派黄峥,和第一代中国企业家张瑞敏等同场登台,更是耐人寻味。


互联网已经摧毁了精英统治,它逐渐削减了公共知识的基础,改变了解释世界的方法。黄峥所以可以与张瑞敏一起作为企业家在总理面前发言,有着很强内在素直和对移动互联网的透彻理解。黄峥是老实人,大思想。他的事业可不就是一个你今天所看到的拼多多。一如他的师父段永平所说:


“黄峥是特别难得一见的一直关注事物本质的人,有悟性,又聪明,未来有任何成就我都不意外。”


造物者马斯克意识到“亿万富翁在今天是一个负面词汇”。于是,他尝试卖掉自己的所有房产,甘愿做一个租客。他说:“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我才会保留”。

马斯克的律动很快传递给了黄峥,突然间荣登中国富豪第2的位置,让他寝食难安。自己还年轻,不该在这样的虚幻的层面被人炒作。他很怕拼多多再来几个升涨,被炒做成首富可就犹如下地狱了。于是,他把自己的股票转给了他人。黄峥之前在拼多多占股高达43.3%,股份降低到29.4%以后,黄峥的财富就降低到300亿美元左右,按今天福布斯的实时排名,他从中国富豪第二,退让到了第五的位置。他还卸掉拼多多CEO,他需要更多时间默默在地底下义无反顾地探索。

他需要清静。他一贯冷静。他发布的致股东信,沉静而理性。看了黄峥的自述和致股东信后,我发现80后创业者满满的造物者精神和造物者思维。

在当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化被撕裂,中国企业处于巨大不确定性之中时,黄峥建言总理:

“中国企业应该与时俱进而又有与以往不同的特质”。


这实际上是他自己的写照。在那样的场合,他只能说自己最为感同身受的话。这句话包含了很广泛的内容。那是在说,中国企业要摆脱全球化撕裂的陷阱,就应该与时俱进而同时又保持自己独一无二的创造性。没有了大美绝活的独创性,中国企业哪里也去不了。

这话放到个人身上,也是如此。每个当下都有无穷的可能性。而只有那些可以从过去的“套子”(每个人的套子和盔甲),那种被过往的经验和知识格式化了脑子中,破圈出界,才有可能与时俱进而又保持与过往不同的特质。

当然,从灰度意识的视角看,“套子和盔甲”也有着和理性。那是“有限”与“无限”的拉抻或交相辉映。

生命本来自由无限。而人们多在无限的自由中去选择有限的套子和盔甲去即物穷理。这正是生命具有无限自由的一种表达。套子与盔甲是生命自由的玩具,是思想自由的另类工具。接纳每个人,接纳每个国家乃至人类星系的套子与盔甲,才是套子和盔甲之困的化解之道!接纳、包容不同的套子与盔甲,才构成了一个多样性的世界!美国政客高举意识形态撕裂的旗帜,就是把某种“套子和盔甲”作为绝对真理,没有开放、接纳和包容不同的价值观。

据福布斯实时富豪排行榜显示,截至6月21日下午四点,黄峥的身家达到了454亿美金(约合人民币3210亿),其时,马云身价为439亿美元,比黄峥少了15亿美元,马化腾身家为515亿美元,继续领跑。


02
从土地来的后生有本真

只有双脚沾满泥巴,才能理解复杂的中国。从小家庭拮据,常穿亲戚朋友家小孩的旧衣服,让黄峥从小就体会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我妈到现在都舍不得打车,她会觉得时间又不值钱,太浪费了。这个对我一直有很大影响,包括影响我思考做商业,我脑子里一直都记着我爸妈这样的普通家庭,他们是怎么思考的,他们是怎么生活的。”


任正非有“做企业就是磨好豆腐给妈吃”的信念,黄峥有“让妈妈实惠心就安”的信念。妈妈的思考就是土地的律动。看不上高瞻远瞩,更谈不上高大上,但却是亘古不变的土地律动。因而就成了黄峥创立拼多多的出发点和终点:

“实惠这件事,是一个普适性的需求。”


拼多多“实惠”,让妈妈们开心和高兴了。拼多多吸引的是追求高性价比的人群,他会买一个爱马仕的包,也会用9.9元买一箱芒果,这跟消费能力没关系。

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智慧,总归会反哺土地。黄峥看到了移动互联网巨大的便利没有被接近土地的人享用,就万分焦虑。科学技术已经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你永远不可能事先知道一个想法或问题会将你引向何处。对于一个充满好奇心和创造渴望的人,有时会遇到死胡同,有时则会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但是,正是磨难和挑战,才会引领我们看到无限的可能。黄峥坚信,只要从人世间的痛点出发,去寻求化解之道,就一定会成正果。当我们走到这个地方,或许会更加理解黄峥的那个经典概括:

“钱是工具,不是目的。”


钱是实现目的的工具!能够看透这一点,就是直落生命根本的人。

80后可以有这样的意识,很不简单。金钱、成功、名利,只是阶段性的刻度,不是生命意义的本体。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外在的东西,而在于自我超越,在于开发出内在无穷性的潜能,拿出大美绝活以解决人世间的痛点。在混沌灰度的世界里,惟有生命意义之光,才可以持续照亮眼前的黑暗。

往往人们在选择时,眼里盯住的都是钱、快钱、大钱、源源滚滚的钱。而没有看到,无限的钱财在渴望着一个可持续的目的——真正解决人世间的痛点,以弥补天地演化养育生命之不足。从土地里走出来的孩子黄峥,看到这个从属关系。难怪段永朝说:黄峥是特别难得一见的一直关注事物本质的人。”


什么是直落生命根本的人?老子曾经以自画像的方式刻画过:

众人熙熙攘攘追求名利,而我却无动于衷,只是俯下身来体察人世间的痛苦;众人追赶着潮头起起落落,丰富多彩,而我却昏昏沉沉无识无为,只愿意沉浸在琢磨求索底层苦难解救中;人世间的痛苦呀,像大海那样无边无际,若天空那样无穷无尽;世人都有天资、渠道、资源可以凭借,而我却冥顽粗蔽,我跟所有人都不一样直落根本求真。只要有了真,慈悲或包容才有航标,极俭和谦卑才有底盘。而惟有抱朴守拙才会“以个人为原点,连接无穷可能性”。帛书老子的原文是:
   
众人熙熙,若飨于太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累呵似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湷湷呵。俗人昭昭,我独昏呵。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呵。惚呵其若海,恍呵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03
造物者的使命和思维

黄峥的第一份工作是Google的程序员。程序员是无中生有,从0-1的创造者。程序员懂得万物构成的第一性原理,从那里出发,一层层架构。只有书本知识做不了程序员,还必须痴迷于事物的生成和创造。

别小看程序员。既然是一个造物者,看到的东西就不一般。一般人都仰望Google,感觉什么都完美。可是黄峥却一眼看出Google有违背造物第一性原理的地方:

“Google没有逃脱层层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模式。”


黄峥的这个洞见是很深刻的。造物者的直觉会直接抓住第一性原理,他们不会在表象上纠缠。黄峥没有具体说Google公司管理的表象,但是一句“没有逃脱层层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模式”,则把一切都说透了。乔布斯给他做了强大的注脚。

造物者乔布斯起初被一些事务性的东西纠缠很烦,就以高薪请来百事可乐的CEO做苹果的CEO。谁知道职业经理人是商业江湖的老手,几个腾挪转身,就把乔布斯的坏脾气肆意放大,结果乔布斯被自己创立的公司开除。乔布斯一气之下,卖掉了所有苹果的股票。

乔布斯后来回忆说道:“从Apple被炒是我这辈子发生的最棒的事情。这个良药的味道实在是太苦了,但是我想病人需要这个药。

离开苹果乔布斯创立XNeXT。乔布斯希望自己的新公司能够干掉苹果。NeXT最初创立的目标是为高校提供性能强劲的电脑。在乔布斯的带领下,NeXT电脑预装的系统NEXTSTEP却广受欢迎。乔布斯还跨界搞事情,收购了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皮克斯向乔布斯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成果就是3D动画。乔布斯非常喜欢这个创意,对皮克斯无为而治,结果后者接连获得奥斯卡奖。乔布斯的身价也迅速高涨起来。

把造物的次第和逻辑用于公司的经营管理,公司蒸蒸日上,给了他巨大的自信心。快到十年时,他接受媒体采访,说他这个造物者最懂经营管理;而职业经理人的花架子,往往有一个结果:就是大企业病。苹果公司也是每况愈下濒临破产,新版操作系统的开发难以完成不得不请乔布斯重新入局。于是乔布斯完成了他对苹果的救赎。

为什么造物者更擅长于经营管理?因为造物者内在有巨大的创造激情,他知道自己有无限的可能。惟其自己可以开发潜能出来,他就知道和敬畏了人的本性,即每个人渴望绽放自己的无穷可能性,他就会想办法激发每个人自己去激发和自律;不仅仅如此,要创造出大美绝活,他还要跟他的团队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去研究物的本性,如磋如磨争取最大可能地释放物之性;熟稔人的本性和物的本性,还能把它们结合起来创造出大美绝活,这也就接上了天线。接上了天线,就不是自己和团队在造物了,而是“倾宇宙之力,造当下之妙有”。

这种造物者的思维和逻辑,《中庸》中给出了精妙的阐释: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为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


“赞天地之化育”,就是弥补天地演化养育生命之不足。如何达成这样的目标呢?概括起来,可以这样来拆解:开发出每个人拥有无穷尽的天赋潜能是生而为人被赋予的使命。为此,需要向世间的苦处行,勇于去解决人世间的苦难和挑战;需要向自己的苦处行,拿出大美绝活,实现自己的价值;潜心修习造物过程以弥补天地演化养育生命之不足,就是人类一代又一代的承传。


04
师从段永平


黄峥非凡的经历,不是在微软实习和在Google打工,而是他找到了一位好的导师——段永平。

段永平从营销起家。在熟透了各种各样的营销通道后,他就转型做产品造物。没见到他有什么宏大的理想或家国情怀,他就是把两款手机做到了极致,在华为、小米的围剿之下依然春风得意。可见功夫之深。投资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而对于熟谙造物第一性原理的段永平来说,投资就是可以熟悉许多新产品以及他们的内在价值的呈现。而对造物者来说,实际上还是从另一个角度在打磨你的造物者思维。

段永平敬畏这个世界的无穷性,敬畏年青一代的造物精神,他就以造物者的视角来选择投资造物者,黄峥是他的选择之一。

一如《平凡的荣耀》中孙弈秋跟着吴恪之学投资,黄峥跟着段永平学投资焦点是创始人的造物思维和精神。黄峥对段永平在商业和人生上的教诲念念不忘:

“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用平常心来做事情会更好,平常人其实很难有平常心。”


“价格一定会波动,但只要你的价值提升,最终价格会和价值接近。”


2006年,破天荒段永平花62万美元获得与巴菲特午餐的机会。段永平带上了弟子黄峥。黄峥发现巴菲特讲的东西其实特别简单,连他母亲都能听懂。他充分把握了这顿饭的意义:

“让我意识到简单和常识的力量。”


“对一件事做判断时,你需要了解背景和事实,了解之后需要的不是睿智,而是面对事实时是否还有勇气用理性和常识来判断。”


“常识显而易见、容易理解,但我们因为成长、学习形成的偏见和个人利益的诉求蒙蔽了我们。”


人心里有什么,就会听懂什么。在光环绚烂夺目的午餐中捕捉到这几个点,很不简单。知道简单和常识的力量,就接近了事物的真相,也就接近了“灰度意识”,就懂得了在无穷可能性世界中,保持愚蠢保持饥饿。一如老子所说: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遵循简单的常识,这是黄峥的本源性思维特质。一如黄峥所说:

“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方面都比我强,我只在很少的方面比很少的人强。比如隔绝外部压力,回归本源理性思考的能力,有时候有点逆向思考的能力。对于未知领域,我通常会采取比较原始的办法,就是自己去体验和感受,用常识来判断。”


大巧若拙。抱素守朴。开放。包容。悲悯。真诚。敬畏。谦卑。极简。一啬到底……这些常识看上去是古老的智慧,正是智能移动互联时代最需要的本源性思维。生于移动互联时代的黄峥,最擅长的就是移动互联时代的思维。



05
移动互联时代的思维

近现代权力的大转移开启了两个大时代。一个是工业化时代,中国人落后了;一个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华为、大疆、字节跳动、腾讯等代表的中国公司跟上了。大工业流水线时代与移动互联网时代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在工业时代,后进国家赶超先进国家,后发小公司动摇大公司垄断,或可以招致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诚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垄断被不断突破,是家常便饭,人们会在黏着的撕扯中学会合作共赢。


美国显然处于工业时代零和游戏的意识形态中。动辄甩锅外求,挥舞关税大棒,以弥补政府的过度开支,撕扯全球化进程。而在智能移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是神经元和神经网络。而且,一旦神经元足够强大,就会很快在其周围形成超级神经网络,而如此一个巨型商业生态圈就会形成。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6日报道,34%的青少年将Snapchat作为自己最喜欢的社交应用,其次,29%的青少年选择TikTok。已经跻身美国青少年第二喜欢的平台,特朗普封禁字节跳动都一波三折,现在还是未知数。


现在是智能移动互联时代,未来社会重要的重构力量正在形成。一切都在反转,一切都在生成。就没有恒定不变的东西。在这样的时代,最考究一个人的是灰度意识。也就是“开放、妥协、包容”的能力。分分钟可以问:你灰度了吗?


黄峥正是在自觉不自觉地询问“你灰度了吗?”他的灰度意识还是很有文采和深度。它首先有一个灰度意识的大画面,然后又用灰度意识诠释了这个大画面。他在自述中(黄峥的造物精神和思维)说:

“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带着这样的视角,我们既感到无比的谦卑和平静,又无比感恩于拥有的宝贵青春和担负着的重大责任。因此,我们将更加坚定地投资未来,努力建设面前的新世界。在这新世界中,我们的美好旅程才刚刚开始。”


一如任正非在历史长河中发现了自己的渺小行为才开始伟大,黄峥也在亘古的荒漠中发现了自己的“谦卑和平静”,而同时感受到燃烧的青春和重大的责任。他将更加“坚定地投资未来,努力建设面前的新世界”。从黄峥的叙述看,他已经有了移动互联时代的灰度意识。段永平教给他了:


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好就是坏,坏就是好。
高就是下,下就是高。
曲就是直,直就是曲。
……

对立的两极,不停地在反转。两者同出而异名,一体两面,不断反转,否定之否定,构成了事物螺旋式上升。灰度,是一系列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可以从本体、法相、心性三个维度去概括。

比如:天地,日月,明暗,阴阳,水火,有无,生死,色空,动静,清浊,凡圣,官民,童叟,大小,多少,长短,邪正,痴慧,乱定,慈毒,直曲,刚柔,实虚,险平,悲喜,平嗔,公私,荣辱,成败,白黑,俗雅,蔽新,洼盈,是非,善恶,雄雌,好坏,情法,枉直,前后,谦傲……


诚可谓:反者道动,生命之树常绿。灰度哲学,在任正非的字典里,起初就是在对立的运动中不但拿捏动态平衡,需要把握“开放,妥协,包容”。后来不断反转发展,从高管可以了然的灰度意识,发展到每个管理者的必备素质,再后来又发展成每个员工的必备素质:“保持空杯,保持开放”。


任正非带领华为人,正是“保持空杯,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思维,直面最严峻的挑战甚至“灭顶之灾”,都可以活出生命的精彩。任正非感谢美国政客,把华为上下重新激活。他看到了这种博弈未来的画面。当美国记者问他,美国全面断供是不是最严峻的危机?他说:根本不是。现在也就是2000年前后危机的十分之一压力都不到。


黄峥用自己程序员的独特视角,触及到了移动互联时代的灰度意识。他说:

“移动互联网未必是用户的下沉,而是用户拉平了,它让最广大的中国老百姓拥有了和一线城市一样信息获取的能力和交易能力,这是PC时代做不到的。”


“大部分知识是没用的,遇到问题再解决问题。我不会去规划未来五年、十年,我会想一个很远的目标和很近的目标。”


“我在上学时有一个较大的遗憾,就是自己目标导向太明确,在追求第一努力做个好学生上浪费了过多时间,损失了逆反、捣蛋的青春时光,后来才慢慢悟到“60分万岁是个好哲学”。


这是个很重要的觉醒。知道一个人的潜能,只有在解决问题和危机中才可以帮发出来,而且是需要两个极端的力量不断来抻拉的。你不是天才运动员,没有人投巨资来抻拉你。你只有强大你自己,加大赌注(黄峥放下了 张朝阳放不下),直接面对任何矛盾和挑战,直接面临和寻找那些诱人的不确定性,自己在灰度中摸索巨大无穷性的可能。而大学时代目光短浅地冲击第一,也就忽视了巨大无穷性潜能的开发。

这个觉醒是“后浪”们真正的财富。人们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困难。可是在今天的时代,偏偏有那么一些“好心人”(如爸爸妈妈、老师、职业经理人、领导等),都千方百计地去抹平你前进路上的挑战和难题。抹掉了你的挑战,就抹掉了你巨大无穷性的可能,你就只能是他们模式下的“好孩子”,没有多大出息。

黄峥很幸运的是爸爸妈妈忙着劳动养家,没有功夫给他格式化的教育,他的大脑是鲜活的。于是,他就有了无限可能的可塑性。

一如段永平,黄峥是善于学习的人。他从创业的实践中,从佛学、量子力学和数理逻辑的不完备定理中梳理出灰度意识的两个规定性:

 “一是世界是不可知的,至少是不可精确度量的,是测不准的,是不确定的。二是用有限的规则去描述规范世界是不可能的,事情是不完美的,不完备的。”

黄峥的“测不准和不完美不完备”这两个灰度意识,很精准。比较接近我在《任正非找北》中提炼了正非灰度哲学地三个定理:


第一个定理:个人和人类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每个人有无限的可能性,每件事有无限的可能性,每个当下有无限的可能性。以自己为原点,连接无穷的可能性。

第二个定理:一切都在反转,一切都在生成。灰度即反转,灰度即无限。未来发生的概率或强化或弱化,取决于当下如何拿捏动态平衡。

第三个定理:通过改变概率的流向来塑造未来是可能的。从未来前进到当下,以当下拿出大美绝活的确定性,穿越未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黄峥的灰度意识。已经渗透到他经营管理工作的方面面,出于敬畏员工与客户的无穷可能性,“拼多多满足的是一个人的很多面”。

“低价只是拼多多阶段性获取用户的方式,拼多多对性价比的理解是‘始终在消费者的期待之外’,拼多多的核心不是便宜,而是满足用户占便宜的感觉。”


“拼多多试图做消费和娱乐的融合,拼多多的使命就是多实惠多乐趣,让消费者买到更多更实惠的东西,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更快乐。”



06
造物者的终极梦想

拼多多的创立,是以这样的假设为前提:人是相互连接的动物,在相互连接中有了存在感。而新冠疫情却把“人是相互独立的”这样一个新假设推到了他的面前。在新假设面前,一个新的世界正在悄然崛起。

以经营客户极致购物体验为目标的拼多多,下一步会怎么走?便宜,不会总是好事。

“便宜没好货”!“有毒商品害死人”!“中国商品只为赚钱”!“中国商品缺乏生命终极信任”!各种各样的说法,围绕着拼多多。当我真正开始走进黄峥的内心时,我发现这些问题也正是黄峥一直关注的问题,也是他下力量要去解决的问题。

师从段永平,从疏通移动互联时代的营销通道之后,面对这片土地上最讲实惠,最关心生命的父老乡亲,黄峥在想什么?

从现有的资料看,黄峥的路要分两步走。


第一步:升级供应链,展开量身定制。

“拼多多不会做采销,也不会做物流和配送,对供应链升级是拼多多长期的战略重点。拼多多的最终模式是使得上游能做批量定制化生产。”

现阶段拼多多对整个商品和服务的品质管控都很初级,拼多多正在通过升级供应链和打击假货来提高商品质量。拼多多要做的事情永远是匹配,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场景下买到合适的东西。”


第二步:受富兰克林、特斯拉、马斯克以及师父段永平等造物之神的召唤,专注造物,用全部生命去研究改变世界的造物。

“除了拼多多,我最希望在未来能转型成真正意义上的科研人员,像富兰克林在40岁以后就不参与商业了,参与科研发明了避雷针,我觉得非营利性的全心全意的科研工作对人类的贡献会更大。”


造物,是程序员出身的黄峥必定要走的幸福之路。他知道这一路很艰难。但是他的底盘思维已经启动,他知道这一路上会出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也可能会像造物之神特斯拉一样,孤独终老。但是,他已经从罗素的《幸福之路》中找到了答案。

读完罗素的《幸福之路》,我总结了几点:一是要有勇气去面对常识,用常识做理性的判断,用理性的意念指导自己的行动;二是要对成就一个无限完美的自己的兴趣,转移为对外部可观事物的兴趣;三是对不可改变,不可能征服的事要学会放弃。”


他信奉热力学第二定律,信奉生命以负熵为生。他清楚,惟有毫无保留地以反惰怠为生,他才可能投身到建设面前的新世界中。“人生就十几秒钟的光照”,他按捺不住创造的冲动。他不敢浪费青春,他不敢不把生命全部交给新建设。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黄峥的新建设,无非两个维度。一个是造有形的物“妙有”,一个是造无形的生态“妙用”。相信,在今天移动互联时代,他不会被美国政客的调调拖拽到阴沟里去,玩什么“自力更生”。


年轻真好!他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像乔布斯那样“保持饥饿,保持愚蠢”,或者像任正非那样“保持空杯,保持开放”。当然,他也会与时俱进而又不同凡响。他会有勇气去直面现实和常识,抱素守朴,形成一个个活泼泼的能量场:


无为而无所不为。

如果人人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以每个人为原点,连接巨大无限可能性,连接天线,聚集世界上人和物的所有能量。那么公司整体就可以做到:倾宇宙之力,造当下之大美绝活!




注释:黄峥先生的话,都引自《黄峥自述》(黄峥的造物精神和思维)与《2020黄峥致股东信》(黄峥:沉静的建设者


阅读精选:


黄峥放下了 张朝阳放不下
黄峥的造物精神和思维(自述)
黄峥:沉静的建设者(致股东信)
黄峥:老实人 大思想
每个人的套子和盔甲


——END—— 


小提琴协奏曲My Way 我的路





大危机中活下去的能力

接近美 接近神 


全球化撕裂,灾难迫近。华为开拓了绝地求生的路径。你灰度了吗?你反转了吗?你一定会在实践中去发现灰度和反转。


让我们跟着任正非一起走一个过程

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

王育琨频道 商务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

投稿:2116117593@qq.com



2020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2019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地头力=喜爱{目标}×专注{死磕}×做好{绝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