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望道》复旦首映礼现场实录:“望道者”们守望信仰大道

复旦青年 复旦青年 2023-04-06

2023年3月23日,《望道》主创成员走进复旦,在相辉堂与复旦师生共同欣赏电影《望道》,重温“望道者”们追寻真理、坚定信仰的历史。望道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追望救国救民的真理大道。


回顾电影展现的峥嵘岁月,《望道》电影导演侯咏在接受提问时回答:“历史的教育,除了我们在教科书上所了解的一切,眼前的历史也希望大家更进一步了解。”


复旦青年记者 张咏言 马语灿 报道 

复旦青年记者 毛心砚 陆宁玥 摄影 

复旦青年记者 李一钒 编辑


2023年3月23日,《望道》主创团队来到复旦大学,在相辉堂与复旦师生共同观看了《望道》电影,重温了百年前一群有识之士追寻真理与信仰的热血历史。电影结束之后,《望道》主创团队与台下的观众们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互动和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电影《望道》以陈望道的生平为线索,从亲情、友情、爱情多个角度切入,用细腻感人的笔触描绘了百年前的热血群像,书写了先驱者们的高燃岁月


《望道》电影首映礼/图源:毛心砚



“望道”是一个名字,也是一种信仰



在电影的开头,陈望道郑重地在黑板上写下他新改的名字——“望道”,随后回过身对教室里的青年们说:“我陈望道,愿意同你们一起追望这条救国救民的真理大道!”


望道先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作为译者,陈望道顶着巨大的压力,在老家湿冷的柴房中废寝忘食二十天,翻译出《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作为教师,陈望道支持学生追求进步思想,积极推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了重建新闻馆四处奔走以至病倒。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陈望道组织职工补习夜校,发起工人运动,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


在问答环节中,主创们也分享了自己对影片及其背后这段历史的感想和体会。


Q :我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再看我们老校长的故事,心情特别激动。望道先生为了重建新闻馆可谓是呕心沥血,栉风沐雨,才有了我们“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特别想请问刘烨老师在还原这段历史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印象特别深刻的故事或者值得分享的地方?谢谢。


刘烨:因为想更多了解陈望道老先生,我先去了上海的陈望道纪念馆,又来到复旦大学的校史馆,看了很多资料。当时有一张照片让我很震撼:是在重庆北碚重建复旦新闻馆的时候的一张照片。陈望道先生和几位师生在一起,穿着深色长衫,阳光从头顶照下来。他当时瘦到眼窝深陷,两腮凹陷下去,在恢复复旦新闻馆的过程中真的是心力交瘁——电影里面表现出来是陈望道老校长晕倒了。那张照片给我印象很深,很震撼。


那段戏也让我们印象很深刻,望道老先生为了教育,为了重建新闻馆真是呕心沥血。所以我当时在拍《望道》这部电影的时候,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的规定:最多不超过两天,一定要跑一个五公里,甚至更多的七公里,让自己从外形上接近他。


《望道》电影陈望道扮演者刘烨/图源:毛心砚


侯咏:最深刻的还是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过程,而且这段戏也是影片的灵魂所在。可以说为什么要拍这部影片,根源就在翻译《共产党宣言》。这也让我们的老校长达到了人生最辉煌阶段。所以我们把这个桥段放在影片的最开始,开机就开始拍这一段。


我们的难点在于,当时虽然开拍这段戏,但剧本还没有完善。我们一边拍一边改,一边拍一边增加一些新的内容,终于呈现出了现在这样丰满的面貌,我感到非常满意。


《望道》电影导演侯咏与蒋昌建/图源:毛心砚


Q:我是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22级的硕士研究生,非常感谢今天能给我这次发言的机会。我也是刘烨老师八、九年的粉丝了。这部电影非常好地诠释了望老的一生,包括他一生当中最光荣的事情,就是翻译了《共产党宣言》。同时我也知道刘烨老师也会说多国语言。 请问刘烨老师,在拍摄这部电影时,或者拍摄完这部电影之后,你的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刘烨:我觉得演员有自己自身的一个优势,就是你会扮演各种各样不同的角色,会扮演像陈望道先生这样了不起的人,我觉得这对于演员自身是一个反哺,因为你会试着尝试去接近他,你尝试去表现他,你尝试去做他曾经做过的事情,而且这个过程你要去相信你就是他,他身上的闪光的点你也要去试着去表现出来,克服自己自身没有的东西。


所以我们每次去扮演这些这样的了不起的人的时候,都是对自己一个提升,也是对自己的反哺的过程。


▲《望道》电影主创团队分享拍摄过程/图源:毛心砚


望道先生坚定地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走着,也鼓励、带动了一群和他一样的“望道者”,施存统、杨阿龙就是这样的“望道者”。


Q:我想问一下饰演杨阿龙的董畅老师,电影中的杨阿龙是非常坚定、有志向的人,尤其是刑场的那一段戏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您在拍摄那一段戏时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董畅:其实刑场这场戏,是我进组的第一段戏,我拍摄第一天就把最重要的那场戏给拍了。那天侯导说雨车“管够”,下了一整个下午的雨,我身上都淋透了,到最后冷得说不出台词。人在就义前,我觉得他首先应该是那种真实的生理反应,而不是为了感人而感人那样去演。


《望道》电影杨阿龙扮演者董畅/图源:毛心砚


蒋昌建:其实在革命的道路上,真的是有一些仁人志士,像望道先生一样坚持自己的信仰,一直走下去。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中间可能会有纠结和犹豫。


大家看到施存统的角色,望道先生对他一度失望,对吧?但是我要特别地告诉大家,实际上建国之后,施存统是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的人大常委,而且当了劳动部的副部长,也是民主党派的成员。我想问问您(王锵)在刻画人物的时候的一些想法。


王锵:其实施存统他有两个阶段,一个是青年,一个是中老年。青年表现起来是比较接近的,因为我在演他的时候,和角色的年龄是相仿的,所以塑造起来没有太大的困难。施存统和陈望道先生本来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他们现实生活中其实没有差多少岁,他也不叫望道先生“老师”,而是直呼其名。


比较有挑战的还是在他 48 岁阶段的人物塑造上,因为年龄感的塑造是比较难的。你站在那就得让大家相信你是上了年纪的人。所以除了妆化以外,当时也在上海戏剧学院找了一位老师,系统地去学习如何去演一个中年人,从他的形态到他的语气,包括他的眼神。


我觉得比较难的一点就是,你不能一上来就做到像一个 50 岁的人。我要提前很久很久在自己心里过一遍,从最早的时候跟望道美好的日子,包括中间的一些经历,然后再想我对他的歉意和回来的一些故事,我才能一站到他家门口就是那个状态。


▲《望道》电影施存统扮演者王锵/图源:毛心砚



校歌在相辉堂唱响



负责印刷《共产党宣言》的工人杨阿龙在陈望道的引导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面对严刑利诱,杨阿龙宁死不屈。十七年后,他与林茵的儿子杨逢林考入“复旦新闻馆”,师从陈望道,革命火种得以延续。


扮演杨逢林的青年演员魏尊也分享了自己拍摄的经历,并现场演唱了一段复旦大学校歌。


《望道》电影杨逢林扮演者魏尊/图源:毛心砚


Q:想问一下魏尊老师,对于扮演我们复旦大学的学生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谢谢。


魏尊:首先我自己就是一个学生,我现在还是在上大三。演复旦的学生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学会复旦的校歌。印象最深的一场戏就是募捐重建新闻馆。大家一起去搬东西,我就在上面拿着一个红色的对联,我用胶水贴对联的时候,我转头看望道先生,刘烨老师的眼睛真的好闪亮。你看到他的眼睛,你能感受到望道先生前半生的经历,也能体会到重建新闻馆这件事让他非常开心。当时我的眼泪差一点流下来。


在复旦师生的热情鼓励下,魏尊清唱了一段复旦大学校歌。校歌唱到尾声时,台下的师生忍不住加入合唱。电影中,校歌在1945年的重庆唱响,现实里,校歌再一次在相辉堂唱响。



两位蔡慕晖的对话



Q:能够在相辉堂看到老校长的故事,真的非常感动。我之前参演了学校的《望道》大师剧,我非常有幸在其中扮演了蔡慕晖的角色,这次电影我也有幸作为群演参与其中。蔡慕晖不仅仅是陈望道的妻子,她同时是非常独立的,她有自己的能力,精通很多语言,并且也有深深的爱国热忱。


我想要请问一下文咏珊老师,您在饰演的过程中是如何塑造这样一个立体而鲜活的角色的,在演绎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特别难忘的事情?


《望道》大师剧蔡慕晖扮演者丁有芃/图源:毛心砚


文咏珊:我非常荣幸可以有这样的机会饰演蔡慕晖这个角色——望道先生的妻子。看完剧本我真的觉得非常感动,我能够深深体会到那个年代的人们那种热血革命的精神。其实刚才是我第一次看成片,我看了真的好激动,陈望道先生和蔡慕晖先生之间的爱情也是非常动人。


蔡慕晖这个角色最打动我的是她身上的那股女性的力量。她用自身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女性,去倡导妇女解放,我觉得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可以都来观看这部电影,追随梦想,一起去奋斗,不要放弃。


《望道》电影蔡慕晖扮演者文咏珊/图源:毛心砚


蒋昌建:我想问一下,各位对复旦学生的印象怎么样?


侯咏:同学们参演当群众演员演得都非常好,我非常满意。



历史与感情的传承



侯咏:我先提个问题给学生们,知道复旦大学望道路的请举手。


我第一次来复旦参观校史馆的时候,我提前到了以后就在校园里转了一下。正赶上新生入学,我在路上碰见学生,我就问,望道路在哪里?第一个学生说不知道,第二个学生说我刚入学不知道,第三个学生还是不知道。我非常纳闷,碰到一位老师,我问望道路在哪里,老师给我指了(望道路)在哪,我就去了。


通过影片,更多的复旦大学同学们都知道望道路在哪里了。当然,这个望道路不仅仅指的就是这一条望道路,而是望道的那条路,陈望道的那条大路。所以历史的教育,除了我们在教科书上所了解的一切,眼前的历史也希望大家更进一步了解。


观众席中有同学举着《望道》电影的灯牌/图源:毛心砚


刘烨:两年前,我们到复旦校史馆来了解望道先生。快走的时候,我在旁边呆着,一个男孩过来,说刘老师你好,我是复旦学生,知道您来演我们老校长,很高兴也很感谢你能来演我们老校长,也希望你能好好地做自己的工作,把我们老校长真的演出来。


当时我的一个感触是什么呢,就是我很惊讶。那个男孩应该是在校生,是个 00 后。望道先生他其实走了已经很多年了。但是在他讲的时候,让我感受到在复旦师生的心里边,望道先生那种葆有的热情,是过了这么多年依然在的。 00 后的学生可以看到校史馆里的很多资料,听前辈老师讲,一直延续下来,这让我很吃惊。


所以我就明白了,咱们那天在拍那场戏的时候,四位老师从那里一走,学生在那里唱《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学生给了咱们一个力量,一种伤感的情绪。当时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那会我还想这种化学反应,我今天才知道,这是有很多咱们真正复旦学子的感情交流。这种感情传承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侯咏:据我所知对这场戏感触最深的是蒋老师。

蒋昌建:因为我也是教师,我在拍这场戏的时候,我是含着眼泪拍的。甚至于我现在想起这个场面,我都会很难受很难过。


蒋昌建与侯咏、刘烨、文咏珊交流/图源:毛心砚



墨宝、彩蛋与感言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是陈望道广为人知的故事。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期间,母亲给陈望道送来了粽子,由于过于专注,陈望道将墨汁当成了红糖,一边吃着蘸了墨汁的粽子一边说:“真甜!”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给予了陈望道巨大的精神力量,这段故事也传为佳话。


问答环节结束后,复旦大学“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的代表上台向《望道》主创团队赠送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墨宝,感谢主创团队的用心筹备与倾情付出。


“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代表赠送“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墨宝/图源:毛心砚


在首映礼的最后,工作人员从微博话题讨论中选取了几位同学的观影感言并送出主创团队的签名礼包。2022级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姜秀慧是本次首映活动的志愿者,也是获得签名礼包的同学之一。这已经是她第三次观看《望道》电影了,因为被望道老校长的人格与经历深深打动,这一次的首映礼姜秀慧也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在观影感想中,姜秀慧写道:“来相辉堂感受《望道》的风采,回顾峥嵘岁月,为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内心不变的执着追求所动容。先生所望所求之道,一生未改。穿透烟云尘硝,终得见光华灿烂。现在,真理大道枝叶已繁,百年前照亮过先生的真理,如今也照耀着我们,指引我们如何坚定信仰,如何面向未来。历史虽已远去,真理与热爱仍激荡在我们心中。


本次首映活动的志愿者姜秀慧/图源:毛心砚


主创团队与观众大合影/图源:陆宁玥


微信编辑丨李一钒

审核丨徐竞彦


往期精彩


徒步山川的年轻人:“因为我喜欢山,而山就在那里”


复旦大学:我想开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