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价值链的测度与应用



全球价值链作为国际分工模式的一种,其依托的学科是国际贸易。事实上,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解释国际分工模式的过程。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都是为了解释产业间分工。克鲁格曼建立的新贸易理论以及随后的新新贸易理论都是为了解释产业内分工。21世纪以来,不断有学者试图解释全球价值链分工。但遗憾的是,学者们尚未建立起类似以往国际贸易理论那样一个易于处理且普遍接受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型。相信,随着学科的发展,关于全球价值链的理论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代表性的国际贸易理论。

除了试图建立全球价值链的基准模型,关于全球价值链的测度、以及跨领域研究也很重要。全球价值链分工不同于以往分工的特点是,很难直接通过海关统计的贸易数据进行深入研究,需要通过投入产出分析等方法进行各种测度。因此,近年来,涌现了大量关于全球价值链核算的文献。另一方面,由于在考虑全球价值链之后,许多领域已有的研究都需要被重新审视,全球价值链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也很多。全球价值链与传统贸易理论的结合、全球价值链与国际金融和宏观经济、全球价值链与环境等都是热点。

本书主要内容是全球价值链的测度和应用。除本章导论之外,第二章至第五章研究全球价值链的测度,分别测度全球价值链的生产位置、分工地位、风险,以及测度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第六章至第九章是全球价值链的应用,在研究国际贸易结构、外贸蕴含的要素含量等传统主题时考虑全球价值链,以及将全球价值链与实际有效汇率、环境污染等主题结合起来。



— — —


图书介绍


 全球价值链:测度与应用 



苏庆义  著

出版时间:2021年3月

ISBN:978-7-5203-7865-9


本书旨在量化分析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征事实,并从全球价值链视角重新审视传统研究主题。具体内容包括:测度全球价值链生产位置和分工地位、全球价值链风险、国内价值链,在研究国际贸易结构、外贸要素含量、汇率、环境等主题时考虑全球价值链分工带来的影响。本书使用的主要方法是投入产出分析法。本书有助于读者了解全球价值链分工现状,及其对传统研究主题带来的影响,并熟悉投入产出法在全球价值链研究中的运用。


作者简介

苏庆义,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国际贸易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出版《世界贸易体系变革研究》等专著,在《经济研究》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撰写时评和内参两百余篇,接受国内外媒体采访数十次,主持及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六十余项,多次参加中央及政府部门召开的座谈会。曾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优秀对策信息奖特等奖。



— — —


购买入口
进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京东旗舰店


往期回顾
全球化与家庭:加速的系统性社会变革
《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蔡昉著)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中国城市基层治理:路径、方式与转型
新书推荐 | 《中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2020)》
数字时代的中小企业创新战略研究
“不要浪费每一场危机”
数字经济时代必读图书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