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持续!这套工地复工准备太硬核了,地产项目都该做到

听雨、孜孜 明源地产研究院 2022-05-19


从10号开始,全国多个省市已允许企业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前提下申请复工。但据地产人透露,房地产企业复工的并不是很多。已复工的也大多是总部岗位,项目上复工的比例更小。

 

一些地区停工令仍然在升级,比如郑州将房地产等建设工程复工期限推迟到3月16日;苏州要求房地产工程复工不得早于2月20日;浙江省2月20日起才允许符合条件的房地产工程复工……

部分房企也主动将复工时间往后延,恒大和海伦堡都将上班时间延后到2月20号;融创、正荣、滨江、新力等也推迟到2月17号。



对房企来说,何时复工是个问题,怎么安全高效的复工,更是个问题。一位工程人表示,公司在全国的工地目前只有一个城市复工,工作开展也不是很顺利。到岗的工人只有零零散散几十人,其中一部分还要隔离,真正能干活的人很少,防疫物资、建筑材料也都跟不上……总之,不复工难,复工也难……

 

 

疫情期间

工地复工面临4大难题

 

这次疫情让工程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方面,工地是人员高度聚集场所,工人又具有极大流动性,做好防疫已属不易;另一方面,今年普遍延后开工,人手和材料短缺,工期又紧,反过来又加大了质量管理难度。

 

难题一:工地防疫任重道远

对地产项目来说,不复工不行,复工了出现疫情更不行。一些地区如四川和重庆都已明确提出,工地1人以上疫情确诊,将列为重大安全事故,其他省市对工地防疫也都高度关注。工地一旦出现疫情,后果可能是无法弥补的。

 

工地防疫,存在人员聚集、防疫物资不足、隔离条件差等一系列问题,而处理这些问题,工程人并没有既有的经验可以运用,一切都在摸索中,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难题二:生产材料短缺

疫情之下,整个制造业的正常运转都受到影响。工人回不来或不愿回来,开工时间一延再延,上游供货出现问题,下游的工程也就面临材料不足。


再加上一些地区实行交通管制,封路封村,交通往来需办理证件,又进一步拉长了运输周期。复工后出现工地等材料的现象可能会更多。


所有问题都是环环相扣的。一个项目涉及的供应商上百个,一个环节出状况,后续工序也要受牵连,工期压力就这样不断叠加。

 

难题三:工期压力空前

往常年份,正月十五过后工地基本都已开工,到了二月份各项目的产能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而今年,房企和建筑企业对复工都很纠结,多地工程建设陷入停滞。有工程总估计,今年工地产能全面恢复估计得等到四五月份。


按照正常节奏,一般四五月份项目会有一个重要节点,比如售楼处开放。此次疫情一解除,前面两三个月落下的工期要快速追回来,不抢工是不可能的。

 

难题四:质量难把控

材料供应变少,工期空前紧张,所带来的连锁反应首先体现在质量管控。


材料短缺将导致市场供需关系反转,采购可能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这让不合格材料有可乘之机。项目工期被压缩,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保证产品质量,也是一个巨大挑战。

 

这种情况其实很考验房企的实力。比如供应链强大的房企,可能在材料采购上受到的影响会小些,这家不行还能选那家;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建造技术成熟的房企,抢工能力更强些,后续产能跟上来也会快一些……


当然,功夫在平时,谁都不可能在短短一两个月补齐短板。立足于当前的条件,把管理工作做细致,尽可能的去调动更多资源,降低复工风险,提高复工后的效率,才是最实在的。


 

安全第一,效率第二

没做好这三个准备,别贸然复工

 

亚马逊雨林蝴蝶拍拍翅膀,美国德克萨斯州几个月后出现龙卷风。新冠肺炎这只黑天鹅,给工程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无法完全消解的,只能想方设法降低影响。

 

一、在防疫工作到位之前,别急着复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这个特殊时期,没有十足的防疫准备,复工可能风险大于产出。一旦出现确诊病例或防疫措施审查不合格,整个工地可能面临封停。

 

目前,各地要求,工地必须达到防疫条件,经过审核批准,确认具备施工中的防疫条件才被能批准施。对于防疫条件的规定,目前来看,大体都包含几个方面:

  • 返岗人员排查;

  • 实行实名制考勤;

  • 现场人员戴口罩;

  • 每天检测人员体温;

  • 消杀设备及物质到位;

  • 专人专款转岗负责防疫工作;

  • 设置隔离空间和应急措施;

  • 每天上报疫情防控情况;


防疫措施筹备中,重点关注以下3个方面:


①多渠道采购防疫物资和设备


防疫物资全国都处于短缺状态,采购物资需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例如到国外采购,来缓解物资采购问题。

名称

数量

名称

数量

水银温度计

20个

医用手套

20副

电子体温计

6个

消毒液

15L

口罩(N95)

300个

洗手液

2L

一次性口罩

1000

塑料袋

500个

应急救援车

1辆

医用封闭式垃圾桶

20个

机动应急车

2辆

工程铲车

1辆

某项目的防疫应急物资及设备

 

②做好人员组织及分批复工计划


人员安排方面适时调整。以旭辉为例,据旭辉集团总工程师、旭辉工程管理部总监崔晓强介绍,集团工程部专门做了一些组织上的加强


第一,成立应急保障小组。应急保障小组分成两个层级,一个在集团层,另一个在各一线公司。

指定一线公司的分管领导来担任所在区域的工程应急保障小组的组长,明确职责和工作内容,以有效应对目前特殊阶段的管理。


第二,各一线公司和项目由专人负责疫情防控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负责防疫物资的统筹安排和准备、负责监控防疫措施的实地落实等工作。


第三,全员防疫是这个阶段需要贯彻的要求。项目上的工程岗位人员职责都做一些细化明确分工,以应对防疫要求下的一些新问题。

 

另外,由于项目上人员众多,不可能短时间内全部到岗,需要提前制定分批复工计划。

首先对人员的居住地、近期的接触史等信息做地毯式排查,优先安排当地人员以及低感染风险的人员复工。其次,成立防疫管理小组,小组人员第一批到岗,先进行隔离;待到现场防疫准备到位后,才陆续安排工人复工。

 

③及时跟进各地政策及最新疫情


这关系到防疫方案能否通过当地有关部门的审批。 


目前各地对工地复工的相关发文已超过100个份,防疫措施的认定也还在不断完善中,复工筹备过程应不断跟进和研究最新政策。


比如当地对返程人员的隔离要求是否有差别,对入住的小区或公寓有没有管理要求;又如口罩,每人每天多少口罩才达标,不同口罩的要求是否有差别等等等。彻底搞懂当地规定,据此来筹备防疫措施和审批材料,才能事半功倍。

 

再者,对新增病例也要有跟进,目的是以最快速度排查工地上需要隔离的人员。

根据这段时间的数据,被隔离的人员中,很大一部分是曾与病例乘坐过同一交通工具的。返工潮过后,肯定也会出现一些类似情况。人员到岗后,第一时间记录其搭乘的交通工具,方便后续比对。


这些工作可以安排专人跟进,同时利用信息化管理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举个例子,工地防疫宝这个APP,能实时更新问题车次及航班。管理人员可第一时间得知谁曾乘坐过问题车次,采取上报和人员隔离措施,降低聚集性感染的风险。


 

二、充分调动内外部资源,才能降低风险提高效率

 

工程上的问题,环环相扣,一个环节出问题,会引发连锁反应。这次由于疫情,复工后可能面临着缺人、缺材料的问题,并催生出工期延误、质量管控、成本上升等问题。通过内部各条线协同,外部供应商管理,可降低以上问题的负面影响。

 

①对施工单位,重点处理好工期认定及成本增项分摊问题


大华集团工程管理中心总经理王震雨认为,“本次疫情对合同目标和措施费用都有较大的影响,需要通过房产企业与施工企业洽商解决"。目前大多数房产开发项目,甲乙双方的成本压力都比较大,工期又比较紧,大家空间都比较有限。"谁能有效处理好工期节点和成本增项分摊问题,谁就能更有效调动供方资源。”


根据《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不可抗力造成的工程费用和工期的变化”是由建设方承担的风险,本次疫情认定为不可抗力没有太大分歧,但实操当中的量化却有一定困难。


第一,疫情造成的工期损失量化认定存在困难。


目前各地主管部门多有“不早于某个时点复工”的要求,且随着疫情的变化,这个时点还在变化。如果将这个时点作为复工起算点难免会有争议,因为复工审核较为严格,势必需要一定的周期。复工后,在一定阶段内,产能也无法全部恢复,要重新确认节点工期。


第二,是疫情本身、还是施工单位组织不力造成的复工缓慢,认定存在困难。


因为涉及分批返岗、防疫物资采购困难、隔离期等这些问题客观存在,如果劳务人员或者材料来自疫情重点区域,而施工单位能力偏弱,洽谈难度更大。


第三,由于疫情造成的费用增加,如何分摊存在困难。


包括防疫物资采购费用、隔离费用、新增检疫的费用、疫情后人工材料供不应求造成的价格上涨、复工后出现疫情处置费用、窝工费用等等。


第四,同一项目不同施工单位互相影响的责任界定和费用分摊较为困难,还存在一些间接损失。


“上述问题可能无法一揽子解决,是需要甲乙双方本着合作的态度共同面对。”王震雨说。拥有良好战略合作的企业会有优势,解决的不好则会出现双输的局面。疫情时间越长,双方损失越大,这个矛盾就越突出。


②在集团内部,与成本招采设计等协同提效


运营、招采、成本、设计是与工程关联最大的条线,复工的难题单靠工程条线是不可能解决的,“各条线高度协同,是避免风险提升效率的重要手段。”旭辉集团总工程师、旭辉工程管理部总监崔晓强认为。


比如材料供应难题,工程条线的进度调整第一时间与招采线沟通,招采线提前做好订货计划,必要时提前与供应商签订合同,预付一定款项,预订其产能产量,与供应商协商排产,争取早日供货。



针对前文提到的材料质量可能下降的问题,招采阶段就要重点把关,选择优质的供应商。东原地产集团工程管理部负责人陈军芳认为,现阶段开发商对优质资源要给予更大力度全方位支持,共克时艰。毕竟好的优质资源,势必需要好的价格或者好的支付条件。


与设计线则要多沟通,将图纸深化工作前置。

大部分精装机电等分项工程的图纸深化是跟着工程进度走的,中间往往涉及到很多变更,拖慢施工进度。假如前期设计能较好的完成图纸深化,一旦疫情解除,项目就可以最快速度全力投入建设,而不是边做边等图,效率也就上来了。

 

③集团层面,发挥工作统筹和信息集成的作用 


从管理流程上为项目提效。

比如对于复工条件,各地的要求不尽相同,政策也在持续更新中。为了帮各地梳理政策要点,大华集团总部工程部整理了最基础的8个复核点,以备案制的方式下发给一线。各地以此为模板,按照当地主管部门和疾控部门要求进行筹备。

 

再如防疫物资和生产材料不可能一次性全部到位,而是一边消耗一边补充,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集团或区域层面可利用在线化平台进行信息跟踪和共享。


举个例子,将各项目的物资每次入库盘点、取用消耗数据实时录入工地防疫宝,在集团层面进行信息集成,方便总部或区域针对变化进行调整和应对。比如在库存不足时,APP预警相关人员,提醒进行采购或者调配,避免物资供应掉链子。


 

三、用效率高风险低的工具,替代人工管理

 

工地复杂的环境,决定了疫情期间的管理难度倍数级增长。

 

举个简单的例子,各地要求复工人员必须建立健康档案,每天监测体温并上报。这要由专人来执行,测量体温并填写在excel表,再统计上报。不仅工作量大,还存在漏报或资料丢失风险。

 

如果采用在线登记系统,比如工地防疫宝,可实现无接触管理,工作效率也能翻番。

以工人管理为例,目前绝大部分项目已实现工人实名制,在此基础上,将工地智能硬件(红外测温仪+智能人脸识别闸机+智能摄像头+身份证智能采集)和工地防疫宝联动起来,工人进场时就自动完成身份识别并测量体温。

 

这些数据跟工人的其他信息,如接触史、宿舍号等自动汇总在一个报表里面,就形成了人员的完整档案。不需要一项项筛查对比,方便快捷且一目了然,同时满足政府监管和公司管控要求。


  

小结

特殊时期,早复工不一定早收益。风险可控、效率最大的前提下复工,或许才是最佳的选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