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离乡30年后,他们回到平沙岛建了一座“影像博物馆”!

南海旅游 2024-04-0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南海西樵 Author 佛山新闻网


如果你在前两周

来到西樵平沙岛

沙头二队篮球场对面的巷子

你会看到平沙岛的老人与游客

一起做平沙岛美食的热闹场景

“水菱角”“茅担嘴”“臭屁醋”等

儿时的传统美食重现


游客穿梭于岛民的“微笑肖像”中

在青砖墙上,留下对平沙岛的印象

在百年龙眼树底下,观看平沙岛的纪录片

《遇见平沙岛》《平沙岛十二时辰》

以航拍视觉了解身处的这片土地


孩子们在巷子里嬉笑奔跑
好奇地询问老人关于平沙岛的故事

这一次

“梦里的热闹”回来了





“谨以此片献给勤劳朴素的平沙村民,他们奉献一生的土地,是多么的美。”这是区贤成(以下简称为阿O)《遇见平沙岛》视频的片尾谢幕,也是他和堂弟区豪成(以下简称为阿豪)建立“岛影”的初心。这个视频在微信视频号推出后,获得1521个点赞,2264次转发量。不少人受平沙岛的旖旎风光感染,自发转发这个视频。

平沙岛的旖旎风光。

但对于阿O来说,他真正想给观众展现的,远不止这些,这只是第一步。

阿O和阿豪在平沙岛度过了快乐的童年。自从小学毕业后,阿O就离开了平沙岛,在外面读书生活,三十年间很少回到家乡。逢年过节,阿O和阿豪两家人都会回到平沙岛探望他们的爷爷和奶奶。

平沙岛的旖旎风光。

有时走在路上,爷爷会告诉他们:“这里以前是不通水的,我们建了很多泵房,才有现在这样。”从爷爷不经意的讲述中,阿O得知,原来爷爷曾经在平沙岛的水利所工作,为平沙岛的水利工程做了很多贡献。他很想多听听爷爷从前的故事,了解更多关于这个小岛的一切。但可惜再没有机会了。

平沙岛的老人多以单车出行,承载自家栽种的农作物沿岸或离岛售卖。

“岛上我们的同龄人,大多数都是读完小学就离开平沙岛的。”离开家乡数十年,阿O发现,童年时的玩伴纷纷离岛到外面生活,如今,还在平沙岛生活的基本只有老人和一些年纪很小的孩子。平沙岛已逐渐成为一个“空心小岛”。


“那些发生在平沙岛老人身上的故事,如果不去记录,以后也许会随着老人的离开而消失了。”因此,在2021年,阿O和阿豪萌发了要建造一座平沙岛的“影像博物馆”的想法:希望通过打造一个影像形式的“村史馆”记录平沙岛的人文故事,以此吸引更多人关注平沙岛,呼吁平沙岛的年轻人多回家乡看看,关注家乡的发展,并将这项计划命名为“岛影”。




2022年,首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在西樵举行,平沙岛就是其中八大艺术分区之一。受大地艺术节“在地化创作”的理念启发,阿O和阿豪开始有了具体的思路,想结合自己的特长,以摄影展览等方式记录和讲述家乡的故事。但这首先遭到阿O的父亲的强烈反对。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好好睇睇’,要村民都认可。如果做不好,村民都会笑话你。”阿O的父亲首先对这项计划提出反对,他担心他们的能力有限,最后做出的作品一般,村民也可能会不认可。

“他们生活在这里大半辈子,有什么没见过?办展览可以给他们带来什么?”阿O的父亲虽然话语尖锐,但也一针见血,考虑更深刻。为了说服父亲,阿O和阿豪进一步对原有的方案进行调整。

平沙岛岛民以种植香蕉、无花果、番茄等农作物为主。

通过大量的走访,阿O和阿豪了解到岛上老人的生活情况和人生经历,他们发现,老人们其实心里是希望儿孙多点回家看看,但却不曾用言语表达出来,甚至连一张家人的合照都没有。 

于是他们就想这场展览可以”老人和岛“为背景,用照片和视频呈现真实的岛民面貌,以味觉和嗅觉去唤醒人们儿时的记忆,展览的地点就设立在自家房屋前的巷子里。“希望通过我们的策展活动和视频传播,会让离岛青年多回家看看,陪伴老人,多关注家乡的发展。”后来,阿O的父亲没有再说什么了。

平沙岛是一座江心岛,人们需要乘坐渡轮往返。

“其实父亲的意见也是有道理的。他会考虑到更深层、更细节的东西,督促我们要做得更好。不过我们知道,不可能把事情做到完美的,因为时间、能力都有限。不开头,永远都做不了一件事情。”说服了家人之后,阿O和阿豪开始着手策展。

左一为阿豪,中间为阿O。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认识了一位再生装置艺术家谢老师,谢老师对于他们的“岛影”影像博物馆计划很感兴趣。谢老师虽然不是平沙岛的本地人,只是因为工作原因来平沙岛居住了三个月,但在这过程中,也感受到这座小岛独特的魅力和人情味,发自内心地想为这座小岛做贡献。

谢老师与他此前创作的再生艺术装置。

因此,谢老师特意为“岛影”创作了再生艺术装置《老人与岛》——以平沙岛上收集的枯木与漂流木为原材料,展示一个老人在船上撑着拐杖,努力把灯挑高,照亮儿孙回家的路,船上装着岛上充满故事和回忆的旧物的场景。老人蜷缩的背、瘦弱的腿,不是身体的退化,而是盼望的思绪越来越重,只能睹物思人。

谢老师和再生艺术装置《老人与岛》

《老人与岛》冀望留守老人往后会有更多天伦之乐,没有孤独,没有寂寞,就放在阿O和阿豪自家院子前的百年龙眼树底下,面朝渡口,等待“儿孙”的归来。

展出期间,不少市民游客驻足感受《老人与岛》艺术装置。


活动前期,阿豪每天一有时间都会到平沙岛拜访老人,陪他们聊天,收集故事。阿O则用照片、视频记录采访过程,并拍摄平沙岛的旖旎景致。谢老师则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在岛上寻找枯木与漂流木,搭建装置框架。




阿豪串街走巷,与平沙岛岛民聊天,收集岛民笑脸。

后来,这场展览有了更多人的参与。来自YESGO行动创想版(南海)的20位广佛青年自发加入其中。20位年轻人与阿O、阿豪和谢老师一起,用一个周末的时间(2月11、12日),策划了这场主题为“回家”的影像展。

图为北辰青年YESGO行动创想版(南海)的参与者。来源:北辰青年

2月11日,20位广佛青年登上平沙岛,与阿O、阿豪一起,行走在街头,捕捉了99位村民的笑脸;在岛上收集旧物,在谢老师的带领下,将木头组装起来,制作《老人与岛》的艺术装置;绘画装饰、布置场地,制作留言墙.......

2月12日,阿O和阿豪怀着忐忑的心情,迎接展出。一开始,阿O的父亲担心展出的效果不好,不愿意来现场。但还没到展出的时间,平沙岛的老人们就纷至沓来,看着自己和熟悉的村民被拍下的笑脸,露出欣慰的笑容。

平沙岛岛民的笑脸

2月12日凌晨5点,阿O彻夜未眠,将昨日的素材剪辑成《平沙岛十二时辰》,将其与《遇见平沙岛》一起,放在《老人与岛》装置前的电视机播放。岛上的老人看到视频后,纷纷表示”这是我们的平沙岛吗?这样看还真的很好看。“在这片土地居住了大半个世纪的他们,第一次以航拍的视角俯瞰这片大地。


最终,这场影像展吸引了过百位游客驻足观赏。更有游客受影像画面和策展初心所感染,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过程中,阿O和阿豪的父母也来到了现场,虽然没有说什么,但这也表示一种认可。



2月18-19日,阿O和阿豪发起了“岛影”活动的第二场——以味蕾和嗅觉,唤醒大家对于平沙岛的旧日回忆。这一次,阿O和阿豪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阿O和阿豪各自的父母负责采购食材、收集木柴生火、准备各种用具,其他亲人负责招待游客,布置展览等......





2月18日,他邀请了十几位平沙岛的婆婆来到现场,亲手制作“水菱角”“芧担嘴”等如今已经很少见的平沙岛传统美食,免费提供给市民游客品尝。





问及阿豪是如何组建这个“平沙岛婆婆炊事班”的,阿豪表示,他跟几位婆婆说,周末想搞个传统美食会,但是自己的家人都不太会做。还没等阿豪发出邀请,婆婆们就纷纷主动请缨过来帮忙制作水菱角。“一传十,十传百”,更多的婆婆收到消息也主动过来帮忙。


几位来自广州的游客偶然经过这个展览,观赏完现场的影像、装置,感慨道:“这样的展览真的很棒,以后还会再有吗?”当她们发现婆婆们在做水菱角,好奇地观看和请教。为了等上一碗新鲜的水菱角,她们驻足等待了将近1小时,但也乐此不疲。


一位来自西樵其他村居的妈妈也在现场观看了很久,和两个女儿介绍道,水菱角是她们物质匮乏的童年里,最美味的食物。当品尝到平沙岛婆婆们做的水菱角,她表示:“这就是我奶奶做的味道,好好吃!”她的女儿们也借此品尝到妈妈童年时的美味。简单的一碗水菱角,质朴无华,却承载着父母超越时空的爱。


2月19日,阿O与阿豪组织了一个30多人的平沙岛艺术研学团,带领孩子们感受大地艺术和深入岛民家中,了解当地文化。“平沙岛婆婆炊事班”还特意做了臭屁醋,迎接孩子们和游客。


孩子们与老人们进行了有趣的互动,跟着老人们尝试制作本地食物后,也制作了小香囊(平沙岛多蚊虫,香囊可用于驱蚊),写上祝福语赠送给了老人们。平沙岛老人纷纷表示:“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今天真的很开心。”


不少游客纷纷表示在这次活动中,感受到浓厚的人情味,纷纷写下对平沙岛的印象,并将其贴在青砖墙上。活动结束时,原有的青砖墙摇身成“彩虹墙”墙壁几乎贴满了游客们创作的文字与画像,承载了无数游客的美好回忆和愿望。


“通过这次简单的展览,我们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接下来,我们会把平沙岛的故事继续讲下去,以‘平沙岛影像博物馆’呈现平沙岛的人与事。我们相信最普通的田园,也是风光;最朴素的人,也有故事;最老旧的房子,也是家。


来源:佛山新闻网摄影 :区贤成、区豪成、林婉妍记者、编辑:佛山新闻网 林婉妍审校:温爱霞、吕燕珊、李颖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