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视《读书》栏目力荐,警惕地球的“反击”

2022年暑期,长江流域居然在夏天进入了枯水期,全球多国迎来高温天气,中外各地时有山火爆发,我们的地球,似乎变成了一颗火热的星球。可以说,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必然趋势。


2022年8月15日,武汉市汉口江滩大片滩涂裸露。今年长江进入主汛期后水位持续退落,出现了“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截至15日18时,长江汉口站水位为17.22米,长江武汉段水位为有水文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面对这样频发的极端天气,我们不禁会问:“这反常的气候,会一直持续下去么?”


美国科学家寇特·史塔格撰写的《十万年后的地球》,从科学的角度,立足当下全球气候,回顾了过去、展望了全球气候的未来。通过援引大量最新、最具爆炸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史塔格带领大家探索十万年后地球的生态环境,并澄清了与气候变暖相关的重大环境趋势。


央视《读书》节目专门推出了一期《地球的“反击”》,传递书中发人深省的观点和信息。


2022年11月15日,央视《读书》节目推荐《十万年后的地球》

01

阻截冰期、延续文明,温室气体竟然立下大功?


立足当下,回顾过去,史塔格告诉我们,地球今天正在遭遇的剧烈气候变化,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带来的。从那时起,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将巨量的碳释放到空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于是显著地改变了大气。正是碳污染的肆虐,造成了地球不同寻常的暖化。


紧接着,史塔格带来了一个惊人的观点,那就是,从某种意义上,我们要感谢碳污染。


科学家们对气候的关注不只有如何改善全球变暖,还有如何“阻截冰期”。地球上,适合人类生存的温暖时期,和千里冰封不见天日的黑暗“冰期”按规律循环。按照原本气候循环的自然规律,再过5万年地球应该会再次冰封。


上一次冰期始于11.7万年前,结束于11700年前。在这段大地为苦寒所主宰的漫长岁月当中,地球上有1/5的陆地,尤其是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都如同今天格陵兰或南极大陆腹地一般。


今天加拿大与北欧的大部分土地,当时都被厚达3千米、缓缓移动的冰原压在下面。今天芝加哥、波士顿、纽约所在的地方,在当时根本不见天日,而今天的长岛是冰川移动时翻起的岩屑堆积的结果,是当时冰川向南扩张的极限位置。庞大无比的冰体如压顶之泰山,使地表下陷数百甚至数千英尺。


看着古代冰川遗留的沉积物,以及由冰蚀作用所形成的岩石,你便不难想象,在一个没有草木、没有人类聚落的世界,具有摧枯拉朽之威力的巨大冰层毁灭一切的画面。



如果这一切再次发生呢?


当大冰川全力向南突击的时候,它就像是一个巨型推土机,所有的湖泊都会被它掩埋在厚厚一层细沙粗砾之下。每一棵美丽的糖枫、每一株金黄色的鳟鱼百合、每一簇苔藓都会被它连根拔起,卷入它前端翻起的石块与泥土当中,统统被搅得稀烂。能跑、能飞的动物,早已向南方逃蹿。


阿迪朗达克峰会被白色巨浪夷为平地,普莱西德湖镇旁著名的滑雪跳台会倒塌在一旁,碎裂一地。


在往后的数万年里,加拿大就跟今天的南极没有什么不同,除了一望无际的冰天雪地之外,什么也没有。在大西洋的另一端,都柏林、利物浦、奥斯陆、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赫尔辛基、圣彼得堡,都会被冰川推土机毁灭,格陵兰沿海的城镇则会被推入海里。


因为大量的淡水都变成陆地上的冰了,海平面的降幅可达120米。21世纪所有最重要的港口,到时候都搁浅在内陆里。原本纤细的佛罗里达,届时会比现在宽一倍。如今热带浅海里美丽的珊瑚礁,将长出杂草与树木。冷空气会减弱季风的力道,非洲与南亚的大部分地区将陷入长期的干旱。


这些恐怖的画面,正是气候史学家在讨论气候变化时会想到的。全球变暖在人类世的未来可能造成的灾害和这些比起来,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然而,由于温室气体污染的“长寿”,气候循环的这一规律可能不复存在……只有空气中的碳含量降到足够低,下一次冰期才会到来,或许是13万年之后,但也可能更晚。


正因为我们今日的作为对地球的影响极其持久,因此我们在思考碳污染的伦理问题时又多了一个要考量的因素。如果我们只是孤立地看待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人类活动导致的这种气候变化也许在很大程度上是负面的。但是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得更长远呢?


从环境正义的角度来看,当下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威胁只有几个世纪,而千万年后,它将把人类从冰期的巨大破坏中拯救出来。

02

海水酸化、病毒释放,人类生存将面临何种挑战?


碳排放会延缓甚至阻截冰期的到来,人类文明将继续繁荣,这对未来人类无疑是福音。然而,碳污染的危害在于,它还会持续地带来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在“冰层毁灭生态系统”和全球变暖之间,人类能否找到一条适当的碳排放之路?


史塔格给出了两种可选择的路线:一种是温和路线,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公元2050年达到最高峰,之后递减,并在2200年全面停止;一种是不加节制、任意排放的极端路线,碳排放的高峰大约会出现在公元2100年到2125年间,之后才慢慢递减,但仍需几个世纪才能清空存货。


那么,两种不同的碳排放路线,会给地球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首先,是海水酸化带来的生物灭绝。海水酸化,是海洋吸收了二氧化碳,形成了碳酸,提高了海水酸度,使之腐蚀许多有石灰质外壳的海洋生物。因为海水酸化而灭绝的生物不可能起死回生,我们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循环的平衡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这些正在消失和将来会消失的海洋生物,有一长串的名单,如阿拉斯加帝王蟹,各式海星、海胆、珊瑚礁,一些海洋浮游生物和深海生物等等。如果我们能够及时采取温和路线,海水酸化的过程就能够被控制在数百年之内。若是我们冥顽不灵地采取极端路线,海水酸化的过程会持续数千年之久。



其次,是海平面上升带给人类的折磨。海平面上升1米后,受灾的地区如野火般四散开来,其中包括旧金山湾、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越南南端、喀麦隆的港口城市杜阿拉、荷兰内陆、丹麦的西南边缘以及宽广的尼罗河、尼日尔河、奥里诺科河、亚马逊三角洲。


更为恐怖的是,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海平面上升绝不会像《圣经》中的大洪水一样吞没我们,而是会钝刀子割肉般地折磨我们。随着海平面缓慢上升,沿海地区不得不拿出财政预算来抵挡它。比如,现在全世界已经有很多沿海城市,因为人为导致的地层变动而下沉,像中国上海,近期每年沉入长江三角洲中1厘米。而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里面,它总共下沉了3米,连带的建筑与洪水损失难以计数。



同时,海水淹没沿海地区人们的家园后,会连带产生的搬迁、就业等社会问题。以欧洲为例,若海平面每个世纪上升1米,每年就会有12万人被迫往内陆迁徙。所以,海平面上升不会是要人命的剧痛,而是漫长的折磨。


在温和路线下,一半的格陵兰冰原、绝大部分的西南极冰原会融化,唯有东南极冰原可以保存完好。在接下来的数百年或数千年里,海平面应该一直比现在高6-7米。而在极端路线下,海平面会比现在高出70多米。海平面上升1米已经让世界上很多陆地消失了,如果它上涨到7米、甚至70多米,那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此外,史塔格还提醒我们,全球变暖还会让地球上的生物,受到病毒和细菌影响。以北极为例:气温升高、冰面缩减,从南方北上的动物,会把细菌和病毒带去北极。比如领航鲸与它的体型较小的近亲身上就带有犬瘟热病毒、布鲁氏杆菌等,而北极的白鲸与独角鲸对它们是毫无抵抗力的。


一则新闻曾经报道,2015年9月,科学家们在昆仑山古里雅冰川的冰芯里发现了18种细菌和33种病毒,其中有28种病毒是人类之前从未遇见过的,而一旦它们融化,这些被释放出来的病毒,可能对人类构成致命威胁。

03

替代能源、国际合作,如何才能避免人类的家园毁于一旦?


看到这些可怕的后果,面对温和、极端两种碳排放方式,很多人可能都会毫不犹豫地说出:“我们去走温和路线吧。”


针对这条路线的具体实施,史塔格给了三字箴言:停、看、听。


“停”是及早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并改用替代能源。如果我们迟迟不下定决心,不愿壮士断腕,化石燃料总会有耗尽的一天,届时人类还是得改用替代能源,但人类已经排放了5万亿吨温室气体,气候异常与海水酸化造成的生态浩劫已覆水难收。这样既不道德,对我们也没有任何好处。


反之,如果我们尽早防患于未然,将来如果需要,还是可以随时回头使用剩下的化石燃料,此时一意孤行却会断了往后的退路。在非常遥远的未来的某一天,地球的气候会回复到今天的状态,但那时很多曾经陪伴人类的生物都已化为乌有。气候环境可以恢复,但灭绝的物种不能。


“看”是试着多了解地球的生态以及人类行为对它的影响,从而理性地改变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目前我们还不知道在某一特定的碳排放路线下,哪些生物有办法适应环境,而哪些又会因此灭绝。我们甚至不知道今天地球上还有多少物种,更别提它们的生理构造与生活习性。至于自然的气候变化、大洋环流、冰原的内在结构等,都还有待科学家更深入的探索。


不幸的是,很多人都认为自然科学是艰深又专业的学问,与之相反的是财经、流行文化、政治等学科,它们都是以人为中心的学问,但因为不像自然科学那样以整个物理世界为研究对象,所以在面对环境问题时可能产生短视、狭隘的偏见。


350.org是一个国际环保组织


“听”则是地球上各个国家,仔细聆听彼此的需求与想法,而后广泛地开展调节气候的国际合作。没有任何一个人或一个国家可以单独解决温室气体污染的问题,集思广益与携手合作是唯一的途径。


许多问题很难有一个圆满的解答,其中有一些涉及多方利益,难以取舍。不管做什么样的决定,一定都会有所偏颇,结局恐怕难免几家欢乐几家愁。


对热带与北极圈附近的国家来说,全球变暖可能是个喜讯,因为前者的雨量会增加,后者能利用更适合居住与交通更便利的北极。另一方面,处在扩张中的沙漠边缘地带的人士显然不会乐见暖化,沿海居民也不会想面对海平面上升与海水酸化。


最明智、在道德上也最站得住脚的办法就是先放慢脚步,敞开心胸,仔细聆听彼此的需求与想法,然后,在认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而且所有人类的命运都彼此相连的前提下,继续向前。


诚如约翰·列依(John Lennon)告诉我们的,光是想象人类有可能捐弃成见,聚在一起共同筹划对策,就是件很振奋人心的事。举例来说,350.org发起的“国际气候行动日”就是个很利于引导大众重视全球变暖的活动。就算你怀疑350ppm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也不会否认这个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现在,站在气候十字路口的人类,正手握我们的将来,以及千秋万世之后的人类的福祸。从现在开始减少碳排放,是在为人类的后代谋福利,也是在为未来的“我们”谋福利。


 在留言区谈谈我们可以为保护地球做些什么

2位幸运读者将获得主题赠书一本

十万年后的地球

作者:寇特·史塔格(Curt Stager) 著  王家轩 译

像侦探小说一样扣人心弦的科普经典,认识气候变迁、反思全球变暖复杂后果的指南读物,与《枪炮、病菌与钢铁》并驾齐驱,并称“跨学科视野下探讨人类命运的双壁”。

-End-

观点资料来源:《十万年后的地球》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 往 期 精 彩 回 顾 # 


往期推荐



未名书香11月书单,一场思想文化盛宴

唐人爱牡丹,宋人却爱梅花?解读宋诗的精神气质

译著联合书单,2022年11月推荐

▼点击名片  ⭐标关注我们▼


点赞、收藏和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