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忘恩负义的人,往往都有这3个特征!(深度)

阅读前,请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道德经解析”,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免费收到文章。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多行不义必自毙,恶人自有恶人磨。


丰子恺说:“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
结交有道的君子如静水流深,滋润着彼此的人生,但错看忘恩负义的小人,则像深陷泥沼,把人拖入万劫不复的。
虽说世上最难测的是人心,但忘恩负义的小人总会漏出马脚。有这三个特征的人必不可交。【微信公号:道德经解析】
喜欢得寸进尺
古人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一日之惠,终生相还”。

但对于喂不熟的“白眼狼”来说,一味的善良和退让,只会他们得寸进尺,最后长蛇吞象。
知道感恩的人,施与一粥一饭也会念念不忘,不懂感恩的人,给他黄金千两也只认为理所当然。
前不久,“大衣哥”朱之文的家门被人粗暴踹开,再一次将他送上了热搜。
朱之文是央视综艺《星光大道》走出来的农民歌手,因为总是穿着旧大衣登台,他又被称为“大衣哥”。
成名之后,朱之文拒绝了经纪公司的签约,回到农村老家,平常干农活,偶尔做节目,跑商演。
想回归生活的朱之文却不断陷入争议新闻:
被村民借了近一百万,部分至今没有收回,没还钱的人再借不到钱反而骂他为富不仁;
出资给村里修路,却被村里的光棍指责没有借钱给他娶媳妇;
生活被直播他赚钱的人打扰,经常被人堵住门口,被人偷拍。
朱之文选择做一个善良的老实人,却被把他当摇钱树的人裹挟着不得安宁。
帮助是自愿的,里面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情义,帮助从来都不是一种义务,更不是道德绑架的借口。

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但穿鞋的不欠你光脚的。
当“光脚的”打着弱者的旗号,肆无忌惮地索取,那么他们根本不值得怜悯,不配被同情。
公道自在人心,懂得感恩的人知道满足,靠自己的奋斗争取幸福。
忘恩负义总觉得自己最无辜,是别人亏欠自己,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内心猜忌多疑
生活中,有时你为别人好,别人未必领情,甚至觉得你别有用心。
不善于接纳别人好意的人,常常对别人充满猜忌,总疑心别人居心叵测的人,往往自己也叵测存心。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正是这个道理。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逃离京都,路上遇险多亏陈宫搭救,二人才一同逃出生天。

两人一路逃跑,途中遇见了曹操父亲曹嵩的挚友,名叫吕伯奢。
吕伯奢邀请他俩到自己家里暂避,自己出门买酒款待二人。
此时,曹操起了疑心,又听到有人在厨房磨刀,商量着“绑而杀之”。
曹操和陈宫以为吕伯奢要杀掉他们俩,于是先发制人杀掉了吕伯奢一家。
当他们发现厨房绑着一头待宰的猪时,才反应过来错杀了好人。

曹操和陈宫杀了人只好匆匆离去,正好碰上了买酒回来的吕伯奢。【微信公号:道德经解析】
曹操怕吕伯奢发现家人被杀,告发自己,一剑杀死了吕伯奢,对陈宫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陈宫看出了曹操忘恩负义的本性,也离他而去。
多疑的人以从不相信别人对自己的恩义,因此多疑的人更不会施加恩义给别人。
猜忌多疑就像一个“壳子”,对外的确可以保护自己避免伤害,但同时也屏蔽了他人的好意和关怀。
久而久之,躲在“壳子”里的人只能看到虚伪和欺骗,自己也被同化得只会虚伪地欺骗了。
信任对于忘恩负义的人是奢侈品,他们不值得被人信任,也从不信任别人。
对这样的人好,被辜负的终归还是自己。

为人自私自利
忘恩负义的人最大的特征,是他们为人自私自利。

生活中不乏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要求人人为己,事不关己则高高挂起,凡事只顾自己,不顾及他人和集体。
他们奉行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总是牺牲别人,满足自己,恨不得自己做了全世界的中心。
有一位有求必应的老神仙隐居在一座高山之上。
慕名前来的人络绎不绝,但因为山势陡峭很多人都放弃了。
有一天,仙人在山顶眺望,看到山脚下有两个人相约一齐爬山。
他们二人互相帮助,彼此鼓励,历经艰难终于到达了山顶。
仙人感动于他俩的齐心协力,对他们说:你们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们,只不过后讲的人可以得到两倍。
其中年轻的说:我年轻,让你先讲。
另一个人说:我年长,让你先讲。
两人僵持不下,争吵声也越来越多。
仙人见状说:先讲的有一座金山,后讲的有两座金山,都不说就都没有。
于是,年轻的抢先说道:我盲一只眼。
话音刚落他就盲了一只眼,另一个人则盲了两只眼。

齐心协力一同登山的两个人,因为自私自利互不相让,虽然得到了金山,却失去了比金山更宝贵的眼睛。
这样的人,不可相交。以自己为标准,为了损人,不惜自损,心目中充满了自我,唯独没有他人。


人与人之间,讲求互惠互利,希望别人对自己好,自己也应该对别人好。
忘恩负义的人不懂得换位思考,对别人冷漠,将心比心,最终还要报应到自己身上。
人生海海,相交不过二三,识人成百,良人一只手数的过来。
你要善良,要把善良给对了地方,你要仁厚,要把仁厚付与了贤良。
情义要和有情义的人讲,施恩要施予懂感恩的人身上。
不要为负了你的人伤心怨恨,吃一堑方能长一智,更何况你要相信,多行不义必自毙,恶人自有恶人磨。
余生愿你,有情有义,愿你所遇,重情重义。请您转发分享,福生无量!【微信公号:道德经解析】


道德经解析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好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