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子《道德经》下篇 · 德经 || 第六十二章 · 美言可市

点击关注👉 道德经解析 2022-10-07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下方卡片”,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每天与您分享精品文章。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德经老子既谈“道”,又论“德”。“道”与“德”相合,构成了其思想的完整体系。“道”是客观规律,其属性表现为“德”。“德”必须在大道的指引下,去观察万物的本源。凡是合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就是“失德”。高不忘下,贵不忘卑,这是真正的“德”。就像君王称呼自己为孤、寡、不毂一样,目的就是让自己变得卑下一些,从而合乎“德”。所以说,那些最高的荣誉,是不需要自己去夸耀的;只要有了真正的德性,别人自然会去给你真正的名誉。“玄德”堪称慈母德范,它是最深刻、最本质、最核心的德,是老子给合于“道”的人及行为所打的“无限高分”。作为具体存在的“道”的践行者,即使不能真正与“道”合一,其行为境地也能无限接近道。所以,玄德是“道”的践行者的最高追求。

第六十二章 · 美言可市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太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语译】
①奥:深,隐藏;庇荫。也可理解为不被人看见的地方。
②美言可以市:美妙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的尊重和敬仰。
③尊行可以加人:高尚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
④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即太师、太傅、太保。
⑤拱壁以先驷马:拱壁,指双手捧着贵重的玉。驷马,四匹马驾的车。古代的献礼,轻物在先,重物在后。
⑥求以得:有求即可获得。
译文
大道是万物的庇荫,是善良人的法宝,也是不善良的人的依靠。美妙的言辞能换来别人的尊重,高尚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人就算有不善的,大道又怎么会舍弃他们呢?所以人们拥立天子,设置三公,即使在四匹骏马之前献上巨大的宝璧,也不如安安稳稳地进献这个大道。古人为何重视这个大道呢?不正是说:有求即能获得,有罪即可免除吗?所以大道才为天下人所重视。

名家注解
河上公: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不日日远行求索,近得之于身。有罪,谓遭乱世暗君,妄行刑诛,修道则可以解死免于罪耶?道德洞远,天下覆济,全身治国,恬然无为,故可为天下贵也。
王 弼:道无所不先,物无有贵于此也。虽有珍宝璧马,无以匹之,美言之则可以夺众货之贾,故曰,美言可以市也,尊行之则千里之外应之,故曰,可以加于人也。
朱元璋:奥者幽深巨室,囊括万物之所,大道利济万物,君子以为至宝,恶人虽可暂得,不可常保。以其心不善也,即不善人之所保是也。

经典解读
在上一章中,老子强调的是“和”的思想在国与国之间关系上的运用。在这一章中,老子则再次宣扬了“道”的好处和作用,强调“道”荫庇世间一切事物,并说明了其在人际关系上的运用。
老子认为,世人在“道”面前是一律平等的。清静无为的“道”,不但是善良的人的法宝,就是不善的人也必须依靠它生存。“道”保护善的人,但也不抛弃不善的人。它有求必应,有过必除。这是“道”的可贵之处。
老子坚信那些被现行价值观认为“不善”的人,可以通过良善的言行予以挽救。他劝导执政者要少做自诩自封、自高自贵之事,根本抛弃“拱璧以先驷马”的管理方式,以慈临民,以无为治世,并像“道”那样帮助人民达成目的,避免过错,因而成就“莫之命而常自然”的尊贵。其根本目的,在于晓谕人君行“无为”之政。
“道”是天地间最可贵的东西。它之所以可贵,就在于“求以得,有罪以免邪?”也就是说,善人化于道,则求善得善;有罪的人化于道,则免恶入善。“道”不仅能为善的人所领悟,有罪的人也并不被道所抛弃,只要他们一心向道,深切体会“道”的精髓要义,即使有罪过也是可以免除的。
老子在这里给人们,包括有罪的人,提供了新的出路,是非常意义的。这种想法与孔子所言“君子过而能改”的说法是颇为相近的。君子不怕犯错误,只要能认真改正,就不算错误,而且,这是只有君子才可以做到的。
此外,老子还从主客观两个方面为犯错者提供了出路。“道”不嫌弃犯错者,肯定会给他改错的机会;而犯错者本人也必须体道、悟道,领会道的真谛,主客观这两方面的条件一个都不能少。

职场易筋经:时时处处发出赞美之言
老子说,美言可以市。意思是,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的确,不管什么人,都不会拒绝别人对他的赞美之言。上司可以用赞美的语言激励下属努力工作,下属也能用赞美的话,让上司的心里开满鲜花。
马磊和周彦是同事,两个人年纪相仿,对待工作也都勤奋有加、恪尽职守。这天,经理把他们两人都叫进办公室,给了他们每人一份已经草拟好的手写材料,让他们看完后提点宝贵意见。马磊接过材料后,没看多大一会儿,就皱着眉头说:“经理,这是谁写的材料啊?不但条理不清,字也写得那么潦草,简直没法看啊!”经理听了很不自在,露出尴尬的表情。
周彦接过材料后,十分耐心地认真看完,然后慎重地说:“经理,我的行草写得不好,辨字能力也一般,这份材料中我有几处没看太懂,希望您能给指导一下。”然后,就把不懂的地方指给经理看。经理给周彦讲明之后,说道:“材料是我写的,由于时间仓促,所以写得比较潦草,真是见笑了。”马磊听经理这么一说,真是如坐针毡,后悔失言。
经理接着让他们就这份材料,提一下自己的补充意见。周彦首先发话,他说:“经理从公司实际出发,考虑了我们下属的意见和建议,并以公司和下属的利益为重,草拟出的这些材料都很实用,也恰到好处。只是有几个小地方您看这样说是不是更妥贴一些。”说着就指出几个有问题的地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经理。
而马磊呢,他为了挽回刚才失言带来的负面影响,很认真地就材料的方方面面提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哪里结构不合适了,哪里词语用得不当了,哪里表达得不是很到位了,每一个方面他都没有放过,可谓洋洋洒洒、口若悬河。他心里只想着帮助经理完善材料,以挽回刚刚口不择言的过失。却哪里注意到,经理听着他的话,脸上一阵白一阵紫。
面对同一件事,马磊因不懂得说赞美之话,直来直去,结果使经理颜面扫地。周彦则堪称智者,他善于变通,不仅使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更照顾到了经理的权威和尊严。
又一次,由于公司业务繁忙,经理让马磊、周彦和自己一起加班。中午,马磊坐在座位上闭目养神,周彦则忙着整理材料。周彦遇到了一些小麻烦,就拿着资料向马磊讨教。但是,马磊连眼睛也没睁开,就很不耐烦地说:“你去问经理吧,这些问题我也不懂!”
这时,经理正从自己房间往外走,听见两人在谈论他,就暂时停下来。只听周彦说:“经理最近太辛苦了,既要出差联系客户,回来还要加班加点,就让他多歇会吧!”谁知马磊却反驳道:“经理辛苦?我也不轻松啊!何况经理的工资多高啊!”说着就趴在办公桌上睡觉了。
听了马磊的话,经理心里很不快。过了一会,他从自己房间出来,就问周彦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周彦犹豫了一下说:“没什么大问题,只是有几个地方弄不太明白。刚才也想向您请教,只是不忍心打扰您休息。”经理和蔼地笑着说道:“没关系!有问题我们一起研究。”在经理的指点下,周彦遇到的难题很快就解决了。
不久,马磊就被经理以没有团队和组织观念为由辞退了,而周彦则被提拔为经理助理。
很明显,马磊在工作方面没什么大问题,所谓“没有团队和组织观念”只是欲加之罪罢了。不过,马磊的确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情商太低。如果他能像周彦一样,懂得体谅别人,并且善用赞美的力量,也不至于这么惨了。
善言结善果,对别人的赞美,其实是在为自己播种善果的种子。身在职场,要做到圆融通达,就要先学会赞美别人。好话说给领导,并不代表着奉承;说给同事,也并不代表着谄媚。能用赞美的话解决的问题,却偏要以伤人感情的恶语来解决,何苦来哉?
真正的智者,懂得时时处处发出自己的赞美之言。在职场中,巧妙地运用赞美之言,让你的上级欣赏你,让你的同事支持你,让你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为自己营造一种圆融和谐的工作氛围,同时坚守自己做人的人格和尊严,你也就离事业的成功不远了。

商海逍遥游:尊重那“不起眼”的人
老子说,尊行可以加人。意思是,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尊重别人,才能被人尊重。善待别人,别人才会善待你!对一名商人来说,生活中充满着许许多多的机缘。每一个机缘都可能使你结识一位新朋友,拓展你的商业网络,将你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赖淑惠是中国台北“身心灵成长协会”的创办人,她曾住在一个大厦里,同时也是这个大厦的房产买卖代理之一。
凡是对该大厦有兴趣的买家,第一个总是先询问大门管理员:“最近有没有住户要卖房子啊?”有趣的是,每次管理员的回答几乎都一样:“你去问住在八楼的赖小姐,她是我们这里最好的中介商。”此外,该楼谁要卖房子,消息也总是第一个传到她耳朵里。结果,她仅在该大厦买卖楼房就赚进上千万元。
为什么管理员们愿意帮赖淑惠的忙?原来,赖淑惠为人好,她将任何人都看在眼里,把管理员们看成朋友,甚至当成家人般关心。每天她出入大门,必会向当日值班的管理员打招呼,出差返回也会带些小礼品略表心意。
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不会对鄙视自己的人抱有好感,而只会对尊重自己、承认自己和重视自己价值的人抱有好感。谁都希望别人不仅容受、承认自己,而且进一步发现自己的价值。与此相反,谁都极度厌恶别人轻视或无视自己。
现代商人中近视眼、势利眼很多,他们看近不看远,看富不看贫;对于地位比较低的人颐指气使,对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则尽力巴结奉承。这样的人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利益,成不了大气候。真正有智慧的商人,则对事情看得够透,眼光够远,从不轻忽小人物。
虞舜从不轻忽小人物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对老夫妇艰难地走进一家灯火通明的旅馆,向服务生申请住宿。
正值夜班的乔治·波特十分抱歉地说:“实在对不起,今天的房间已经没了。”老夫妇听了乔治的话非常失望,准备另找一家旅馆住宿。乔治拦下了老夫妇说:“下这么大的雨,你们两位老人家就别四处奔波了,今晚就住我的房间怎么样?它虽然不是豪华的套房,但还是蛮干净的,因为我必需值班,可以在办公室里休息。”乔治很诚恳地向这对老夫妇提议。
老夫妇很高兴地接受了乔治的建议,并一再感谢他。
次日一早,老先生前去结账时,乔治亲切地告诉老人:“昨天您住的房间并不是饭店的客房,所以我们不会收您的钱,也希望您与夫人旅途愉快!”
老先生不断地向乔治致谢,并且称赞道:“你真是一个非常好的员工,或许哪天我可以帮你盖家旅馆。”乔治听了微微一笑,只当老先生是在说一些感激的话,并没有记在心上。
几年后,乔治收到一封挂号信,信中叙说了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对老夫妇的故事。另外还附有一张邀请函和一张纽约的来回机票,邀请他到纽约一游。
在抵达纽约曼哈顿后,乔治在第5街及34街的路口遇到了那位当年的老先生。这个路口正矗立着一栋华丽的新大楼。老先生告诉他:“这是我为你盖的旅馆,希望你来为我经营!”
乔治惊讶不已,连连追问:“您为什么选择我呢?您到底是谁?”“我叫威廉·阿斯特,你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员工!”老先生郑重地告诉他。
那家旅馆就是纽约最豪华、最著名的华尔道夫饭店。它是旅客们极致尊荣地位的象征,也是各国高层政要造访纽约时下榻的首选,而乔治·波特就是奠定华尔道夫世纪地位的那个人。
要想能够在商海上优游自如,就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哪怕他是最不起眼的、最卑微的人,哪怕他不是你心里所想象和期待的人。事实上,那些真正的成功人士,都是对最卑微的人毕恭毕敬的!不要小瞧那些不起眼的人,他们很可能是带你驶进财富之海的领航员。



    真正破坏一个家庭的,不是外遇,不是贫穷,而是....(深度好文)

    全国仅此一副对联,堪称“神联”,写尽了人生!

    看不惯一个人,无需翻脸(深度好文)

    喜欢把“谢谢”挂嘴边的,往往就3种人

    有一种格局,叫沉得住气!(深度好文)

    伤人最深的永远是这两个字!你千万不要说出口

    曾国藩:离你最近的三个人,决定了你一生的走向

    曾国藩:一辈子不要瞎忙,首先要做对这四件事

    死在嘴上,病在腿上, 看一遍年轻十岁!

道德经解析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转一转赞一赞看一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