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子《道德经》下篇 · 德经 || 第七十八章 · 受国之垢

点击关注👉 道德经解析 2022-10-07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下方卡片”,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每天与您分享精品文章。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德经老子既谈“道”,又论“德”。“道”与“德”相合,构成了其思想的完整体系。“道”是客观规律,其属性表现为“德”。“德”必须在大道的指引下,去观察万物的本源。凡是合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就是“失德”。高不忘下,贵不忘卑,这是真正的“德”。就像君王称呼自己为孤、寡、不毂一样,目的就是让自己变得卑下一些,从而合乎“德”。所以说,那些最高的荣誉,是不需要自己去夸耀的;只要有了真正的德性,别人自然会去给你真正的名誉。“玄德”堪称慈母德范,它是最深刻、最本质、最核心的德,是老子给合于“道”的人及行为所打的“无限高分”。作为具体存在的“道”的践行者,即使不能真正与“道”合一,其行为境地也能无限接近道。所以,玄德是“道”的践行者的最高追求。

第七十八章 · 受国之垢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故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语译】
①无以易之:没有什么能够替代它。易,替代、取代。
②受国之垢:承担国家的屈辱。垢,屈辱。
③受国之不祥:承担国家的祸患。不祥,灾难、祸害。
④正言若反:正面的言论如同反话一样。
译文
天下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击坚固强大之物,却没有什么可以比得过它。因为它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弱小的胜过强大的,柔软的胜过刚强的。天下没有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却没有人能践行。所以圣人说:承担国家的屈辱,叫做国家的君主;承担国家的祸患,叫做天下的君王。这些正面的言论听起来如同反话一样。

名家注解
河上公:圆中则圆,方中则方;拥之则止,决之则行。水能怀山襄陵,磨铁消铜,莫能胜水而成功也。夫攻坚强者,无以易于水。水能灭火,阴能消阳。舌柔齿刚,齿先舌亡。知柔弱者长久,刚强者折伤也。君能受国垢浊者,若江海不逆小流,则能长保其社稷,为一国之君主也。君能引过自与,代民受不祥之殃,则可以王有天下。此乃正直之言,世人不知,以为反言。
朱元璋:石坚而不坚,水不能入,由气先而水后,如此者虽坚无不透,虽刚无不柔,虽强无不弱,此即大化流行,不言而治矣。君天下者体,为臣下者效,士庶以此而律身,则世无恶矣。圣人量同天地,大德不吝,惠及生民,则天下卫社稷矣。君能寅畏上下,臣若时惧神明,士庶畏法奉祖,则君君臣臣,海内康宁,乐哉乎士庶,天下王。

经典解读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对水的赞美,二是“正言若反”。
本章先是以水为例,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的道理。老子之所以举水的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前面曾讲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可与此处联系起来阅读。
老子认为,水表面上最为柔弱,但柔弱的水可以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
不过,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老子在这里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并不是软弱无力。
由于水性趋下居卑,因而老子又阐扬甘于卑下屈辱,实际上反而能够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具有坚强的力量。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悟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篇末“正言若反”一句,则高度概括了老子相反相成的辩证法思想,其涵义十分深刻、丰富。例如,“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等,都是在说明这个道理。
上述语句中所提到的前后两种性质,本来是彼此相异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但在某种条件下,事物的某种性质和其对立面有了统一性,二者互相包含、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彼此同一。这充分体现了概念的灵活性,只不过这种灵活性是有条件的,老子的这句话也只在一定条件下才有意义。

处世空明拳:忍辱负重才能成大事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即承受得起国家屈辱的人,才能够做国家的君主;承受得起国家灾难的人,才配做天下的君王。可见,忍辱负重,才能成大事。
事实上,古今中外许多大人物,都是忍常人难忍之屈辱、突破重重阻碍,才走向成功的。任何困难与屈辱,都不足以让坚忍者心灰意冷,反而更能鼓舞其士气,激发起其成事的欲望。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能忍辱成事的大人物,张良就是其中之一。《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秦末,张良在博浪沙谋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居。
一天,他在城外石桥上遇到一位白发长须、手持拐杖、身穿褐色衣服的老人。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桥下,便命令张良去捡上来。张良很气愤,甚至想揍人,但见对方年老体衰,便克制住了怒气,到桥下帮他捡回了鞋。老人不仅不道谢,反而得寸进尺地伸出脚说:“替我把鞋穿上!”张良干脆好人做到底,忍着气替他穿上了鞋。
忍辱拾履的张良
张良的行为,得到老人“孺子可教”的认可。又经过几番考验,老人终于将兵家奇书《太公兵法》送给了张良。张良得到这本奇书后,成了满腹韬略、智谋超群的人物。
张良克制自己的不快,为老人拾鞋、穿鞋,看上去好像很窝囊,但这并不是软弱的表现。他明知自己比老人身强力壮,而不与老人争执,处处礼让,体现了高尚的品格和过人的胸襟。
无论是在国家大事上,还是在个人事业上,能够忍辱负重的人,往往是能笑到最后的人。吴士宏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在进入世界名企IBM之前,吴士宏只是一个小护士。但她硬是凭着超人的忍耐力和恒心,用一台收音机学完了许国璋英语,并借钱买了台打字机将打字水平训练到专业的程度。
经过不懈努力,吴士宏终于进入了IBM,但她扮演的却是一个极卑微的角色。她的主要工作就是泡茶倒水、打扫卫生。她不能不为此感到自卑,触摸传真机成了她的一种奢望。
可是,还有比这更让她难受的事。一天,她推着平板车往公司运办公用品,门卫却故意拦住她,要检查外企工作证。她没有工作证,双方便在大门口僵持了起来,进进出出的人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她的内心充满了屈辱。但这份工作来之不易,她只能把这件事忍了下来。
而另一件事更是深深刺伤了她的自尊心。公司有个香港来的女职员,资格很老,总是在吴士宏面前颐指气使,让她干这干那。有一次,还竟然诬陷吴士宏偷喝她的咖啡!
忍受着这些屈辱,吴士宏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给瞧不起自己的人看看!一旦屈辱化为动力,其力量是惊人的。吴士宏每天除了工作,就是不断充电,以求早日出人头地。
她的努力没有白费,与她一起进IBM的,她第一个做了业务代表,第一批成为本土的经理,第一批成为赴美国本部进行战略研究的人,第一个脱颖而出成为IBM中国华南地区总经理。
后来,吴士宏成了IBM中国公司的总经理。这不能不说是“忍辱负重”的结果!如果没有那些困难与屈辱的激励,吴士宏未必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张良的忍辱负重,成就了自己“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千古美名;吴士宏的忍辱负重,使自己的事业发展到了高峰。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忍辱负重,让遭到困难与屈辱的人看到了希望,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忍辱负重者能成大事。

职场易筋经:做个勇于挑重担的人
老子说,承受得起国家屈辱的人,才能做国家的君主;承受得起国家灾难的人,才配做天下的君王。身处职场,不能只图名誉和地位,而害怕承担责任。凡有识之士,面对荣誉都能保持理智和清醒,面对责任和过失都能勇于承担。他们决不会见名誉和功劳就抢,遇到问题就推卸责任。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品行和修养,才称得上是称职的领导、称职的员工。
公元前496年,勾践即位成越王,同年大败吴师。公元前494年,勾践被吴军败于夫椒,被迫向吴投降,做了吴王的臣仆。此后二十年间,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任用贤臣,繁息人口,发展生产,重建武装,越国重新强大起来,最终灭掉吴国,统一了东南一带。后来勾践又北上争霸,横行江淮,号称霸王。
西施是越王勾践的臣民。她天生丽质、倾城倾国,美貌与智慧并重。那时候,越王勾践正卧薪尝胆,意图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后,西施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起到了瓦解敌方阵营的重要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相传,吴国被勾践所灭后,西施与范蠡泛舟五湖,悠悠山水,不知所终……
西施与范蠡泛舟五湖
勾践能“受国之垢”,称得上是称职的领袖;西施能“受国不祥”,完全是合格的子民。
美国田纳西银行前总经理特里认为:勇于担当是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源泉;推卸责任和扭曲事实,是一个人思想和心灵未得净化的表现。
美国前总统卡特也是一位勇于担责的智者。在营救驻伊朗的美国大使馆人质的作战计划失败后,卡特即在电视里郑重声明:“一切责任在我。”仅仅因为上面那句话,卡特总统的支持率骤然上升了10%以上。
卡特的事例说明,下属对一个领导的评价,往往决定于他是否有责任感,勇于承担责任不仅使下属有安全感,而且也会使下属进行反思,反思过后会发现自己的缺陷、改进工作。
做下属的最担心的就是做错事,特别是花了很多精力又出了错,而在这个时候,领导来了句“一切责任在我”,那这个下属又会是何种心境?
从表面上看,领导是把责任揽在了自己身上,使自己成为受谴责的对象。实质上,却是领导提高自身威信,并在部门内部进行身教的妙招。一旦上行下效,形成勇于承担责任的风气,便会杜绝互相推诿、上下不团结的局面,使部门有更强的凝聚力,从而更有竞争力。
所以,要想在现代职场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努力培养自己在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主动为自己设定工作目标,并不断改进方式和方法,在工作中犯了错误也要勇于承认。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将会得到众人的尊重与信任。

    什么是夫妻?整整读了五遍(太透彻了)!

    口德决定运势,聪明人从不说这三种话!(此文无价)

    看不惯一个人,无需翻脸(深度好文)

    喜欢把“谢谢”挂嘴边的,往往就3种人

    有一种格局,叫沉得住气!(深度好文)

    伤人最深的永远是这两个字!你千万不要说出口

    曾国藩:离你最近的三个人,决定了你一生的走向

    人生的最高境界:思危,思退,思变!(深度好文)

    死在嘴上,病在腿上, 看一遍年轻十岁!

道德经解析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转一转赞一赞看一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