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局之年“第一课”,一起学习!“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上新!

请收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3-08-28


2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上新4本理论著作:《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意识形态安全》《新征程中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新征程中的能源结构转型》《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截至目前该系列已陆续出版了16本著作。



开局之年“第一课”
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
系统解读中国式现代化
深刻回答重大时代课题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




新时代回顾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科学总结

新征程展望现代化强国目标的理论建设


集中国人民大学优势学科力量精心打造

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基于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以“现代化”为关键词,理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经验、理论逻辑、实践问题、未来方向之间的关系,全方位、多角度解读中国式现代化从哪来、怎么走、何处去,探索构建以自主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积极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



最新出版
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意识形态安全作者:王易 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高度,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根本性、方向性、战略性问题做出部署,有力地推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本书聚焦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意识形态安全,从百年大党思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网络强国建设等多个维度出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了系统的学理探索,以期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理论助益。

新征程中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作者:严金明 夏方舟 等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是推进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及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和关键举措。本书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为主线,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开发、保护、利用、整治和治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展开研究。本书在全面分析我国国土资源开发保护面临的形势和现状格局的基础上,深刻把握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的战略导向,从“空间与格局”“规划与管控”“底线与安全”“效率与发展”“整治与转型”“治理与改革”六大方面展开深入分析,并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延伸探讨了国际公地治理模式。本书对于我国新时期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动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进程,实现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新征程中的能源结构转型——基于“2035年远景目标”和“双碳战略”作者:郑新业 相晨曦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深入调整,经济政治格局日趋复杂。在大变局中,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能源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高质量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本书在新征程的背景下,讨论能源结构转型的必要性、理论可行性、面临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本书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结合国家最新的政策要求和进展,从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出能源高质量发展,探究两者的内在联系。第三章从理论视角出发,分析能源转型的微观、宏观以及政策驱动力。第四章和第五章在识别能源与碳排放基本事实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能源转型必须面对的权衡取舍,同时提出当前目标组合下可行的解决方案。第六章在促进“2035年远景目标”和“双碳战略”协同的要求下,提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可行路径。

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作者:孙久文 席强敏 易淑昶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伟大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包括了城市和区域的现代化。本书重点研究了区域发展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和战略途径等城市与区域现代化的主要构成要素,在分析人民生活需求不断变化情况下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背景下面对的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和推动城市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布局的思路,通过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趋势与特点、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的阐述,全方位向广大读者展示了城市与区域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已出版


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刘守英 范欣 刘瑞明本书在大历史观和世界视野下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定位,通过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历史透视与横向对比给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在此基础上,本书结合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从以党的领导作为政治保障、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以全面协调发展作为行动指南和以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取向等方面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归纳中国式现代化的长期目标、阶段目标和具体任务,结合中国式现代化所面临的挑战,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维度给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选择

作者:郝立新 等


本书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问题和价值选择为研究对象,阐释中国现代化的价值目标、价值理念、价值基础以及实现价值目标的路径;从历史与现实、科学与价值、民族与世界的关系等角度去解读中国现代化的价值维度或价值意蕴,阐释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基础。本书考察了中国现代化的缘起和对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分析了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目标、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路径、国家治理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各领域发展的价值定位、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民族利益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关系等问题。



以双循环战略转型为契机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作者:刘元春 范志勇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是党中央顺应时代要求做出的战略部署,是我国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解决新时期面临的各种中长期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本书以双循环和新发展格局的内涵与时代背景为切入点,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分析了新时代双循环战略与新发展格局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本书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论证了我国建成新发展格局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所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新征程中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作者:杨其静 刘小鲁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创新驱动发展是适应我国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本书按照“技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市场主体—制度环境”的逻辑展开。具体地,本书首先探讨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十四五”期间重点技术领域及产业链协调发展问题,进而主张扬弃传统举国体制而依靠新型举国体制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并且特别强调通过改进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服务体系和人才体系来激发和支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最后,本书还着重从营商环境、知识产权制度和科技开放合作等三个方面对如何完善创新制度环境问题进行了阐述。总之,本书认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只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我国就可以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数字经济

作者:李三希

全面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要篇章,具有重大时代意义。在数字经济建设方面,我国到底取得了哪些成就?还存在哪些问题?未来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方向是什么?为回答上述问题,本书从数字技术创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和数字生态六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回顾了我国在数字化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梳理和总结了在此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助力我国充分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走向现代财政:“国家治理财政”视角

作者:吕冰洋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平台,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对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意义重大。本书深入分析中国财政的理论基础、运行规律与改革思路,试图构建一个崭新的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推动中国国家治理实现“经济有效、社会有序、政治包容”。这是一本关于全景式展示中国财政运行规律的书。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作者:郑风田 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本书以“十四五”规划为指导,结合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相关政策文件和实践经验,共分四篇,即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阐述“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农业农村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分析未来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十四五”时期的行动目标提出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建议。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作者:张云飞 李娜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特征,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构件和重要方向。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按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本书考察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发展坐标、文明坐标、道路选择、主要内涵、基础工程、降碳行动、治理保障、动员机制、创新抉择、社会目标等问题。本书认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非西方生态现代化模式的中国翻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质上就是要实现生态化和现代化的兼容和统一,实现“生态化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的生态化”的统一,建设高度发达的生态文明。这样,才能确保现代化的永续性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永续性。



新征程中的政府治理现代化

作者:杨开峰 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擘画了蓝图。政府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征程中,政府治理现代化的着力点是什么?还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和任务?本书在介绍相关理论和宏观环境背景的基础上,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三个角度,讨论了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九个方面,包括有为政府、协同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透明政府、智能政府、廉洁政府、素质政府等。这九个方面相互关联,互为促进,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系统的整体。



高质量教育体系与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刘复兴 等

本书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教育现代化目标,面向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背景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瞄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主题,着重就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创新的新要求,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本内涵与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坚持创新驱动、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开发人力资源、建设人才强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构建面向未来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战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阐释。



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研究

作者:王宏伟

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今天,维护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本书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互动的大背景,从国家安全内外环境变化的逻辑视角分析国家安全观的演变。特别是,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视角下,探讨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关系,阐释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全书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从汲取人类优秀安全思想成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借鉴系统科学精髓三个方面,探索国家安全现代化的理论基础,系统梳理、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国家安全体制、战略与政策、法治、人才与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体系建设的巨大成就,分析了我国在国家安全主要领域和重点领域所面对的重大风险挑战以及有效应对之策。




迈向现代化新征程的法治中国建设作者:黄文艺 强梅梅 彭小龙 等

从当前到本世纪中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期,也是全面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的攻坚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深邃的理论思考和长远的战略安排。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加快法治社会建设,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建设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




即将出版


  • 《中国共产党逐梦现代化的百年历程》
作者:杨凤城 肖政军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底蕴》
作者:臧峰宇
  •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中国逻辑》
作者:张杰
  •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量化标准》
作者:林晨 范延路
  • 《新征程中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作者:杨光斌
  • 《中国现代化新征程与社会治理新格局》
作者:冯仕政
  • 《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目标与实践路径》
作者:郑功成
  • 《中国式现代化的天下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王义桅




更多阅读


↓点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