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润发上海和香港街头晨跑画面流出,两种不同的待遇,两种不同的人生……

读者 2023-07-2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王耳朵先生 Author 我是王耳朵



文/王耳朵

来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最近,有博主发布了周润发晨跑的一组对比照,很有意思。


上海外滩。


来沪工作的周润发,每天都坚持晨跑。


毕竟是国民级的男神,粉丝偶遇,上前打个招呼,乃至合影留念也是人之常情。


看看周润发热情回应的态度,也说明人家早就习以为常。



但是接下来的一幕,就有些难堪了。


发哥外滩晨跑的消息传播开后,一大群人开始蹲点跟跑。


接着,拿着“长枪短炮狙击”的人也出现了。


甚至还有不少网红、主播、代拍……围追堵截。


发哥的晨跑计划不得不中断,最后眼看实在劝阻不了,干脆背身离去。



另外一张照片,是发哥在香港街头跑步的一幕。
人群来来往往,没人干扰发哥运动。
即便有人发现了身边的大明星,也只是遥遥地和他打个招呼。




看了这组照片后,网友们议论纷纷。
仔细看了大家的留言,我们发现3个焦点:
第一,追星和地域有关吗?
关系不大。
世界各地,尤其是娱乐文化发达的城市,“疯狂追星族”屡见不鲜。
不说当年谭张争霸(谭咏麟和张国荣)粉丝当街互殴,就看看最近韩国偶像来华办演唱会的规模,这种狂热程度可见一斑。
第二,周润发不来,那些“狂热”就消失了吗?
想来也不会。
如果一个人宁愿去关心一个明星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那么这个世界能让人疯狂的事情就太多了。
最后,面对明星,为什么有人趋之若鹜,有人视若无睹?
网上有一段关于追星的阐述:
“为什么无需追捧明星?因为我们要知道明星跟我们的生活一点关系都没有,反而是医生、老师、科技工作者才是受市民尊重的,因为他们才是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有网友说这段话源自影帝梁家辉,具体无从考证。
不过有一点说得很对: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娱乐明星再耀眼,也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你无法进入他们的生活,他们也无法决定你的人生。

来源:全景视觉



一个经典的总结,说人生有三个隐形大坑:
1.莫名其妙地凑热闹。
2.心急火燎地随大流。
3.操碎了别人的心。
对照周润发的晨跑事件,反思我们自己,可能99%的人都要中招。
当我们把太多精力投放到别人身上,注意力一次一次被分散,我们就会丧失对自我生活的专注力和掌控力。
这才是人生的大危机。




想起中学时期的一件小事。
某天,一个剧组闯入小城。
宁静的校园,一下子沸腾起来了。
一群同学商量着要趁着午休时间去“追星”。
还有人拿着一张签了名的笔记本,在班级四处炫耀。
说句实在话,当时年少的我也被勾起了好奇心。
直到听到这样一段对话,我按捺下了内心的冲动。
“听说过XX明星吗?演过XX电视剧的。”
“好像知道。”
“他们说来我们县城拍戏,就在河滩那边,我们也去看看吧。”
“哦,是吗?”
“你不去看看?”
“算了,有道数学题没有搞懂,等会还要睡个午觉,不然下午没精神。”
对话的是两个女同学,一个满脸激动,一个低着头翻看手里的作业本,有一搭没一搭地回着。
多年后,回想起那天的下午课:
有人偷偷打着瞌睡,有人看着手里的明星签名爱不释手,有人聚精会神地盯着黑板……
我们的命运,有时候可能真的不用谈及天赋、家世、背景,就已经因为点滴注意力,走向了不同的分叉路口。
来源:电影《同桌的你》


心理学上有一个“自我损耗效应”
大意是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分散的精力越多,你的执行力和意志力就越低,人生走下坡路的几率就越大。
看过演说家尚克曼的一个故事。
一次,出版社找他约稿。
眼瞅着合约日期越来越近,他却因为俗事缠身,只字未动。
于是,尚克曼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
他订了往返纽约和东京的机票,在3000英尺的高空中,一路飞,一路写。
“飞行模式”下,接收不到任何信息,没有人干扰他,他也不用再分心“关心”他人。
从出发到返程,文稿一气呵成。
作家鲍尔莱恩有句名言: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99%的事情,对于我们和别人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才说,聪明人只做1%就够了。




很喜欢杨振宁形容爱因斯坦的一个词:孤持。
什么意思?
你可以按照字面理解:孤独地坚持
管他天下滔滔,那个专注自己的人早就赢麻了。
40年前,江苏徐州,一个13岁的男孩成了巴尔扎克的小迷弟。
在阅读完《巴尔扎克传》后,他暗暗发誓:
“长大后,我也要做中国的巴尔扎克。”
可惜命途多舛,高中毕业后,他成了一名矿工。
不过年少时的梦想他一直没有放弃,虽然每天的工作又脏又累,但下班后,他却不像其他工友们一样闲聊、睡觉,而是将所有的空余时间留给了看书和写作。
慢慢地,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后,他开始给报刊杂志投稿。
起初,绝大多数情况都是“退稿”。
时间长了,就连邮递员也开始调侃他:“稿废,稿废。”
但是年轻人不动如山,屡败屡战。
终于,他的文章出现在了《新华日报》《雨刊》等刊物上。
后来,他更是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排行榜”,名扬天下。
他就是《人民的名义》的编剧,周梅森。

来源:全景视觉


最后和大家分享两句话:
一句是:
“如果你买个摄像头放在身边,用上帝视角观察自己每天都在做什么,你会发现——你富不起来真是太正常了。”
另外一句是《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神功大成时的那句旁白: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芸芸众生,你我皆非圣人,谁敢说自己没有分心的时刻?
但人活着,说到底还是想要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那么,就需要我们拥有从花花世界随时抽身的能力。
当自己变得足够优秀了,你会发现,明星的灯红酒绿与我何干,自己的一茶一饭其实也挺酷。


点击蓝字查看往期推荐


她悄悄凉掉,《甄嬛传》也救不了

98岁宝藏老人火了:在图书馆当扫地僧,被称为“古籍活字典”,爱喝酒爱八卦,还是杨幂的铁杆粉?

11年后,过悬崖、爬“天梯”上学的孩子们,长大了!

女子拍婚纱照发朋友圈被同事教育,我顿悟了人性中最隐秘的恶

那个靠奶奶捡破烂上大学的男明星,活该上热搜

作者: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关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责任编辑:Cyan。值班编辑:Cya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