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全愈:搞教育就是写历史

黄全愈 镇西茶馆 2022-06-06


编者按:演讲者为黄全愈教授,美国迈阿密大学亚洲、亚-美研究学科部原主任,《素质教育在美国》系列丛书作者。
演讲者曾在本人的“李镇西工作站” 从上午到下午专门为年轻教师做连场报告。这篇演讲录包括黄全愈教授在不同场合做的有关素质教育和其他教育话题的相关内容,比如,网易VIP人物【教育专访】等。
 
 
大家好!
今天,想借这个机会跟年轻的教育者分享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教育的思考。
  
一、是什么机缘让我接触到了教育事业?
 
很多人问我,是什么机缘让我接触到了教育事业?
我出身在一个“教书匠”的家里,父母都是老师。父亲聪明好学,是个地道的农村孩子,揣着祖父卖耕牛的钱,到当时的省府,就读桂林中学。后来,居然考上北京大学西语系。抗战时转到昆明读“西南联大”。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父亲去听了,炸弹一响,摔倒在地上。父亲说过多次:“怪啦,想爬就是爬不起来。”据说,父亲假期也“打工”,给修机场的美国空军当翻译。抗战胜利后,父亲到北京读了一年书,就到柳庆师范和柳高当老师。1958年被划为“右派分子”,这才是“想爬就是爬不起来”。父亲生性乐观,白天敲钟、油印、刷墙,晚上还常给我们讲些“三国”,“水浒”的故事。


父母是桂林中学的同学。我大舅曾经两度出任桂林中学的校长,不知大舅当时是否认识我父母,我没敢问。抗战后期,母亲到中大就读。后来,在柳州成了小家庭,也就一直待在家里相夫教子。直到父亲被划为“右派分子”,母亲就去市郊的一所刚建的中学当老师。记得,学校很荒凉,路上还不时能见到大孩子吓人的“坟地”。其实,我对教育的接触和理解,更多的是来自我母亲(当然,作为一个“勤杂工”的儿子,换一个角度看教育,也有独特的理解和意义。但是那是另一个话题)。
很多学生都称我妈妈为“母亲”。儿时,我曾很不理解:那是我妈妈,又不是你们的妈妈。
母亲高度近视,晚上去家访,总要带上一个孩子做她的“小拐杖”。结果,常常是我们睡着了,让高度近视的母亲一脚深一脚浅地背回来。其实,母亲才是领我们步入人生的“拐杖”。
我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权威”,那已是long long ago 的事情了……反正我还很小。一天,有人重重地敲我们的房门。开门一看,是一个阴沉的大汉。他跪倒在我母亲面前:“何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我是XXX,我是一个罪犯。如果听您的话,我就不会坐牢了。在监狱的每一天,我都在想:出狱的第一天,第一个要见的人,就是您——何老师!”
我直发抖。
母亲平静地:“站起来,不要跪着!”
大汉开始磕头:“何老师,如果您不原谅我,不认我这个学生,我就不能站起来!”
母亲轻轻地叹了口气:“只要改正错误,你还是我的学生!”
我蜷缩在墙角,一动不动……不知道为什么瘦弱的母亲,对这个强壮的罪犯,有如此超凡的震慑力?
许多年后,我知道,普通的中学教师也可以拥有比警察更强大的精神力量——“权威”!
于是,我也想成为比威风八面、全副武装的警察更有震慑力的老师!
当然,有个问题也开始不断地困扰我:为什么一个弱不禁风的老师可以比一个全副武装的警察更有震慑力?
好玩的是,在想通这个问题前,我已成为一名教师。“权力与权威是不同的概念”,是当老师后想通的,好在没影响我走上教师的道路。
在现实中,许多人既有“权力”又有“权威”,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现象是:“权力”和“权威”的剥离!也就是说,不少有“权力”的人可能并没有“权威”;或者与之相反,不少拥有“权威”的人却可能没有“权力”。毋庸置疑,美国总统拥有超级强大的“权力”,但是有些美国总统在普通百姓心目中没有任何“权威”,以致成为茶余饭后嘲笑的对象。老师无疑是拥有“权力”的,但是许多老师可能在学生心里并没有“权威”。他们可能声嘶力竭,甚至歇斯底里,但是没学生听。相反,某些在教室里根本无权力可言的学生,轻轻的一声咳嗽比老师的千言万语还有分量。有时很难描述权威的来源。某人的一瞥可能足以在另一个人的心中树立无上的权威——大概,这就是人格魅力。
权力是行政机构、宗教或文化给予某个职位、职务或角色行使的职权和权限。
简言之,是上层和外在给予的,是物化的。
权威是精神层面的感召力,需要自己去衍化、去潤育、去穿透……旁人是“爱莫能助”的。
无论做父母或当教师,一定要弄清权力与权威的概念和边际,努力修养自己的人格魅力,切忌滥用手中的权力。
 

 
二、在当代社会,从事教育研究有什么意义?
 
我曾经跟许多年轻的教育者聊过:在当代社会,从事教育研究有什么意义?
其实,我自己也有过困惑,因此特别很有意思。
我母亲是在抗战年间读的中山大学,主修历史。后来,到柳州当了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
我曾问母亲:“为什么在著名的中大读历史,却当了普通的中学教师?”
母亲看一看我,意味深长地想了想,摸摸我的头说:“孩子,搞教育就是写历史……”
我懵圈,完全懵圈!
后来,曾有多少个不眠的长夜伴随我度过了多少恶梦和美梦……
于是,许多年后,我才理解:历史并不掌握在政治人物手里,而是掌握在从事教育,培育孩子的人手中……
培育孩子就是在写历史!太意味深长啦……(中间填满了多少代人的省略号)
我曾听有人说我妈妈搞的是所谓“母爱教育”。
在某年的某一个平凡的日子,在母亲的有生之年,她的学生集资重建了妈妈曾经任教的中学校门,唯一的要求:把我母亲——一个平凡的老师的名字刻在校门上。
我终于理解,为什么许许多多学生把我妈妈叫做“母亲”——世上最平凡而伟大的称呼……
 
 
三、《素质教育在美国》惹的“祸”
 
在下面,我想谈一下,在20年前,我曾经写过的一本书,叫做《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的写做和出版的前前后后,经历了许许多多有趣、发人深省、“张冠李戴”,甚至惊动到中美的学界、教育界的关于“从理念到概念”的潜移默化……
 
其实,这问题在《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也谈过《素质教育是个伪命题吗》类似的问题。
新东方的徐小平在博客中说,他们曾经为了翻译“素质教育”颇伤脑经。徐小平的曾经在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的同事的导师在中美教育研究中地位特殊——专门翻译中国教育中各种独有名词。然而,这位美国教授不知如何翻“素质教育”……
许多中国人都曾饶有兴味地与美国人探讨“素质教育”的问题。美国人均一头雾水!更一头雾水的是国人:美国不是在实施素质教育吗?为何竟然不知素质教育为何物?
恐怕,这都是《素质教育在美国》惹的“祸”。 
2010年某日,秘书说:“校长办公室电话通知,一中国教育局长下午来访……”
我们是州立大学,惊动校长,一定与州里有关。果然,是“友好省(湖北)教育代表团”一成员,由当地学区督导(相当于国内教育局长)陪同来访。
刚一坐落,客人就问:“您怎么看美国的素质教育?”
我一愣,哈哈大笑:“严格地说,美国不用‘素质教育’这个概念……”
他很惊讶地打断我:“您说美国没有‘素质教育’?”一边说一边掏公文包。
我意味深长地笑一笑:“这个话题非常有趣!美国有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但是不叫这个名字。不信,你问学区督导……”
他一边看看学区督导,一边给我摊开几张中文报纸,并辨解道:“这不是说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吗?”
我一看,乐了!这不是我在《中国青年报》的“冰点”专栏上发的几个整版文章吗?
我的同事指着报纸上面的照片:“看看,这人是谁?”
他看看我,看看照片……突然眼睛发亮!
我点点头:“岁月是把杀猪刀。”
 
“素质教育”曾是有名无实的理念。
有人评价:“黄全愈的素质教育理念对中国现代教育的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反对者:绝对言过其实!
支持者:现在有谁能够像黄全愈(作为一位教育研究者和父亲),花了数十年的心血,用“参与观测法”深入到美国教育的“心脏”去做研究,并向中国的教育界、家长、孩子和普罗大众,进行那么全面地、系统地、深刻地、剖析美欧的教育?更重要的是,黄全愈的研究进行了对中美教育的双向“庖丁解牛”的阐释和剖析,对国内的教育提出发人深省的反思。因此,没有黄全愈的系列丛书,国人恐怕根本不理解素质教育为何物! 
其实,在许多年后,曾获得“普利策国际报道奖”(Pulitzer Prize for International Reporting)提名的《华盛顿邮报》驻北京首席记者,著名汉学、史学家John Pomfrt(中文名字“潘文”)的著名史学书籍The Beautiful Country and the Middle Kingdom: America and China, 1776 to the Present(翻译为《美国与中国》),记载了从美国建国(1776年)至今的200年中美发展史。书中以“重新发现美国”的视角,叙述了黄全愈及其出版的书籍在中美发展史中的作用,并拿黄全愈与徐继畬相比(清代著名学者,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驱。其《瀛寰志略》推介世界文明引起轰动)。作者评价道:“Huang wrote like a latter-day Xu Jiyu, the Chinese official who authored the first lengthy treatise on America.”(黄的写作就像中国近代撰写第一部有关美国的鸿篇巨著的官员徐继畬)。
美国人爱说:“Put my two cents in(中文的意思‘不过鄙人的浅见而已’)。”
我也借用一下: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据说,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但是何为“素质教育”?国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2000年,北京四中刘长铭副校长跟我说:关于素质教育,当时中国已有54种定义。2001年,台州师范的张教授告诉我:关于素质教育,她已收集了13种译法。 
当然,很多人以为:课后唱唱歌、跳跳舞就是素质教育。
还有教育学院的院长跟我辩论:应试是不是素质?若然,应试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让人啼笑皆非。
据孙云晓先生说,时任教育部长陈至立曾以为这个理念是原国家总督学柳斌提出来的,但是柳先生否认了。所以,谁提出“素质教育”的理念,至今仍是一桩“悬案”。至于如何改革应试教育?如何实践“素质教育”?还是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说的:“摸着石头过河”。
我也“摸着石头”跨洋过海——研究教育理论。
积二十多年对教育的观察、比较、分析、研究,我写了一本书叫《跨文化之教育远足》,内容正是颠覆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为教育的真谛正名——也恰恰是国人说不清、道不明的“素质教育”;于是,我“洋为中用”地给这本书取了个中国名字《素质教育在美国》。
从此,有名无实的素质教育凸显了直观、生动、可操作、可实施、活灵活现、神形兼备的实质:激发创新、解放个性、尊重人性、鼓励独立、勇于质疑、敢于求异、善于发现、促发科研、学以致用、植根社会、孕育领导、强健体魄……  
那年,人们仍然跟我争辩:应试教育比素质教育好!
我说:考试仅为检测教学的手段之一。当这个之一的“手段”变成整个教育为之团团转的唯一“目的”,教育的本质已被颠倒!
沉默俄顷,听众又群情激奋……
我只好说:我们应该建议计生委允许生两胎,一个搞应试教育,一个搞素质教育。20年后,让这两个孩子自己辩论……
想辩及不想辩的哄堂大笑。
次年,对素质教育人们已将信将疑,逐步消化……基本无人再质疑其真谛。
近20年过去了,计生委也同意生两胎了,但是,还要不要再等20年,才有关于“素质教育”的结论呢?
其实,哥大教授也不说“素质教育”这个名字,是我“张冠李戴”的。也有人说,素质教育从“有名无实”到“名符其实”是我歪打正着。
所谓“概念”,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抽出本质属性而成。与“理念”不同,“概念”既有内涵又有外延。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当素质教育从理念衍变为概念,就既有了内涵又有了外延——其涵义和适用范围。
因此,有人也认为:“素质教育”从理念到概念,就是某人对中国教育改革的贡献。
其实,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即大哲学家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有趣的是,虽然美国不说“素质教育”;但是如果只给“素质”“教育”这两个单词,不少美国人也能像山寨版“杜威”一样,将教育的本质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
有人说,《素质教育在美国》能成为年度非文艺类第一畅销书,是“时势造英雄”;其实是中华民族在强烈地呼唤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时势成就了我的研究。正如《素》书出版后,一教育厅长注脚性的概括:“忒搞笑的是,反对(素质教育)者在为反对而反对,因为根本找不到着力点;推介者有劲无处使,也是找不到着力点。因为素质教育就是个空洞的口号,没理论、无内容。而您的书正好在这时,很直观、生动、理性、深刻、系统地回答了国人的种种困惑……”
我无法统计,读者中到底家长多还是老师多,但是家长的热情似比老师高,至少没发现对拙作咬牙切齿的家长,然而有老师公开扬言要“砍”我,并且是在南宁——我的故乡。我对转达这个“砍”的家长淡淡一笑:姑且看作君子动口不动手的“侃”吧,不然就真没“素质”了。
2003年12月,潍坊一高中校长在我的报告会上宣称:“您的素质教育理念已颠覆了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
全场静悄悄……
然而,高考这个“瓶颈”卡住了素质教育。不迈过高考这道坎,素质教育与中国渐行渐远……
 
 
四、作为“传”播素质“教”育理念的斗“士”,我撒播了星星
点点的“素质教育”……
 
许多关心的读者还想知道:我还通过哪些方式传播我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说,大家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关注我的信息?
 
《光明日报》的长篇报道《黄全愈:教育的 “修桶匠”》写道:有人说,他像斗风车的唐·吉诃德;有人说,他像独行侠似的西部牛仔;也有人说,他像风尘仆仆的传教士。
我倒喜欢“传教士”这个称谓——“传”播素质“教”育理念的斗“士”。
其实,作为“传”播素质“教”育理念的斗“士”,我也撒播了星星点点的“素质教育”……
比如,2001年10月,我出版了《“玩”的教育在美国》。
1988年,我刚到美国教书,系里有一门课叫“休闲研究”,英文叫“Leisure Study”,引起了我的好奇,就与有关教授开始了探索。后来,到Miami大学攻读博士,就更关注一门课。其实,怎么翻译“Leisure Study”?怎么与中文里的对应概念联系起来?很费了一番脑筋。比来比去,觉得翻成“休闲学”较恰当。
但是,问题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家长和老师对“玩”存在有多偏见。从“玩物丧志”到“纨绔弟子”,玩的“形象”很不好,“名声”也不正。只看到“玩”对孩子的“毁”人不倦,看不到“玩”的学问……
我第一次在这本书里提出,把“玩”同孩子的素质教育联系起来。从孩子的身心发展,从培养“社会人”的角度分析了孩子玩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第一次把当年的“减负”与“玩耍”联系起来(玩, 是孩子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玩, 是孩子发现自我的桥梁(性格情感的发育过程):玩, 是孩子情感发育的实践基地(自控情感的发育过程);玩,是孩子走进社会的摹拟训练场(人际情感的发育过程);玩,是孩子道德养成的摇篮(道德情感的发育过程)……归根结底:玩,素质教育的摇篮!
这是对中国教育理念的一次突破性的研究。
非常可惜!某出版社并没有进行妥善地运营,以致让该书自生自灭!这是我所有得意的书中销售最差的书,连许多宝贵的照片都遗弃了。让我耿耿于怀至今……
 
2003年,我出版了《“高考”在美国》。我认为这也是一本触及中国教育灵魂的书。这本书由出版界的翘楚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广西师大社罕见地联合出版。
这本书第一次正面、系统地展示美国“高考”的同时,深刻地剖析了中国的高考与美国“高考”的本质不同。
(一)、《“高考”在美国》的英文书名,出版社拟为College Entrance Exams in America(美国高校入学考试);但我改为College Admissions in America(美国高校招生),因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美国,无论是俗称的高考”的SAT或ACT,仅是“考”而已,与高校录取相去甚远。但是,一个“考”字和一个“录”字,却泄露了中美高校招生的“天机”。
在中国人眼里:“考”就是“录”,“考录”不分;甚至以“考”代“录”。考好了,就录取了;考分即录取标准。
但在美国,“考”和“录”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考”并不代表“录”—— “考”还离开“录”还有十万八千里。
(二)、美国“高考”要用“终点思维”,让每一位录取者到毕业典礼上去全面考量(而不只是“开学典礼”的思维)。
一位院士朋友来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他曾深有感慨地问我:为什么国内的开学典礼隆重异常,美国毕业典礼异常隆重?
引起这位朋友思考的是:重视起点还是关注终点的问题。
于是,异常隆重的“毕业典礼”,必然是大进小出的炼钢炉模式——也就是,除“渣”成“钢”的流程和机制。
然而,我们推崇的高考只重视“开学典礼”——在“起跑线”上判断输赢。当然,大学就成了进什么出什么,进多少出多少的“传送带”,而不是浇铸钢水的“冶炼炉”
(三)、高考到底是遴选“考生”还是甄别“学生”?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我们可以概括为两个字的差异:“考”生vs.“学”生。
为什么中国孩子年年获奥赛或PISA,但直到2015年我们才获得一枚诺贝尔科学奖?因为应试教育是训练“考生”——寻找已知世界的现成答案者;而素质教育要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学生”。

 
另外,这里还有第一本系统地、全面地、剖析美国的“天赋教育”,同时也突破理念分析的书——《天赋教育在美国》。
By the way,《“高考”在美国》由北大(我父亲的母校)的出版社出版(和广西师大社);《天赋教育在美国》由中大(我母亲的母校)的出版社(及湖南少儿社)出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旷恩的养育之恩,岂能得报于万一。
“天赋教育”就是俗称的“神童”教育或“天才”教育。
首先,美国50个州的每个学校(几乎每个具备条件的学校)都为2%到5%的孩子搞天赋教育。
其次,什么是神童?一般来说,最主要的指标是全国或州统考成绩在98%以上或IQ指数130以上。
再其次,怎么选“神童”?最热闹的是甚至自己的家长或者同龄人也能参加选“神童”。关键是民主、公开、透明……
最重要的,我提出了“颠覆”美国天赋教育的主张;并在分析中美教育的现状与差异时,展示了在吸纳美国天赋教育的反思,比如,应该培养“聪明孩子”,还是培养“智慧孩子”。
“聪明的孩子”能够知道答案,能理解别人的意思,能很快抓住要领,完成作业,乐于吸收知识,善于操作,长于记忆……
“智慧的学生”能提出问题,能概括抽象的东西,能演绎推理,寻找课题,运用知识,善于发明,长于猜想……
显然,“知道答案”与“提出问题”等不是一个等量的级别。因此,天赋教育就是要创造一种环境,去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好奇心、独立思考能力。
 
当然,我的其他书,如《生存教育在美国》等,也有各自的特色,这里就不“黄婆卖瓜”啦。
 
上面就顺便谈到书本的方式传播我的教育理念的问题。
其实,传播教育理念,无非就是出书(纸质、有声或电子版)、撰文、讲座、开网课(音频和视频)、直播……当然,也常常出没于新浪微博(www.weibo.com/huangquanyu);头条(www.toutiao.com/c/user/6051579027/);腾讯微博(可能因微信的崛起而渐渐“自废武功”,让我对曾经不离不弃的约50万“粉丝”深感歉意)等。
 
 
五、对于怎么利用直播、音频、视频、短视频等“科技”,对当代
人对子女的教育?
 
另外,对于怎么利用直播、音频、视频、短视频等“科技”,对当代人对子女的教育,我有哪些意见和建议吗?
我秉持着一个“三‘不’两‘没有’”的原则——没有思想不讲,没有干货不讲;不谄媚低俗,不讨好应试,不祸害孩子(把“不祸害孩子”作为一个原则,有点可悲)。我在开播一个系列课程《从幼儿园到藤校法学博士那些事儿》(不同的平台可能会用不同的名字)。
现在有个时兴的词,叫“剧透”,就是“故事还没结束,就提前透露剧情”。
著名剧作家何冀平(《天下第一楼》《德邻与慈禧》《邪不压正》的编剧)这样推荐我的课程:如果可以事先知道人生剧本的结尾,你会重写吗?大多数人会重写。听黄全愈家庭教育课程,可以让你预先设计孩子人生的脚本。黄教授的儿子经历丰富:从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只会说“厕所在哪儿”的小屁孩儿,到哥伦比亚法学院获各种荣誉的法学博士,再到世界十大律所之一的最年轻的诉讼律师和持股合伙人。根据这个成长经历设计的课程,涵盖孩子成长的核心素质:创造性、独立性、学习力、想象力、同情心、自信心……也包括了经验教训、挫折彷徨,而不仅仅是怎么能上藤校。既可以避免走弯路,也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人生。
太多的家长以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完事儿了。其实,好的家庭教育事半功倍,能给孩子奠定成功的基础。
问题是,老师有“教师证”、学生有“学生证”,甚至路边的摊贩也得有证……但是只要结婚生娃,谁都可以无证上岗——当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可是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后悔和试验的代价谁能承担?!
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是许多家长是盲人摸象,摸到耳朵说大象像簸箕,摸到尾巴说大象像蛇……不看整体,只看眼前:我孩子仅2岁,美国8岁的小孩才做科研,等孩子8岁以后,才考虑这个问题。家长要对家庭教育有长远的规划和眼光。听完整个课程,家长对家教有一个蓝图,才知道应该去加强什么?修补什么?就像建一栋高楼,先要设计整体的蓝图,才到具体的门窗;如果先专注门,然后专注窗(诸如,做作业磨蹭啦、上课不专心啦、丢三落四啦)……最后才想到:哎呀,忘了看大蓝图!这时,某些门窗可能很精致,但是抬头一看——整栋大楼歪歪倒倒(没有主见、不讲道德、社会化不完善——甚至不会与人交往……)!
因为家长无证上岗,只能一边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听风是雨;只专注眼前——踩着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忽略了家庭教育这个系统工程的大局……这是家长的第一个通病。
第二个通病“是孩子干,父母看”。
家长不惜血本逼孩子上天价补习班,但是家长自己不学习、不思考、不进取,干脆以没有“上岗证”为由,给自己一个偷懒的借口,就轻易地放弃了神圣的家庭教育。亲爱的家长,一定要牢记一个几乎不可绕过的“经验之谈”:成功的孩子背后,一定站着身体力行的伟大家长!
家长“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光站在岸边想得到水里的鱼,不如去织一张渔网。换言之,只有积极地参加各种有益的“家长上岗培训课程”,才能跨出“甩手掌柜”的家庭教育的第二大陷阱,去参与书写“从娃娃抓起”的人生剧本。
 
在美国,上完课,教授爱问:还有什么问题?当然,美国教授最雷人的话是:“对不起,我被您问倒了!”
谢谢各位的耐心!希望下次“被您问倒”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