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样的博物馆,你想去吗?

2015-09-01 一起开工社区

欢迎进入一个奇妙的时空

此刻你正一个人走着

看到一个造型奇特又神秘的建筑

写着“互动博物馆”

好奇的你慢慢靠近

推开门

.

.

你的心跳开始加速

.

.

你期待着发生什么

.

.

.

究竟会发生什么?

.

.

.

.


博物馆和美术馆类型的机构通常有四大功能:收藏、展示、研究和教育(一些美术馆还有支持创作)。传统的博物机构更着重对展品的保护和研究,展示只是次要的功能,游人和展品四目相对,然后又各自回到日常,就像从未接触,因此,教育功能就显得和比课堂还有枯燥。相比之下,互动性的博物馆/美术馆的核心在于“参与”。


参与让教育自然发生



很多新型的博物馆,例如科技馆、多媒体艺术馆等,由于科技本身就是必须与人互动的存在,因此它们都会尽力利用不同的科技手段为参观者创造互动环境,让人们在玩乐中自行体验新技术的特性和原理。而传统的美术馆亦可以借助新的互动技术,拉近人们与作品的距离,体验光用眼睛可能难以发现的高超技艺和作者的传奇经历。



▲位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Gallery One美术馆有一种特别的展品观看,你只需要对着镜头做一个动作,搜索引擎就会根据你呈现的线条搜索相似的作品,让人们立刻了解不同作品独特的线条造型


即使不用到新科技,单以灯光、装潢和展品的摆放,博物馆的主题展厅本身就营造着一种独特的氛围,配合这氛围设置相应的活动,就足以把单方面的观看改变成一种互动。前一段时间曾经跟随蔡明亮导演夜宿时代美术馆的小伙伴应该深有体会。😏



▲不少国外博物馆都有组织儿童夜宿的活动,小朋友们在深夜无人的博物馆中探索和游戏,与展品同眠,这时历史走出了背景,成为孩子们需要与之互动的环境,在实际的接触中更多一分亲近


参与式的设置允许博物馆/美术馆将深藏在档案室中大量研究成果整理、呈现在参观者面前,同时亦使参观者以一种饶有趣味的方式(诸如科技,或是物理性的场景还原、互动装置等方式,)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选择者和学习者,从而比单纯的观看更能了解这些场景的历史渊源、器物的用途和不同时代的生活方式。



▲位于马来西亚槟城的美因槟廊博物馆,通过3D墙绘和仿制实物的装置重现历史场景,吸引游人模仿其中的动作合影。


参与即是创造



除了那些由机构精心制作的互动展览,参观者的参与还可以更进一步,成为作品的制作者,甚至策展人。他们不一定是专业的艺术家或是策展团队,但是他们拥有的是对所在社区的认识和自己的技能。凭借相关者的引入,博物馆/美术馆可以打破“馆”的墙壁,介入到社区生活之中,此时的展览重点已不在最后呈现在所有人面前的“展品”了,制作它的过程变得弥足珍贵。这种方式如今经常被应用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关注,以及乡村、社区的重构和建设上。



▲由谭金花博士发起的仓东计划,带领开平仓东村的村民以当地传统手艺修复本地的精神象征——祠堂,以此为基础,成立教育基地,吸引本地人返乡和学生、艺术家进驻,逐步恢复当地传统的生活方式


神秘互动博物馆


伴随着“吱呀”的声音,建筑的门被打开了

你的瞳孔逐渐放大

发出感叹

原来

....

博物馆还可以这样


那,究竟是怎样?由你来定

欢迎提交属于你的童年记忆/广州印象到

qingnianhuigz@163.com

(形式不限,照片、影像、物品、录音...)


想了解更多,请点☞青年绘


我们将用特别的方式重构你的记忆

你准备好了吗?





Welcome ChangeMaker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电话:020-81869804

网站:www.yi-gather.com

邮箱:hello@yi-gather.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