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书房行走 | 第三十五期:走进童强教授的书房

南京大学图书馆 南京大学图书馆 2024-02-05


      上书房行走  走进南大人的书房




学者介绍


童强,文学博士,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高研院兼职研究员,曾任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主要从事中国艺术理论、思想史、空间哲学等方面的研究,主要著作有《艺术理论与空间实践》(2019)、《中国政治思想史》(2018)、《空间哲学》(2011)、《嵇康评传》(2006)等。



作为精神掩体的书房丨童强


读书人总是不太好意思说自己,说自己的书房就更有些惶恐。惶恐有二,一则当学者退回到自己的书房时,就再没有退却的余地了。二则书房难免是学者的光晕,真的得意起自己的手工所需要的材料与工具,似乎活得又不够通透。


书房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学者的工作状况、学术状况,是学者的写照,特别是其内在本质的折射。所以,我很担心聊着聊着书房,自己本性上的笨拙与偏狭都会不经意地暴露出来,问题在于通常这种情况下,自己往往不会觉得。热情的演讲者讲得非常投入的时候,能意识到已经过了饭点的听众颇有些不耐烦的情绪是非常困难的。


1990年我的书桌


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房是学者的精神掩体,读书就是在为自己修建这样一个永久性的掩体。这当然不是说读书人要与世隔绝,而是说书房在必要时能够抵抗外在的纷扰,是一个安静所在,一个最容易找到自己的地方。一位学者,特别是人文学者说起自己的书房,这意味着自我的敞开、透亮。掩体的内部,是读书人最温柔的地方。揭开自己脆弱的一面,当然不免有些惊慌。

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不论怎么说,现实生活中的饱学之士常常会引起人们的敬畏之心。欧洲中世纪的人们认为教皇西尔威斯特二世是一个术士,因为他读了书,能使人产生玄奥的恐怖。这无疑能够增强教会的权力,难怪到了现代,教皇仍在新年来临之际要用多种语言向信徒祝福新年。同样,中国古代社会始终采用古奥的文言以及华美的骈体撰写公文,无疑就是想拉开朝廷与草民之间的距离。那些能写出华美文章的官人,都仿佛怀揣着五色笔,被人们视为神人、天人,获得了崇高的社会地位。想想一个官员用某种奇怪的腔调宣读皇帝的诏书,或者县太爷在衙门大堂上宣布判决时,小民匍伏在地,浑身战栗,却一个字没听懂,那是该如何的惊恐,完全搞不清眼下的状况直接造成蒙昧。小民听不懂、看不懂的官话天书,凭空造成官民天壤之别。官用御用成为古代文学最为突显的功能。用这种与口语相去甚远、庄重典雅的、须耗费十年二十年才能掌握好的文言来书写公文,正是文学家可以发挥天才的地方。文学经久不衰。


知识、技能带来威望。但罗素认为,进入现代社会,由于教育的普及,知识者的权威降低。如孔乙己一般的知识者失却了自尊。罗素声称,现代知识的核心——科学知识尽管掌握起来非常困难,但它本身并不神秘,努力掌握科技的人并不会引起人们的畏惧。他说:“科学使人对自然界的进程能有一些真正的了解,因而打破了人们对于巫术的信仰,也就是打破了有学问的人的尊敬。”(《权力论》30)现代人与科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大大缩小,知识的魅力日渐消解,以科学为代表的知识的神秘感不断消失。


事实上,人们对于学问的敬畏,并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围绕知识所形成的外在光环,知识的“外观”具有魅力、魔力。古代诗话中流行着得了病可以念诵老杜血肉模糊的诗句加以疗治,正是魔力的神话。知识的光环正如本雅明所说的艺术品的光晕(aura)。艺术品以其原创性,唯一性置于特定的神圣的空间场所,观看者怀着崇敬,站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凝神观看。艺术品由此带上令人膜拜的光晕,书房则是读书人的光环。


1998年与导师莫砺锋教授的合影


与导师莫砺锋教授合著的书


所以,学者对于书房的建设常常不遗余力,或以规模数量取胜,或以版本精良令人赞叹,或是书房敞亮,文房四宝,古玩字画,一应俱全,古色古香,让人艳羡不已。光晕是需要的,没了光晕让知识分子如何行走江湖。每个人都需要自带流量,多少而已。


客厅里的书架


当然,书房不能仅仅作为光环,显现知识华丽的外观,它本具有实用的功能、一个可以干活的地方。我喜欢把它比作作坊,它就是一个作坊。既然是干活的车间,就有些杂乱,陈设也不那么讲究,还要容忍各种楼上楼下装修的交响。不过,我更喜欢给书房配上巴赫、莫扎特、斯卡拉蒂的乐音,用以抵抗嘈杂或者枯寂。书房难以上镜,收拾一番给它拍照,其实就多少不太像日常的书房,但收拾上妆毕竟是保持学者自我光晕的必要环节。


父祖都没有给我留下书房,80年代初,人们的住房条件非常有限,能买一些书并找到一个柜子存放就很不错了。当时家里有一个柜子,是父亲购买便宜的木头,请木匠师傅打好,拖回来的,我自己给柜子漆上油漆,枣红色。若干年之后又刷了一层白漆。柜子本是用来放锅碗餐具的,但自从我买上书之后,碗柜就变成了书柜。如今,几次搬家,当年所有家具都荡然无存,唯独这个柜子无意间还保留着,也许潜意识里不愿意扔掉这段记忆。

80年代我的书柜


最早买了哪一本书已经不记得,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肯定是买得最早的那些书当中的一本,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出版,购买日期是1980年8月26日,我不到20岁。虽然上了大学,但专业并不是美术,我却买了一本并非自己专业而且也读不太懂的闲书。这构成了我买书的风格。

最早买的书

当时没有什么钱买书,工作之后用工资买书。对于只有三四十块钱的工资来说,花10.10元买一套十册的《史记》实在太贵。隆重起见,与当时第一任女友——我现在的妻子两人一道去买书。书买得太多,有时不得不向女友借钱。为了拖欠或赖账不还,索性邀请赞助方一同参加购买仪式。中山东路的那家新华书店,那座大楼还在,记忆犹存。


购买史记时的发票

《史记》及其他的书


结婚时,我设计了新房的整个家具,顺便也设计了两个书架。这不是DIY,只是没钱,很多事情不得不自己动手以节省开支。请木工、漆工师傅打一房家具比买现成的要省不少钱。那时的家具也非常难买,不像现在。90年代中期,我终于搬进了新的房子,开始有了一间小小的书房。书房太小,但早已心满意足。书架直接打在墙上,连背板也不要。作坊是不能讲究的。

90年代的小书房


    2007年又搬了一次家,书房终于大了些,但很快书就溢到了地板上。

溢到地板上的书


现在的书房一角


书架上的书


现在的书房一角


书房中书的数量多还是少,可以一望而知。这是书房光晕的最显著特征。郑振铎藏书十万册,阿英藏书十万册,不谈别的,就是数量也会让人们震惊。这么多图书,一般学者很难办到,在今天房价极高的情况下,买得起书,还得买得起能放下十万册图书的房,是个难事。


学者个人拥有多少图书,本是因人而异。个性、研究领域、公共图书馆的支持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个人图书的状况。一位社会学家有书8000册与历史学家拥书2万册,严格说来两者没有多少可比性。事实上,有的学者藏书比我多,学问做的比我好;有的学者藏书比我少,学问做的也比我好,所以,书房里书的多少(当然不应该太少),对学问的影响不是最关键的。


什么才是关键?叔本华《关于思考》一文中说:“藏书再多的图书馆如果不加整理的话,对我们的益处还不如规模少但整理有序、分类清楚的藏书室。”这表明个人书房中的图书实际上存在着某种隐形结构,它们总会按照书房主人的需求与偏好排列。公共图书馆的图书分类原则在这里是不起作用的。那些摆放得有些杂乱的书,看起来完全不相干的几本书,在使用这些图书的学者那里,正有着某种结构。一本海德格尔该放在哪里,是与胡塞尔放在一起,还是与荷尔德林放在一起,是与尼采放在一起,还是与庄子放在一起,在不同的学者那里完全不一样,怎么放置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的理由。藏书的隐性结构只有学者自己知道,当然同行专家来看,多少也可以看出来些端倪。陈国符本留学德国,专攻纤维化学,但后来又研究道教炼丹术,写成了《中国外丹黄白法考》,如果我们能走进他的书房,一定会看到化学与道藏并置的奇特场面。季羡林70岁以后研究糖史,写有一部《糖史》80万字。这一研究也无疑会改变他70岁以前藏书的布局。


书房图书的内在结构多少反映了学者的知识结构,特定的知识结构对于学者研究的影响大大超过我们一般的想象。从事学术研究时,我们多半不会意识到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背景,但结构往往是结构性地产生深刻影响。季羡林如果没有东方语言、跨文化交流的知识结构,他可能不会敏锐意识到糖史研究的重要性并激发持续近20年的探索热情。同样,没有化学方面的专业知识,道教炼丹术的研究是不可能有根本性的进展,而陈国符的知识结构正符合了这样的需求。


2006年与周勋初先生合影


对于人文学者而言,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非常漫长,也非常重要。应该鼓励学生、年轻学者自己的学术兴趣,宽容他们各种独特的探索模式,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依照自己的兴趣与性情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但今天的学生显得特别忙碌,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安排了规定的课程,那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异质性的知识结构就会非常困难。只有知识结构不同,只有结构本质不同,才有可能真正推动研究者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完全按照清儒设想的经学训练模式,很难促进当今的人文学者实现学术观念的突破以及研究成果的创新,尽管今天的人文研究反而离不开经学的修养。人文学者的独特性是从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开始,而不是在自己的项目研究那里形成的;异质的知识结构形成,恐怕又是从“乱”买书开始的。只有感到自由,没有僵硬的尺度,一个学习物理的青年才会茫茫然买了本《现代绘画简史》回家。

出版的著作


童强教授

推荐书单

1、《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中华书局


2、《鲁迅全集》鲁迅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3、《莫砺锋诗话》莫砺锋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4、《蒙田随笔全集》蒙田著 译林出版社


5、《叔本华论说文集》叔本华著 商务印书馆


6、《时代的精神状况》卡尔.雅斯贝斯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7、《艺术的故事》 贡布里希著 广西美术出版社


8、《艺术的真谛》赫伯特·里德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


9、《理性史》弗朗索瓦·夏特莱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0、《科学与近代世界》怀特海著 商务印书馆



往期回顾 点击查看

第一季 上书房行走-走进南大人的书房 

(1-20期)

第二季 上书房行走-走进南大人的书房

  (20-28期)

● 第三季  上书房行走-走进南大人的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三十期:走进胡阿祥教授的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三十一期:走进史冬泉教授的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三十二期:走进刘俊教授的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三十三期:走进陆远老师的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三十四期:走进南大校友繆炳文先生的书房



策       划 | 程章灿

统       筹 | 史梅

执       行 | 翟晓娟

编       辑 | 陈腾




欢迎南大师生报名参加此栏目

晒自己的私家书房

或者你想看谁的书房也可后台留言给我们

我们会尽力满足的哦

联系我们:zhangyu@nju.edu.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书房行走 | 第三十五期:走进童强教授的书房

南京大学图书馆 南京大学图书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