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位体育老师为体育课正名:体育课不仅仅是“玩玩而已”!

生态体育 动商研究院 2023-04-27

我是一名学科替死鬼,体育老师!

你英语这么差,体育老师教的吧?这道数学题都错,你跟体育老师学的吗?你这英语发音,体育老师听了怕也要发火吧?

在此我要替广大体育教师问一句:学生学不好,为什么要怪体育老师?真是人在办公室坐,锅从天上一个个甩来。

现在,占体育课现象已经逐渐减少。早在2014年,国家就将中小学体育课时增加至3-4节,保证学生每天活动不低于一个小时,确保学生有体力、有精力、有活力地参与学习。

今天我不是要为体育老师辩解什么,只想从专业的角度探讨一下现有的体育现象。

下面举个课堂实例。为防止有些学生有身体不适不能参与活动,我们经常在课前询问:“小朋友们,今天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的需要见习?”

哦,小明举手了,感冒。

哎,小红举手了,肚子疼。

呀,小蓝也举手了,周末腿嗑破了一块皮。还特意把裤子撩起来给我看,我看着小手指指甲大的破皮且已经结了痂,抬头问:“能坚持一下吗?”小蓝头摇成了拨浪鼓。

陆陆续续有几个学生因各种原因不能参与今天的体育课。

安顿好见习生,跑步热身结束,我准备带领学生利用小垫子玩个小游戏。

在我们正在玩游戏时,小明走了过来:老师我好了,可以参加游戏。

他身后的小红也兴奋地说:老师,我肚子也不疼了,可以玩游戏。

小蓝也争着说:我的腿好了,我要玩游戏。还开心地蹦了起来。

以往我会说:那进来吧。

这次,我并没有默许他们进来,告诉他们:你们刚刚说不舒服,这节课好好休息,争取快点好起来,参加体育锻炼,几个人悻悻地回去了。

之所以拒绝他们,要从一个学生说起。

我带的一名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说,老师我感冒了,妈妈让我不要上体育课。下次体育课,他依旧是这样说。

经询问,家长诚实地告知,小孩子说每次跑步后太累了,不想跑步。老师,你能不能让他少跑一些,反正我家孩子也不要当运动员。

可能见此说法也不妥又补了几句,孩子体育课跑步后,见了风就会着凉,我家小孩子体质弱。这样这孩子几乎没怎么在课上活动过。

这时候,我才发现,我鼓励学生要积极参与锻炼,你看你们刚开始跑步只能坚持一圈,现在可以跑三圈了呢。小朋友们也得意洋洋地说,是呢,看我跑的多快。

但是,我没想到背后有一些心疼宝贝的家长们们却让体育老师卸了气。

除了真是身体不舒服的学生以外,像这种跑完步他身体就好了的,还有妈妈不让我上体育课的,原来都是不想跑步,不想进行一点点地体力活动。

我们学校的操场有多大呢?200米。日常跑步几圈呢?2~3圈。说是跑步,有一部分学生加起来最多一圈半,其中半圈是走下来的。

学生上学有车送,下课在班级玩。放学有车接,回家做作业。周末补其他,其余玩手游。

真实参加运动的时间有多少呢?抱着手机的父母们有多少真正地和孩子一起出去运动呢?孩子们的体质弱的问题真的不跑步、不运动,好好呆在温室里就能改善吗?

这学期开学回来,又多了几个戴眼镜的学生。

小虎同学过年回来又胖了几斤,走路都有些喘。年年体质测试,测试项目加起来,优秀的屈指可数。

目前体育课越来越重视,问题是体育课被重视了,但是家长们真的从观念里重视起来了吗?

作业没写完?体育课不要上了。

宝宝又咳嗽了?体育课不要出来了。

学习最重要,你搞那些训练干嘛?

学生们喜欢体育课,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认为体育课就是“玩”,这是一种刻板印象。

现在的体育课不仅课时量增加,上课内容,考核质量,都在逐步提高和完善。体育课技能学习同样需要勤练习、动脑筋、吃的苦。

我们年轻的体育老师都在努力转变这个想法,不仅要学习技能,还要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能够感受和切身体会体育运动带来的成就感,从而掌握一两项终身受益的锻炼方式。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李稻葵先生曾经指出:

如果孩子在成绩过得去的基础上,让他们学一些符合身体特长的技能,适当多参加一些体育比赛,这将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展他们的心智禀赋,孩子会终身受益无穷。

体育除了锻炼身体,带来有益的生活方式。其次在于它独有的魅力。

它的竞争魅力,让人不放弃、不抛弃,具有战胜一切的信心。它的合作魅力,让人知道不自私、不自我,具有团队作战意识。

这些品质,难道不是走向成功所应具备的核心素质吗?

作为体育老师,真的希望家长们对待体育课可以换一种说法,多一些鼓励。

作业没写完?那你安排好时间,抽时间完成,不要耽误你的其他课程,这样才能全面发展。

宝宝又咳嗽了?那宝宝你在体育课上不能跑,但是要走一走,也是一种锻炼。

孩子,如果你想参加体育训练,那你要保证不能半途而废。

👉体质测试,越测越生气

👉【新华日报】减少名额、增加体测,自主招生回归初衷

👉自主招生"测体育”,清华大学已执行八年


 • end • 

图源 | 网络

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更多资讯

微信ID | dongshangyjzx

投稿邮箱 | dongshangyjzx@163.com


免责声明:文章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著作权人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