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变”安徽

王运宝 许盼丽 决策杂志 2022-11-22

全球10%的笔记本电脑、20%的液晶显示屏在安徽生产;


全国每3台冰箱、每4台洗衣机、每5台空调中,就有1台是安徽制造;


2021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25万辆,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1位。


530多万开发者同上讯飞开放平台,中国声谷入驻企业超1400家,产值超1300亿元。

这,就是安徽的张力!

在经济发展的历史册页上,很长一段时间里,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上世纪90年代后,白色家电产业集聚,安徽被称为轻工大省。跨入新世纪后,特别是新时代十年里,安徽用产业之“聚”,“变”出现象级产业地标,共同构筑起一个新兴工业大省的形象。

产业“聚变”,安徽为什么能?


11月18日,第五届世界声博会暨2022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开幕,来自全球的开发者齐聚合肥,共上讯飞开放平台。


01

更有“智”感的制造


要回答为什么能形成产业集聚的“安徽现象”,让我们从一个40公里的数字说起。在合肥经开区,蔚来先进制造基地已下线第20万台量产车,向北40公里外,是合肥长丰比亚迪汽车基地,再向西40公里,是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剑指年产能100万辆。比亚迪、大众、蔚来、江淮、国轩等头部企业齐聚,带来的是安徽汽车产量持续攀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安徽跻身全国第8;2021年再升1位,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25万辆,居中部第1位、全国第5位。由此引起外界发问: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新一轮“抢位战”中,超车的为何是安徽?实际上,搅动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竞争格局的案例,安徽还有很多:以长鑫存储为龙头,集成电路构建起了从材料、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合肥正在打造“IC之都”;以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为代表,合肥高新区的“量子大道”集聚20多家企业,研发专利占全国12.1%,安徽抢抓量子信息未来产业,打造具有领跑优势的量子信息产业集聚区;与量子信息产业比邻而居的,是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聚集创新链和产业链资源,围绕工业声学、多语种等关键共性技术,深入布局科研攻坚体系,向行业提供语音中试和测试认证服务,目前已形成了一条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平台支撑到产业发展的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链,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

中国声谷


当这些现象级产业地标集聚后,带来了两个改变:一是经济数字之变。2012年以来,安徽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9%,2021年,安徽全部工业、制造业、数字经济增加值先后突破1万亿元,制造业总量和质量迈入全国第一方阵。二是安徽形象之变。安徽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省”到“新兴工业大省”、再到“加快打造制造强省”的跨越,构筑起了全新的产业形象和区域形象,借用央视对安徽发展的概括,就是安徽有了一支“制造业天团”。而工业互联网则让安徽制造的“智”感更上一层楼。在合肥,能看到羚羊的地方,不仅是在野生动物园,还有科大讯飞的网上“羚羊”。


2021年9月,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仅一年的时间,平台已汇聚22.6万用户入驻,服务企业44.5万次,创造了29.4亿元交易额。

羚羊平台基于大数据+AI的数字底座,实现海量供需高效对接,为中小企业打造工业SaaS平台:数字化工具包,助力中小企业跨越“数字鸿沟”;携手行业龙头企业构建可持续进化的工业大脑,实现全场景智能决策。目前已与美亚光电、荣事达、古井集团等30多家行业龙头达成合作,并且羚羊平台正面向全行业招募行业合伙人。羚羊平台还提供羚羊诊断、羚羊科产、羚羊数字金融等,从场景、政策、金融、技术全面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如今,以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工业互联网已成为企业数字化升级的“工具箱”,协调政府部门的“调度室”,保障资源流通的“立交桥”,聚焦供需协同的云上“交易所”,推动工业生态升级,赋能安徽先进制造业发展。

这些“高大上”的产业集聚平台,让安徽在由“制造”迈向“智造”的进程中,显露出不同以往的气质。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说,“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

那么,安徽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路?


安徽创新馆


02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


在先进制造业集聚的新赛道上,每个地方都在加速奔跑,安徽走出了哪些不一样的步法?我们首先来看创新链。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十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十年来,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集聚区以及“栽树工程”“沿途下蛋”等,都已经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标志性符号,创新对推动安徽发展的核心作用,已无须赘述。但相比“从0到1”来说,怎样实现“从1到10”甚至是“从1到N”的转化,打造全域场景创新,对经济发展更有价值。这就要从第个二方面——产业链来看。区域竞争的关键是产业链竞争。安徽围绕动态存储芯片、智能语音、超薄玻璃、工业机器人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延链强链固链补链,致力于攻关产业链薄弱点。经过近十年的持续努力,安徽已经创建了智能语音和玻璃新材料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安徽人工智能、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以及铜陵先进结构材料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这背后蕴含的,是安徽为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产业链培育的深厚土壤。现在更令人瞩目的是,安徽在2022年启动建设“科大硅谷”,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创新生态优化,打造集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为一体的世界级创新之谷。未来,“科大硅谷”将成为安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产业容器。

“科大硅谷”核心区示意图


但在这个容器中,如何实现“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协同联动,就要看产业“聚变”的第三个关键因素——资金链在科技研发经费上,安徽向来是“舍得投”。R&D经费投入被称为是对未来的投资。根据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在今年8月联合发布的《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安徽的R&D经费投入超过1000亿元,在全国排名第11位,投入强度达到2.34%。省会合肥R&D经费投入强度达3.52%,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3位。我们都知道,投资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特别是在内外经济环境严峻复杂的形势下,高技术产业投资更需要“多砸钱”,但关键在于砸出去的钱花得怎么样。从2017年开始,安徽创新“资金+基金”“基地+基金”等模式,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放大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2017-2021年,安徽已设立300亿元规模的“三重一创”产业发展基金和200亿元规模的“专精特新”发展基金。2022年起,又出资500亿元设立新兴产业引导基金,逐层撬动社会化资本,设立主题、功能、天使等母子基金群,推动形成总规模不低于2000亿元的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体系。11月17日,安徽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首支获批组建的主题母基金——人工智能主题基金正式揭牌,基金规模60亿元,力争5年后总规模达300亿元。这支基金将助力人工智能产业与资本协同联动,推动人工智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驶入“快车道”。最后来看人才链。不管是创新、产业,还是资金,都需要由人链接起来,才能发生“聚变反应”。众所周知,安徽是科教大省,每年源源不断地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在人才高速流动的情况下,如何让人才链嵌入产业链,实现同频共振,发挥出人才效益,是最关键的。当下的安徽,正在创新一个新的打法、手法。10月26日,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正式成立,由安徽省、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市三方共建,主旨目标是以全新的理念和模式培养“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产业组织人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高效率转化和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这简直就是正中安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下怀”:“四链”深度融合,各种元素碰撞耦合,加速催化“聚变反应”,让安徽发展更有底气。11月18日,在第五届声博会开幕式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指数(合肥指数),安徽排名全国第6。张立分析说,合肥依托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在计算智能、类脑智能、认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和突破,支持龙头企业跟高校院所进行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在颠覆性技术创新、关键共性技术应用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成效明显,合肥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当然,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可缺少的是要有优质营商环境与产业生态。


03

更“靓”的秘诀


11月4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2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评选结果。安徽在评选中排名全国第8位,比上年提高8个位次;在城市排名中,合肥排名第10位。位次排名的大幅跃升,反映出安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成效,以致于媒体平台上流行一种说法——闪闪发“靓”的安徽,其背后是安徽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回溯安徽推动产业链集聚的轨迹,我们发现,安徽通过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将促进安徽产业链集聚的氛围,烘托得越来越热烈。同时,出台了工业强省等政策文件,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正是由于这些努力,才催生出以合肥为代表、“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的流行语。最近一年来,安徽将目光聚焦于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启动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计划,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全面推开“亩均论英雄”改革,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尤其是大手笔推进“4116”行动计划,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材料4个万亿产业和现代化工、智能家电等10个千亿产业,培育10个千亿企业和60个百亿企业。在这一系列行动的强力推进中,安徽的营商环境也在持续优化,让安徽的对外形象更“靓”了。比亚迪将票投给安徽,就可以看出安徽营商环境的改善。比亚迪布局合肥长丰生产基地,从谈判到签约仅用23天,从签约到开工仅用42天,从园区动工到整车下线也只用了短短10个月。项目建设的“加速度”,正是源于安徽在营商环境上的不懈努力。

2022年2月7日,安徽“新春第一会”


今年2月7日,安徽“新春第一会”,“一改两为五做到”迅速成为热词,目标直指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在会上,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强调,营商环境要看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效果,要给企业“雪中送炭”的温暖、“雨中打伞”的贴心。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体谅和懂得企业特别是企业家的不易,多给他们力量和信心,我们要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和他们并肩面对挑战,与他们一同抢抓机会。”安徽省省长王清宪在2022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上的一段话,引起了众多企业家的共鸣。

这就是安徽营商环境“靓”的秘诀:让企业家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在“四链协同”加优质政务服务的共同推动下,安徽发展的新机遇“走进”了企业家、投资人和创业者心里,同时,他们又组团到安徽“做合伙人”,形成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双向奔赴”。



04

双向奔赴


11月18日,全球开发者再一次聚首合肥。一年一度的相聚,让智慧场景落地、活力生态焕新。今年1月,“1024开发者节”写进了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在这样的时节里,更能体悟到科大讯飞的“链主”作用和讯飞开放平台的集聚效应。1999年,刘庆峰和十几名同学创立了科大讯飞,一句掷地有声的话:“如果不看好语音产业,请走人”,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年轻人创业的坚定。也正是因为这种信念,23年来,科大讯飞深耕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致力打造源头技术创新策源地,不断追寻“顶天立地”的产业梦想,敏锐地抓住产业风口,创新技术和产品迭代。从一个企业到喊出“中国声谷”的概念,再到集聚千百万开发者的讯飞开放平台,这不仅带动安徽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产业链高速发展,更吸引各种优质资源加速集聚,开发者“到安徽去,上讯飞平台”,已成为一种现象!2021年3月,工信部发布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国声谷位列其中。中国声谷聚焦打造世界级智能语音产业集群,锚定5000亿元发展目标,进一步打造全国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地标,为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发出安徽的响声。如今,科大讯飞作为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又积极布局元宇宙赛道。元宇宙作为一个综合性概念,既不是一个独立的技术,也不算一个产业,而是需要非常多的核心技术支撑,其中一个关键技术就是人工智能。目前,讯飞开放513项AI产品及能力,聚焦370万开发者团队,面向超500万生态合作伙伴提供AI赋能,开发出157万多款应用覆盖了36.6亿终端设备。过去一年,讯飞开放平台上涌现了大量元宇宙方向的开发者,领域涵盖导航、语音交互及虚拟人等。其中,虚拟人方向的关注度上升了近180%。在今年的开发者节展示现场,元宇宙技术支撑的虚拟人家族,成为人气颇高的打卡地。

沉浸式时空导游馆中的虚拟人元宇宙的想象空间是巨大的。2022年,讯飞推出了“超脑2030”计划,就是要拓展元宇宙的更多可能性。“有年轻人的地方,才有未来!”在2021年的1024开发者节上,安徽省省长王清宪发出“年轻之约”。当时,超过1200万人同时在线。现在,千百万的科创领域“实力后浪”,大有汇聚成波涛的趋势。2022年11月18日,在第六届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再次发出汇聚邀约:“在合肥,有开明的政策、开放的场景,青年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来吧,到合肥来,我们一道开发!”因为看见,所以坚信。刘庆峰曾在一次演讲中说,科大讯飞不仅是做平台,更是在做生态。因为产业生态好,千百万创新开发者一起到安徽来,“聚”出爆发力,“变”出源动力,共同推动“AI向新·数智万物”。

2021,在这里听见花开的声音;

2022,在这里看见人工智能全新生态版图!


-- END --
作者为决策杂志融媒体记者编辑:纪海涛 / 审稿:王运宝
转载请注明来源



大家都在读
1、国家发改委发布重要名单!2、国家卫健委调整疫情应对部门,多次赴地方的女将担任新部门“一把手”3、蔡淑敏履新4、国务院同意,推广三省改革试点经验!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