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欢迎回家!

人民网 2019-05-03

3月23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意大利总理孔特的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796件套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

4月10日清晨,装运着意大利返还的796件套中国流失文物的国航客机终于抵达北京,漂泊海外多年的中国文物回归祖国。



796件套!意大利返还流失文物“回家”


4月8日,机场及货运公司人员将796件打包好的文物按规格装到集装板上,为文物上机作好准备。当地时间9日下午,负责装运这些文物的中国国航客机从米兰起飞。



2007年,意大利宪兵在本国文物市场查获一批疑似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艺术品,随即启动国内司法审判程序。中国国家文物局得知相关信息后,立即对接意大利文化遗产主管部门,开展流失文物的追索返还工作。


历经十余年的漫长追索,意大利法院最终作出向中方返还796件套文物艺术品的判决。


外交部:树立合作追索返还流失文物新范例


意大利返还的796件套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10日抵京。外交部发言人陆慷指出,此次返还树立国际合作追索返还流失文物的新范例,中方愿同意方进一步加大在文物保护领域的交流合作。



陆慷特别指出,这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流失海外文物艺术品返还,开创中意两国文化遗产合作的新里程,树立国际合作追索返还流失文物的新范例,中方对此表示高度赞赏。


外交部发言人 陆慷

中意都是文明古国,也是文物大国,双方在文物保护修护及打击文物犯罪等领域保持长期合作。我们愿同意方进一步加大在文物保护领域的交流合作,为推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出更大努力。


国家文物局:此次返还的文物具有三大特点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罗静今天在接受人民网独家采访时表示:

此次返还的文物数量大、价值高、时间跨度长,文物局目前正紧锣密鼓地开展鉴定工作,将于近期公布成果。


“这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文物艺术品返还,这批文物规模大,价值也很高。”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罗静在接受人民网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这次返还的文物有三个特点:一是数量大,是今年返还文物量最大的一次;二是总体价值高,器物种类多样,保存状况较为完好;三是时间跨度长,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各时期生产生活场景、精神生活面貌、文明发展进程的实物见证。


正紧锣密鼓开展鉴定,将于近期发布成果


对于此次文物返还的后续工作,罗静进一步表示,796件文物艺术品昨天安全抵京返回祖国后,国家文物局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鉴定、接收等相关工作,将于近期向社会发布成果进行展示。


谈及此次文物返还的意义,罗静认为,作为东西方文明古国,中意都是文物大国。两国是拥有最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的国家,这次文物返还体现了两大文明古国对文物尊重的态度,两国达成的这种工作机制,将使今后双方在文物保护修护以及打击文物犯罪等领域保持长期合作。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王巍指出,这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文物艺术品返还,为国际合作开展流失文物追索返还提供了典型范例,未来更多中国流失文物回家值得期待。


网友点赞文物“回家”:国家强盛的表现


早在2007年,意大利文物宪兵在本国文物市场查获一批疑似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国家文物局得知相关消息后,立即对接意大利文化遗产主管部门,随后展开了长达十余年的追索工作。今年3月23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意双方代表交换关于796件套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


很多网友为此次大批流失文物“回家”点赞,感叹:“祖国加油!期待更多的国宝回家!”“这是国家强盛的表现,也是各方工作者的努力成果。希望越来越多流失海外的文物回到祖国怀抱!”


为了让大家一睹回归文物风采,国家文物局表示,将于近期向社会公布相关成果,举办专题展览,人民网将继续跟进。


此次返还的文物之一:宋代黑釉瓷碗


此次返还的文物之一:明代绿釉人物俑


延伸阅读


796件套文物时间跨度5000年 


这次“回家”的796件套文物时间跨度长达5000多年,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民国时期。


有古朴浑厚的马家窑文化红陶罐、线条流畅的汉代茧形壶、独特雅致的宋代黑釉瓷、刻画精细的清末至民国紫砂壶……器物种类多样,保存状况较为完好,总体价值很高。


此次返还的文物之一:马家窑彩陶罐

新石器时期彩陶为研究新石器时代的社会风貌提供直接的物质资料,反映了数千年前我国西北地区的陶器制作工艺与生活场景。


此次返还的文物之一:汉代茧形壶


△汉代彩绘云纹陶罐


△人物俑


△汉代陶人俑


△唐代红陶武士立俑

汉代、唐代和明代陶俑是了解当时人民物质精神生活的实物见证,承载着古代中原地区民族交流和思想信仰的重要历史信息。


追索海外流失文物常用途径


我国是文物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连续数年来,我国千方百计加强对海外流失文物的追索。当前追索的途径主要包括依法追讨、商业回购、外交谈判和捐赠四种。


依法追讨:以国际公约为准则


目前,文物返还领域有国际公约,国与国之间的双边文物保护协议也起着重要作用。1995年的《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首次确立“被盗文物的持有者应归还被盗物”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上,美国、英国和德国等主要文物进口国尚未加入,导致公约实际执行力度大打折扣。


商业回购:无奈之举


面对种种追讨困境,商业回购文物成为无奈之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的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没有一例是通过法律途径“回家”,均通过回购而来。 


捐赠:常见文物回归方式


捐赠是比较常见的文物回归方式。中国从法国追回圆明园兽首事件中,法国皮诺家族从原持有人手中购下兔首和鼠首,无偿捐赠给中国,中方最终通过被捐赠的方式追回海外流失文物。

同时,我国还积极探索外交谈判、签署双边协议等追索途径。通过综合使用外交斡旋、司法合作、友好协商等方式,国家文物局目前已促成包括圆明园兽首、虎鎣等在内的30余批次4000余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除了成功追回的“国宝”,还有更多的文物期待“回家”。点亮“国宝”漫漫回家路,我们需要和国际社会更深入地沟通、更紧密地合作,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推动。


大家都在看


您一哭,我们的心也跟着落泪了…

凳子中间的小洞,竟然是用来…真相让我大吃一惊!

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刚亮相,就被网友“玩坏”了…


责编:杨鸿光 | 编辑:张素玲


来源:人民网 ID:people_rmw综合,人民网-书画频道 记者:黄维、鲁婧,央视新闻 记者:陈慧慧 

喜欢本文,请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