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毕业晚会幕后记:森林与航海

复旦人周报 复旦人周报 2021-12-11


6月20日晚18:30,2021毕业晚会「新百年·更高处晴空万里」于正大体育场举办。来自上海医学院的吴凡副院长和钟鸣教授、旧书店老板张强、老番茄和伢伢、五四奖章获得者以及信息办成员等红毯人物接连走过红毯。紧随其后,涵盖歌舞、相声、魔术、音乐剧等领域的14个节目轮番上演。

 

这台由复旦大学团委学生艺术团办公室承办的大型晚会,因其在毕业季中的特殊位置,承受着来自师生们的巨大期待。台前幕后的演职人员就像在驾驶着一艘远洋帆船,在正式演出结束之前,没有人知道风会把它吹到什么方向。




编辑 | 金梦恬 金雨丰

 | 郁淳言

记者 | 郁淳言 吴萌萌 刘欣雨 杨伊静



 意外 
 
「请场内的主持人帮我随机挑选一名观众。
 
「同学你好,请问怎么称呼?小王,好的。请问你大二有没有参加军训?军训过,好的。那你还记得是在哪里军训的吗?南操好的。」
 
6月20日下午3点,正大体育场内,复旦大学2021届毕业晚会的最后一次联排正在进行。魔术节目《仲夏夜之梦》的表演者付彬不带停顿地念出这段精心设计,意在串联起2021届毕业生大学生活的问题以及他预设的观众回答。
 
但他没想到的是,五小时后的正式演出,主持人随机选中了复旦的研究生——没有参加过复旦的军训。
 
情急之下,付彬的第一反应是「换一个观众」。他也的确这样说了,伴随而来的是场馆内的满堂笑声。这一连串的问题都与最终环节密切相关,容不得半分差错。因此,在「表演失败」和「短暂的尴尬」之间,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话筒继而被传递至另一名场内观众。他不急不慢地说出记忆中的军训地点:「枫林校区护理学院操场。」又一次,哄堂大笑。
 
但这次的回答在付彬团队的预料之内。为了给观众带来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魔术表演,魔术协会的成员们做了十足的准备,也曾反复同导演组争取互动部分的真实性。因为对魔术表演来说,非常规的互动能够增加节目效果,同时破除观众认为选中之人是「托」的猜测。
 

| 魔术表演的最终环节:阅读预言信,图源:陈瀚宇
 
这段「小插曲」对魔术表演几乎没有产生影响,但另一些意外的发生却足以让整个团队乱了阵脚。作为总导演之一,孙浩岚主要负责与合作商接触以及其他行政事务。「一个比较大的困难就是,在我们和潜在的赞助商接触的过程中,这个合作在最终落实的那一刻之前,都可能会流产。」
 
事实上,今年也有一家是这样的情况。双方都有强烈的合作意愿,但由于现实条件不允许,合作最终没有能够如愿达成。面对这个暂时的失败,孙浩岚和团队选择接受前期投入的时间、人力、物力化为沉没成本,转而寻找下一个合作的可能性。
 
挑战接连不断地袭来。起初开发的第一个毕业红毯投票小程序,因身份认证问题无法完全满足同学、老师以及校友的投票需求。充分听取建议后,孙浩岚以最快的速度让合作商下架了最初的小程序,并于十天后推出一个全新的、更符合师生期待的版本。
 

新版的红毯提名和投票规则

 
这台由复旦大学团委学生艺术团办公室(以下简称「团艺」)承办的大型晚会,因其在毕业季中的特殊位置,承受着来自师生们的巨大期待和舆论压力。台前幕后的演职人员就像在驾驶着一艘远洋帆船,他们不知道风会把它吹到什么方向,只能尽力把握住大致的航线。「心里没底」因为在正式演出结束之前,毕业晚会究竟会办成什么样,在所有人心里都是未知数。
 
没有时间留给他们去消化复杂的情绪。面对每一个棘手的突发情况,他们能做的,只有把注意力放在晚会本身、节目本身上,专注地去寻找解决方法调整风帆,将摇晃的船只拉回安全的轨道。
 
 
 意象 
 
抛开「毕业」的特殊定位,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场包含14个节目、涉及到66位工作人员和178位表演人员的晚会。但办好一场晚会需要什么?这个问题放在半年前,也许王心远也很难做出回答。
 
那时的她刚刚建起一个4人小群:「毕晚第1步:先有个导演组」,一个礼拜之后,群名加上了「扒皮」两个字。她、夏田恬、钟诚、孙浩岚,分别负责毕晚的节目、宣发、视频和行政工作。他们想讲述普通复旦人的生活替经历了疫情、承受着考研或出国压力,前途未卜却仍奋力挣扎的2021届毕业生发声。晚会主题初步定为「突围日记」。
 
2月,工作人员团队基本组建完毕,其中大多数是团艺成员和校内其他学生组织的骨干。例如节目导演庄修涵,她已给毕晚「打杂」过三年,积累了相关的工作经验。
 
但那些都是「外围工作」,真正关乎到一场晚会如何举办,需要哪些具体的元素,她仍需从零学起。寒假期间,她看了许多晚会视频,包括历年的复旦毕晚以及b站跨年晚会等等,以寻找能够运用或者借鉴的模式。
 

2021毕业晚会现场照片,拍摄者:鲁佳辰

 
开学初,她所在的活动策划组每周在叶耀珍楼503开会讨论。他们希望用一个意象,去象征普通人的毕业,去探讨复旦人与复旦之间的关系。每名成员都制作了一个ppt来阐述自己的想法,14个人,14种意象其中包括地铁站和人群、行人和车站、叶子和扶桑花等等。
 
直到胡耕源提出「森林与猎人(探险家)」,整个策划组的同学们都为之惊艳。王心远尝试着进一步丰富这一意象——猎人未必能够一直在森林里寻找到想要的猎物,但是依然能够有所成长,有意外的收获。在这一对意象中饱含的「足够美好」和「无法般配」是现实的,也是动人的。
 
由此出发,今年的毕业晚会节目形成模式也有了一定的改变。改变往年毕晚节目通常由社团自行上报的流程,每个节目编导在与社团沟通、拟定节目的过程中,率先提出自己的设想,成为了和社团一起创造节目的伙伴;最终的舞台呈现也是编导先行一步完成设想在分节目彩排和联排过程中逐步调整实现,方才落地。复旦大学学生舞蹈团的原创舞蹈作品《白日梦想家》中融入的「气球」元素,就是对接该表演的节目编导庄修涵提出的意象。
 

| 复旦大学学生舞蹈团表演《白日梦想家》,拍摄者:沙岳岩

 
郭禾最初接到「森林与猎人」这一「命题作文」时也陷入过创作并不流畅的困境。在以毕业生为主的演员团队中,像他一样的大一新生并不多见。他同好友曹中廷一起代表复旦Hiphop社演唱原创歌曲《寓言》,作为整场晚会的开场曲。
 
「我们以前写歌都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现在得按照这个主题去进行。「甲方爸爸」是导演组,我们就按他们的来。
 
拿到这个主题,他的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出了《魔戒》里的画面。于是去翻阅原著中的文字,顺着画面完成了英文hook的创作。「森林与猎人」的意象也在歌词中得到了更多元的阐释——猎人在森林里可能会迷失方向,「starving stucking in this stunning forest」,过程中需要牺牲自己的部分理想,舍弃手上的花,但为了更崇高的使命要一直前进,「Golden ripples lighting up the rivulet」。
 

|《寓言》演出照,图源:郭禾

 
如何去象征普通人的毕业?节目组选择抓住「森林与猎人」的意象。与之并行的视频组原本打算围绕「突围日记」拍摄故事片,展现普通复旦人的生活,却因为始终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故事在短短几分钟内浓缩复旦人毕业的喜怒哀乐,在不知第几版剧本和第几次讨论后因为「还是不够真实,不够接近普通复旦人的故事」而无奈放弃。「突围日记」这一主题,也因不适合毕业季快乐、温馨的基调,被「更高处晴空万里」替代。
 
「没有遗憾的毕晚总归是不完整的。」
 
对于视频组总导演钟诚来说,这半年留下的遗憾「太多太多」,有凝聚众人心血的故事片最终难以呈现,有快节奏的「FDUnlocked」视频在晚会上被分成了前后两段,也有剧组成员连续熬了两个通宵剪出来的毕业MV花絮最终因为节目设置没有在晚会上播放出来。
 
「每个人都值得被看见」是他的理想,但在整个毕业季系列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妥协和放弃。生活不是童话「无依无靠在森林里 我要怎么坚持」,答案不在歌里。
 
 
 意境 
 
王心远并不否认这是一台具有浓重个人色彩的晚会。「我的元素、我的故事、我的感谢、我的愧疚、我身边的人,都无一例外地呈现在了这里。」
 
对于毕晚这部作品,她有自己的坚持。使用不规则舞台,依靠幕间剧而非主持人串联起整场晚会尝试直播大屏的特效和同步字幕等等,都是这届毕晚的创新之处。
 

幕间剧,拍摄者:鲁佳辰

 
她不奢求现场观众能够快速理解到蕴含其中的意象和巧思,毕竟大多数人来看晚会就是为了开心,肯定不会像做晚会的人一样如此认真地去对待这个作品。但她,和她身后的团队,仍想要尽力去讲好这个复旦人与复旦的故事。她希望这部作品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可以有一定的流传价值。
 
「可能都是小小的一步,但是可以看到毕晚在进步,在按照它自己的规律和方式成长,在更加游刃有余地带着镣铐跳舞吧。」
 
正式演出的效果完全出乎她的预料,「零失误」是她对晚会的评价。最令她担心的节目是复旦新闻联播,临时前来救场的两位主播于丹和陈瀚乔前一夜刚拿到稿子,在上场的前一个小时仍在一边排练一边修改,但是对这个节目所有的害怕与担心,都在观众听到「摸鱼学fishology」爆发出的笑声后烟消云散。「这是我在整个晚会最开心、最满足、最有成就感的时刻之一」复旦新闻联播的梗都响了。
 

复旦新闻联播,拍摄者:沙岳岩

 
钟诚也有类似的感受。线索视频「FDUnlocked」早在4月份就已发布在团艺的公众号上,片中展示了各式各样在复旦4年也许都不曾了解的冷知识文图的楼梯和电梯的楼层显示是不一致的,三教的「石榴」是可以推的,顶楼的任意门也是可以打开的……尽管在试映时受到了一致好评,但在晚会播放前整个团队的心情依然忐忑。他们不知道视频的小设计能否被观众看到,故事的桥段能否引起观众的共鸣。
 
然而毕晚现场播放时,观众的欢呼声成为了回答一切问题的答案尤其是当画面中的人物集体转动三教的「石榴」时。整场晚会中,从观众席不断传来的掌声和笑声是所有演职人员这半年付出最好的回报,「大家笑了我们就爽了」,一位导演在群里如是说道。
 

| 图源:复旦大学团委学生艺术团公众号

 
是观众太善良了吗?
 
如果一定要去分析这台晚会成功举办的原因,则不得不返回它的特殊定位:「毕业」。正如演员李燕青评价毕晚在整个毕业季中所处位置时所说的,所有的毕业活动都在堆积情感,到毕晚,是一个情绪的爆发点,是无数句「毕业快乐」堆起的快乐高峰。
 
「我之前以为,我自己的毕晚我会很难过」,李燕青感慨道,「但其实毕晚不是那个毕业的点,毕晚是让大家聚在一起的快乐的晚会。」毕业固然充斥着泪水,但毕晚却能让毕业生回忆起在复旦的快活日子。
 
而对于团艺的众多幕后工作人员来说,毕晚更像是团艺人在毕业前的一次大考,意味着他们从团艺正式毕业。筹备毕晚的工作强度非常高,也会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业和生活。可虽然后悔二字常挂嘴边,在6月20日晚上看到晚会办成,还是由衷地感到值得。
 
正如晚会中另一首原创的说唱作品《未曾离开》中所写的那样,「破茧成蝶奔向花海/仍然背负着期待」她们顶住了压力,完成了期待。
 

团委学生艺术团活动策划中心大合影,图源:王心远

 
每一届毕业晚会都是复旦毕业生的独家记忆,和毕业歌曲、毕业典礼一样,是若干年以后回想起来会心一笑的回忆。
 
这可能是很多人最后一次在复旦登台演出、最后一次相聚在一起做一场晚会、最后一次遇见彼此。
 
当校歌响起,晚会落幕,这意味着他们在复旦停留的时间又少了一晚,距离更广阔的未来也近了一些。
 
告别复旦,扬帆起航,满载情怀,驶向不定的远方。

 

 

微信编辑丨金雨丰审核丨蒋涵 蓝庆旦


 往期精彩  


青回杯丨复旦人写高考作文大赛(全国甲卷组)


我在复旦做展览:文博系的策展人们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