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来大葱开花也很美!中乌合力打造的全球葱园长这样 |鲁健访谈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CCTV4 Author 鲁健访谈

你确定,你认识葱吗?

这是葱↓

这是葱↓

这也是葱↓

你知道吗?葱既是食材、中药材

也是一种观赏植物

全世界有1000多种葱属植物
在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建的全球葱园
收集保育的葱属植物已有300余种
达到全球葱属植物种子总数的三分之一
全球葱园是中乌科学合作的桥梁
是人才交流的基地
更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创新实验和范例
在建成5年间 中乌两国植物学家开展了
一系列植物多样性保护和科研互动工作
不断向收集全球80%葱属植物种子的目标迈进
同时在葱属植物基础上
拓展研究了郁金香等百合科植物
下一步还要合作研究独尾草
国际合作的触角也已拓展到格鲁吉亚等西亚国家
进一步保护了“一带一路”的植物多样性
带动全球对植物种质资源的关注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人类的职责
需要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
在这条道路上
中国科学家持续贡献着中国智慧
正如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所训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人类与自然要协调发展
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中乌全球葱园成共建“一带一路”范例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葱是一种日常食材。其实,全世界有1000多种葱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中亚、西亚及中国。其中的一部分是重要经济物种,以食用、药用为主,也可以做成酒,还有大约一半可以作为观赏植物。
在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葱属植物种类都非常丰富,在葱的食用、药用等方面,两国有着相似的方式,双方相关专家此前也有过合作。在此基础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出了共建全球葱园的构想。
“当时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葱属植物考察,孙航所长和我们几个人在塔什干的一座山上突然有了建全球葱园的想法。”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主任孙卫邦回忆称,在有了这个想法后,他们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植物研究所所长Komiljon进行了讨论,对方称这是很好的主意。
中乌全球葱园由中国昆明中心和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中心组成,分别于2017年11月、2018年5月启动建设,它是中乌科技合作的桥梁,也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成功且创新的实验和范例之一。
在中乌全球葱园建成的5年间,昆明和塔什干两个中心收集保育的葱属植物已有300余种,达到全球葱属植物种子总数的三分之一,成为了全球葱属特别是野生葱属植物保护、研究、资源挖掘和科学传播的重要基地。
“我们想以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为切入点,扩大到整个中亚甚至全球,希望能够收集80%以上的全球葱属植物种子进行保育。”想到达80%的目标,就需要更多的国家进行全球植物的合作研究,“全球葱园在陆地当中是活植物栽培的保存方式,还有一些如果不能用活植物栽培,也不能用种子,我们希望把它的DNA保存起来。”


全球葱园(Global Allium Garden)的缩写是GAG,孙卫邦说,GAG也可以解读为Good And Good,好上加好。
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任重道远
中乌全球葱园不仅是中乌科技合作的桥梁,也是两国人才交流的基地。
Komiljon从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后毕业后,成为了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的领军人物。“2015年到2016年,昆明植物研究所接收了很多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年轻学生。他们在葱属植物、葱属物种分类学、葱属物种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其中一个年轻学生叫丁宇,在昆明植物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后返回塔什干,现在成为了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副所长。”Komiljon不无骄傲地说,丁宇的团队里面有很多非常了解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年轻人,“2013年我来昆明时是一个人,现在我们在昆明已经是一个大团队,有了很多年轻人才。”

目前,中乌双方已从葱属植物的研究拓展到百合科郁金香的合作,下一步还要合作研究独尾草。孙卫邦表示,这种合作也会拓展到西亚,比如格鲁吉亚,那里有一些球根类的植物,他们也想加入合作团队。
Komiljon也提到,中乌双方想建立新的联盟,即泛第三极地区研究的科学联盟。“跨边界区域物种的研究目前还有限,在中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国家的物种红色名录。我们应该团结所有中亚科学家,共同努力。”
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资源,研究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孙卫邦说,要站在更高的高度去开展相关工作,“以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合作来带动全球的关注,共同为人类的发展贡献科学家的智慧,贡献种质资源对人类发展的作用。”

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与乌兹别克斯坦的科学家合作的过程中,孙卫邦更加体会到共建“一带一路”是要建设一条开放发展之路,同时也必须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全球性挑战,全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作为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和利用创新团队带头人,过去几十年来,孙卫邦持续推进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作。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这个概念是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由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把它理论化、概念化、国际化。”孙卫邦说,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初级概念在2005年提出,截至目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发表的文章超过1600篇,一半以上是英文的,并被其他国家引用在其本土植物的保护方面,“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主席Stephen Blackmore曾表示,这个概念是中国智慧的体现。”

在拯救野生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植物学家前赴后继,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而努力。这种传承在华盖木研究工作中可见一斑。上世纪80年代,第一代研究华盖木的植物学家完成了引种,通过人工繁育,在植物园进行栽培。作为第二代做华盖木研究的植物学家,孙卫邦见证了华盖木第一次开花。从引种到开花,整整过去了30年。而后,孙卫邦的学生又花了5年时间,研究出了华盖木的遗传背景,“做木本植物的保护,没有10年、20年时间是等不到结果的。”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是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所训,孙卫邦说,这八个字中包含着天人合一的理念。

“我们不能狭隘地看待植物,不要想这个植物能不能治病、能不能吃、对我们有什么用。人类是自然界的一个物种,我们保护自然界的物种,也就保护了人类。保护利用好了植物,也就是为我们人类造福。”

来源:中央电视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