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大乱象消减机器人产业活力

2016-08-24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

 高端产业低端化、轻研发、乱补贴等短视行为正消减行业生命力

◆ 企业研发成功打破外资品牌垄断,被外企盯上,“他们说,你要是量产我们就降价打压”

文后有读者福利:“你写评论我赠书”


记者丨翟永冠 陈灏 张遥


  在政策引导及市场需求刺激下,我国机器人产业正步入发展“快车道”。来自国际机器人联盟(IFR)的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约占全球销量的1/4,国产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的国内市场份额也突破30%。IFR预测,到2017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但记者近期调研发现,国内机器人产业井喷式发展的同时,低端化、轻研发、乱补贴等新问题也逐渐显现,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应当及时针对相关问题做好防范工作,健全制度设计护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国内机器人市场井喷发展

  

  IFR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4.8万台,同比增长12%。其中,中国销量达到6.8万台,同比增长17%,约占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的1/4,超过了整个欧洲市场。

  

  国内机器人市场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政策红利的释放和巨大的产业需求。机器人产业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突破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按照《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计划达10万台,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2015年,国产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占国内市场份额达31%。

  

  “我们正经历一场科技革命,制造业的生产从大批量、少品种的生产转向多品种、少批量的柔性生产,生产线正在发生改变。”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秘书长王国耀说,制造业转型趋势和人口红利转型,对机器人的需求正应运而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机器人企业已超过800家,其中整机企业有200多家,整个产业呈现井喷发展态势,各地还出现了不少以发展机器人为主的产业园区。“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核心就是智能制造。”王国耀介绍,在浙江,一些地方已着手布局机器人产业和产业园。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不断涌现的机器人企业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打下了基础。“在很多力量共同的推动下,一个产业更容易成熟,有这么大的一个群体在做这个产业,还有更大群体在关注这个产业,这对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来讲是巨大的利好。”王国耀说。

  

低端化轻研发乱补贴苗头浮现

  

  在国内机器人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新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一是高端产业低端化。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已出现“高端产业低端化”的趋势,并有投资过剩的隐忧。记者在山东、浙江、广东等地调研发现,不少本土制造商主要制造中低端工业机器人,急切盼望提高生产能力。

  

  迈赫机器人副总经理赵永军认为,整体来看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处于上升期,但是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机器人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技术性能和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国外还有差距。在无故障服役的时间上,与国家提出的8万小时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目前国内机器人企业大多是近5年成立的,规模较小,多集中在系统集成领域,整机研发能力有所欠缺。”广东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胡闻说,机器人企业数量多,行业分散,容易形成一哄而上的局面。在一些省市,部分企业为了“傍概念”,甚至将本不属于机器人范畴的自动化装备纳入机器人的统计范畴。

  

  二是研发软件投入力度有待加强。有业内人士指出,机器人产业不仅需要“硬件”条件,其背后“软件”也非常关键,而这往往被多数人忽略。当前,机器人产业中还存在“争抢”人才的情况,不少企业喜好“走捷径”,不愿真正踏实搞研发投入,靠偷取技术、重金挖走人才。

  

  浙江机器人企业恒丰泰公司董事长叶胜康等人表示,在进行技术研发过程中,还面临着国外企业“价格战”的现实压力。叶胜康介绍,公司用十年时间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大型种分槽用减速机,打破外资品牌垄断,“但几年前,我们还没有达到量产技术时,就被几家外国企业盯上。他们说,你要是量产我们就降价打压。

  

  三是补贴乱象不同程度存在。除国家政策支持外,一些地方也出台政策对机器人产业进行补贴。郑州、常州、重庆、天津、上海、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成都等城市都将机器人作为当地的重点发展产业,并陆续出台机器人相关优惠政策。

  

  胡闻等人指出,一些补贴政策被部分不良企业盯上,靠拿补贴“过日子”“套钱用”。在利益驱使和首台(套)数量限制下,一些企业通过注册多个公司,申请首台(套)项目资金。“为了补贴而成立的公司太多了,难免有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胡闻说。

  

产业发展待正本清源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当前一些行业乱象导致行业健康发展受制问题,亟需在前期做好防范,完善相关制度设计,对扶持政策进一步细化规定,以期推进“中国智造”的顺利实现:

  

  首先,加快工业机器人行业标准的制定,完善行业基础设施。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工业机器人的生产端,由于国内市场迅速发展,在诸多指标行业标准尚未统一的情况下,很多项目迅速上马造成资源浪费、抬高成本。建议推进机器人标准化的制定,同时寻求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扩大中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

  

  其次,加强资源整合,夯实研发支撑。王桂强等人建议,政府部门善加引导,在政策资源的利用、倾斜上加强把关,将企业的核心技术与竞争力作为重点标准,避免政策资源的浪费。同时,针对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机等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相关支持政策有待细化。他说:“我国还需要加强对关键核心部件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并注重企业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缓解国外企业竞争压力。”

  

  第三,强化补贴监管和人才培养。“国内机器人企业大都处于摸索阶段,需要花费巨大时间、金钱。”叶胜康说,一方面希望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保持补贴政策的持续性,对机器人产业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有效培育;另一方面建议将科研补贴和产业补贴分开,完善评价机制和准入机制。“目前不少科研项目只停留在实验室,有些企业、院校申请了课题,做出一个样机就完事,也不同程度地造成资金浪费。”

  

  同时,高端机器人应用人才的激励也亟需重视。机器人企业长盈精密公司总经理助理罗卫强认为,工业机器人是综合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其研发与应用情况是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加强高端机器人应用人才的培养。


刊于《瞭望》2016年第34期;原题《“三重门”消减机器人产业活力》;新媒体有编辑,全文点文末【阅读原文】可得


推荐阅读

机器人产业混战乱象:"补贴"出来的低端产能?

专访工信部部长:“2025”推进一年,情况如何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信息技术协定扩围意味着什么


你写评论我赠书

赠什么书?

瞭望新媒体与中信合作,接下来连续为热心读者送出《博弈思考法》和《我们为什么要去火星》。

◎ 怎么得到?

1.在当日瞭望微信任意文章后发表你有见地、有建设性的评论,被选取后点赞最多者,可获赠上述两种图书之一。截止时间为当日24时。

2.每人两周内只能获赠一次。


瞭望  OutlookWeekly1981  


转发请注明【来自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瞭望客户端

更多精彩,请订阅《瞭望》新闻周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