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瞭望丨中国迎来科技发展新周期,抢抓机遇我们该做什么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 2021-03-06

两篇文章

 《中国迎来科技发展新周期》

  • 近500年以来,一些欧美国家抓住了蒸汽机革命、电气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等重大机遇,成为世界大国和世界强国

  • 中国也要用好科技这一革命性力量和有力杠杆,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国家强的发展路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我国总体接近世界创新第一方阵,正面临与历史机遇期叠加的科技新周期

《抢抓新周期机遇,我们该做什么?》

  • 抓住顶尖人才、制度环境、前沿方向这三个关键环节,实行重点突破

  • 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和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实践脱节,已成为创新强国人才建设的短板

  • 科研管理围着项目转,科研人员要花费大量精力申请各类科技项目,并要应付大量评审、考核、验收等工作,影响了重大原创性成果的产出

  • 一些重大技术项目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未来前沿和关键领域的前瞻研判,树立充分的战略自信和赶超跨越的雄心


中国迎来科技发展新周期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陈芳 董瑞丰 刘宏宇


  中国正在迎来科技发展新周期。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学科交叉融合及多点突破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时代。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掀起创新浪潮:从大国重器不断亮相,到“新四大发明”蓬勃涌动,从清醒认识“核心技术靠化缘要不来”,到主动牵头国际大科学计划。时逢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大地上正在写就以创新为标志的“春天的故事”。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历时一个多月,赴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安徽等地,深入采访院士、科技领军企业和创投界人士以及科技部门负责人等数十人,对中国正在迎来的科技发展新周期进行深入的研判。


从落伍者到赶超者的新态势


  “天眼”探空、蛟龙探海、量子传信、超级计算机领跑、体细胞克隆猴问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一系列科技成果位居世界前列,25个科技前沿表现卓越。


▲ 2017年6月1日,马里亚纳海沟作业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离开“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缓缓进入水中(刘诗平摄/本刊)


  从铁基高温超导到多光子纠缠,从发现中微子振荡新模式到聚集诱导发光……近年来,中国基础研究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基础科研领域成果“多点开花”。


  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发布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是前25名里唯一的中等收入国家,比上一年又前进3位,部分指标位居榜首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统计显示,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2012年的52.2%提高到2016年的56.2%。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中国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涌现,形成了从现代化的落伍者到追赶者、领跑者的新态势,我国总体已接近世界创新国家第一集团。


  科技投入稳步提升。据统计,我国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支出的总量逐年增长,自2009年以来一直位居世界第二。企业已成为研发经费的最大来源。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力度鼓励科研人员潜心基础研究,“允许十年不鸣、争取一鸣惊人”。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王泽山院士,一辈子全心全力干好火炸药一件事,终使中国的火炸药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


  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强化重大基础研究攻关。我国不久前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明确,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和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这表明,基础研究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科学支撑。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近年来,我国留学人才回流呈现“现象级”态势,2016年突破40万人。自2008年国家一重要青年计划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超过4万名。


  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负责人说,中国正迎来“最大海归潮”,为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上世纪20年代,苏联学者康德拉季耶夫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理论时发现,科技发展周期决定了生产力发展周期,科学突破在先,随后带来技术创新高峰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向我们迎面走来,科技发展更加多元。”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说,中国正处于大量基础研究成果加快向技术应用转化的历史性阶段,科学和经济正进一步紧密结合,同时,颠覆性技术在世界上不断涌现,必将重塑全球经济和产业格局。


▲ 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诞生,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金立旺摄/本刊)


科技新周期与历史机遇期叠加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科技发展也迎来新周期,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制度优势、历史积累、“智力红利”以及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首先,制度优势是根本保障,集中力量办大事让我们能够从容把握、引导科技新周期。


  多年来我国积累了实施“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的创新经验,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关统计显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有组织的、定向的基础研究和代表国家意志的重大科技项目,也逐渐成为重大科学突破的主要手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说,中国的量子通信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还处于勉强模仿阶段,但20年后,这个领域的世界大会如果中国缺席,就意味着含金量不够。“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其次,改革开放是强大动力,40年实力积累让科技新周期“水到渠成”。


  2016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1.57万亿元,超过日本、德国,位居世界第二,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能力,是未来我国科技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科院副院长张杰院士认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最短时间内开展的最大规模的创新行动。当国家实力积累到一定阶段,财力、政策和机遇捕捉的能力都上了一个台阶,科技和产业整体实力才能上一个台阶。


  “钱多了,心大了,眼界宽了,火候到了,才有创新成果的蓬勃涌现。”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认为,中国现在科技创新的发展与经济实力密不可分。企业也好,国家也好,这时候要“吃着碗里的、瞧着锅里的”,提前做好战略布局。


  第三,人才集聚成关键支撑,为迎接科技新周期注入澎湃活力。


  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我国通过自主培养、海外留学等,培养出一支强大的科研创新队伍。2016年我国全社会研发人员总量达381万人,占世界总量的30%左右。


  “珠穆朗玛峰只可能耸立在青藏高原,而不会出现在平原。我们有几百万研发人员,积累的人才就是青藏高原,就是迎接和引导新一轮科技周期的有力支撑。”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张先恩说。


  第四,应用市场广阔是激励平台,大大提升了13亿多人的获得感。依托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市场需求,以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新四大发明”为代表,不断开辟新市场、创造新需求、形成新产业。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认为,中国将世界最大的互联网用户优势与市场优势相结合,创造了惊人的数字经济规模,未来数字红利还将不断释放。


▲ 5月10日,世界上运营海拔最高的有轨电车在青岛下线(李紫恒摄/本刊)


  此外,信息化、全球化是持续推力,实现了中国与世界的同频共振。受访专家表示,信息化时代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方兴未艾,加速了人才、知识、资本等在全球的流动,推动中国重要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积蓄强大新动能。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说,近500年以来,世界经历了数次科技革命,一些欧美国家抓住了蒸汽机革命、电气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等重大机遇,成为世界大国和世界强国。中国也要用好科技这一革命性力量和有力杠杆,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国家强的发展路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0.12毫米超薄电子触控玻璃近日在安徽蚌埠中建材信息显示材料有限公司下线,标志着我国玻璃产业浮法技术工业化生产达到较高水平


科技新周期呈现三大特征


  “科技的发展不是均匀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每当浪潮接替期,便会涌现新的窗口机遇。”《浪潮之巅》一书的作者、知名科技作家吴军认为,应深刻认识和把握科技新周期的特征,抢抓新周期窗口机遇。


  首先,科技新周期是窗口期,机遇稍纵即逝,一些颠覆性创新意味着“赢者通吃”。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既给我们留出“弯道超车”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窗口”关闭、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


  以量子计算为例,中科大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郭光灿院士认为,量子计算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础计算能力,一旦形成突破,会使掌握着这种能力的国家迅速建立起全方位的战略优势,甚至改变世界格局。谁能率先实现“量子霸权”,谁就能在大国博弈中占据上风。


▲ 2016年12月10日,西藏阿里观测站,“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过境(金立旺摄/本刊)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说,科技新周期要求我们必须紧抓难得的战略机遇,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下好先手棋、抢占制高点,在国际科技竞争格局中赢得先机、占据主动。


  其次,科技新周期是创新加速期,颠覆性技术创新周期不断缩短,必须加快“非对称”赶超和集成协同攻关。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的研究显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发明到工业应用的周期为30年,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一周期已经缩短为10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以摩尔定律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规律显示,科技几何式倍增、颠覆性发展的周期越来越短。


  潘教峰认为,以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要突破口的新科技革命,正从蓄势待发状态进入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高地争夺要抢占有利地形,要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组织优势科技资源开展协同创新和集成攻关,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赶超”。


  最后,科技新周期也意味着科技超越期,要在更多尖端领域的“大山头”持久攻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张杰院士表示,迈向科技强国,将是我国科技水平加速追赶和超越的关键时期,发展短板亟待补齐,风险挑战尤须防范。


  在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获奖项目中,油气开发、现代煤化工、深海探测等技术榜上有名,通过自主创新,我国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但在更多尖端领域的“大山头”,尚需战略布局并持之以恒攻关


  比如“缺芯少魂”的问题。专家表示,面对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个最大的隐患,既不能盲目悲观,也不能被非理性情绪左右,而应找准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通过持续的、全方位的投入与创新,加速创新周期的到来。LW




抢抓新周期机遇,我们该做什么?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陈芳 董瑞丰 叶前 徐海涛 阳娜


  从世界科技强国发展历史看,具有划时代意义科技成果的产生,很多来自国家科技项目的系统集成攻关和创新引领。

  

  回过头看,1976年是奠定日本半导体产业竞争力基础的元年。从这一年开始,日本通商产业省(现经济产业省)推行“举国体制”,整合了当时日本政府和民间企业的几乎所有相关研发力量,全力推进“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组合”,迅速缩小了与美国的技术差距。

  

  多位受访科学家、企业家建议,抓住顶尖人才、制度环境、前沿方向这三个关键环节,实行重点突破,确保我国能够抓住用好科技新周期,加快科技强国建设步伐

  

以更宽广的胸怀和更大的力度延揽人才

  

  凝聚全球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的新赛跑中,谁拥有更多人才,谁就拥有创新优势。人才结构如果不合理,抓住科技新周期的过程中就会面临“骨质疏松”。

  

  国内芯片急需更多的基础研究人才,这是行业专家的共识。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认为,国内相关人才培养之所以存在“头重脚轻”的问题,一方面因为芯片等底层技术有较高门槛,只有顶尖院校才培养得出来;另一方面也因为国内人才培养、评审机制仍以“数论文”为主,科研机构的芯片研发人员晋升、薪资都不占优势

  

▲ 5月3日,寒武纪科技公司发布的国内首款云端人工智能芯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金立旺摄/本刊)


  “全国2600多个计算机专业,本质上都在教学生如何用计算机,而不是怎么造计算机,就如同汽车专业只培养驾驶员一样。”“龙芯”首席科学家、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胡伟武说。

  

  人才是创新驱动的关键。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和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实践脱节,已成为创新强国人才建设的短板。

  

  发达国家对高端人才的争夺不遗余力,普遍建立为人才竞争服务的移民制度,创造更富竞争力的人才环境。近年来我国设立了多层次的人才计划,发挥了激励创新、培养人才的积极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有关数据显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数超过190万,美国占一半,中国只有5万名,排名世界第七位;该领域最顶尖的30位科学家,几乎全部在谷歌公司。

  

  越是顶尖、颠覆、前沿领域,人的国际化程度就越高。以美国为例,具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中,1/3出生于外国。近十年美国诺贝尔奖得主中,一半是美国以外出生的;二战后,重大科技成果80%由引进的外国人才完成。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才驱动。所以在出台科技政策方面,要思考如何让愿意创新、有创新能力、取得创新成果的人得到社会更多的尊重,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荣誉层面

  

  面对发展的新阶段、新任务,面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激烈竞争,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以充分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

  

清除影响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

  

  “一听填表就头疼,一让报账就发懵”——多位科学家特别是海归人才用这样一句话调侃自己疲于应付经费报销、成果报送验收等事务的窘态

  

  “坐不了冷板凳、啃不动硬骨头。短期出成果的压力迫使科研人员不敢选择基础性强、周期长、风险大、产出不确定的研究方向。”多名受访科研工作者反映,当前科研管理围着项目转,科研人员往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申请各类科技项目,并要应付大量评审、考核、验收等工作,影响了重大原创性成果的产出。

  

  能否把科学家从繁琐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安徽大学校长匡光力说,少用财政预决算及其绩效评价模式来审计、管理科研经费和成果

  

  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科技投入时常出现“营养不良”。不少科研工作者反映,“科技投入要求必须成功”,往往催生出大量低水平重复项目,决策不当、资源浪费等现象仍然较多

  

  “分类配置资源是改革的一个关键点。”王志刚表示,科技资源配置未来将进一步把国家战略意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科学家兴趣相结合,并有所侧重。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说,国家主要投入方向应是基础研究和涉及国家安全、未来战略的领域,其余的应由市场来配置资源。政府部门在进行科研投入时,应重视对科研机构的整体资金投入,而不是针对某个具体项目的目标引导,这样才能保证科研人员在宽松的环境下自由探索。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认为,颠覆性技术创新在目前的行政审批和评审制度下很难实现。对颠覆性创新的意愿应给予宽容、理解与支持。可能对未来产生影响的颠覆性创新技术,需要建立以市场为主导、吸引风险投资的机制

  

  世界科技强国开展重大科研计划,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国家科研实力和经济实力的明显提升。

  

  “在当前科学、技术、应用三者紧密融合、快速转化的大趋势下,企业不仅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承接者,更是原创性、基础性、前沿性科学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院长张红文说,建设科技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亟待发挥企业在科学、技术、应用上的“直通车”优势,加速培养更多领军型、复合型、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

  

  创新治理体系仍需完善,创新文化尚需厚植。“‘碎片化’问题依然存在,造成科技创新活动重复分散、无序竞争。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说,当前,科学精神还未深入人心,一些制约科学发展的传统文化因素仍未得到根本突破,崇尚理性、鼓励创新的科学精神尚需强化

  

  部分科研人员和企业家则建议针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相关规定、行动方案出台后难以落地的深层次原因,制定操作细则,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 4月28日,江苏镇江,260万吨/年沸腾床渣油锻焊加氢反应器即将吊装发运。这台“超级”加氢反应器重量和制造工艺复杂性均突破了世界加氢反应器的制造纪录(李响摄/本刊)


聚焦国家重大需求“靶向攻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科技重大成果井喷,这些成果前所未有地提振了我国科技界的创新自信,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开辟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广阔前景。

  

  国际竞争你追我赶,新形势下如何聚焦国家重大需求“靶向攻关”?

  

  以“中国脑计划”为例。作为“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该计划的战略思路为“一体两翼”:“一体”是以认识脑、阐释人类认知的神经基础为主体,“两翼”指脑重大疾病和人工智能的研究。

  

  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技术的结合,是“中国脑计划”的特色,聚焦国家发展需求,也有别于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脑计划。

  

  2016年以来,我国密集出台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引领国家科技创新的重磅规划和方案,推出了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清晰定位了中国科技创新供给的新坐标,形成了一个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系统布局,一些重点领域的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但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一些重大技术项目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未来前沿和关键领域的前瞻研判,树立充分的战略自信和赶超跨越的雄心

  

  “发达国家持续加强重大基础前沿领域部署,大力支持产业共性技术,高度关注交叉学科和融合技术,值得我们借鉴。”白春礼说,能源、信息、材料、空间、海洋、生命与健康、资源生态环境和基础前沿交叉等8个重大创新领域,事关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可在已有重大科技布局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领域规划布局,推进系统提升,强化重点突破,实现快速赶超。

  

  3月25日,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工艺鉴定和验收。这台用于观察微观世界的“超级显微镜”,是我国目前在建的最大科学装置。

  

  “在基础科学前沿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获得人类重大原始性的创新成果,是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吴季说,加强政府主导的、有组织的定向基础研究,中国科学家将在重大基础研究前沿的更多领域走到世界舞台中央

  

  中国桥、中国路、中国港、中国车、中国楼……一个个重大工程的诞生,编织起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版图,也夯实了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说,我国在工业软件、工业控制芯片、数控装备和工业机器人等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不足,机器人和高端自动控制系统、高档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8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国外产品占领。

  

  专家建议,从国家安全出发,应更加重视空间科学、深海及网络信息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大力发展核心技术,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久攻不下的“卡脖子”科研领域,应进一步打破相对封闭的研制体系,吸引市场化机制和力量参与。

  

  李国杰认为,从设计、加工到设备配套,芯片产业链漫长,涉及领域广,尤其需要经验的累积。要对引进消化国外技术的艰巨性有充分认识,对培养国内团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LW


刊于《瞭望》2018年第20期


延伸阅读

☞ 习近平: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 科技强国:向“世界科技中心”全力进军

☞ 集成电路产业的第三次国际转移,中国如何把握机会?

☞ 瞭望 | 我国人工智能芯片发展仍在奋力追赶

☞ 我国芯片产业离自主可控还有多远?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微信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王磊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唐朵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