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换届之年如何选好干部

2016-03-19 记者/韩冰 瞭望

 选出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配出结构优功能强的好班子,换出心齐气顺劲足的好面貌

 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敢于担当的干部用起来;把群众拥护的干部选出来;干部选拔要重视基层

 要提高干部考察的质量,首先要抓住提名环节,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


  从今年开始,全国市(州)县(市区旗)乡镇党委、人大、政府,市县政协以及市县乡纪委将陆续进行换届。在换届之年选出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就党委换届来讲,今年的换届,是由省市县党委五年制换届和基层乡镇党委三年制换届共同组成的,对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至关重要。”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李民对本刊记者说:“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起步之年,在换届之年能否选出给力的领导干部、领导班子,直接关系着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是否有着充足的把握。”

  

  受访专家认为,选出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配出结构优功能强的好班子,换出心齐气顺劲足的好面貌,能够为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政治标准要放在首位

  

  “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中国未来的发展关系着13亿多中国人民的福祉和利益,尤其需要一支讲政治、有智慧、能担当的干部队伍。”张希贤说,干部选拔工作,不仅要着眼未来三五年,更要前瞻未来,要围绕实现中国梦的目标,整体选拔配备新一代领导干部。“我们需要能够推动四个全面协调发展,适应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干部,这是换届之年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实现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选拔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着眼于中国的未来发展,应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选拔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优秀干部。

  

  首先,政治标准要放在首位。李民认为,干部人选要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高度一致。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做事、对人民负责,就是对党负责、与中央保持一致。”李民说,坚定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是干部选拔的关键。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用人导向。受访专家指出,现在有的干部出问题,主要出在“德”上,出在党性薄弱上。“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党性就是最大的德。”张希贤说。

  

  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来看,把政治标准放在干部选拔的首要位置,其意深远。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首次提出“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能否具有这四个意识,关系着我们党能否在新的发展阶段形成无比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张希贤说,新时期的干部要向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看齐、要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看齐,向中央治国理政的各项决策部署看齐,做到信念坚定、政治清醒、忠诚可靠。

  

  第二,要把敢于担当的干部用起来。“在换届考察中,要选拔敢于担当的干部。”李民说,当前中国的发展改革已步入了攻坚期、深水区,改革遇到的暗礁更多,阻力变大,不同的利益考量更是对干部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改革的关口期,尤其需要防止干部为官不为、懒政怠政,不能弄一批四平八稳、养尊处优的人上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

  

  李民建议,组织部门在选拔过程中,要注意甄别、仔细分析,集聚优秀人才、鼓励创新。防止因提拔一个懒官、庸官,影响整体政治生态。

  

  第三,要把群众拥护的干部选出来。“组织部门考察干部时,一定要接地气,要和群众评价结合起来,注重考察人选在群众中的口碑,把拥护中央、爱护人民、敢于担当的干部选出来。”李民说。

  

  最后,干部选拔要重视基层把那些在一线经过扎实磨练的干部用起来,鼓励干部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困难矛盾多的地方任职,结合换届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力度,积极推进干部能上能下。

  

  李民说,“中高层干部要能够运筹帷幄、科学决策,基层干部则要具备直接面对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抚慰群众情绪的能力。尤其今年县、乡、镇换届,这是大基层,干部一定要有直接面对群众、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

  

合理配备领导班子

  

  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事业的兴旺发达,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并非班子成员个体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班子成员个体特长的合理搭配。

  

  “领导班子的年龄、性别、民族、专业等结构是否合理,人大、政府、政协还要考虑民主党派等因素,直接关系着班子整体功能与合力”,张希贤说,在此次换届过程中,应从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角度,从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着力改善全面提高领导班子建设科学化水平,既要选准“千里马”,也要配好经验丰富、知识阅历深厚的“老黄牛”。

  

  受访专家指出,在统筹配备领导班子过程中,要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配备,统筹把握不同年龄层次干部配备比例,不简单以年龄划线,不搞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年龄层层递减和一刀切,注意发挥经验丰富、事业心强、工作得力的年龄较大干部的作用。

  

  “各级、各地的各个领导班子中,都应该有老中青干部。总体来说,上级层次的领导班子比下级的相对年龄层次大一些,但不能一刀切。”李民说,基层班子中需要有年长的干部把关、坐镇,面对瞬息万变的基层情况和人民群众的多样诉求,这样的“老”干部有丰富的阅历,处理起来有经验,得心应手;同时,年轻干部对新事物敏感,创新能力强,中年干部年富力强、不同岗位锻炼机会多,能够深刻理解国情、社情、民情。因此,应在班子中形成一个合理、科学的梯队结构。

  

  “老中青相结合,还是要以实践经验作为主要依据。”张希贤说,过去有的地方、有的部门,曾经出现过简单地以年龄划线提拔干部的倾向。被提拔的年轻干部,有的由于一直担任副职,有的“先天性”缺乏基层锻炼经验和决策实践能力,始终做不好一把手,也当不好家,影响了整个班子和发展大局。“论资排辈和‘唯年龄论’这两种情况都要避免。”

  

  受访专家认为,在利用好年富力强的“老”干部的宝贵经验和丰富阅历的同时,也要鼓励年轻人,使干部选拔更符合干部新老交替规律,符合改革发展对干部能力的要求。

  

  受访专家建议,例如,在市级党政领导班子中应加大45岁左右干部的配备数量,在县级党政领导班子中可加大40岁左右干部的配备数量,并可以提拔适当数量的年轻干部担任党政正职。

  

  而在乡镇一级,也应扩大选拔视野,改善班子结构。例如,可以加大从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力度。

  

  同时,为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受访专家建议,在干部选拔过程中,要以事择人、人岗相适、用其所长,提高领导班子专业化水平。

  

  张希贤说,选拔过程中,要注意改善领导班子专业、知识结构,选拔综合素质好、具有较高知识层次和专业素养的干部,防止一个班子中同一类型干部过于集中。例如,党委领导班子要注意选配熟悉党务和经济、社会、法治等工作的干部,要能够关心干部,建设好基层党组织,搞好党群关系;政府领导班子要熟悉现代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工作;纪委领导班子要注意选配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监督执纪问责的干部,等等。

  

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

  

  干部考察是一项细致又复杂的工作,考验着组织、纪检等部门的工作智慧。李民在基层调研中体会到:“实际生活中,有的人以利、以名跟人交往,有的则以情交往,如何看清干部的本质,需要正本清源、细致甄别。”“组织部门应该注重考察干部的科学化,不能图简单。”张希贤说。

  

  受访专家建议,要根据考察对象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考察方案。要优化考察程序和环节,简化测评项目,提高民主测评质量;适当扩大延伸考察范围,有针对性地听取知情人意见;根据需要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干部实绩和群众口碑;与考察对象集体面谈,增强直观了解。强化综合分析,注重把考察情况与考察对象的一贯表现进行比较、相互印证,全面客观评价干部。

  

  李民建议,要提高干部考察的质量,首先要抓住提名环节。对人选的考察,既要听上级领导的意见,也要听取普通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在提名名单确定之前,一定要做好调查研究,既可以开座谈会,也可以进行个别访谈。”

  

  李民说:“一个干部怎么样,同级班子成员、同事最了解。开座谈会,可能有人不敢说实话,配合个别访谈,就能了解真实情况。”

  

  对于年轻有为但有争议的党员干部,李民建议,组织部门本着对干部负责的态度,深入调研,慎重对待,要从爱护的角度出发,具体事情具体分析,看清干部的本质,以及干部所做的工作的实质,这样才能树立正风正气。

  

  为防止带病提拔,张希贤建议,要加强党务公开,“让党员群众充分了解,这一干部能力如何、作风怎样、家风正不正,要考虑群众意见的权重。此外,可用大数据管干部,掌握干部基本情况,尤其对干部的个人有关事项应当重点摸查。”

  

  受访专家建议,要坚持从严把关,对考察对象的干部档案必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必核,纪检监察机关必听,有关信访举报必查。党委对考察对象廉洁自律情况作出结论性评价,注意倾听群众意见,适当扩大考察预告和公示范围,畅通反映问题渠道。问题没有查清、疑点没有消除的不得作为提名人选。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出现“带病提拔”的要倒查追责。

  

  “严明换届纪律,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强化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始终保持整治不正之风的高压态势,这是确保换届风清气正的关键。”张希贤说。LW


刊于《瞭望》2016年第12期


推荐阅读


☞ 解读| 选人用人严把“三关”

☞ 解读|年轻干部怎么用

☞ 中国公务员的培训制度

☞ 回复“公务员”,可获得瞭望公务员系列报道


瞭望  OutlookWeekly1981  


转载请注明【来自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瞭望客户端

更多精彩,请订阅《瞭望》新闻周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