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医疗原创】谢颖夫:集成平台在省级区域性协同医疗服务中的作用

2016-12-12 e医疗 e医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点击文末“写评论”激扬观点。


谢颖夫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所谓的省级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信息集成平台,是指在省这一级区域范围内,利用信息系统整合各种医疗资源,实现医疗机构之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利用信息化的优势进行资源的整合,这已在很多服务行业大行其道,而在医疗这个特殊的服务行业,该趋势才刚起步,并在新医改的意见方案中得到了强化。


  省级区域性卫生信息化作为全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其重要性和不可代替性,不言而喻。随着国家新医改政策的实施落实,以医疗机构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信息共享是实现信息价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区域医疗信息共享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实现医疗信息的区域化共享,需要在不同医疗机构内部、之间把不同数据资源进行集成整合,通过协同方式实现信息共享,通常在这个过程中省级集成平台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区域性医疗集成平台建设分析


  目前区域卫生信息化正在全国各地有序推进,当前已经建好和正在建设的区域医疗集成平台大体可分为下面5类。


1.社区卫生信息系统


  社区卫生机构以全科医生为骨干,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服务重点对象是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患者、残疾人,融入预防、保健、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服务。这些都需要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来开展工作。


2.集团化医院模式


  以大医院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域的集团卫生系统。该系统的基本模式是在大医院或中心医院建议一个数据中心,辐射若干卫生社区。其特点是卫生社区可以直接共享到大医院或中心医院医疗资源,比如专家资源、设备资源、远程挂号预约、远程会诊。


3.区域医疗影像中心


  以地区为节点,构建整个区域的医疗影像中心,建设以医疗影像数据共享为核心的区域医疗影像平台。实现“基层拍片、中心阅片”功能,以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普及率,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医疗风险。


4.区域卫生信息化数据中心


  这是一个涵盖区域内全民诊疗信息、疾病预防与管理信息、公共卫生信息等全面的区域卫生信息化数据中心。通过网络可以随时查阅区内医疗卫生行业各种最新的统计数据,加强宏观管理,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利用数据中心对区域内各种医疗卫生数据进行采集、整合与挖掘分析,提供医疗卫生业务监督与决策支持。


5.区域电子病历共享系统


  这类系统能够实现治疗记录共享,让医生在接诊时能够了解就诊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医疗机构的诊疗记录,以此辅助医生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有效率,为减少重复检查检验、降低医疗费用创造条件。


云南省区域性医疗集成平台建设情况


1.建设背景


  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指导和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201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印发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云南省也在积极筹划建设符合本省特点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并准备在全省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基层系统”)。为了对全省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监督和管理,实现基层医疗机构间以及和其它卫生机构间进行数据共享交换、业务协同,需要建设云南省省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省级系统”),提供数据管理协同平台及其它辅助管理系统。


2.建设目标


  总体建设目标是建立云南省省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全省范围内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管理。通过本次建设先搭建基础框架,建设基础的业务和数据服务,在跨机构互联互通、统一接口服务、信息动态监管等方面提供服务——为即将建设的云南省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相关系统打好坚实的基础;为正在建设的以多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核心的云南省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提供医疗服务;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和医务人员的监管;为基层医疗卫生数据互通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支撑。


3.集成方式


图1 对接数据流向图


  数据集成采用前置机接口库的方式进行对接,主要原因是之前两个试点地区(玉溪市、红河州)都已和云南省公共卫生与绩效考评及居民健康卡等互联互通软件项目(以下简称“区域卫生平台项目”)进行了对接,已经明确并建立了完整的数据集成模式(包括前置机服务器、专线网络及前置机接口库),因此本着节约高效的原则可以直接复用原对接模式,不同类型的数据根据各自对接需求会有不同的走向,对接数据流向图见图1。


集成平台建设对省级区域性协同医疗服务的作用


1.为科学管理卫生事业提供保障


  通过省级区域性卫生集成平台的建设,可以方便地方政府部门全面、即时、准确掌握医疗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等方面的第一手信息,为科学制定和调整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政策提供客观依据,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规范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对更好地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真正实现“病有所医、病有好医”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为居民享有高品质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保障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管理置于社会公众监督之下,使医疗卫生服务更规范、更透明。


  地方群众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进行查询,了解个人健康状况、历次就诊和医学检查记录、预防保健服务安排以及各项医疗卫生服务政策、办事程序,做到“心中有数”。


  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采用数字医疗服务模式,实施预约服务、远程咨询会诊、转诊、转检、慢性病跟踪监控等服务,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更佳的运行效能,更好地满足地方人民群众多层次医疗保健需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3.为提高疾病防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提供保障


  通过省级区域性卫生集成平台的建设,有利于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即时全面掌握地方全体居民疾病变化趋势,及时发出健康预警和健康行为干预;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掌握患者就诊情况,及时安排康复和家庭随访;有利于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效能,保证应急处置工作有力、有效、有序开展,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



4.为开展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沟通与协作提供保障


  可以实现地方医疗卫生信息与社会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公安、教育等其他政府部门的有机衔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发挥医疗卫生部门在社会事业管理中的协同作用。另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基金等部门也可以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医疗卫生信息,方便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并不断优化保障政策。


5.提高社会整体医疗卫生资源使用效益


  发展新时期的地方医疗卫生事业,不仅是为了让广大群众生病后能看得好病、看得起病,更重要的是要让群众“少生病、生小病”。卫生机构可以通过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对居民实施全面有效的健康管理,让群众“不生病、少生病、生小病”,从而节约卫生资源支出,提高有限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益。


6.有效降低群众医疗卫生费用


  一方面通过实现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之间信息的有序共享和互认,可以让患者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重复用药,有效降低群众就医负担;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患者可以在线浏览和下载检查报告、咨询健康知识、预约医疗卫生服务等,降低因获取医疗卫生服务的交通成本、时间成本支出,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疗机构内人多拥挤的现象。


7.节约医疗卫生信息化整体建设资金


  医疗卫生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涉及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等多个方面,其管理的信息包括医疗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基层卫生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业卫生监督、院前急救、用血管理、妇幼保健管理、康复服务、医疗服务活动监督、建设健康城市、爱国卫生等。


  与分散建设、各自为营相比,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统一设计、统一部署应用软件和各项业务子系统,可以节省大量的建设费用,同时也可避免因标准不统一,无法互联共享而产生大量信息孤岛的问题。



专题内容往期精彩回顾

【专题预告】一场关于集成平台建设意义的探讨

【e医疗原创】计虹:当我们谈集成平台建设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e医疗原创】北医三院:集成平台与数据中心建设

【e医疗原创】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医院信息平台概述

-end-


推  荐

***《科技新时代》e医疗订阅方式请参考本公众号菜单栏“我们-杂志订阅”

***除本刊所有版权图片外,本文中其余图片来源为360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事宜。


©以上文章来源

e医疗2016年10月刊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