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姜竹松绘画作品展亮相园区城市艺术客厅


6月5日

“匆匆悠然  风景依旧

——姜竹松绘画作品展”

园区城市艺术客厅精彩开展



展览时间:

2022年6月5日~7月3日

(10:00~21:00)

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艺术客厅

(园区旺墩路268号圆融时代广场20幢)



在本次展出的早期作品中,可以清楚的感受到1980年代的时代气息。姜竹松与王广义、耿建翌、徐累等一批同时期的艺术家一样,受到现代主义大师的影响,学习绘画技巧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如《山坡上的小路》中自由、抽象的笔法,可以看到抽象艺术大师康定斯基中后期风格的影响;《瓯江边的小木船》、《节制闸的船码头》里既有野兽派马尔凯的灵动,也有波洛克的洒脱;而《远望海滩》系列中,对鲜艳色彩的捕捉源自莫奈等印象派艺术家对于光与色的敏感。



这些作品展示了姜竹松早期对不同类型绘画技巧的把握,以及艺术家回应艺术史的愿景。


‍‍

现场展览通过独特的空间设计

呈现了两部分叙事

一部分是艺术家青年时期写生作品

另一部分则是艺术家近期的水彩画作品

展览开头以两张室内场景绘画作为序曲,一张是艺术家学生时期于1983年画的《学生宿舍》,另一张为2014年去看望女儿在芝加哥画的《皜皜的卧室》,以两张不同时空场景的“风景”写生,拉开了这场跨越40年艺术家生涯的对话。



1986年,姜竹松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在之后的近40年间,承担了教学与行政工作。在远离艺术中心的江南水乡,他的创作丰富而多元,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与工作方法,超越媒介范畴,无论水彩、水粉、油画、丙烯,还是装置、雕塑、公共艺术和设计,均作为思考和表达的工具。本次展览虽然只选择了部分近期水彩画作品,但无论是探亲与旅行路途中的匆匆风景,还是休息间隙中的静物与感思,都展现了他对生活坦率的认知和更为成熟的艺术观点。《午后的阳台》《微风轻拂》《凌晨四点》《多博伊至萨拉热窝的途中所见》,这些作品与1980年代的写生作品相比更加生活化,在不经意间显露出的平和、淡然,不再将艺术史作为对象,而是将视角转向生活本身。


凌晨四点 31x41cm  2015年


值得提到的是,作为艺术家人生旅程中的“风景”,这次还展出了一些姜竹松在日常生活和旅行途中创作的静物作品。如《新鲜枇杷上市》《芝加哥艺术学院的冷水杯》《皜皜桌上小玩意》《风扇》……他认真的描绘了生活、旅行、探亲间隙中的日常并随笔写上感受,这些文字看似平淡却又饱含情感,将水彩的绘画转换成了记忆和情感的文献,深切而又动容。著名评论家、哲学家鲍里斯·格罗伊斯在《艺术力》中指出,如今的艺术不再是创造经典的美学形式,而是积极的介入和指涉生活本身,艺术作品是对生活的指涉,“因为生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次纯粹的活动,一次不导向任何最终结果的活动”。所以,我们今天用“鲜活”来描述生活、也用其描述艺术。这就是鲍里斯·格罗伊斯所说的艺术文献化的意义——鲜活的生活被试图展示的同时,也是艺术文献化的过程,只有文献才能展示图像中无法被展示的部分——“鲜活”,也即“艺术”。



 皜皜餐桌上的小玩意儿(41.5x31.5cm )2015年


艺术不应该只是艺术史的艺术,更重要是包括艺术家在内的那个时代中每个个体的生存感受。正是这些每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一个具体的时刻,组成了我们生活的全部,既有1984年《同学》那张画里的那个年青人和她的沉思,也有2015年《写生包》里那种即将出发的状态。在这个意义上,对于姜竹松来讲,展览之后的风景依旧。


 同学 16x20.5cm 1984年


 写生包  61x46cm  2015年



艺术家介绍

姜竹松


姜竹松,1962年生于江苏南通,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工艺美术系。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第三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美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首届江苏省学校美育教指委委员,中国美协会员,江苏省美协理事、水彩艺委会委员,苏州市美协副主席。 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与图像语言,关注“生命”与“自然”的命题,作品涉及绘画、装置和公共艺术创作等。作品参加九届、十二届全国美展及国内外重要展览,获第二、第七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优秀奖、江苏省第五届水彩画展银奖、北美艺术节小幅绘画展金奖等多个奖项,在上海、山西、苏州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览。


参观注意事项

因疫情防控要求,进馆参观须测体温、戴口罩、查苏康码、行程卡。扫场所码,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24小时内核酸采样记录。

带来不便,敬请理解!



责编:王子元   编辑:林林

来源:园区融媒体中心 园区文艺

分享、点赞、在看!为非凡园区三连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