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零售业发挥“减排传导效应”,助力“双碳”目标——《零售企业碳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在国家“双碳”目标引领下,为推进零售业绿色低碳转型实施步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组织低碳领域专家企业代表起草编写了《零售企业碳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团体标准(简称“《指南》”),旨在帮助连锁企业提高低碳发展水平,在已有的节能降碳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碳管理体系的建设。作为“中国连锁行业低碳转型路径研究与企业‘碳账户’探索实践”项目产出之一,该项目获得能源基金会的支持。目前,本标准已经正式发布,欢迎持续关注!
《指南》编写单位主要有: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事务管理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华润万家有限公司、高鑫零售有限公司、星巴克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迪卡侬(上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罗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斯瓦利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商业大学等。
在此,我们特邀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于洁处长作为编写组专家代表撰文,对标准进行书面解读。




一、《指南》出台的意义


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将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转型,绿色低碳将成为各行业发展的趋势。零售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通过低碳技术实现绿色运营,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作出贡献。为指导零售企业开展碳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组织编写的《指南》已发布。《指南》从碳减排、碳中和、碳资产管理三个维度,为系统性建设及实施碳管理体系提供全面指导。这也是国内首个提出“设定供应链减排目标”的行业碳管理体系建设指导文件。

《指南》的出台将对我国零售企业发挥行业优势,助力“双碳”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零售业属于商业流通领域,企业场所运营过程产生的碳排放量在国民行业总排放量占比虽然不大,但其经营过程紧密连接生产端和消费端,也存在物流运输环节的碳排放,并且上下游供应链长,影响行业多、范围广。以整个供应链减排为方向,零售企业所带来的碳减排效益不容忽视,零售行业实施低碳经济模式对推动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指南》的出台将为零售企业参与地方碳市场交易和履约工作发挥重要作用。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已将零售企业纳入地方碳市场范畴,尤其是北京市在碳交易开始阶段就已将零售业纳入,近年来随着地方碳交易工作的深入,企业通过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实施碳减排工作,逐年完成履约并达到降碳的效果。但是由于零售企业经营场所比较分散,且尚未有行业碳管理技术指导文件,部分企业仍存在管理体系不健全的情形,分阶段、分场所减排目标缺乏,疲于应对每年履约工作等问题等依然存在。尤其是未纳入交易的一般报告单位,在碳的管理体系上更为缺乏。《指南》的出台将为企业加强碳管理工作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为企业提供碳资产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指导企业以科学的方法实施碳管理,圆满完成年度履约工作的同时,也可在碳市场中获益。

《指南》的出台也将对引导绿色低碳消费理念产生积极影响。零售企业经营场所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指南》不仅对零售企业运营环节碳减排管理提出要求,又提出推动供应商生产环节降低能耗,优先采购带有低碳属性或标签的产品等具体碳减排管理措施,将会影响消费结构、消费规模以及消费者偏好等,进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居民消费习惯,引导并形成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



二、《指南》的实施要点


《指南》是推荐性团体标准。主要内容是遵循体系管理原则,通过实施P-D-C-A循环,结合行业碳排放特点,排放量核算要求,碳减排、碳中和、碳资产管理管理措施等,建立一套完整的、有效的、文件化管理体系,以提高企业碳减排绩效为目标,包括降低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指南》实施要点包括:

识别完整的排放源。零售企业由于其行业特殊性,相较于其他行业纳入排放范围广。首先,直接排放源含逸散类排放。零售企业为确保经营场所适宜的环境温度和食品安全,空调和冷冻冷藏设备基本全天持续运转,很多大型商超还会设置冷库。制冷设备运行时间长,冷媒对应的全球增温潜势大,冷媒逸散排放不容忽视;零售企业经营场所人员密集,消防要求高,灭火器配备量相对较大,灭火器储存和使用过程的逸散气体排放也需要纳入管理。其次,企业运营管理以外的上下游生产端、运输端、消费端和处置过程排放也纳入核算边界。零售行业供应链端的排放远远大于自身运营排放,其复杂的供应链导致上下游与商品相关的排放源全部需要纳入核算。

选定合适的基准年。基准年是企业碳减排绩效对比的参照年份,选择合适的基准年是有效建立体系的前提。首先,年份具有代表性。选择能够代表企业典型温室气体排放状况、能够反映企业排放现状及未来可预见性排放状况的年份;其次,碳排放相关的各项数据具备完整性和可追溯性。完整性是确保企业碳排放真实情况得以反映的前提,可追溯性是碳排放数据准确性的保障;再次,基准年最好选择两到三年。某些企业可能存在单独年份的碳排放信息不全,当一年的数据不具有代表性时,综合考虑两到三年作为基准年更有助于作为参照。另外,基准年可以调整。若企业经营情况,或者国家、行业的相关要求发生变化,原基准年已不能满足要求,需要进行调整。

设定科学的碳管理目标。完整的碳管理目标应包括碳减排目标、碳中和目标及碳资产管理目标。其中,碳中和目标是长期目标,碳减排目标是阶段性目标,碳资产管理目标与以上两个目标相匹配。既包括总量目标也包括强度目标。另外,在不同排放源排放量占比差异较大情况下,碳管理目标可按排放源类别拆分。企业可依据《指南》设定的核算边界开展基准年排放量核算和报告,按照不同排放源碳排放量占比排序识别重点排放源,设定重点排放源碳管理目标。企业还需要设定供应链减排目标。根据自身经营产品特点对上下游,包括商品生产、物流、使用和废物处置过程等环节供应商设定减排目标。最后,确保碳管理目标清晰可量化很重要。这是完成目标分解和制定减排措施的前提,是保证方案具备可执行度的基础,也是实施分阶段检验管理目标完成情况的条件。

制定合适的碳减排、碳中和、碳资产管理措施。碳减排、碳中和、碳资产管理措施是实现碳管理目标的重要工具。首先,碳管理措施需严格匹配碳管理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其次,碳管理措施以减排措施为主,结合使用外部抵消机制等碳中和管理措施。再次,在制定管理措施时,需开展充分的成本分析和经济效益评估。通过成本分析手段选择适合企业应用的低碳技术和低碳项目。最后,建立完善的数据核算体系,对每个阶段碳减排绩效进行准确核算,及时检查减排效果。




三、零售业碳管理工作建议


近年来,随着全球多个国家做出“碳中和”承诺,国际零售业的很多头部企业纷纷设定科学碳目标,并结合自身特点分阶段设置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推出一系列节能减排举措。这些头部企业不仅积极开展自身降碳,在推进供应链减排实践上也成果显著。


《指南》的发布也可为中国零售企业碳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指引。企业在立足自身经营过程降碳的同时发挥行业特性,与上下游合作伙伴联动,共同挖掘行业低碳转型带来的商机。引导整个供应链的减排潜力,释放零售企业“减排传导效应”,切实做到以可持续消费促进绿色发展。


利用市场手段加强碳管理工作。充分利用试点碳市场交易机制,将减碳效果转化成碳资产,获取经济效益。截止本交易年,七个试点省市有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将零售企业纳入交易范畴,交易边界是企业经营场所消耗的化石燃料燃烧、净购入电力和热力排放(北京市暂时未纳入净购入热力排放),企业通过开展节能降碳完成每年履约工作,不仅收获碳资产管理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推动企业内部碳管理,包括建立工作组织架构,完善数据监测统计管理工作,等等。


建设和引导低碳物流。零售企业对商品物流和配送方式主要包括企业自有车队物流、外包车队物流及生产商配送物流三种。物流环节排放是零售行业供应链主要碳排放源之一,采取必要措施建设和引导低碳物流有助于供应链减排。如:对自有物流车辆可采用沼气等清洁能源作为燃料,引入电动汽车作为配送车辆等建立低碳物流模式;尽可能选择低碳物流供应商,或对外包物流或生产商物流发挥传导效应,引导和帮助他们建立低碳运行模式;提供合理的供货路线和时间,减少供应商提供货物时不必要的空驶车程,等等,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减少物流环节的碳排放量。


引导绿色低碳消费。加大宣传引导,倡导低碳消费,建立绿色低碳产品销售专区,在大型活动中设置绿色低碳产品专场,积极推广绿色低碳产品;对入场产品设置碳标签要求,引导生产企业开展碳足迹盘查并设置碳标签,倡导消费者选择碳足迹低的商品;对于专供产品,在商品设计、生产和包装阶段都能建立严格的碳排放管控,引导生产企业实施商品“生态设计”、“绿色包装”,开发低碳产品;鼓励和引导二手商品交易,将居民手中的闲置商品流转起来循环利用,等等。


点击小程序,获取标准全文

往期好文

✎ 这场零售商业人都在关注的年度活动有何亮点?

✎ 《谁在新开门店?关注这场活动与更多品牌合作洽谈……

✎ 《请注意!| 这些品牌正在购物中心加速开店……

扫码下载注册 连锁APP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推出官方APP。“连锁”APP提供行业资讯、公益证书培训、论坛参会报名和同行在线交流等功能,是连锁专业人士必备的工具型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