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警惕:修手机可能个人信息会被盗

信息安全公益宣传,信息安全知识启蒙。

加微信群回复公众号:微信群;QQ群:16004488

加微信群或QQ群可免费索取:学习教程

教程列表见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


手机坏了怎么办? 


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相信许多用户都会回答,要么换,要么修。但轻微的小毛病,多数人会选择送到维修机构。然而读者Gary最近却因为修手机遇上了许多麻烦事,他告诉懂懂笔记,手机送去维修站非但没修好,还把自己给修“透明”了。


“我现在都还在担心,我的个人资料会散到哪里。”就在他从维修机构拿回手机不久之后,便有各种“灵异”事件发生,让工作忙碌的Gary不堪其扰,却又不知应当如何处理和投诉。


这已经不是懂懂笔记首次接触到个人信息泄露的话题了,每天不知道有多少手机被用户送到维修站,这里面会有多少人“中招”?用户又该如何防范?希望通过我们对深圳某北手机维修市场的探访,帮助更多读者趋利避害。

贪图便宜,却不料越修越“坏”

“国庆出去玩,结果把手机屏幕摔了。”Gary告诉懂懂笔记,因为嫌售后服务点的维修价格太高,他就去某北手机配件市场,询问对比了各个维修档口更换屏幕的价格。“问到的价格都还蛮实惠,基本上换一个屏幕也就两百块钱不到。”Gray选择在其中一家看似规模尚可的手机维修店,对方表示订货也需要一两天,所以着急出差的他就将手机留在了店里,打算过几天再来拿。


然而,就在Gary出差的第一天,就接二连三接到了手机维修店的电话,对方告诉他陆续发现某些零件也坏了,要增加其他维修费用。担心被宰的Gary索性跟对方说不修了,并委托朋友去手机店帮他拿回手机。


“我出差回来看到手机就傻眼了,整个碎的屏幕周围都是胶水,而且完全没有办法开机。”Gary很是震惊,便立刻打电话给手机维修店问个究竟。然而对方却告诉他,手机来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的,而且手机维修单上也签收了,维修店已经没有任何责任。


因为着急使用,他不得不找到了品牌售后服务店,技师一拆开就发现手机的主板被彻底更换成了一块“拼接”主板。技师告诉他,所谓的“拼接”主板,就是从多块坏了的手机主板中取部分好的模块,然后通过跳线重新连接起来。这类主板,一般只要几十块钱就能从某北的“黑市”上买到,装进手机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出现各种故障和毛病,严重的还会引发爆炸。


“吓死我了,虽说贪便宜拿去小档口修,但这样的确很过分。”在多次找到那家维修档口交涉后,对方依旧不承认更换了手机主板, “这个市场修手机的都是‘老司机’,说不过他们只能是自认倒霉,再买台新的手机就是了。”


一位在某北从事二手手机交易的资深人士雄哥(化名)告诉懂懂笔记,Gary的遭遇并不是什么新闻,在该维修市场,这种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由于国产智能手机的零配件价格透明,为了维持较高的利润,维修档口不得不想方设法让客户多掏钱。如果是诸如三星、苹果等原装零配件价格较高的品牌,档口还经常用国产零件或以次充好的手法蒙骗消费者,赚取可观的利润。


同时,他也表示,某北市场的手机维修灰产远不止如此简单。或许还有更多的“烦恼事”在等待着Gary这样的客户。


猫腻众多,个人信息秒变“透明”

“事情过去没多久,就有好几位朋友告诉我,我的微博被盗了,而且在漫天发着各种刷粉的广告。”Gary告诉懂懂笔记,他按照要求重新验证并修改了新的微博密码,登陆后发现在短短的一个星期里,他被盗的账号一共发了上百条与“刷粉”、“刷单”有关的微博,而且利用私信不断地向好友“轰炸”。


“我赶紧把那些广告微博删掉了,也把情况告知了熟悉的朋友。”让Gary感到不解的是,在他修改密码的第二天,账号又再次被盗了。无奈之下,他只能向客服申诉并更换新的验证手机号码,“因为之前也有朋友微博被盗,所以我觉得是偶然事件,换了验证手机之后就没太在意。”


谁知,之后几天支付宝、银行的验证短信开始接踵而来,有时候他一天就能收到好几条支付宝快捷支付和修改银行在线支付密码的验证短信。Gary察觉到,可能有部分支付账号或个人信息被泄露了。


“我开始怀疑是那台送修的手机(导致的)。”由于维权难投诉无门,Gary只能将所有涉及支付的平台密码都修改了一遍,以确保个人资金的安全。


本以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但Gary告诉懂懂笔记,闹心事远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简单。就在处理完支付平台的问题之后,接连有亲戚、朋友甚至同事打电话来询问他,确认一些短信内容的真实性。


“有的是问发短信借钱是不是真的,有的问我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甚至有外地亲戚打电话问我老婆,我是不是犯事被逮进去了。”经过一番细致了解,Gary发现,身边的许多亲朋好友,都陆续接到了一些自称是他本人的短信,内容都是借钱或者代付网购商品,还有一些内容是以他的名义发短信给亲朋,说自己因为涉黄涉赌被抓了,需要钱疏通关系等等,“而且都能叫出亲朋的名字,这才让他们觉得很真实。”


几乎挨个解释清楚后,事件才告一段落。但让他觉得啼笑皆非的是,时隔一个多月依旧有许多诈骗短信发到亲朋好友的手机上,甚至有各种推销电话接踵而至,成了大家茶余饭后有趣的“谈资”。


“很肯定,这一切都是修手机闹的,(骗子的)电话号码比我新手机上的还齐全,有些多年没有联系过的朋友都被他们激活了。”更让Gary担心的是单位的信息,“毕竟之前的手机里还有一些是公司信息和照片资料。”


监管虽严,信息灰产“掩体”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