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全】4%的手机有支付病毒

2015年被支付类病毒感染的用户高达2505万,按照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手机网民数量5.94亿人,也就是说4.2%的手机网民感染了支付病毒。

 

农历新年即将到来,抢红包、办年货、买机票、聚会……通过移动支付轻轻“一点”完成消费,但这“一点”同时也暗藏风险……1月18日,腾讯发布《2015年移动支付网络黑色产业链研究报告》,希望各位网民试用移动支付时避开“地雷”。

  

64.3%移动支付“大跃进”

 

2015三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上涨64.3%。用户在线支付习惯从PC端转向移动端的趋势已经是大大的明显。根据《2015年度数据泄露调查报告》报告称:2015年,全球61个国家出现79790起数据泄露事件,其中2122起已经得到确认。

  


超7成各种账号密码一样

 

游戏、邮箱、社交、银行……密码是“整齐划一”,这一习惯给黑客大开方便之门。国家网络安全中心发布报告显示超7成受访者的各种不同账号的密码都一样,特别是青少年使用同一密码的比例高达82.39%。密码万年不变或者各种密码都一样的用户,极度容易被“黑”。

  

2505万手机感染支付病毒

 

手机木马是移动支付环境中的最大毒瘤。报告显示,2015年手机病毒包新增1670.4万,是2014年的十多倍。全年被支付类病毒感染的用户高达2505万,按照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手机网民数量5.94亿人,也就是说4.2%的手机网民感染了支付病毒。

  

支付类病毒的各种技能中,黑客为了躲避防护系统的“红外线”,而选择的类似“隐身术”的执行反射技能最高,达16.81%;此外,盗取并上传用户隐私数据占比为14.8%,是第二大杀伤力。而在这32.6万个支付类病毒中,68.39%的支付病毒拥有“静默联网、静默删除和发送短信”的技能,在不知不觉中将用户的验证码信息转发到另一终端,实现“刷你的卡”。

 

  

71%青年男性更易上当

 

腾讯研究院副秘书长毛晟斌表示,“这些受感染的手机几乎都是安卓用户和越狱后的iOS系统。”报告显示,受害用户中,26-35岁的用户占比最高,达到33%,此外,71%的受骗用户为男性,“数据说明女性在面对各种诱骗信息时更理智,同时也说明男性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太重。”

有一对夫妻在睡觉,半夜丈夫说肚子饿便去厨房找吃的,可去了很久都不见回来,妻子便去看丈夫,却发现丈夫死在冰箱旁边,丈夫尸体旁还放着一只拖鞋,大家说说,丈夫的死因是什么?(答案请回复:sy) 

回复:QQ群,微信群,可加群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