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5】电脑遭病毒攻击48亿次

2015年,互联网依旧飞速发展,中国进入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网络安全问题也愈发突出,成为与国家、社会、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

 

        据腾讯安全近日发布的《2015年度互联网安全报告》显示,电脑病毒数量直线上升,男性用户中招率超过八成;面对危机四伏的网络环境,大部分网民的安全意识并不强……更有不少数据令人震惊!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2015年,关于电脑安全你应该知道这些!

 

        1.网络生态年轻化,网民性别平均化

        2015年,我国新增网民1894万,网民规模达6.68亿,半个中国已通过网络联结。其中男性网民占比55%,网民性别比例已趋于平均。40岁以下人群占比78.4%,互联网生态愈加年轻化。

 

        2.网民上网陋习多,个人信息送上门

        多数网民安全意识不强,不注意定期更换密码,多账户使用同一密码,使用生日、电话号码或姓名全拼设置密码,忽略用户协议的习惯较为普遍,个人信息难以自保。此外,遭遇网络诈骗后,仅有12.35%的网民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整体维权意识薄弱。


        3.电脑病毒肆虐狂,年均攻击数十亿

        过去一年,电脑病毒数量直线上升,据腾讯电脑管家统计数据,2015年新发现的电脑病毒数为1.45亿个,较2014年增加了5%,较2013年增加了41%。病毒感染机器量达48.26亿次,流氓软件感染量达3.70亿次,盗号木马感染量达0.80亿次。


        4.病毒最爱小鲜肉,重男轻女太严重

        中毒用户以男性为主,占81%。由于木马、流氓软件与病毒滋生都和一些色情类、娱乐类网站紧密相关,而该类网站更吸引男性网民。年龄分布上,中毒用户集中在年轻群体,这与青少年群体在互联网上相对比较活跃,而网络安全基础技能、网络应用安全等意识薄弱紧密相关。


        5.骗子围着爸妈转,事业单位易上当

        受骗人群中,40岁以上中老年人最容易上当受骗,职业多为事业单位职工、无业和离退休人员,虽受教育程度较高,但信息获取少,因而受诈骗影响较大。


        6.网盘下载爱藏毒,木马爱装小广告

 

        2015年,电脑端感染最多的病毒类型为广告推广类木马,网络小广告常常故意诱导用户去手动关闭弹窗,实现通过广告木马强迫用户访问其恶意推广网站和传播病毒的目的。木马传播渠道中,最大的传播途径为网站下载,占比36.40%



        7.构建网络新生态,立体防御可视化


        面对严峻的互联网安全形势,安全行业协同防御成为趋势。除了在业务环节实现相互连接外,底层基础的安全技术能力、数据和接口也必须相互开放和连接,共同打造公共基础安全平台和能力。确保更立体,更全面的安全,保障“互联网+”健康发展。


身处在这存在着诸多网络攻击和安全威胁的互联网环境,你的安全意识够强吗?那些不安全的上网陋习,你又中了几枪?

1992年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包好了2盖帘饺子放在那里,凌晨5时左右,起床准备煮饺子,发现2盖帘饺子全没有了,仅剩下2个空空的盖帘。屋里没有任何凌乱的迹象,并且门窗紧闭,一家人没敢声张,默默地和面、调馅儿重新包了饺子。请问饺子去哪里了?(答案分析请回复:jz)

回复:QQ群,微信群,可加群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