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台湾辜金良文化基金会董事长蓝博洲:台湾青年的祖国认同

蓝博洲 统一之声 2023-12-23

欢迎收听

您可以点击本页面右上角三个小点的图标,从弹出的菜单中点击左下第二个功能——听全文收听本文。



论坛现场。人民网 黄东仪摄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从“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揭示了青年在国家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及青年工作的职责使命和实践要求。以此来看,台湾青年,尤其是来祖国大陆就学的台湾青年,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反“独”促统的民族大业进程中,自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担当。

“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历史的问题必须历史地解决。

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警察沿革志第二篇领台以后的治安状况(中卷)․台湾社会运动史(1913—1936)》第一册文化运动记载,尽管祖国的山河破碎,文运不兴,1920年却有19名民族意识觉醒的台湾青年渡海到祖国大陆求学。许多台湾学生把中国“视为民族的祖国而仰慕思念”,对中国“四千年的文化传统,引以为荣,且对之怀有憧憬之念”。到了1923年10月,渡海到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青年“激增”至273人,其后并且一年比一年增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革命气氛感染下,这些台籍青年学生也联合祖国同胞,成立了许多以学生为主体的反日爱国进步组织,加入祖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揭露日本殖民统治罪行,声援岛内人民斗争,促进祖国同胞与台胞的团结,并联合东方被压迫民族开展民族解放运动。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卢沟桥事变。台湾人民反日民族解放运动纳入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且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一直到抗战胜利以前,冒着生命危险,间关万里,组团或者个别潜往祖国大陆,寻找“重庆”或“延安”,投入全中国人民抗战行列的台湾青年学生,始终络绎不绝。他们包括蒋渭水的儿女——蒋时钦与蒋碧玉,也包括后来脱离共产党主张“台独”的史明(即施明、林朝辉)及其台北二中毕业的弟弟。其中最为典型的“好男好女”则是:不惜放弃京都帝国大学医学部学业,只身穿越朝鲜半岛,过鸭绿江,潜入东北、华北沦陷区,最后终于抵达重庆的吴思汉;寻找祖国三千里的台南白河人吴调和;参加丘念台领导的东区服务队的蒋碧玉与爱人钟和鸣(浩东)及台北帝大医学部第一届毕业的萧道应五人。

台湾光复后的1946年11月,台湾省教育处招考的92名第一批升学内地大学公费生,分别前往中央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及上海医学院就读。1947年暑假,升学内地的公费生组成的台湾同学会,组织返乡团,在台湾各地开展巡回讲演,介绍大陆学生运动的情况并传播新的思想。通过这样的启迪与鼓舞,因为228事件的镇压而一度沉潜下来的校园又逐步活泼起来。对“白色祖国”绝望而苦苦思索着台湾往何处去,一度陷于思想无出路的苦闷当中的,具有悲怆的本土情操的进步台湾知识青年,也通过对内战中的中国政局的进一步认识,与新的历史、社会理论的探索,建立了明确的社会阶级立场与科学理智的世界观。无分大陆与台湾的被凌辱的中国现代史也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所有的解放努力只有跨越海峡的一个战场。台湾社会的历史特殊性,也都在社会发展理论中统一融合于全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变革观念里,于是转向拥护“红色祖国”,迅速投入以全中国的民族解放为志向的台湾左翼思想和组织,在台湾社会各阶层中,广泛而紧密地展开反帝、反内战运动。(林书扬语)

然而,1950年6月25日,韩战爆发。美国帝国主义基于反共战略利益的考虑而介入中国内政。历史的进程随着世界两极对立结构的形成而改变了轨道。重新获得美国有条件(不准“反攻大陆”)支持的蒋介石政权,在台湾展开彻底的肃共行动,一整个世代投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台湾青年学生仆倒于马场町刑场。蒋政权在台湾维持了偏安局面。台湾与祖国大陆再度处于长期的分裂状态之中。在统治当局的高压控制下,台湾日据以来进步的哲学、文学、艺术与社会运动等爱国主义思想传统、理想主义与良知正义被彻底肃清了,以至于整个社会的思想意识长期陷入丧失民族主体性的可悲的虚脱状态。

1970年代,从小接受完整的反共教育的在美欧的台湾留学生发起了被称为“新五四运动”的保钓运动,冲破了两岸长期隔绝对立的内战构造,再次直面选择哪一边的中国?我是谁?中国是什么?等历史遗留的命题。其中进步的知识青年通过实践与学习之后的醒悟,扬弃了固化在思维中的反共教条,认识了中共领导的新中国,进而义无反顾地支持中国统一,认同“社会主义”的世界观,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义和平。

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中共人大常委会发布 “告台湾同胞书”,两岸经贸关系重新以间接贸易的形式逐步展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政策使得两岸统一问题日益突出。1987年,封断近四十年的两岸人民重新得以单向往来。但是,随着蒋经国去世,台湾政局进入长达十二年的“李登辉时代”,最终于1999年7月发表所谓“两国论”,使得两岸关系濒临战争边缘。历经陈水扁“执政”八年之后,国民党的马英九于2008年重新“执政”,并宣布“不统、不独、不武”的大陆政策。马当局“执政”八年,在“九二共识”之下,两岸关系前所未有地密切发展,但历经大陆前所未有的经济让利后,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却降到历史的最低点。2014年的所谓“太阳花”甚至反对与中国大陆开展任何接触,高喊“台湾独立”要在他们这一代完成。2016年以来,两岸关系在蔡英文否认“九二共识”“倚美谋独”的反动下已经濒临兵凶战危的局面。尽管如此,据统计,到大陆就学的台湾学生却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2023年9月27日,国台办发言人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持续为台湾青年来大陆就学、就业、创业、生活创造更好条件、提供更多平台,让台湾青年乐意来、融得进、发展好。”不久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更明确提出,要“帮助更多台湾青年来大陆追梦、筑梦、圆梦,让两岸青年在交流中走近走亲走好,共同为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贡献青春力量。”

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台湾人民“中国心”“祖国情”失落的症结在于:日据五十年的殖民历史与意识,以及1949年以来的反共意识未能清理,因而让亲美日、反共、反中的“台独”的“台湾人意识”以及亲美、反共的“独”台的“新台湾人意识”,交相激荡为反共拒统、维持现状的所谓“主流民意”。那么,来大陆追梦、筑梦、圆梦的台湾青年必须知道,祖国统一不是庸俗的经济让利问题,更不是谁吃掉谁的政治问题,而是两岸中国人共同走出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真正站起来做人的民族大业。作为台湾社会先锋的台湾青年,尤其是在大陆求学,自称“统派”的台湾学生,都应该通过历史的考察,理解“台湾问题”的由来,同时也去理解台湾人民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身份认同,从而投入祖国统一的神圣事业。唯有正确理解了历史的发展与台湾人民身份认同的变化,我们才能知道如何重新唤醒台湾人的中国心与祖国情,从而彻底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让台湾回家。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这一论断为做好包括在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在内的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因此,重建并发扬台湾人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以及台湾人参与新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建立正确的“台湾人史观”,让在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进而让广大的台湾民众认识真正的历史;认识台湾人与祖国,尤其新中国的密切关系,就是当前与未来两岸融合发展进程中,落实“两岸一家亲”,争取台湾民心的文化交流的重要工作。

原文发表于2023年11月25日第十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

来源:第十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
编辑:王博
审校:许波、骆凡


END



往期推荐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苏辉率团访问南非、纳米比亚、安哥拉三国

在中国近代苦难和抗争交织的历史中 台湾人民从未缺席

“两会”机关党员干部赴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赖萧“双独组合”只会将台湾推向灾难深渊

新华社五论中美关系


扫描二维码获取

更多精彩

统一之声


喜欢就“”和“在看”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