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岸青年互动与交流的助力与掣肘:以文化治理的观点

郭善文 统一之声 2024-06-07
wen编者按:据报道,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将于7月率领近200位台青赴浙江参访,与大陆青年一对一直接互动交流。对此,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两岸关系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希望在青年。我们将继续同包括洪秀柱主席在内的台湾各界有识之士一起努力,积极开展两岸青年交流活动,为两岸青年互学互鉴创造良好条件,为台湾青年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多支持,让更多两岸青年相识相知、同心同行,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注入青春活力。我们陆续刊发关于推动两岸青年交流的系列文章。今天我们分享郭善文撰写的《两岸青年互动与交流的助力与掣肘:以文化治理的观点》。

“治理”是一个相对松散且又模糊的概念,解释流派众多,有较为丰富的外延。“治理”的概念已被学者引入到诸多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其核心是强调以协调、协商、沟通的方式,来达成政策目标。随着“治理”的社会功能不断凸显,“文化治理”也随之受到文化研究、政治学、公共管理等领域学者广泛关注。尽管学界对“文化治理”概念的理解、运用,甚至态度都大不相同,往往是“一个词汇,各自表述”,尚无基本共识,但仍可将“文化治理”视为“治理”在文化领域的运用。故此,“文化治理”可理解为“通过文化来实行政治、经济和社会场域之调节与争议,以各类组织、程序、知识、技术、论述和作为运作机制而组构的体制或场域”。在两岸交往中,文化领域本就具备政治性低、互动性强与讨论度高的特点,以“文化治理”为路径审视当前的两岸青年互动与交流助力与掣肘,更有助于两岸青年间的融合发展。


1


网络文化助力两岸青年互动与交流


当下的两岸青年人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两岸青年间的交流与对话,从未离开互联网的影响,而且互联网对两岸青年人的影响也只会更为深刻。

互联网创造了两岸青年间共同的节目记忆。1980年代后期,台湾地区媒体数量暴增,至今成为全球媒体覆盖率最高地区之一。媒体数量暴增加剧了电视行业的竞争,节目制作水平进而提升,出现了一些两岸都很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互联网的兴起也改变了祖国大陆观众收看台湾电视节目的方式,由通过祖国大陆电视台购买台湾电视节目播放,变为直接根据个体喜好通过互联网点阅台湾地区制作的电视节目。一些台湾制作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颇受两岸青年欢迎,制造了许多青年一代的共同记忆。近年来,祖国大陆电视节目和电视剧制作水平迅速提升,反观台湾电视节目却长时期处于恶性竞争状态。祖国大陆越来越多电视节目被台湾青年所喜爱,也成为在台湾的青年朋友们日常讨论的话题,出现了台湾青年观看过一些真人秀节目后改变了对祖国大陆的认识。

两岸青年日常生活均深受互联网营销的影响。以“双11”购物节为例。从2009年开始,电商龙头“淘宝”将11月11日宣传为“狂欢购物节”,随后其他电商也纷纷加入,“光棍节”逐渐演变成网络购物节。2020年仅天猫“双11”销售额就高达4982亿元。近年来,台湾地区受欢迎的电商平台“PChome”“Yahoo商城”“博客来”“虾皮”等,也参与进“双11”的营销风潮中。因为网络购物相对便宜且选择多,成为两岸青年所喜欢的购物方式。准确地说,网络购物的兴起与普及为两岸青年在日常生活中形塑了一种相似的生活文化。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App也成为两岸青年文化交流互动场域,可以建立起一些话题讨论。如,近年来在两岸流行的一款名为“抖音”(TikTok)的音乐短视频社区App。在台湾地区,抖音可以说是中小学生近几年最热门的话题,还举办了拍摄“抖音”的比赛。回归到分析层面,两岸青年之间也早已把“使用抖音”当作社交日常,每天乐此不疲地花1到2小时刷抖音,通过录视频分享给朋友及其他网友。“抖音App”透过社群平台的形式将用户的视频快速扩散,并让其他用户留言、点爱心表达对视频的喜爱,快速满足年轻人“想被认同、肯定”的心态。

除此之外,还有网络外卖送餐、网络游戏等都是融入当下两岸年轻人日常生活的网络元素。互联网的发展确实为两岸青年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提供了议题与场域,对两岸青年融合发展是有巨大促进的。互联网科技的日新月异,为两岸青年的交流与对话带来了非常正面的影响。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到,当下的全球社会处于一个由互联网高速发展带来的“全网”时代。人们已经不自觉地处于这样一个“全网”时代,身处海峡两岸的青年也不例外。这并不仅仅是一种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全网”时代让资讯更聚焦,点到点传播效率更高,加之社交软件不断推陈出新,让受众对其所接收到资讯的反应更迅速。传播效率更高并不代表所传播信息真实性越高,甚至传播效率的提升会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人为操作。因互联网发展而形成的网络文化对两岸青年的交流与对话是利远大于弊的。


2


减少掣肘:惯性思维影响的两岸青年互动与交流


习惯性思维模式充斥日常生活各个角落。惯性思维会在做出决策前就形成思维上的预判和认定,这样当然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决策。执行效果良好的决策只有建立在真正的了解和认知基础之上。由于海峡两岸长期处于分离状态,相互隔阂在所难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化解这样的寒冰当然需要时间和耐心,均是建立在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知基础之上。

在两岸青年交流领域,也存在一定的“惯性思维”。比如,中南部台湾青年非常抵触“两岸交流”,不愿意看到两岸交流,更不愿意主动投身两岸青年交流,等等。但凡提及两岸青年交流,惯性思维使然会很容易对“台湾青年”形成思维定式,认为他们因为年龄与成长的时代背景,所以相似。其实,在开展与台湾青年的交流与对话时,并没有很好地区分“北台湾”与“中南部台湾”概念。为了继续开展更为有效的两岸青年交流与对话,必须突破思维定式,在“共性”中找到“个性”。

1980年代之后,北台湾在经济上成功发展并与全球生产网络接轨。加之,政府推出的“贴补促发展”政策倾向,加速形成了台湾岛内区域不均衡现象。由于地形所限,台湾的产业空间主要分布于西部平原。而近20年来北部区域产业聚集的情形更为突出。北部区域随着政府补贴政策大量投入资源,挹注高科技产业,并强化其金融中心与服务业优势,而吸引了中产阶级进驻。南台湾传统农业与加工制造业长期以来支援北台湾生产性服务、研发,并理所当然地用以支援高科技产业发展;更由于高科技产业产值高,被执政者视为政治资本,进而开启并深化了区域发展不均衡及空间分工失衡下所形成的区域分殊。

长此以往,北台湾集中台湾地区最好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以及文化资源等,社会资源不均衡当然会影响岛内民众的日常生活,进而会影响对政治的态度。美国学者RonaldInglehart所提出的“价值变迁理论”(TheoryofValueChange),即在长期研究欧美等先进工业化社会在经济发展之下,民众的基本价值将会由原先重视物质需求(生理、安全)转而重视非物质需求(环境保育、自我实现);亦由“物质主义价值”(MaterialismValue)变成“后物质主义价值”(PostmaterialismValue)。换言之,一个社会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会影响其区域政治认同的差异。也即是说,较为落后经济发展区域,都属于“物质主义”的政治文化,其政治态度都以“经济安全”为重。

体现在两岸议题上,南北台湾存在的差异巨大。北部更关心“高阶政治”(HighPolitics),例如,“九二共识”。在南部根本不在乎,南部在乎的是对生活有帮助的东西,这是“低阶政治”(LowPolitics)。就像虱目鱼卖祖国大陆只是为了改善生活。在两岸青年交流领域中,也存在类似现象。在台湾,年轻人喜欢称台北市为“天龙国”,天龙国以外的人认为“天龙国国民”享受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生活期待。事实上也是如此,大部分北部台青普遍更看重自身的发展,更看重以后的人生规划,而中南部青年更希望解决当下的工作与薪酬问题。在两岸青年交流领域,尽管目前各方对两岸青年交流活动支持力度不小,基本上是只需要个人支付交通费用,其余全程赞助,但似乎缺少了对一些台湾中南部想参与两岸交流但又无法参与学生的关注。尤其是对于一些台湾中南部尤其是技职体系学校的学生而言,就连两岸交流的交通花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值得注意的是,岛内别有用心的政客为达到政治目的,在中小学课纲上推行“去中国化”,在日常生活中“逢中必反”,使得一些台湾青年学子无法形成全面的历史观,进而造就了所谓的“天然独”。尤其是在“太阳花学运”之后创党的“时代力量”,更将“天然独”当成是政治营销的工具,快速地拉拢更多年轻人认同。

因互联网发展而带来的网络文化为两岸青年交流与对话提供了议题与场域,而所谓的“惯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在两岸青年交流领域对两岸青年良好交流与对话形成一定掣肘。而“两岸青年交流与对话”不能仅仅是通过一些活动增进情谊,更应该上升到思维和文化层次的交流与对话。“文化治理”本质上是“治理”的价值导向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先要有形成文化治理的场域,在场域之中要有议题讨论,才可促进两岸青年的对话与交流。当然,在推动进行两岸青年对话与交流过程中,必须突破惯性思维,在更深的维度进行两岸青年交流与对话。唯有如此,才会让两岸青年交流与对话变得更有意义,才会更大程度上助力两岸青年融合发展。

作者郭善文,笔名能武,工作单位为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

来源:《统一论坛》杂志
编辑:王博


——The  End——



往期推荐

用民族复兴美好愿景凝心聚气加速推进两岸青年交流高质量发展

中巴民众在巴西圣保罗莱米市共度“中国文化日”

“中华民族”两岸共鸣 “历史大势”不可阻挡

观点丨中华文化的统一性是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实基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