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因痛恨台湾教育,这些精英家长把孩子带回家亲自教,结果让人出乎意料...

说姐 精英说 2021-06-17


还记得说姐曾写过一篇,讲述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家开私塾的文章吗?《父子俩只有小学学历,父亲成富豪,儿子成CEO!这对父子到底有多牛》点击即可阅读),文中讲到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小学毕业后就休学,被爸爸带回家自己教,现在是年入1.5亿的CEO········


图为郑渊洁和儿子


郑渊洁独具一格的教育方法一直广受议论,事实上不仅是郑渊洁,越来越多的家长由于各种原因,选择“逃离”学校教育,把孩子带回家自己亲自教。


早在2013年,中国台湾就拍摄了一部名叫《宅·私塾》的纪录片,将镜头对准3个家庭,这些家庭的父母们由于不满台湾体制内教育,而选择在家“开私塾”。


台湾少女是自学教育的成功典范


混血女孩陈明秀在滑冰赛场参加重要比赛,外貌姣好的她备受瞩目。


图为陈明秀一家(右一位陈明秀)


陈明秀在台湾出生,读完幼儿园小班后,就被精英父亲陈怡光带回家自己教育。妈妈是波兰人,硕士毕业于波兰著名大学的文学专业;陈父在台湾体制教育的熏陶下成长,后海外留学接受了新文化。他回国后,创业开公司,还大胆尝试,让孩子休学,在家读私塾。


图为陈明秀一家


陈家父母敏锐意识到:台湾教育还是延续老一套的一对多教育,以孩子的考试分数衡量一切。陈家夫妇很失望,决定让孩子脱离体制教育,在家自学。


陈父开始模仿欧美国家,在家“玩孩子”。在陈明秀自学的房间里,墙上没有张贴名家画作,而是挂满了歪歪斜斜的拼音字母、单词、思维导图。陈父还为孩子买了一套美国的自学教育课程,让孩子自主钻研。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宅·私塾》


陈父认为:美国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和批判思维,而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女儿陈明秀精通中文、波兰文和英文。躺在沙发上、趴在桌子上,甚至走在路上,她也会学习和观察。她直言:学习是伴随终身的事情,而自学教育的结果就是我们能养成随时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宅·私塾》


陈明秀在17岁时,就考过了新西兰和美国的滑雪指导员执照,还来到日本创业,开办了一个名气很大的国际滑雪学校。18岁时就结束完高中阶段的自学,做起了滑雪学校的CEO。


陈明秀参加花式滑冰比赛


陈父将陈明秀视为自学教育的成功典范。他认为: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只不过被体制教育的流水线生产模式打断。


“自学教父”陈怡光


陈母也为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女儿而满意,在采访过程中,她面对镜头神采奕奕地说道:”台湾整个教育体系是以分数为导向,用强制手段要求学生“吃”知识,我们自学教育的家庭不想逼迫他们做什么,不会坏孩子的胃口。让她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清晰的认知。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宅·私塾》


当然,“私塾教育”并不意味着让孩子隔离社会,在家完全由父母教。在台湾,自学家庭往往会形成自己的“小圈子”,这些家长会把孩子们送到专门的私塾学校上课。


陈明秀的弟弟陈明哲和姐姐不同,他是典型的“差生”。在私塾学校的课堂上,他回答问题时,反应迟钝,看着密密麻麻的蝌蚪字母,会犯困。老师让他做基本的加减法,遇到稍微需要转弯的难题,就卡壳了。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宅·私塾》


妈妈担心,在公立学校,孩子这样的表现老师会很排斥,甚至会将孩子边缘化。长此以往,孩子的精神会倍感压抑,丧失其他方面的兴趣。因此,妈妈认为“在家上学”对儿子陈明哲来说是最适合不过的选择。


陈父一家大胆选择自学教育,是为了培养并充分挖掘孩子身上的潜能。然而还有一些家庭选择自主教育,是因为无路可走,被迫退出体制教育。


大学教授为何支持女儿"退学”?


乔玉现在读高一,妈妈葛书伦是大学教授。按理说,出身于精英阶层的乔玉应该能在体制教育中顺风顺水。但是,乔玉在公立学校读了5年书之后,情绪备受压抑,曾一度崩溃。


图为乔宇和母亲


因为成绩不够拔尖,她经常被老师骂:“滚回家去”。乔玉眨巴着泪眼,和母亲倾诉。作为母亲的葛书伦,听到这样的哭诉,心碎了。


母亲准备去学校与老师沟通,却遭到了乔玉的阻止,“你去学校与老师沟通后,她都会当着全班的人骂我,惩罚我。老师认为你在给我撑腰”。


乔玉面对镜头,还道出一个令母亲心如刀绞的秘密。“老师根据考试分数的高低,将全班同学分为差生与优等生,让我们各坐两边。不会读书的差生,整天抄课文。优等生就和老师进行愉快互动,学课文知识。


此次,母亲已经眼里强忍着心酸泪水,握着乔玉的手,以示安慰。乔玉硬闯体制教育,落得遍体鳞伤,令母亲心疼不已。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宅·私塾》


母亲别无他法,将乔玉送到私塾班,也就是一所在家自学的人本学校。在这里,乔玉不用吃力追着同学的步伐学习,也不用为落后他人而感到自卑。


乔玉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笑容,她向妈妈表达:“我找到了一个有归属感的地方”。


无论是主动选择私塾教育,还是被迫加入这个自学圈,孩子似乎找到了适合自己成长的正确道路。


他把4个孩子都带回家教,后来怎样了?


詹齐恩在台湾辅大读大二,他是自主教育的一个实验品。他在小学一、二年级上公立学校。后来,父亲却将他和妹妹接到乡下,进行陪伴式自学教育。


詹父的祖辈是佃农,他在乡下边种地,边对他们进行自学教育。他践行自己的那一套教育理念,“任由庄稼地的种子自由生长,不拔草,不施肥,一定能获得肥美的粮食。他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宅·私塾》


大学生活总会让詹齐恩失望。他说:“我梦想着上大学后,能和教授平等交流意见,进行批判式思考。如今来上大学后发现,大学的环境和小学一二年级教育环境一样,老师还是重复着单向的灌输式教育”


他本以为,和同学一起做报告会很高效,却发现其他同学大多时候都会推卸责任,敷衍完成。最后却觉得:一个人独立完成的报告会更完美。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宅·私塾》


除了大儿子詹齐恩接受自学教育,詹父的女儿詹心柔一直是自学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也一直是父亲最骄傲的女儿。


她即将参加台湾同等学历的考试。女儿听到大哥认为大学教育依然延续灌输式教育的观点后,感觉到恐惧。


她参加完高考,一出考场,便流露出了不自信的表情,无助地抱着书包。而詹父陪着在她身边,安慰着她应该都能过。然而,面对詹心柔的担忧,詹父陷入了深思。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宅·私塾》


因为他对家里的4位孩子都是实行在家自学教育。孩子们考高考时才会回归体制教育。四位孩子在两种体制教育轨道中徐徐向前,有各自的人生轨迹。


从一开始就选择给孩子建立足够自主学习空间的家长在进行这么革命性教育变革时刻,似乎就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詹父哽咽着说:“如果有一天,孩子对我说,你选择让我接受自学教育,毁了我一生,这是我一辈子最大的遗憾。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宅·私塾》


这时候,他可能就会和孩子说:“你可以恨我,但人生却是一条很长的轴线,继续好好走下去,才会看到自学教育让你开花硕果”。


“在家自学”究竟是好是坏?


针对层出不穷的家庭式自学教育现象,景文高中的校长许腾哲认为,一对多的体制教育强调:老师决定学生吃何种营养餐,由不得你自主选择。体制教育只能照顾大多数的孩子,而小部分群体被忽略。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宅·私塾》


体制教育中的孩子与同学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同侪关系。这些同学进入社会后,可能会成为将帮助我们的人脉资源


许校长最担心的是,在家自学的孩子缺少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会让孩子产生“社交障碍”,同侪关系缺失。


陈父反驳说:“只要孩子人格健全,进入社会能融入集体就足够”。他不希望孩子交友广泛,因为交友太广,也会误导自己,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陈父所倡导的自学教育希望孩子能免受“考试领导教学”、“注重纸笔测验”与“背多分”等僵化学习模式的荼毒。进入社会后,你的上司不会管你学业好不好,而是更关心你能不能做事,肯不肯做事,做得好不好。



陈父应该庆幸的是,随着教育松绑,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鼓起勇气在家进行自学教育。


不少欧美先进国家的家长采取开放包容的心态让孩子休学,进行自学教育,这个数量逐年增长。以美国为例,自1980年代开放在家自学后,参与的人数不但每年以11%的速度增长,目前更已超过110万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教育学者指出,选择自学教育的家庭希望孩子享受学习的过程,而学校教育往往将重点放在“考试分数”这一结果上。当学生因刷题感到压力,甚至经历了过多的失败,他们自然对学习感到厌倦、排斥。


接受体制教育的学生会吃“大锅饭”,不重视差异化教育的结果磨灭孩子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截图来源于纪录片《宅·私塾》


但也有反对者认为,自学教育是“安乐死”,其结果是父母宠溺孩子,纵容他们逃避繁重的课业与学校规则。选择体制学校的家长大声质疑这种“逃离”与“自救”是在自欺欺人。这些家长直言:过多的自由会导致孩子野蛮生长,没有肥沃的土壤供孩子生长,最终结果将是孩子们的思想田地杂草与荆棘丛生。


自学教育究竟是好是坏?人云亦云...


说姐认为,无论是自学教育还是体制教育,孩子们能健康成长,能独立思考,走出自己的人生轨迹,这便实现了教育的最终目的。


 Reference:

纪录片《宅·私塾》

南方周末《台湾教育创新探底:体制内与体制外学校一起“野蛮生长” 》

 在家上学联盟网《父母教育权:全球“在家上学”实践 》


作者: 精英说作者Anna,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公众号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二字,并按照转载要求来转载,违者必究。


重磅消息

精英说邀请来了招生官



最近,有不少读者发来私信,想要我们讲一讲有关美国名校申请的干货,为了给大家“答疑解惑”,本月31号精英说联合藤门国际将举办一场公(免)益(费)沙龙——申请美国名校,这些“套路”你知道吗?

此次沙龙我们邀请到了芝加哥大学前招办副主任Patricia Coffey,为大家揭秘美国名校申请规则。



Patricia在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担任16年招生官工作。指导学生曾经收获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顶尖学校的录取Offer。

芝加哥大学是世界著名私立大学,素以盛产诺贝尔奖得主而闻名,常年位列各个大学排行榜世界前十。截止2018年10月,共有98位诺贝尔奖得主在芝大工作或学习过,位列世界第四。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崔琦均在芝加哥大学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沙龙详细信息见海报👇


报名方式


扫面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填写表单,即可报名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