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活在当下,筑梦趁年华——尹亚飞研究员专访


个人简介

尹亚飞,2010年于华中农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6年于北京大学获得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2016年-2020年在清华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20年8月入职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

代表性成果包括:建立了单碱基分辨率筛选调控RNA亚细胞定位顺式元件的实验方法;鉴定发现U1 snRNP的识别位点识别位点广泛参与调控非编码RNA的染色质结合,并进一步揭示其调控的详细机制;建立及优化CRISPR/cas9系统用于长链非编码RNA的敲除、敲入研究;首次揭示了长链非编码RNA的基因组DNA及其RNA产物均可参与基因表达调控,且可能起着不同的作用;揭示了长链非编码RNA Haunt的RNA转录本和其基因组DNA位点均调控其下游HOXA基因的表达及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学术成果以第一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在Nature,Cell Stem Cell等杂志上。

虽是冬季,采访的当天却是一个惠风和畅的温暖日子,对于这次采访我有一种别样的期待与欣喜,因我们已见识了海外归国导师们的博闻强识,这次也遇到了国内培养出的导师,同样的卓尔不凡,让我在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的中感受到科研上美美与共力量。与优秀的人对话总是会有些压力的,但尹老师彬彬有礼、谦和的态度使得谈话氛围逐渐舒缓与放松。

乐之胜好之,好之胜知之

学问需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得益,尹亚飞老师对于科研这门学问的初心也是从兴趣开始的。尹老师说:“自高中开始就对这个领域很感兴趣,原本是想要考取生命科学专业的,但最终被调剂到了动物科学专业,但这并没有令我放弃对生命科学的探索,本科期间我花了很多时间在图书馆和网上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我还联系了一个分子遗传学实验室,学习了一些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并承担过一个小课题。虽然在课题进展过程中也会碰到一些挫折,但发现自己并没有因此而丧失兴趣,反而非常享受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更加坚定了我后续想要在这个领域做下去的信念。” 对于“做什么,跟谁做,到那里做”,尹老师认为做的内容最重要,从兴趣出发,然后是跟随怎样的导师做,最后考虑做实验的地点。虽然放在十几年前,国内的科研环境比国外的会差很多,但得益于国家政策和经费上的大力支持,这些年通过不断引进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回来,他们将国外一些比较好的科研体系引入国内,现在国内的科研环境已经越来越好了,与国外顶级单位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包括浙大在内的很多国内比较好的单位甚至已经比国外大部分单位的科研环境还要好一些。因此在选择实验室的时候也不一定说非要选择国外的,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实验室才是最好的。兴趣的神奇大概就在于它并不以实体存在,却能让人义无反顾的追寻。

把握机遇,业精于勤

生而有涯知也无涯,做完毕业论文后尹老师开始寻找适合自己读博的学校,他分别面试了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与北京生命研究所(NIBS),前者面试后很顺利地被录取了,而后者遇到了一些小插曲。北京生科所的面试内容是从几篇文献中选取一篇,给每名面试者两小时阅读时间,然后针对文章提问。尹老师说:“我本科时就有阅读英文文献的习惯,当时也有关注过细胞凋亡的前沿研究,因此我选了一篇这方面的文章,面试结束后感觉还不错,最后的结果出来我大概排在四五名的位置,但当时那批只录取了前三名,而我被列在候补名单里。当时倒也没有觉得可惜,能够增长见识也不虚此行。”时逢当年清北以及NIBS联合建立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PTN项目),结果因为北生所的那次面试,尹老师被补录进该项目并成为了北京大学的一名博士生。尹老师的求学经历大概也印证了巴斯德的那句话,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机遇可遇而不可求,需要人去创造;机遇容易稍纵即逝,需要及时把握。

豁目开襟,潜精研思

读博第一年主要是上课和轮转,与Bio2000课程类似,PTN课程也是按照模块的形式开展的,分别从三所院校请来导师他们擅长的方向进行授课,这对于研究生来讲是大有裨益的,能够结合每个实验室的课题,并将博士生平常的学习生活研究工作融合在一起。尹老师说他感受最深的两次其中一次是他在NIBS做轮转期间,当时耶鲁大学的许田教授过来给大家讲授分子遗传方面的课程,这是他第一次系统地学习到了遗传筛选的强大;另一次是第一次学习到王晓东老师1996年的那篇鉴定到细胞色素C参与凋亡通路的文章,以及后来朱冰老师2010年发表在Science上关于DNA复制过程中核小体装配的文章。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了生化实验设计的巧妙。“这几次学习都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深受启发,这些学习对我后面的科研都非常有帮助,哪怕是我现在开始成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很多课题上的设计及理念都是按这个来的,我觉得它会让我受益终身。”尹老师说。在上课的同时,尹老师分别在王晓晨、朱冰、沈晓骅等五位老师的实验室进行轮转,并最终追随自己的兴趣定导于清华大学沈晓骅实验室。

工具∙人 | Cell Stem Cell论文的主要参与者合影(左二为尹老师的导师沈晓骅教授)

情绪分享,化解惆怅

在读博期间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父亲的离世那件事,距离毕业还有一年多的时间,父亲罹患癌症后不幸离世,当时犹如晴天霹雳般,哀戚之情自是不必说,并且当时课题论文也处于关键阶段,除了科研与家庭还有一些琐事令人手足无措,心理压力和其他方面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尹老师说这个时候独自默默承受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需要的及时和朋友亲人沟通和交流,当时周围人的支持也给了尹老师很大的鼓励,此外导师也给予了充分的关心与理解,不仅在课题上加以帮助还在生活上加倍关心。家人的离去大概是世界上我们最无能为力的事情,生命的有限,会让我们感受到太多的遗憾,而贴心的朋友和家人的倾听与陪伴又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阳光。

当下不杂,择而不悔

从学生到导师的转变也是压力类型的转变,感觉身上的担子与责任更重了,转变身份后不能仅考虑自己,也要为学生今后的前途命运负责,除了实验课题与文章撰写,还要考虑经费基金以及教学等方面的事情,压力也会逐步增加。但既然选择了这件事情,就不要去犹豫和质疑,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每一条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都将成为自己的使命。罗伯特·弗罗斯特在诗歌中曾写道:“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无论是现在亦或是将来都会面临很多选择,我们要做的是相信自己并加持与完善自己的选择。选择往往依据兴趣而来,而维持兴趣可能并不需要刻意而为之,当专心致志做一件事的时候,可能自己就沉浸在里面,你大概也无暇顾及周围的嘈杂,收获或许就在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中不期而至了。

与大牛同框 | 广州开会时与Craig Mello(左)和Howard Chang(中)教授合影

开拓思维,独当一面

尹老师说:“对于一名博士生,尽早确定未来的人生规划是必要的,首先审视自己是否适合科研这份职业,根据兴趣而做相应的调整,倘若今天的实验顺利就对科研感兴趣,而明天得到了和预期不同的效果就瞬间不感兴趣了,甚至时常自我怀疑可能并不利于后期的成长。当你确定了在科研的道路上前进下去,除了科研思维和实验技术外,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组织领导能力、演讲能力、英语交流写作能力等,这些能力不能急于求成,很多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同时需要成为一个具有自主人格的学生,不能只按照导师的想法一味跟从,也需要培养自己主动发现问题,并相应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时常关注科研进展,这个不只是局限于自己所做课题相关的进展,还需要开拓一下视野,关注自己感兴趣方向的进展,这个不仅可以激发一些灵感,同时也是维系对科研长期兴趣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成功的科学家往往也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每个有梦的孩子都要抱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与信念,你能拥有一切,达到你的目标,变成你想成为的人。

供稿|许静秀

编辑|祝淋慧


扫码关注我们

今日头条公众号 :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

微信公众号 :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

新浪微博公众号:@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