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天天吼娃,到熄火四个月,“奇迹”是怎么发生的?

Autumn 奴隶社会 2021-04-20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1878 篇文章

Photo by MI PHAM on Unsplash.

作者:Autumn,现居北京,六岁女孩的妈妈,七年麦肯锡咨询,四年互联网运营,目前创业中。天秤座 AB 型血的纠结星人,主写职场与情场的选择题。出版书《是谁出的题这么难,到处都是正确答案》。作者公众号:清醒贪心记(ID:qtnotes)。

真的,半年前,我天天吼娃。


真的,四个月来,我一次没吼。


原因就是:自己重视了+方法找到了。


四个月没有吼,我的感觉是,重新做人了。不夸张,好像连续雾霾天后刮起大风,晴空如洗。



/ 0 1 /

先坦白一下吼娃黑历史


2018 年 12 月 10 日,五岁半的女儿在洗澡时脱口而出,“坏妈妈,我要奶奶”。


我当场泪奔。


我一直觉得自己运气不错:我工作忙,却还是她的最爱,没有出现传说中的跟老人更亲、跟阿姨更亲的情况。而我工作离开时,她也能开开心心。


那一瞬间,童话幻灭,觉得自己终于是为忙于工作、陪伴不足付出代价了。


女儿看到我哭,也马上崩溃了,大哭着说,“妈妈你别哭了,please ,我是个坏孩子”。反反复复,着实可怜。


当时在浴室里,她光着,我半裸着,母女俩抱头痛哭,画面太美(掩面)


▲ 当晚在一个妈妈群里和姐妹倾诉


那天以后,我暗暗发誓再也不吼她,我一定要做个温柔的好妈妈。


孰料,决心不吼以后,我更留意自己的表现,然后发现——我几乎天天吼她(小则提高分贝,一声两声,大则进入“我吼你哭”模式)。


我们俩就像高铁和马车,硬要跑在同一条轨道上。马车自由奔放,永远不肯准点抵达,沿途要吃草走神捣蛋哼哼拿玩具上厕所,高铁最后总是绷不住。


每次吼完,我又会陷入内疚的循环。



/ 0 2 /

转机出现


“我吼你哭”在 1 月初又爆发了一次。


那天晚上我要去一诺家商量个事儿。因为“吼娃、娃哭、我内疚、安慰她”,我迟到了。


我情绪低落。非常不喜欢发脾气的自己,觉得 there’s something wrong(哪里不对劲)我在 bully(霸凌)一个智力、体力都不如我,面对我的指责和怒气,完全不知道怎么应对的小孩。


一诺听我垂头丧气地讲完,告诉我,“大人讲道理就是欺负小孩”,然后讲了“安全感”的重要性和“游戏力”的方法。


最打动我的一句话是,一诺非常肯定地说,“游戏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然后给我讲了很多怎么用的实例,听着很神奇。(这篇文章有讲到 一诺:当妈“20年”,才敢写第一篇育儿文 


但是...


真的吗?

真的一切吗?

那么厉害吗?


我决定试一试。



汇报一下结果,四个多月以来,我再也没有吼过一次!


我现在是个编游戏高手,张嘴就来。


精髓就是,当她不肯做任何一件事时,不要讲道理,不要去对抗,不要试图去关闭她的负面情绪,马上编个游戏。


举几个例子:


例一:感冒往鼻腔喷生理盐水,她很抗拒,一天三次都要连哄带吼。


从一诺家回来后的第二天,我举着药瓶,灵机一动,“我们来扮演睡美人公主吧”。


你知道孩子有多配合吗?


我话音刚落,她“噗通”一声,已经直接倒在地上,闭上眼睛,准备好了。


然后我说,“公主要装得像一点啊,不能动啊”,给她喷药;她笑得花枝乱颤,但是使劲闭着眼睛。


喷完了,我说“现在我来亲一下公主吧”,亲一口,她“醒”了过来。


后面几天,她每天要主动提醒我,“妈妈妈妈,我们该演睡美人公主了”。我们家阿姨佩服死我了。



例二期末幼儿园班里活动,女儿要主持,一大串台词要背。背了十遍八遍,小姑娘不耐烦了。


上学路上,爸爸开着车,要求女儿再熟悉一下,小姑娘不愿意,眼看要哭了(父女双方都有起床气)。


我在后排搂着她,提议“我们扮演小动物主持人吧,我当恐龙,你呢?”


我女儿马上选了猫咪。


恐龙粗嘎地,猫咪尖细地,把台词对了一遍。


狗熊萌蠢地,小鸟清亮地,又对了一遍。


青蛙脆脆地,小兔柔柔地,再对了一遍。


大功告成。


例三:女儿经常因为“没玩够”就到了洗澡睡觉时间而不满,那天她又说,“哼,我生气了”,双手插腰,让人忍俊不禁。


过去我会劝慰、讲理,然后小主依然不从,我渐渐失去耐心,终于大吼一声,姐们哭哭啼啼去洗澡。


这次我问她,“你肚子装满气了吗?”她点点头。


我一把将她腹部朝下横着托抱起来,“喷气式小飞机,我们出发啦!”我颠簸着小飞机,嘴里“噗噗噗噗”放气……女儿笑得花枝乱颤。


“气放完了吗?”“没有没有,再飞一次,再飞一次”。


“再飞几次?飞完去洗澡好不好?”“好,三次三次”。


又飞三次,她心满意足洗澡去了。


中年老妈托举一架40斤的飞机,也就能坚持几秒钟,不到一分钟就搞定了。



▍例四:六一儿童节前一天,幼儿园毕业典礼,中午结束,在礼堂外面等着全班合影留念,而我还要赶回公司开会。


先生体贴地说,你先走吧,我送她回去。女儿不干了,我要妈妈,我要妈妈。


按照惯例,我们先连哄带劝,“妈妈要上班呀,妈妈上班也很重要呀,妈妈下班回家陪你”……


没有奏效,我女儿还是抱着我的大腿,哼哼唧唧,周围其他家长看着。


我先生忍不住了,提高嗓门,呵斥了一声,“某某!”


烈日炎炎,从早晨送来候场彩排,已经四五个小时,大人和孩子都很累了。眼看情况不妙,我赶快蹲下抱住她,脑子里飞快转着,“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


我问她,“你今天下午会想我吗?”“会的”。


“你会想我几次呀?”“嗯~~~一百次!”


“那你计着数好吗?你想我几次,我就给你讲几个故事,或者陪你捏几个泥娃娃,好不好?你选讲故事还是捏娃娃?”


(我并没有打算食言,我没说“今天晚上”,如果真是100次,我们可以分次完成)。


女儿想了想,选讲故事,然后让我走了。


晚上回到家,我问女儿,“你下午想了我几次呀?”“七次”。


那天我们讲了八个故事,因为她这么乖,再奖励她一个。


▍例五:下面这个1分钟的视频,是女儿弹奏的钢琴曲目《懒熊》。老师让她参加正式比赛,锻炼一下,就不得不反反复复练习这首。


孩子爸爸就和她一起填了词儿,好玩多了,她弹得起劲。



不知不觉,我攒了好多这样自由发挥的游戏。有的临时瞎编,非常简陋、傻乎乎的,却也有用。


有的游戏也不是一分钟见效,那么我们就再换一个游戏,再多玩一会儿。


强压“你别哭了”“赶快刷牙”“不要动”,表面省时省力,但是往往带来更大的麻烦。孩子哭了、我着急了、心情不好、内疚安抚……折腾一圈还是花了很多时间心血,不如直接费事编个游戏。


我这个职场里追求成效、精打细算的人,发现“远路就是近路”,这事儿值得!那种安静、亲密、欢乐的感觉,太好了。



/ 0 3 /

安全感就是一切


那天晚上,一诺让我明白了几个关键点:


第一,“安全感”无比重要。


在全球各国的教育理念中,有些共同的育人目标:希望孩子自信乐观、敢想敢做、好奇求知、独立思考等等等等,而安全感是这一切的基础。


想想也是,如果孩子的情绪总是不被接纳,怎么自信?


如果孩子一味服从、不敢捣乱,怎么敢想敢做、好奇试错?


如果孩子不敢大胆说出自己想法,怎么独立思考?


第二,小孩子就是小孩子,要把他们当小孩子。


譬如,我生气,因为她管不住自己,这正常啊,小孩子就会管不住自己,延迟满足有困难;


我生气,因为她“动不动”为小事哭,正常,情绪不是水龙头,能自动关上……


我们其实不自觉地用成年人都做不到的要求,去要求小孩子。成年人不也是会沉陷在自己的愤怒、委屈、焦虑中难以理性、难以自拔吗?


把她当作小孩,就使用孩子能听懂、能接受的语言——“游戏”。


第三,社会情感全靠“言传身教”。


我们都知道,长大踏上社会,“情商”重要。如果能觉察和管理自己情绪、感知和影响他人情绪,无论是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同事关系、客户关系,都能过得更愉快而高效。


想想我们“母女抱头痛哭”的一幕,是因为洗澡前,小姑娘不分三七二十一,在卧室把自己脱得光光的才到浴室来,而走道挺凉,我怕她冻着。


去年九月到十一月,她因为感冒和过敏,支气管炎缠绵不好,我们不得不遵医嘱把她从北京送到上海(换个空气环境)。


我不得不经常请假、远程工作、频繁飞回上海;白天不能上幼儿园,老人加倍辛苦,各种课程也落下不少。


— 想到她若再冻病一场,我又急又气又自责,并没有正确的方式疏导自己。


如果一个妈妈不能管理自己的压力,她又如何指望孩子长大管理自己的压力呢?


我的情绪波动,不也是从自己父母那里“遗传”来的吗?我父母年近三十才知青返城,读书工作带娃并线操作,生活压力自然不小,我小时候没少被吼。


“教育是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童年缺失的情绪管理技能,人到中年终究是要自己补上。



/ 0 4 /

尾声:每个人心里住着一个孩子


当我突然变身情绪稳定后,家里出现了一个新的矛盾。


那就是,老人、老公反而更急,我看着他们发作,看着他们给孩子讲道理,大人气鼓鼓,孩子哭兮兮,我就像在旁观过去的自己。


可是,怎么办呢?


又是一诺一语道破,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




是的,我妈妈处女座,有尽善尽美的习惯,我先生爱女儿而有期待、工作忙而有压力,他们生气时,心里也住着一个“情绪不能像水龙头一样关掉”的孩子。


我去跟他们讲道理,同样会带着指责的意味,会引起“我已经很辛苦了”的反弹。


我也先要接纳,我平和了,矛盾就不升级,然后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学习。


没有人喜欢吼娃,我偷偷地观察老公,他好像已经发现我的方法挺管用的,正在偷偷学我哪。


终究,育人就是育己。




这段经历对于我的意义,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中年职场女性的生活,是焦虑接着焦虑,压力叠加压力。很经常地,我生活在“易燃易爆炸”的状态里。当我在孩子面前情绪崩溃时,我感到对自己的失望与失控。


然而,近几年来,我也渐渐发现,我对未来的乐观与信心,并不来自于自己日渐积累的财富、声名、职级、经验等等;而是来自于“我可以改变”“我可以学习”这个事实本身。


人生就是不断解决新问题,我可以是个不够完美的妈妈,没关系,只要我还是个学习、可以成长的妈妈,那么我就可以向着更向往的地方前行。


所以四个多月来的变化,给了我无与伦比的幸福感与自信心。


其次,这件事让我意识到,“这世界上的某个角落,是有方法的”。


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不等于为人父母不需要知识与技能。如果抬头看看世界,会发现许多真知灼见,有人在研究、实践、总结、传播。


做菜需要自己摸索,可以凭着本能、多多实践,也可以看看菜谱、吃点好的。一诺跟我讲“游戏力”的半小时,极大地改变了我女儿的生活质量(以及我的生活质量)。


我相信,一定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我很向往。所以,当我知道一诺筹备“全村社区”时,就主动请缨,在这个过程里,一个新的世界被打开了。


最重要的是,这里的方法、课程、老师,是被筛选过的。我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我的孩子周末也在各个商场的各种商业课程、商业设施里消磨时光,我也能感受到课程质量的参差不齐、教学老师与销售角色的难分难辨,那种你在机场书店买畅销书的感觉,不是没有好书,但捷径感、贩卖焦虑感太强。


而在筹备“全村”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我走进了一个对的地方。


和原本就是奴隶社会“臭味相投”的读友,现在又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熊娃”爸妈们一起“互诉衷肠”,感受到的是社区的真实与温暖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我们在村里自我介绍,互相熟悉。


遇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烦心事,村里爸妈们一起支招,相互安慰,也让人安心许多。下面分享两个实用的话题 :)


问题1:岁的娃,上课外班和玩之间很难平衡,怎么做时间规划?



问题2:三岁的孩子,一洗头就哭闹,怎么办?



就像一诺说过的 “关系与建立关系的能力,是整个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 我想这是为什么这样一个社区深层的意义。社区的一个系列课程是家庭美育,第一堂课讲的也是“美的本质是构建关系”。 线上开始, 到线下真实的生活, 都是如此。 


当然,进村收费,¥699/年。能收获的“真材实料”也确实很多:)


首先,会获赠¥598 一土空间课外教育和营地活动优惠券(所有空间的课程和全国的营地项目都可以用)。


一、一土首次输出的“咱村私享课”,让你把一土带回家


  • 一诺会有一系列视频课程,和大家分享如何做“不焦虑的家长”;

  • 一土学校给村里爸妈的私享课 ;

  • 一诺和一土村的成员们的不定期直播和分享 。


二、一土好朋友们的优质课程


家庭美育专家戴亚楠开设的家庭美育研习营(学会 8 种亲子画法,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课程)已开始,社区免费。


陆续会上线的还有: 

  • 一土家长、北大心理学博士(嗯,低调地讲,是李松蔚老师)和系统式家庭咨询师亲力打造的系统式家庭养育课;

  • 奴隶社会畅销书作者开设的婚姻和家庭关系的课程;

  • 北师大性教育专家开设的儿童性教育课程;

  • 一土创校家长、前米其林大厨和资深美食家带来的美食博物课;

  • 中央音乐学院管慧丹老师的音乐教育课;

  • 在一土教数学的数学大拿的数学思维课;

  • 一土的资深教育者朋友们的升学辅导课程。

    ……


这个列表会不断增长,都是一土教育一路走来遇到的心有戚戚的同路人。这些伙伴课程不都免费,但社区会有专属优惠,保证物超所值。


三、一个真实温暖的社区


  • 一个共同成长,互助养娃的全球朋友圈,一群教育理念相同的同路人;

  • 随时随地找到精神和现实生活的支持:会推出城市计划,支持各地认同一土的家长们组成社区,共享身边优质的教育资源,共同成长;

  • 一土小月校长+教育专家+一土资深家长在社区现身说法,全年陪伴。


四、放眼全球的教育分享


  • 跟随专家团深入探访全球各个国家的教育实践 ;        

  • 了解全球共识的面向未来的教育什么样。


五、别处没有的福利


  • 全球的一土资深朋友圈及教育大咖的线上线下分享和资源共享, 独家或优先参与的机会和优惠;

  • 前面提了,直接附赠¥598 一土空间课外教育和营地活动优惠券 。


最最后,下面扫我的邀请卡加入,还能减免 50 元 :)


▲  马上进村,扫码减免 50 。

-  END  -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咱们村里见。


后台回复“秋天”,即可看到作者的文章合集。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看经典热文,点击菜单。


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给邮箱 nlsh88@163.com 投稿吧。


欢迎转发分享;对话框输入“转载”即可了解授权详情;未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的平台。文中其它图片来自 unsplash.com 。

有趣有梦的人都“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