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功对接!“长天CP”再送“快递”,听听总师的青春寄语!

航小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2-10-12

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重 磅!

2022年5月10日01时56分

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

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

在文昌航天发射场

顺利发射升空!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5月10日01时56分,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2时23分,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22次发射任务,是空间站建设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20次飞行。

(拍摄:新华社记者 郭程)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

于北京时间2022年5月10日8时54分

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

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

“太空快递员”已到达!

星河如梦,舟行万里

“长天CP”再度携手

全新姿态,全新启航!

这次的“快递”,有哪些期待?

随着2022年4月16日

“神舟十三号”任务圆满成功

标志着中国空间站

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完美收官

按照部署,今年将实施6次飞行任务

完成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

此次,打头阵的“天舟四号”

正是空间站进入建造阶段以后

第一次发射!第一艘飞船!

承载着“开路先锋”、“物资补给”等多项任务

将见证空间站建造重要时刻

在未来6个月左右的时间里

天舟四号将先后见证

“问天”“梦天”两大实验舱组合

神舟十四号、十五号

两艘载人飞船对接并同框出现

中国空间站示意图(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天舟四号”再入大气层之日

将是空间站即将全面完成建造

即将进入全面运营阶段之时!

“宇宙级期待”有没有?

↑↑↑点击图片,回顾天舟一号发射瞬间

↑↑↑点击图片,回顾天舟二号发射瞬间

从2017年至今

天舟系列货运飞船两个批次

从“大哥”、“二哥”、“三哥”,到“四弟”

从长七遥二、遥三、遥四,到遥五

这对“太空快递”最强组合

我们始终不陌生

多项技术来自于北航研究团队

而且——

“这对CP”,总师都是北航人!

天舟系列货运飞船

总设计师白明生

北航1984级

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

导弹总体设计专业本科生

白明生,北航1984级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导弹总体设计专业本科生。曾任神舟四号及神舟七号飞船副总设计师,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副总设计师,天舟一号至四号总设计师,中国空间站工程货运飞船系统总设计师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任总设计师

“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范瑞祥院士

北航1981级焊接专业本科生

范瑞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航1981级焊接专业本科生,长征二号丙系列火箭第四任总设计师,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总设计师程堂明

北航1989级

导弹与运载火箭总体设计专业本科生

程堂明,北航1989级导弹与运载火箭总体设计专业本科生,现为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再立新功,祝贺!

范瑞祥(前排右六)与程堂明(前排右五)在发射现场

他们是代代北航人的奋斗写照

一批批青年学子

在这个校园刻苦求学、奋斗探索

刻下“空天报国”的精神基因

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

↑↑↑点击图片,阅读三位总师在北航的求学故事

就在4个月前

范瑞祥院士来到北航

参加2022年研究生毕业典礼

为毕业生送上寄语和期望

小萱为你整理了

范瑞祥院士的讲话

一起来学习——

尊敬的各位母校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受母校之邀来参加2021-2022学年研究生毕业典礼,让我感到无比荣幸!在我们国家历史上不平凡的2021年刚刚过去,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现在我们进入了第二个百年的新征程。同学们在我的母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所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寒窗苦读多年,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即将踏入社会、开启人生的新里程。请允许我向同学们致以最诚挚和最热烈的祝贺!

30年前的我,和在座的同学们一样,刚刚研究生毕业,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期望和憧憬,来到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在过去的30年里,在老一代航天人的培养和指导下,我相继从事了发射“神舟”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某新型战略导弹的研制工作。从2008年起,组织安排我带领团队,主持研制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长征七号甲的研制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里,长征七号火箭分别将“天舟二号”、“天舟三号”两艘货运飞船送到中国空间站,保障了中国航天员长期的在轨生活;长征七号甲火箭完成了两次发射,分别将3颗高技术试验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回想这30年的工作,感慨万千。我想借此机会,在同学们即将结束校园生活、进入职场的时刻,说几点寄语和期望。

2016年,央视《开讲啦》范瑞祥演讲:探索“航天梦”的未来,并与来自北航的青年代表交流分享

首先,希望大家进入社会工作后,要坚持“终生学习”的习惯。大家在学校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掌握了系统深入和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但在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各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更趋多样化。走向工作岗位后,绝大多数人可能都会感到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与在学校的研究工作和方向有很大的不同,会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工作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这个时候,大家在学校期间锻炼和培养的“再学习”能力就非常重要了。一旦遇到不熟悉的领域和专业、不懂的问题,只要你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肯主动钻研和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而不是吃老本、自我放弃,就一定会在不长时间内成为工作单位的专家和能手。有人做过调查和统计,同班同学毕业之后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干了若干年以后,他们之间呈现出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的“再学习”能力。你要是能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能保持住很强的“再学习”能力,相信你一定会脱颖而出、成为骨干和领军人才。

第二,希望大家做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经历挫折的思想和心理准备。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走向工作岗位后一帆风顺。但职业生涯中经历挫折很多时候是不可避免的。从另一个角度看,“经历挫折”不一定是坏事。2020年3月16日,我主持研制的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首飞失利,大家辛辛苦苦、日夜加班,花了两年时间研制出来的火箭发射失败了,很多人难过和伤心地流下了眼泪,整个研制团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考验。当时正处于疫情肆虐时期,研制团队从海南回到北京后,大家被隔离在封闭的工作场所内,不能和家人相见。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有团队成员顶住压力,每天分析数据、讨论和复算至深夜,大家毫无怨言,同步密集开展理论分析仿真、缩比试验验证、全尺寸试验验证等工作。经过88天的连续奋战和日夜攻关,终于找到了故障原因。我们采取改进措施后,在去年3月12日和12月23日连续取得长征七号甲火箭第二次、第三次飞行试验的圆满成功。只有经历过挫折和失败,才使我们更加敬畏技术和规律、珍惜成功的来之不易!“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挫折并不可怕,从挫折中奋起、逆境会让我们走得更高!

第三,希望大家走向社会、走到工作岗位后,能够养成良好的“与人沟通”和“与人合作”的团结和团队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队才能一往无前!在我们研究院有一句口号:“没有比团队更强的队伍”。任何一项宏大的目标、伟大的工程,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持之以恒、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才能完成。

最后,衷心祝愿同学们走向社会后,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新时代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栋梁。谢谢大家!


听完范瑞祥总师的青春寄语

你是否也感到心潮澎湃?

和三位总师一样

在航天系统各个岗位

还有大批科研一线中坚力量

都从北航走出

长征一号到七号

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或主任设计师中

均有北航校友

载人航天工程

超过三分之一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

均为北航校友

......

建设航天强国

要靠一代代人接续奋斗

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

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

2022年,来北航

你也可以!

七十年奋斗历程

一代代空天传承

北航人,将矢志不渝

弘扬航天精神,勇于创新突破

为我国航天科技

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出品 | 航小萱®工作室

素材来源|中国载人航天 研究生院

编辑 | 张晓磊

那么,问题来了

今年高考,报考哪所大学?

留言区大声说出来!

点分享

点个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