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动态设计,让交互更顺畅

WeDesignCenter We-Design 2022-11-21
Sharing
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的服务和功能搬进了狭小的屏幕,如何让操作更简单,让体验更符合直觉,是设计师们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而动态设计作为起源于影视动画行业的概念,如今不只在内容创作行业大放异彩,在人机交互领域也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动态设计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动态感受的几个关键因素,希望通过对动画基本原理的描述和拆解,帮助大家理解自然顺畅的动态设计的必要条件,在之后的用户体验设计中助大家一臂之力。
本期提纲:

1. 动态设计在交互中的作用

• 解释页面之间的关系

• 凸显重要的信息• 让互动更加生动有温度

2. 如何做出自然顺畅的动态设计

• 弹性

• 缓动• 预备动作
• 补充细节

3. 总结

大家在使用软件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诸如找不到某个功能的入口、满屏的按钮不知道该点哪一个、在页面间跳来跳去以至于忘记怎么回去的情况?
从一个按钮进入一个页面,再通过另一个按钮进入另一个页面,由于有限的屏幕面积无法让所有页面平铺在眼前,用户只能通过频繁跳转来切换不同的功能,跳转的越多,就越容易迷失,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动态设计,来帮助用户对其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
1动态设计在交互中的作用
1. 通过动态设计来解释页面之间的关系
在 iOS 中,点击 app 图标时,新的页面会从图标的位置打开,回到桌面时,页面也会收起至图标的位置,通过图标和页面之间的动态连接,用户可以更清晰的看到页面从哪里出现和关闭,使视图的切换所带来的理解成本最小。
▲ 视图切换动态
这个从 iOS7 开始出现的特性,如今已成为各家手机系统的标配。
多任务的操作也有类似的功能,手指上推展示出当前页面和其他页面的位置关系,方便用户进行定位。
▲多任务动态
仔细观察的话,会注意到后层的各个页面在滑入视图时存在细微的时间差,这种基于物理的延迟感,带来了更真实的层级关系感受。
当我们需要表现元素间的层级关系以及位置信息时,可以通过动态设计对系统进行解释,让人理解动作的前后发生了什么,以此降低用户的理解成本。
2. 通过动态设计让重要信息凸显出来
文字、图片、视频,屏幕承载的内容丰富多样,当多个信息同时存在,用户的注意力就容易被分散,这个时候除了让元素更大更鲜艳之外,让元素动起来也是个常用的手段。因为人对运动的物体更敏感,让物体动起来可以使信息更明显。
▲ 动态凸显信息
不过,动画的使用要有度,过多的动画会干扰视线,要动静结合,切勿滥用。
3. 让互动更加生动有温度
生命力的塑造除了可以通过某个具体的卡通形象之外,给抽象元素赋予生物体的行为特征也是一个好方法。

相信大家都对苹果设备的密码框抖动印象深刻,当用户输错密码时,密码框会摇摇头,然后清空输入,全程不需要文字提示就达成了目标,既符合直觉,又让设备仿佛有了生命,使操作变得美而简单。
▲ 输入密码错误时的动态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动态设计可以降低用户的理解成本,提升软件的易用性,以及增加亲和力。
“道理我都懂,但做出来的动画总感觉很生硬”。
很多初上手的设计师都会遇到动画不流畅的问题,这通常是因为元素的运动并没有遵循自然界的运动规律。
2如何做出优秀的动态设计?
“从自然界中学习”。
当软件中的虚拟对象和动作是来自真实世界的映射时,人们会更快地理解。
小球弹起,烟花绽放,秋叶落下……大自然纷繁复杂,但表象之下其实都遵循着最基本的运动本质 —— 力,以及力的转化。
1. 弹性
自然界中没有绝对硬的物体,物体在受力的时候通常会有不同程度的挤压和拉伸。
拿小球动画举例:▲ 小球弹性动态小球在碰到地面的时候会压扁,落下前和弹起后会拉伸。
▲ 动作拆解
通过不同程度的挤压和拉伸,我们可以模拟出物体的软硬质感,为不同的元素赋予符合其特质的真实感受。
2. 缓动
由于重力和摩擦力的存在,生活中几乎没有绝对的匀速运动,物体的移动通常是先加速再减速的过程。
▲ 小球缓动动态
在上面的例子中,小球左右移动的速度变化是一个 S 型曲线,先平缓,再陡峭,再平缓。
▲ 缓动曲线
需要注意的是衔接在一起的动画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加强力的连贯性:▲ 缓动衔接上面的演示中,绿色小球的放大和白色方块的出现是衔接在一起的,我们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小球加速运动,方块减速运动。
▲ 缓动衔接曲线
如果分开独立调整,中间将会出现没有必要的停顿,让整体的节奏显得拖沓:
▲ 衔接不连贯的效果
在微信的直播礼物中,火箭动画就使用了缓动衔接的技巧:
▲ 微信直播礼物中的火箭动画
火箭升空时是加速运动,烟花炸开后是减速运动,这样整体处理能够减弱动态与动态之间的割裂感,让节奏更顺畅。
3. 预备动作
能量是守恒的,“发力” 之前要先 “蓄力”。
棒球投手在投球之前,胳膊会先往后扬,人在跳起前需要先往下蹲,这种发力之前先往反方向运动的行为,在动画中被称为 “预备动作”。
比如下面的小球,在撞击白色方块之前先往左回撤了一下:
▲ 预备动作
如果把回撤取消:
▲ 取消预备动作的效果
小球的发力则显得很虚,打击感变弱了。
预备动作不只可以让发力更真实,同时还能让人提前注意到主体的变化,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当物体主动发力的时候才会使用预备动作,被动受力时则不需要。
依旧是小球跳动的例子,和之前不同的是,我们在它跳起前加上一个 “往下压”  的预备动作,就会有种它自己在奋力跳起的感觉:
▲ 小球预备动作
▲ 预备动作拆解
在微信 8.0 版本的更新中,黄脸表情全都动了起来,其中也不乏预备动作的应用:
▲ 微信 8.0 版本黄脸动态
“加油” 的表情在向下用力之前先向上仰起,“点赞” 的手在竖起大拇指之前先向下蓄力,“敲打” 的平底锅也是先向上再下落,这些预备动作都让力度更真实,情绪更饱满。
4. 补充细节
细节是影响真实感的重要因素,用眼睛来举例,如果做一个眼睛左右看的动态,很多人凭直觉可能会这么处理:
▲ 左右看
乍一看好像没什么不对,但能感觉到有一丝机械,不够生动。
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在转移视线的时候,通常会在中间进行一次无意识的眨眼,来帮助我们的视线重新定位。
加上眨眼之后:
▲ 左右看加眨眼
是不是自然多了?
容当我们觉得动态不自然,很有可能是忽略了重要的细节,日常保持多观察的习惯,必要的时候亲自实践。
如果我们以自然界中的运动作为参照,强调弹性、缓动、预备动作,以及落实必要的细节,便能帮我们做出视觉感受顺畅的动态设计。
3总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与设备和软件的互动正变得频繁和深入,希望这篇关于动态设计的文章,能够帮助大家做出更好的产品和内容,让信息的传递更有效率,也让沟通和互动更有温度,给用户带来出色的综合体验。
—  The end  —
参考文献:
《迪士尼动画原则》Ollie Johnston / Frank Thomas

  Material Design - Google

人机界面准则 - Apple Developer

作者Barry

尽精微,致广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