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发展新质生产力,打开首都建设新空间 | 新京报社论

社论 新京报评论 2024-05-01
数字经济作为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先导力量,正在赋能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1月16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宏达中路,无人巡逻车上路进行道路测试。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关注北京两会系列评论
一年一度的北京市两会正式拉开帷幕,来自首都各界的代表委员迎来了“最忙碌时刻”,积极为首都发展建言献策。新京报特推出“关注北京两会系列评论”,以飨读者。
新京报社论
1月21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首次提及“新质生产力”,称要“积极培育产业新优势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报告还对北京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做了详细的描述。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在过去的2023年,北京已经夯实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最强驱动力。报告称,2023年,北京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8766.7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5%,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9%。2023年,北京市启动了全国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

未来产业也在成为北京“腾飞”的策源高地。2023年,北京市印发《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在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六个领域布局了通用人工智能、6G、智慧出行、量子信息等20个未来产业,北京的产业生态正一步步“超前”迈进。

2024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左右。报告提出,北京将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推进传统领域“迭代”、新兴业态“抢滩”、未来产业“占先”。作为面向未来的新质生产力是动态的,因此,报告所说的“发展的办法”其实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质态生产力而言,大多由运用新技术的新产业承载,而传统产业也可以透过数字化转型升级,形成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作为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先导力量,正在赋能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因此,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更好赋能首都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大力支持产业数字化,扎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比如,北京今年将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积极布局数字经济关键赛道,以数字化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全面变革。

新质生产力,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本质。在构建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报告提及了7项具体任务,涉及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原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新能源汽车产业,超高清视频全产业链,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专精特新企业梯队培育等方面。

对于北京而言,一系列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任务已经箭在弦上。而北京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也已经具备了诸多优势与潜力。

除了前述的产业基础优势,北京最大的优势无疑是科技创新的力量。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打开“新质生产力”大门的钥匙。北京是我国科技创新高地,正致力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仅一个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示范区内的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就已突破26万件,占全市企业的68.7%,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上,已经形成了“高精尖”的中关村范式。

2024年,北京将透过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向未来,布局未来,打开首都建设的新空间,从而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形成的产业高地,让北京的产业生态向全球价值链中的高端位阶跃升。
编辑 / 徐秋颖校对 / 刘越
推荐阅读:
对全县干部“军事化管理”,这位落马县委书记太任性 | 新京报快评政协“会中办提案”,为民办实事就要快字当头 | 新京报快评
推动免费“三癌”检测,为女性撑起更大生命保护伞 | 新京报快评
羽绒服也要蹭“北大”,院校维权不该是个老大难问题 | 新京报快评
北京两会开幕:用改革破难题,以创新育新机 | 新京报社论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