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交战争:价值观影响并越来越主导下的俄乌战争

我是杨涛 老杨话唠 2022-06-03



 引言:传统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但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这二十多年的颠覆性发展,以及俄乌战争至今的进展态势,一种新的战争规律很可能已经在改写历史,即更多人拥有的价值观决定战争的结果!




01



马斯克的星链计划




2月26日,乌克兰副总统Mykhailo Fedorov通过社交媒体公开向马斯克喊话,要求星链计划能够支持乌克兰,以解决战争中通信网络被毁的问题。

10个小时后,马斯克在推特宣布:星链系统已经在乌克兰激活运行,更多的地面终端正在运送途中。



在整个乌克兰战争中,这不算是大事,而且星链计划目前也还处于初步运行阶段,具体是否能有效替代线缆传输,还要看。但这则消息所透露出的象征价值不容忽视:

未来战争中,对基础设施的摧毁可能不一定达到想要的结果。同时,互联网对于战争的重要性已经凸显出来。




02



宣传和爆料





虽然并不准确,但为了对比形象,我们可以先简单地把影视广播这些传统方式称为宣传,而把社交媒体的短文,图片,自拍称为爆料。

毫无疑问,影视作品宣传的宏大叙事非常容易感召人,而社交媒体的爆料则更加反应真实。尤其是爆料的呈现相对于宣传来说,速度要快,成本几乎是零。

在这次俄乌战争双方领导人的对外宣示中,正好体现了这两种出场方式的不同。

普京的每一次露面,几乎都是以正规专业的电视讲话,隆重而杀气腾腾,典型的就是23日晚间他那长达一万三千字历时一个小时的战斗宣言。



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从开战到现在,每隔几个小时就会发出一个自拍视频,宣传,通报,辟谣,都是自拍小视频。



貌似前者高大上,后者不入流,但实际上,观看者的感受却很不一样:

后者更加真实,也更能引发观众的参与互动。




03



一个人的战争




按照常规战争,哪怕是海湾战争的模式来判断:

俄罗斯的常备军90万,乌克兰正好反过来,19万。而这在衡量军事能力的各项指标中,还只是对比最不悬殊的一项。力量对比显而易见。

俄罗斯发动的是不宣而战的闪电战,乌克兰总统毫无准备,连战时动员都还没有做。

俄乌边境甚至乌克兰境内几乎没有山川大河险要,持久战和以少胜多反败为胜也没有机会。

从盟邦来看,俄罗斯至少还有个白俄罗斯,毫无保留地让四万名俄方部队进入其领土,发动进攻。

而乌克兰的盟友中最大的拜登竟然提前向全世界宣布,美国和北约都忙着给普京吃定心丸,绝对不会直接出兵乌克兰。德国只能提供5000顶钢盔的援助。德法为了去美国化,忙着毫无意义的和谈。就算经济制裁,德法,匈牙利等国也是坚决不同意把俄罗斯踢出swfit。

总之在普京眼里,也包括老杨在内的绝大多数人眼里,这根本就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

判断的差异也只是在48小时或者96小时战争结束。

但这只是以往战争的判断,普京和很多人都忽视了一点,21世纪是一个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主导的时代。




04



舆论影响政策的社交战争





几乎是刚一开战,这位乌克兰的演员总统就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社交明星。他的临战讲话,战争动员,向平民发放枪支,每天几次通报战果,要求全球志愿者来乌克兰参战,几乎他想传递的每一个信息,都能通过社交媒体传递到世界的大多数角落。

每一个有智能手机,有社交账号的乌克兰人,都可以把战场的最真实细节,通过图片和小视频传递出来。多点,高频,低成本,无穷多的战争细节让每一个想看到真实的人都能做出自己的判断。

很快,这种社交媒体的信息爆炸,开始影响各自的国家政策。

转变的开始就是泽伦斯基的那个小视频:

2月25日,在他与各国领导人分别通话求助无果的情况下,他拿着手机自拍,并对全世界人喊话:“我刚才给27个国家的领导人通了电话,没有人能给乌克兰实际的帮助,现在,我们只能孤独地包围自己的国家。”(大意如此)



然后他还说,这可能是你们最后一次看见活着的我!

我们至今无法准确评估这个信息在战争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但事实就是,经过社交平台的信息无限放大,现实中的各国政府态度急转直上:

美国表示将进一步为乌克兰提供更多的致命性武器。

德国表示为乌克兰提供2000枚反坦克导弹和500枚毒刺地对空导弹(注意,这是德国二战战败以来第一次)

北约的大批运载武器和装备的车队开始进入乌克兰。

在将俄罗斯踢出swift这个金融制裁杀器上,原来持反对意见的国家也在两天内迅速转向,达成一致。

欧盟大部分国家开始一致对俄罗斯关闭领空。

全球各地,包括俄罗斯在内展开声势浩大的反战游行。

这就是社交战争,虽然乌克兰的战事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我们起码可以肯定,起决定性的战争要素,已经和两次世界大战,包括冷战结束后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已经发生了明显的不同。




05



假信息和主流价值观




即使在传统的战争中,故意释放虚假信息也是舆论战,心理战,认知战的一部分。表面上看,社交战争中,假信息会更加容易低成本大批量的释放,而这次俄乌战争实践中,却并非如此。

还是简单比喻吧,传统的战争宣传更多像是一个超高音喇叭,而社交媒体却类似于我们日常的手口相传。

高音喇叭的信息传递路径是信息源——多个听众,社交媒体的传递路径是信息源——多个听众——更多的听众。。。

高音喇叭是直接送达多个听众。社交媒体是间接送达,关键就在于,每一个间接送达的节点,都是一个判断真伪的信息过滤器。如果判伪,就会结束,如果判真,就继续传递。

尤其是,社交媒体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收到多条链路传递过来的信息,如果有基本教育程度的常识,可以相对容易的判断真伪。

所以,在现实的场景中,假信息反而传递受阻。一句话就是:大多数人都不傻,相反,比预想中聪明。

典型的例子就是:

2月26日,社交媒体Facebook宣布,关闭了部分俄罗斯方面的社交账号,同时也限制俄罗斯主流媒体的广告。理由就是:多次发布虚假信息。

虚假信息传播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这个:


昨天网络热传的一个关于普京最新的核威胁讲话:“如果没有了俄罗斯,要这个世界干嘛 !”


稍一判断,就会发现这是一个虚假信息。试想,在俄乌战事如此紧张的时候,普京 作为交战一方的大国领袖,怎么可能说出这样反人类的话来?很多网友可能说没准他强势,就是要震慑西方反俄势力呢?


用点常识就可以明白,普京讲这种话,别说能不能起到震慑作用,首先他的执政团队,士兵,俄罗斯老百姓,就会一拥而上把它掐死。传播这个信息的人,大概率是普京的黑粉,就是捅刀子啊。


很显然,这条信息就很难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如果较真一点随便百度一下,这个造普京的谣言已经很多年了。


价值观,社交信息的传播更加受到大多数人都认同的价值观的影响。

道理很简单,我的价值观和信息内容不符合,怎么可能去点赞,好评转发呢?

举一个昨天发生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吧:

信息一: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建议在乌克兰的中国公民亮明身份,在身上或车身上张贴国旗。以确保安全。(大意)

信息而: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建议不要亮明身份,少去当敌人聚集处,不要发生争执。

很显然,在国内,信息一的流传肯定是爆炸式的广泛,而信息二的流传肯定会受阻。

因为很多人的价值观认同上,更倾向于信息一。

同理,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这样的视频,更容易获得更广泛的传播:
说明:千万不要看弹幕,会引起不适。





06



社交战争的制胜原则




如果说,俄乌战争有可能在未来改变现代战争的一些制胜要素,那么要在未来的战争中取胜,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老杨不是专业人士,只是从这几天关注吃瓜俄乌战争的一点体会,试着总结一下:

开放原则:拥有开放而流动自由的信息平台;

多点原则:信息的发布应该是多点,细致,个人化,现场化

真实原则:尽量少发布虚假信息,最起码要假得很真实

价值观原则:战争的诉求,应该符合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准则




07



结论





毫无疑问,俄乌战争从开战以来至今的逆转超出很多人想像,传统的制胜因素都发生了改变,社交战争的信息爆炸,成为改变的关键。而由于社交媒体传播链条的特点,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将是价值观的认同。

如果最终战况按照这个态势发展,乌克兰大概率不会失败,因为这场战争的本质,已经通过社交战的影响,和价值观链条的放大,而转变成为全球人参与的战争。

而不出意外的话,乌克兰会取得胜利。因为世界并不只是“徐州”,已经汹涌的全球舆论趋势,也绝不会像“徐州八孩女”一样,一个月就失去焦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