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莫小仙王正齐:只做线上做不出“真”品牌,不盈利都是耍流氓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锐品牌商学院 Author 新锐品牌商学院

时间回到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众多产业遭受重大损失,线下实体餐饮更是重灾区。无法出行、“一人食”的盛行加上年轻一代“懒人经济”的进一步迸发等多重因素的叠加,使得食品行业在线上迎来一轮强劲的新增长。


特别是像自热火锅这样的新兴速食类目,更是从方便食品中脱颖而出,赛道中的一众优秀新锐品牌接连获得资本的青睐与加持。


莫小仙产品

图片来源:微博@莫小仙


仅仅在去年5月这一个月内,就有3个品牌宣布完成融资,间隔时间不超过一周。先是5月9日,食族人率先宣布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2天后的5月11日,自嗨锅宣布完成逾亿元的B轮融资;紧接着在5月17日,莫小仙宣布已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线下渠道拓展、全产业链优化、品牌打造等方面。


近几年,随着新兴消费人群的迭代以及社交媒体红利的数浪重叠,令整个大快消产业,从美妆,到服装,到零食等各个细分赛道都涌现了一大批兴起于线上的新锐品牌,完美日记、花西子、UBRAS、三顿半、观夏、钟薛高……一个个名字背后都有着众多的拥趸,也让这些品牌能够在短短3-5年间迅速破亿、破入10亿,甚至超过30亿,这在过往的商业规则下可能是需要一个品牌用10-20年时间才能完成,因为“所有的生意都值得用互联网的方式从头再做一遍”。


成立于2017年的莫小仙,同样在这些红利趋势下获得了高速的发展。根据媒体报道,莫小仙在当年上市三个月,就成为淘宝自热火锅品类单链接销量第一;2018年,莫小仙跻身淘宝自热火锅品类销量排名第一;2019年,在《快消品》杂志评出的自热火锅半年全国销售排名中,莫小仙排名第二,仅次于海底捞。而无论是社交媒体平台的抖音、小红书、直播等渠道,还是热门综艺剧等,我们都能频繁见到莫小仙的身影,这些也助力着莫小仙不断地触达新一代消费人群。


似乎,莫小仙的发展道路会和我们上述提到的众多新锐品牌一样,大概率持续通过线上的持续投放,快速达到10亿级别的规模,继而开启又一轮融资,最后上市敲钟,走上“人生巅峰”,成就又一个食品赛道的“新锐神话”。


而当我们与莫小仙创始人王正齐面对面坐下来,正准备讨教这套“神话”的前世与后续计划,等待他描绘10亿、20亿的规划,畅谈品牌ROI的攻受之道时,他却抛给我们一个思考:


“为什么中国快消品中的很多品牌,做两三年就挂掉了?很多投资人讲,天猫某些排名前列的快消品牌特别会做流量投放,种草、短视频引流、ROI收割等等都特别擅长。在媒体上,很多创始人都在讲流量思维,讲GMV,讲ROI,但是有一个在讲怎么赚钱吗?他们都在说,赚钱是以后的事,现在阶段不考虑;他们不停地跟投资人讲行业规模、定位人群、企业愿景、对标竞品、投放规划,结果都不是这么回事,到今天没成一个(正向盈利)。”


这背后,到底是什么魔咒把他们套死了?


对于这样的拷问,王正齐有着非常深刻的思考,因为他的过往经历涵盖了线下和线上。在大学毕业后不久的几年,王正齐进入中粮集团工作,并通过努力成为当时整个集团最年轻的区域总经理,建立了扎实的线下基础;在7年之后,王正齐正式创业,做过企业福利、礼品等特渠生意,又做过进口休闲食品,巅峰时期做到年销9000万规模,随后才在2017年看到自热火锅的趋势,创立了莫小仙。


王正齐深谙线上的重要性,营销推广、消费者沟通无疑是电商的效率优势,但如今电商渠道随着流量成本高企,很多品牌在其中已经愈发水深火热;同时,他也十分尊重许多踏实做生意的线下消费品“土”品牌,因为它们做民生产品、渠道扎实、企业务实盈利。


如今,线下的价值在重新回归,传统的规则也在电商的冲击下被重塑。王正齐敏锐地捕捉到了生意的脉络,重仓布局线下渠道,在去年线下已经占到莫小仙整体规模45%的基础上,今年截至目前已经超过60%,“未来做到80%以上会是非常好的商业模型”。


因此,王正齐像“隔壁老王”一样,跟我们掏心窝子讲了很多关于线下价值、大众消费品等的认知,也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01

创始人要思考如何做一家持续地增长且盈利的企业


很多创始人只想着怎么去融资,没想过如何做一家持续地增长且盈利的企业。


一个创始人从品牌创立之日起,就只想着怎么去做数据,怎么去融资,抱着“短期内会亏,后面不亏”的想法,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


因为既然已经走上了亏损道路上,用流量思维来做消费品,能不亏吗?流量,必然是越来越贵的。像美妆这样毛利高达七八十的行业,以流量思维上市的企业净利润都是负的,其他的消费品品牌用同样的方式还能盈利吗?



莫小仙产品

图片来源:微博@莫小仙


所以,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很多消费品品牌动不动就谈10倍估值,做1亿的生意要10亿的估值,真的这么值钱吗?他们告诉投资人我如何花钱做流量、做转化、做GMV,但是否真正具备做一个企业的精神,也是否脱离了生意的本质,生意是要正向赚钱的。


融资做投放无可厚非,在某个阶段加大投入也是战略使然。一个品牌在融资前必须考虑清楚毛利、投放预估效果、未来赚钱之道等等,融资做一个商品,会改变很多东西,因为你要去迎合很多人,要做数据给人看,这往往会扭曲一个品牌的经营理念。莫小仙从2017年诞生,直到2020年才融资,因为从诞生之日起,莫小仙是一个盈利的品牌,不会受资金影响决策。


品牌有自己的发展周期,做消费品,讲究循序渐进,太快的话,供应链、团队、管理体系等后端各方面都大有可能跟不上。很多品牌融资主要是为了去做投放,这是问题症结所在。做消费品的生意是赚钱的,做渠道是现货现结,有些还可以给账期,所以融资除非是去建供应链这样短期有大量硬性成本支出,而建成后会产生持续效益的事项。

02

消费品生意只会做互联网,几乎没有前途


纵观近几年上市的消费品企业,几乎全是线下起家的品牌。很多投资人会聊ROI这些互联网品牌关注的数据维度,但是他们如果去跟这些上市企业谈,这些企业只会谈网点、铺货率、团队、毛利、供应链这些更加与生意本质相关的东西。我们看最近上市的东鹏特饮,市值突破过千亿,马上要上市的卫龙,市值也会有六七百亿,这都是做线下的。


线下起家的为什么都变成品牌了,线上起家的为什么都变成了网红?互联网品牌做不好线下,无法形成线下基因,投资价值就会越来越弱。互联网流量红利接近尾声,电商将变成消费品投资回报率最低的销售渠道,只在电商渠道做,很难做出品牌,因为渠道太窄也不良性,所以全渠道营销能力是品牌做成功的必备能力。


互联网瞬息万变,做网红当然也可以,但是要有持续打造爆品的能力,才能让公司立于不败之地,这个是最难的。三年前最火的火鸡面,如今市场量已经很小,火锅、酸辣粉、螺蛳粉等等,在互联网上也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就像现在很火的螺蛳粉,莫小仙在2018年就推出,但在2019年6月放弃,谁知2020年这个品种在市场上火爆,所以就算品选对了,时机也很重要。而就算选对了一个品,它也会经历高峰而下滑,互联网是有天花板的,单一品也是有天花板的,后续的品能在互联网上一定次次踩中风口吗?一旦当品牌往下走,谁也没有本事去止跌。


而线下,品牌把渠道每年做扎实,从北上广深做到乡镇,从10万个网点做到100万个网点,那么品牌是不是会有持续增长?


前几年,消费者都不去线下实体店消费了,那是原来的店跟不上时代,选品、定价、购物环境、消费者互动等方面都跟不上潮流,注定被时代抛弃。时代变了,而你没变,消费者肯定不会去购买。对品牌,线下终端还要收进场费、条码费,就会把一些新的互联网品牌拦在门外。终端不更新产品结构,只能卖给原来的老顾客,必然造成前几年的局面。



莫小仙产品

图片来源:微博@莫小仙


如今的局面已经发生变化,比如在零食赛道中,湖南一家叫“零食很忙”的新零售连锁生意十分火爆,它没有条码费,没有扣点,账期合理,只要求新品有好的价格,刚刚在5月份完成2.4亿A轮融资。


网络购物再快,肯定没有门口小店快。在门口能买到网上想买的,而且价格一致,你会想去网上买吗?原先是网上便宜,现在线下很多门店比网上更便宜。网上流量很贵、佣金很高,加快递、扣点等,实际是不便宜的。

03

品牌发展不能太快


品牌不能太快,从0到10亿,宁用5-10年每年都赚钱,勿用2年,却亏损3亿为代价

就像前面所说,当一个品牌做得太快时,一定会有问题。为什么饲养半年的鸡比养3个月的要好吃,3个月的鸡没有营养,是催熟的。


莫小仙虽然是互联网起家,但很关注、尊重许多线下传统品牌。做品牌的时间是很长的,要有耐心。没有10年,是做不出一个好品牌的。


像做莫小仙的规划,从0做到10亿,按照5年的规划是很稳健的,可能每年都赚钱,但如果用2年来做,就会有很大的问题,因为拔苗助长,没有准备好。当很多投资人就是喜欢品牌做得快一点,拉开差距,做好壁垒,这是不对的。品牌只是把业绩拔高了,但是相应的组织架构、供应都不完善,量上去了,其他都没有配套合理。后续为了继续维持体量,就要去做很多的投放,可能要亏3个亿。


同样是实现10个亿的目标,前者更加稳健,做好了组织架构、供应链等,获得的是持续的增长。而投资人催熟的“饲料鸡”,则是一种内卷。


莫小仙去年融到的资金,到现在还没用,因为现金流是正向的,去年相较于前年是100%的增长,今年马上也会完成B轮融资,为了建设供应链,而不是马上来烧掉做投放。

04

做民生品牌,不要一味追求调性,要接地气


最近上市的消费品企业都是民生产品,不是求逼格、做调性的。东鹏特饮、以前的统一&康师傅、海天,哪一个形象高大上,但都是千亿市值规模。要做一个大体量的品牌,东西一定要接地气,到农村小店都能卖得动,这一定是大品牌。


而做高大上的品牌,就不太需要去融资。像钟薛高,被要求在短期内做体量,是害它。爱马仕会谈体量,一年要300%增长吗?做高定位的产品和品牌,是要做品牌调性、品牌文化,需要时间去建设。


比如做巧克力,费列罗(FERRERO ROCHER)的量很大,更贵的歌帝梵(GODIVA)就少很多,要做这么贵的巧克力,一定是慢慢建设的。做高端品牌,人群一定是小众人群,小众人群购买的渠道不是很多,网点也不会多。做高端品牌要有时间、有耐心,拿到钱也没用。投资它,快速做上市,是不太现实。


现在投资人也有一个误区,人群要细分新兴、包装要精美,商业故事要美好。这样定位下的品牌,会有多少量级的目标人群?在中国县一级,有6亿多人群,这帮人购买力是很不错的。这帮人都不要,品牌是很难有大体量的。


比如精品速溶咖啡,未来肯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投的钱能见到那一天吗?要增长快,就要去烧钱,一旦烧到找不到方向,投资人也不敢再追加了。代餐类别,也是同样的情况。


但其实,精品速溶咖啡、代餐长期能做得起来吗?肯定做得起来,别着急,都需要教育、需要时间,是资本把这个事情按了加速键。星巴克在中国也是做了好多年(星巴克于1999年1月,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开设中国内地第一家门店。),包括哈根达斯、费列罗等。20年前买费列罗我们会觉得好贵,今天再看觉得不贵,这都是需要花时间去教育,需要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建立认知,以及购买力的匹配。

05

线下是一把手工程


线下是一把手工程,要建自己的管理体系、文化,而非快速引进人。


做线下,对如今许多互联网品牌来说是最难的,但其实也是最大的壁垒。难在哪儿?比如莫小仙现有的线下团队人员,有来自康师傅、统一、今麦郎、恰恰、旺旺等各大消费品大厂,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基因文化,把这些照搬硬套到莫小仙是错误的。因为莫小仙在现在的发展阶段与这些成熟企业是不同的,每套方法都不一定行,需要建立一套属于莫小仙的销售体系、管理体系、团队激励体系、产品策略等,而如何将这些各大厂的人员融会贯通,打造莫小仙特点的队伍,是非常有难度的事情。


而这,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做线下渠道,作为创始人,是逃不掉,懂也要懂,不懂也要懂,必须要去学。创始人必须知道道品牌处于什么阶段,面临什么问题,怎么去解决。做线下渠道都是渠道的问题,产品对不对路,不适合如何调整;渠道下沉,下沉到什么程度;匹配多少职能人员,如何管理;线下的投放(进场等)如何进行,费用怎么拆分等等。



莫小仙产品

图片来源:微博@莫小仙


现在做互联网企业的创始人,很多是做广告、设计、营销出身的,做故事、做设计、做包装、做定位都是一把好手,但是落不了地。落地这个事情很枯燥,也需要时间。莫小仙今年已经第四年了,肯定做个10年的准备,不可能3年就打得出来,不需要跟所有人去争一朝一夕。


从去年起,莫小仙的策略重心更倾斜于线下,目前已经合作600多个经销商,已经开发90%莫小仙希望优先开发的地级市,也已经进入100个县级市场,未来目标是在县级市场开发到1000个经销商。目前莫小仙线下团队规模已经达到120人,但并没有加快团队扩招速度,因为还是要先练好内功,比如做一个省区,团队管理、业绩达成、追踪考核管理、任务指标分解、业务辅导等等,都需要适应历练形成管理能力。要知道,做重是很多互联网企业的大挑战,互联网企业的优势价值则是通过线上建立用户认知后,开拓线下会获得优先选择权。


来源:新锐品牌商学院(ID:InnoBrand_BC)

作者:新锐品牌商学院


提示:

* 本文经新锐品牌商学院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
* FBIF投稿与商务合作,联系Bobo(微信:fbifmedia1)

更多文章


/ FBIF食品微信群 /

让专业的人聚在一起,15w+食品人已加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