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为什么去泰国?我读中文书时有哪些小心机?

张海露Eric 英语学习笔记 2021-02-10


昨天的推送中我安利了一本书:《大脑修复术》。再补充几条读书笔记,分享给你。

 1 
你为什么选择去泰国?


时常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去泰国、为什么让小鹿去泰国读幼儿园?


其实并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和计划。我喜欢有变化的生活,注重新的尝试和体验。去过几次泰国觉得挺适合生活的,就想在清迈呆一两年体验一下。



至于小朋友的教育,这么小就好好玩吧,学会玩很重要——会玩就是「创造力」。我无法想象这么小就开始到处补课、循规蹈矩,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成长。上次去泰国看了个学校,挺认可他们的理念,就想让小鹿去那玩玩儿。



有人说你不焦虑什么房子啊未来吗?这个还好,我更看重的是生活质量,精神满足。一家人在一起,有书读有事做,对我来说到哪里都一样。


也有人说羡慕我的状态希望像我一样这样「洒脱」。其实没啥羡慕的。我只是想做什么就去试试了而已,喜欢的就持续做,不喜欢的就慢慢学或者放弃。如果再多一点运气,选择就多了点,心想事成也就不远了。



 2 
我都行,你一定也行呀!


我常说「我能行你肯定行啊」,我真心是这样想的。我一直都认为自己资质平平,再普通不过,但是我相信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一直以来其实也没怎么勤奋,就是一直持续稍稍努力那么一点吧,也有了点小成绩。



我很少怀疑自己的能力问题。可能是受 Mindset 那本书影响,当我做不好某件事沮丧不已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不是我能力不行,而是我不够努力。如果我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做这件事,我一定能做的更好。这样一来,沮丧就成了动力。愈挫愈勇,即使拖延也会是「积极的拖延症」(书中有讲)。


许多朋友很聪明,问题就出在聪明上了。因为聪明,随便做点什么都能做的还行,但是缺乏做好一件事的恒心毅力。如果对自己定义中有「聪明」,也容易把成败归因为能力问题,而不敢改变和尝试。我们常说的一手好牌没打好,常常也是如此吧。


聪明更多是天赋,努力则是选择。如果不知道选哪条路,就走笨一点那个吧。


 3 
背单词的秘诀:多运动,别熬夜


宇宙无敌学习秘诀:多运动、常冥想、不熬夜。健康食,适量饮。


 4 
我读中文书的小心机

出于「职业病」,读中文书的时候我也会顺便学点英文。

遇到一些概念时,我想知道它对应的英文说法是什么,就会动手搜一搜,这样顺便还能在查询的过程中长知识。比如读到「认知行为疗法」「习得性无助」时,我就想如果和有心理学背景的朋友聊天,我该如何表达这两个意思呢?动手查查发现可以说成 Cognitive Behaviroal Therapy 和 learned helplessness。

读到「社交失误实验」时,我想到 faux pas 这个词,动手写下,就当是复习。根据书后的参考资料,我知道这种实验方法应该是 social mishap exposure:


读到掌管记忆的「海马」,我知道 seahorse 这个说法,但我想:这里的海马也能叫 seahorse 吗?

顺手一查,发现其实是叫 hippocampus。这个词看起来不重要,不过因为我给它创造了记忆节点,很快就能记住了,下次再听到看到就能立刻反应过来了:


再比如读到下面这段时:


美国的优良中差、合格、尚未合格怎么说?有兴趣的话就可以搜一下 grading system。我在搜索的过程中发现一条最近的新闻,其中就用到了 pass/no pass,说明这种评分系统越来越流行:


刚刚提到我会随手翻一下书后的参考资料。顺便也吐槽一下这部分的排版,有许多 chil-dren, induc-es 这样的排版错误。如果再版的话可以修正一下:


以上就是我从《大脑修复术》中的几点阅读心得。

阅读,把读到的东西和自己联系起来,把书读成自己的才更可能学以致用。通过发微博/朋友圈/写文章,记录心得也顺便分享给他人,收获这种「越读」之乐。这是我一贯的阅读方法,对我非常有帮助,你也可以试试呀。

猜你还想读:

· 写在30岁生日

· 推荐一个美式发音课

· 能不能推荐一本缓解焦虑的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