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性别偏见”的新乐高,到美国中学女厕里的“性别流动者”性侵案

一小时爸爸 一小时爸爸 2022-05-14


从上周开始,我们给小朋友讲新闻趣事的栏目,变为周一至周五每天都有,会作为当天的二条文章发给大家。发文的时间也会调整到傍晚前后,方便小朋友有时间在晚上或第二天早上收听。(今天因为有团购预告,会在第三条)


今天的内容是和小朋友聊聊:寄生鸟类杜鹃如何选择宿主以及地球上的”模拟火星站“。



如果你是玩具爱好者,尤其是乐高深度玩家,最近可能听到过这样一个消息:乐高宣布将会移出产品上,或者市场宣传中有关“性别偏见”的内容。



只是看到这个标题,就让我们吓了一跳,赶快跑去看了一下自己的哪些乐高产品是有性别偏见的。




作为玩具的资深爱好者,我们之前也曾经写过几次文章,跟家长说,不必要在买玩具的时候,抱有太多的性别预设,比如认为女孩就应该玩公主或者娃娃屋,男孩就要玩工程科学和坦克飞机。在孩子的世界中,并没有那么多的性别预设差异,玩什么玩具和性取向之类的也没什么关系。


但我们担心的“偏见”,是来自家长,而不是来自玩具。如果说乐高关于“去除性别偏见”,只是说在广告宣传或者包装中,去除那些“适合男孩(女孩)”的性别推荐,那我们举双手赞成,但我们很担心,乐高这一步迈得太大,下面就推出各种“政治正确”的玩具出来。


这并不是杞人忧天,事实上,这些年,欧美的玩具产业,在“政治正确”的woke(觉醒)大潮中,已经有了很多让人感慨的操作。


比如一直被女权主义暴击的美泰芭比娃娃,就推出了一个叫做“creatable world(可定制世界)”的新系列。这个新系列不再有芭比和她的男友肯,取而代之的,是“无性别特征”玩偶。用美泰的介绍,这叫做“as limitless as the kids who play with them(和玩娃娃的孩子一样毫无限制)”。



问题这不是limitless/无限制,而只是genderless/无性别吧。如果性别成了人的限制,这才是彻底的性别歧视吧。


芭比的这个系列,通过去掉了原先娃娃的男女性别生理特征,来迎合美国左翼的政治诉求。所有的娃娃身材都是...嗯...没身材。这也罢了,毕竟在美国,敢惹那帮觉醒青年的公司都很惨。但美泰的发言人还声称"We see this is as something that's all about play and not about politics(这个变化只是为了好玩而不是政治)",这也太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类似的变化还出在另外一家玩具大亨身上。今年2月,孩之宝发出声明,把自己旗下的经典玩具,《玩具总动员》系列的经典配角“土豆头先生(Mr. Potato Head)”系列升级改名,名字变为无性别(gender-neutral )的“Potato Head”。


同时,推出了一个CREATE YOUR POTATO HEAD FAMILY(创造你的土豆头家庭)的新系列,提供了2大1小的土豆头,至于是爸爸&妈妈,还是爸爸&爸爸,还是妈妈&妈妈,还是觉醒清单中的1000多种性别中随机二选一,这个就不管了。



看过这些,只能希望那些经典的乐高系列,别被折腾的这么狠。



从五月花号开始,美国的历史,就是由白人清教徒在书写。清教徒文化在几百年间,一直是美国精神的代表,而不符合清教徒精神的群体,少数种族、女权主义、性少数群体,则一直被打压。


但随着越战以来新教文化的衰落,美国社会逐渐多元化,美国社会也逐渐开始对之前的这些不平等问题进行反思。但这种反思,却直接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外一个极端。从“多数=正义”欺压少数人群,到反过来“少数=正义”,少数至上成为了政治正确。


对于这些运动的左翼支持者来说,在美国历史上对少数人群的压迫已经系统的深入整个社会,所以必须用这种激烈的抗争,才能清除社会深层结构和美国人内心的种族、性别、性取向歧视等问题。


这种方式是否真的能实现美国社会各民族,各群体最终和解共存?目前还不知道,但它的副作用已经显现出来。


最近几个月,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劳登县(Loudoun County)成为了全美的热点。今年5月的时候,劳登某中学的一个“gender-fluid”学生,闯入学校的女浴室,对某位女生进行袭击,在女生反对的情况下对她进行了一定身体接触。


gender-fluid的意思“流动性别”,就是这名学生虽然生理上是男性,但是自己目前还不能确定自己是什么性别,所以属于“fluid(流动)”的状态,意思是他可能是男的,也可能是女的。


这就让警方无法对这个侵害事件进行定性。如果这个学生是男生,那闯入女浴室攻击女生就属于100%的性侵事件,但如果这个学生被认为是女生,这种程度的身体接触就无法被列为性侵事件。最后,这个“流动性别”的学生只是被作了转学处理。


而今年6月,劳登县再次成为美国的焦点,当地学校公告,准备允许学生使用“符合其性别认知”的厕所、浴室。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生理是男性的学生,只要声称觉得自己是女性,就可以使用女厕所和浴室。这让当地很多保守派家长非常愤怒。


在劳登县的教育委员会会议上,反对和支持这一政策的民众开始集会,反对者高喊口号,并打出了“We the parents stand up(家长站起来)”, “Education not indoctrination(教育不是灌输)” and “There are two genders: male and female. Trust (teach) the science.(有两种性别:男和女。相信科学)”。而支持法案的自由派,则打着“Liberty & Justice for All. No exceptions(所有人都有自由公正,没有例外) ”。



在当时的示威中,有自由派支持者质疑之前的浴室性侵案是造假,激怒了该案中被攻击的女生的父亲。在双方的冲突中,女生父亲因为和警察发生争执被捕,最终被判罚入狱10天。这件事在自由派网站直接被描述成“Anti-trans racists arrested at the Loudoun School Board Meeting(反性转的种族主义者在劳登县学校委员会议上被捕)”。而在社交媒体上,也将此次抗议的家长和几十年前反对黑人白人一起上学的种族主义者相互比较。



在本月初,劳登当地保守派家长和自由派之间的冲突又进一步加剧。导火索则令人更无语:当地又发生了女生在教室中被袭击的事件,而袭击者据称就是之前转学的那名“流动性别”学生。




今年9月《经济学人》写了一篇关于美国慈善事业开始整体向左倾的文章,其中在标题前面用了一个很有趣的词 ——“The woking class(觉醒阶级)”。



传统的左派,关注更多的是劳工阶级(the working class)的权益,关注社会贫富差距,福利制度。但新的美国“觉醒”左派,所关注的则是种族、性别,比如如何在男女两性之外,再划分出更多的性别,创造出所谓的“社会性别”出来。前几年有人认为人类有20多种性别,后来变成30多,90多,前些天看有些学者已经鼓吹有1000多种性别了。


超脱阶级的新左右冲突,让美国社会的矛盾变得更加激化和复杂。


在前些天,金融时报爆料说中国进行高超音速导弹(hypersonic missile )实验,虽然我国外交部否认了这个消息,但新闻还是震惊了美国人民,在ABC电视台GMA(早安美国)节目的油管评论中,不少美国民众都将不满指向了woke运动。


“而我们正在担心觉醒运动,以及不清楚男女之间的区别”


“与此同时,美国正在把经历放在觉醒运动上”


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在前面提到的新闻中,保守派的家长为了对抗这些“觉醒者”,都已经打出“相信科学”的标语了。要知道美国保守派的主流,可是反进化论,反疫苗,反口罩的啊。



尊重性少数人群,是必要的。无论是一个人的种族、性别、性取向如何,都应该是平等而互相尊重的。但如果我们只是从一个极端变成另一个极端,从打压少数人群,变成无视自然差异,甚至变成打压多数人群。那这并不会解决社会问题,只是在创造矛盾,制造分裂。


当“觉醒”变成了一种时尚潮流,这条路可能就要冲出地球,走向宇宙了。


比如前几天,美国著名歌手&演员,演唱《冰雪奇缘》主题歌Let it go的黛米·洛瓦托,说自己从来不叫外星人Aliens,因为她觉得这是个贬义词(本意是陌生人,异乡人),会伤害外星人的感情,所以她只说ETExtraterrestrial life/地球外生物),认为这样就客观平等多了。



原来能跨越星海,降临地球的宇宙高级生命,会担心这个落后星球上的某个明星会歧视他们啊......


过度的“觉醒”,不是善意,只是自大而已。





我们新增了日常提问咨询的入口,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提问沟通】告诉我们:



与教育相关的文章,也可以点击工具栏里的【文章搜索】,在搜索栏里输入“教育”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 学的知识都还给老师了,我们还剩下什么

  • 怎样的孩子容易被霸凌?怎样的会霸凌人?

  • 教育是服务,底线是安全

  • 幼儿园禁止小学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幼儿园该学的到大学都没教

  • 除了不会就选C,还有什么“考试技巧”?作弊不算哦

  • 判作业是老师的工作,不是家长的

  • 为什么要过洋节?因为开心啊

  • 只有1/9家长会看的文章,左撇子宝宝的养育建议

  • 为人父母,你为什么不敢管教孩子?

  • 英语早教班不会和你说的事情

  • 左脑逻辑右脑创意?你的大脑可不是这么分工的

  • 为什么要教孩子做个好人?用数学公式来推导一下

  • 吵闹不专注?蒙台梭利安静游戏的自律练习

  • 不吉利背后的中式死亡焦虑

  • 带宝宝去电影院的第一原则——别扰民



近期文章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