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WeChat ID Dingjunjie-city Intro 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著名城市品牌、城市形象研究专家 你和我,我们都在这世上, 为了修补一些已经破损的东西。 这就是我们为何会出现的原因。 ——约翰·伯格 约翰·伯格1月2日去世了。一个多月前,老爷子刚过完90岁生日。他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艺术评论家、诗人、画家、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但他自己更乐意被称为一个讲故事的人。在半个世纪的时光里,他是英国甚至欧陆最伟大的评论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小说家,一个诗人,一个电视明星。 1972年,伯格出版《观看之道》,同名系列剧在BBC播出,它改变了整整西方一代人观看艺术的方式。YouTube上现在依然能找到这部剧,而且它依然有着不可撼动的影响力。40年前镜头前的伯格有某种说不出的魅力,眼神尖锐,不时眉头微皱,仿佛总是处在自我怀疑的边缘。 《观看之道》是教人“观看”,但更是教人“反观”,以新的方式重新打量艺术以及这个世界。伯格解开了高雅艺术的神秘外衣,代之以平凡生活的包装,证实一幅伟大的作品并不需要置于高高在上的地位,也可以与公共的价值观并存。他从不避重就轻,碰到难题,他也直言,比如他说传统绘画中女性的出现是为了“满足某种欲望,而非她们自己拥有某种欲望”。这本书已成艺术批评经典,但凡论及视觉文化,都绕不过它。 苏珊·桑塔格曾经说:“自劳伦斯以来,再无人像伯格这般关注感觉世界,并赋之以良心的紧迫性。陈丹青曾说,约翰·伯格不倦的窥探并非仅仅指向摄影与绘画,而是“观看”的诡谲。在我们可能涉及的有关观看的文献中,很难找到如此引人入胜的文字,这些文字有效化解了古典绘画被专业史论设置的高贵藩篱,也使照片摆脱过多的影像理论,还原为亲切的视觉读物。 阅读伯格,会随时触动读者内心极为相似的诧异与经验,并使我们的同情心提升为良知。在虚构写作方面,他的小说《G》获得了堪比诺贝尔文学奖的布克奖。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内容节选自《观看之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观看之道》片段 《观看之道》选摘 文丨约翰·伯格 观看先于言语。儿童先观看,后辨认,再说话。 但是,观看先于言语,还有另一层意思。正是观看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地位;我们用语言解释那个世界,可是语言并不能抹杀我们处于该世界包围之中这一事实。我们见到的与我们知道的,二者的关系从未被澄清。每天傍晚,我们见到太阳下山。我们知道地球正在转离太阳。然而,这种了解与解释,从未与这景观相符。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Magritte)在他那幅《梦境之钥》(The Key of Dreams )的画中,对那长存于言语与观看之间的鸿沟,作了一番探讨。 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受知识与信仰的影响。中世纪的人相信地狱作为实体的确存在,对于他们,火的视觉含义必与今日的相异。可是他们的地狱观念,既同他们灼痛的体验有关,更与火焰燃成灰烬的景象紧密结合。 坠入爱河之际,意中人的目光是凝神专注、含情脉脉的。此刻,纵有千言万语,互相拥抱,也难释爱意,唯有缱绻缠绵,方能接近这种感觉。 然而,这种先于语言,又从未曾被语言完全解释清楚的观看,并非一种对刺激所作的机械反应。(除非把视觉过程中同视网膜有关的小部分孤立出来,这种看法才能成立。)我们只看见我们注视的东西,注视是一种选择行为。注视的结果是,将我们看见的事物纳入我们能及—虽然未必是伸手可及—的范围内。触摸事物,就是把自己置于与它的关系中。(闭上眼睛,在室内来回走动,注意触觉仿佛成了静止的、有限的视觉。)我们从不单单注视一件东西;我们总是在审度物我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视线总是在忙碌,总是在移动,总是将事物置于围绕它的事物链中,构造出呈现于我们面前者,亦即我们之所见。 能观看后不久,我们就意识到别人也能观看我们。他人的视线与我们的相结合,使我们确信自己置身于这可观看的世界之中。 如果我们承认我们可以看见那边的小山,那是因为我们设定从那座山上我们能被看见。视觉的这种交互性质比口头对话的更为根本。而对话,常常是一种以言语呈现此一交互关系的尝试 :试图解释—无论以隐喻还是直白的方式——“你如何看事物的”,并试图发现“他如何看事物的”。 就本书所用词汇的含义而言,所有影像(image)都是人为的。 影像是重造或复制的景观。这是一种表象或一整套表象,已脱离了当初出现并得以保存的时间和空间,其保存时间从瞬息至数百年不等。每一影像都体现一种观看方法。一张照片也如是。因为照片并非如一般人认为的是一种机械性的记录。每次我们观看一张照片,多少觉察到摄影师是从无数可供选择的景观中,挑选了眼前这角度。 即使在随意拍摄的家庭快照中,也是如此。摄影师的观看方法,反映在他对题材的选择上。画家的观看方法,可由他在画布或画纸上所涂抹的痕迹重新构成。然而,尽管每一个影像都体现了一种观看方法,但我们对影像的理解和欣赏,还取决于各人独具的观看方法。(比如说,希拉是二十个人中的一位,而我们出于本身的缘故,偏把目光投向她。) 最初,制作影像是为了用幻想勾勒那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形貌。逐渐地,影像比它所表现的事物更能经得起岁月的磨炼;它还能提供某物或某人旧日的模样—从而也隐含了别人一度对这一题材的看法。其后,人们又承认影像还记录了制作者的具体观点。影像成为某甲如何看待某乙的实录。这是个体意识不断增强—伴随着不断增强的历史意识—的结果。试图精确地界定这一最后发展阶段的年代,未免失之轻率。但可以肯定,这种意识从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即已存在。 除了影像,还没有任何一种遗物或古文献可直接确证各个朝代人民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在这方面,影像比文献精确、丰富。上述说法也并不否定艺术的表现力或想象力,并不将其仅仅看作记录性的文献 ;相反,作品越见想象力,就越能让我们与艺术家深入地分享对眼前影像的感受。 然而,影像作为艺术品展出时,人们观赏的方式会受一整套有关艺术的旧有看法所影响。这些看法涉及: 美 真理 天才 文明 形式 地位 品位,等等 其中许多看法已不再适用于世界本身。(世界本身并非仅为客观现实,还包括意识。)这些看法既同当今格格不入,又使过去模糊不清;它们非但不能起澄清作用,反而造成神秘感。往昔,不会静候被人发现,等待恢复其本来面目。历史总是在构造今、昔的关系。 结果,对今日的恐惧引来对往昔的神秘化。过去并非供人憩息的住处,而是为了采取行动而从中提取结论的源泉。把古代文化神秘化会造成双重损失:艺术品被不必要地置于遥不可及的境地;而历史提供给我们完善行动的结论,也日渐匮乏。 我们“看见”风景时,也就身入其境。我们若是“看见”过去的艺术品,便会置身于历史之中了。倘若有人妨碍我们观看它,我们就被剥夺了属于我们的历史。谁能从这种剥夺中获益呢?旧时的艺术被人搞得神秘莫测,只因少数的特权人物致力于编造历史,它能从回顾的角度,把统治阶级的作用合理化,而这种合理化,用现代眼光来看是再也站不住脚的。因此,昔日的艺术品非被神秘化不可。 约翰·伯格作品五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 本文编辑:王颖 点击关键词,这是我们为你推荐的 无旅游不传播,无传播不旅游 丁俊杰会客厅    城市未来    为谁而来                             城市形象  城市想象                              文化产业   如何改变城市 旅游活动与旅游传播结合的新模式 新媒体时代下的旅游与传播 IP   广告的“新”变化  城市书店 威海   唐山1  唐山2  秦皇岛  锦州  赫图阿拉 白山 大连   旅顺太阳沟  南京  査济村 大理1  大理2  鄱阳湖1  鄱阳湖2  山东  问诊主题公园1 问诊主题公园2 「丁俊杰看城市」微信公众平台转载须知  署名作者的原创作品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长按二维码可添加关注、如需帮助请发送邮件或电话联系 丁俊杰·江湖人称老勾 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 崔永元口述历史中心主任 博士生导师、广告传播研究专家 城市品牌、城市形象研究专家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日精彩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