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宣讲家网评论丨【十九大·理论新视野】标本兼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相关思维逻辑

2018-01-10 宣讲家网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摘要: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全面从严治党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深入、久久为功。以标本兼治思维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必须要拿出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始终保持政治定力,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任务,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作者:张新峰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这一重要论断和要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标本兼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得出的科学结论,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内在规律,为我们在新时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提供了根本遵循。要落实好深化标本兼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从榜样引领、夯实责任、制度建设等方面全面发力。

  从政治建设的高度来讲,以标本兼治思维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始终坚持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以标本兼治思维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突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邓小平同志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雄才大略、亲民爱民的真挚情怀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务实作风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局面,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戴,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是我们党和人民的郑重选择,也是众望所归。当前,我们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历史节点,更加迫切需要核心的引领,更加迫切需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自觉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始终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所在,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从聚焦落实角度来讲,以标本兼治思维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始终夯实“两个责任”。

十九大报告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指出,必须全党一起动手,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要求,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负主体责任,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两个责任”的提出和深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经验的新概括,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抓手。党要管党首先是党委要管、党委(党组)书记要管。抓好党建是各级党委(党组)特别是党委(党组)书记的职责所在,党委(党组)书记抓党建是本职,抓好党建是称职,不抓党建是失职。党委(党组)书记要做管党治党的书记,当好第一责任人,对党负责,对本地区本单位的政治生态负责,对干部健康成长负责。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要增强管党治党的意识,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管党治党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承担着党章赋予的重大神圣使命,履行好监督责任是党章规定的职责。党章明确规定了纪委的主要任务,习近平同志用“监督执纪问责”六个字作了概括,并对纪委履行职责提出了要求。这些重要论述,是对纪委地位和作用的清晰定位,是对纪委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的有力指导。各级党委要自觉接受纪委监督,全力支持和保障纪委履行职责。各级纪委要更加自觉坚持党委的统一领导,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找准职责定位,更好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的作用。

  从强化治标角度来讲,以标本兼治思维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定的政治勇气和担当精神,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铲除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相互交织的利益集团,严肃查处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共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其中十八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43人,中央纪委委员有9人;纪律处分厅局级干部8900余人,县处级干部6.3万人;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共处分基层党员干部27.8万人。努力推进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百名红通人员”有半数已归案,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气象。实践证明,治标和治本内在统一、相辅相成。没有离开标的本,也没有离开本的标。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我们要继续保持惩治腐败力度不减、零容忍态度不变,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严肃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腐败案件,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找准症结,精准发力、精准执纪,出实招、求实效,进一步减少腐败存量、重点遏制增量,进一步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持续释放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强烈信号,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从着眼治本角度来讲,以标本兼治思维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始终重视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党始终坚持标本兼治思维,将制度建设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位置,党内制度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5年来,中央共出台或修订近80部党内法规,超过现有党内法规的40%。一部部党内法规,既体现出党中央管党治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也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制定新的法规制度、完善修订已有的法规制度、废止不适应的法规制度、强化制度的执行落实,基本形成了以《党章》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基础性、综合性和专门性党内制度并存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这些制度凝结着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逐步构建起“不能腐”的有效机制,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从选人用人角度来讲,以标本兼治思维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始终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尚贤者,政之本也。”司马光《资治通鉴·魏纪五》讲到:“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选对人、用对人自古以来都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生存、发展、进步的重中之重。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越是事业发展的紧要关头,越是要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在2013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20字好干部”标准。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同志的要求,为做好新时代的选人用人工作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雷霆之势狠抓选人用人的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官场陋习,优化选人用人环境,党内政治生态显著改善,党心民心为之振奋。然而,仍有很多顽瘴痼疾亟待解决。有的跑官要官、拉票贿选、说情打招呼、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有的动不动就向组织伸手要名誉,要地位;有的对工作挑肥拣瘦,对待遇斤斤计较,对组织讨价还价,对名利寸步不让。这些问题就像毒瘤一样,侵蚀着党的肌体,损害着党的形象。要做好新时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要严格按照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厚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进步的干部人才基础。

  从历史源流角度来讲,以标本兼治思维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始终坚定文化自信。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文化系于根脉,历史照亮现实。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做到惩治腐败无禁区、打虎拍蝇不手软、海外猎狐不停步,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治标成效明显,为治本赢得了时间。但全面从严治党的最终目的是要治本,通过正心修身,涵养文化,牢记为政初心,守住为政之本。而文化自信能够促进干部从内心深处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党的信仰和宗旨,从根本上筑牢思想防线,实现“不想腐”的治本目标。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员干部要尊重历史传统、借鉴历史智慧、厚植文化根基,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涵养底蕴,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不断激发爱党爱国、许党许国使命感和责任感,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凝聚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大精神力量。

  从长远发展角度来讲,以标本兼治思维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始终坚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顽强的意志品质,直面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解决了许多过去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发生了全面深刻、影响深远、鼓舞人心的新变化,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新境界,极大地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信心和信赖。成绩固然可喜,问题也不容忽视。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指出的,“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全面从严治党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深入、久久为功。以标本兼治思维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必须要拿出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始终保持政治定力,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任务,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作者:张新峰 单位:陕西省安康市纪委办公室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长按二维码,关注“宣讲家网”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下载宣讲家网手机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