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父母课堂】父母的高度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最近朋友见面,哪个学校的教学设施好;哪个学校的教师不负责任;哪个学校的学生农民子弟多,学生素质差······


如数家珍。


当然择校最关键的是学校所在地,因为每一所小学直接对应着一所初中,不同的初中进“省实验中学”等重点中学的名额不同,而重点中学升重点大学的概率更大······


择校的学问太大了,上面的只是普通人的择校观,更有牛人具有超前的择校观:人脉即为钱脉。要上官二代聚集的XX小学,市局省厅头头脑脑的子孙后代都在这个学校,官二代当官的可能性更大。


你没听说“科长是干出来的,处长是送出来的,厅长是挣出来的,省长部长是生出来的”?


从小学就要建立人脉。成绩好坏无所谓,大不了出国留学,国外随便一所野鸡大学,回国怎么也相当于二本吧。




有几次实在听不下去了:小学之间的差别有这么大吗?那个学校方便,就到哪学校上,费这么大劲值得吗?


人家看外星人似的看着我:差别咋不大呢?差别太大了!······咱比较识趣,不作别人的苍蝇,话不投机不谈便是。


况且他们的想法是对的,他的孩子也一定会证明,他父母择校的理由绝对正确———俺孩子不行。还有,俺不行,非让俺行,那绝对不可能。


我一直认为,应该就近入学,没必要费心费力的择校。


有位朋友,夫妻双方均为博士,因孩子入学意见不统一,想听听我的意见。是上最好的?还是上离家最近的?


我:能不能拉出屎来与厕所有多大关系!当然是离家近的好,方便。


他也很高兴:我也是这么考虑的,要是天天接送孩子,啥事不用干了,让司机接送孩子影响不好。我认为学校差异不大,对孩子成长影响有限,综合考虑,择校得不偿失。


朋友:再一个,好学校一个班60人,离家近的这个,一个班只有40人,老师教60人,与教40人,对孩子的关注度肯定不一样。


我:这个影响也不大,实际上,60个管不过来,40个也管不过来。


老师只能分类管理,没有哪个老师能讲的让所有的孩子都听懂。教学水平差一点的老师按照自己的习惯授课,而水平高的老师能主动调整自己的授课的节奏,以适应他最重视的一类学生。


老师一定有侧重、有取舍,水平再高的老师也有成绩差的学生,水平再差的老师也能教出成绩好的学生,而有些学生不管谁教成绩都不错,因此不要把希望全寄托在老师和学校身上,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配合老师的工作上。


很多家长故事听多了,有一个误解,认为自己的孩子跟“好”孩子在一起,会学“好”,所以不惜代价择校,效果可能相反


举个例子:我大儿子上高中时,考的是山东省实验中学,分数是刚好超录取线1分。


同一年中考的,我还认识另外8个孩子,他们的成绩均低于分数线10分以内(超出10分没有硬关系交钱也进不去),交了1.8万,都进去了,高考时一本一个没有。


以他们当时的分数,在其他中学,都是高分,那个学校没有考一本的?他们考一本的概率很大,结果却是进了省重点,反而把一本弄没了。他们家长很无奈,见了人,灰溜溜的,抱怨孩子无能、不争气。实际上家长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朋友:为啥?


我:家长的本意是进最好的学校,在最好的学校有最好的老师和环境,成才的概率大。他们给自己的孩子定位也很明确:咱不行,要“用功”,要向“好”的学。看起来一点错误都没有:咱就是不行,不然为啥别人不用交钱,咱要交?既然不如别人,还想比别人“强”,就需要比别人用功,好像很有道理。


为啥结果不尽如人意呢?


因为这句话存在严重问题:家长直接给孩子贴上了“咱不行”的标签。实际上,会不会做家长,能不能做好家长,最根本的点就是你给孩子贴啥样的标签


会做家长的,会给自己孩子贴上“优秀、聪明”等标签,不过在外人看来,确实不是这么一回事,但这些家长仍然我行我素,根本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顾客观事实。


而不会做家长的则非常理智,会根据孩子的现状进行分析判断,结论有根有据。这话我可不是反着说的。


最后,双方的标签都正确。




有一句话:父母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


不过有的父母的高度决定的是孩子的顶板,而有的父母的高度决定的却是孩子的起点。


朋友:怎么讲?咱都在产房里呆过,五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只会哭的小东西,面带喜色,都认为自家的孩子好,自己的孩子优秀,可能是个天才,而对其他孩子不屑一顾。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判断,所有的家长都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了变化。


有的家长的信心动摇了,发现那只是一厢情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不是那么优秀,特别是孩子上学之后。于是父母为了激励孩子刻苦努力,主动把标签变成了“笨,不行”,因为只有笨人才需要刻苦努力;而有的父母,拿孩子跟自己比,为维护自己“聪明,行”的标签,有时表现的就像阿Q,直接修改“聪明、行”的标准。


你认为你孩子聪明,结果他考了倒数第二名,那你还可以认为他聪明,因为他不是倒数第一;即使倒数第一,也不会每科都倒数第一吧,聪明的理由照样存在。


如果考第一呢,那就可以说第二名“笨”。


聪明到目前没有国家强制性标准,谁说了也不算,咱就自己制定标准,既然咱自己制定标准,制定一个对自己孩子有利的,那是必须的。这就是我的逻辑。


方法,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聪明不聪明无关。


交费生与普通生只差10分,能说“不行”吗?稍一马虎10分就出来了。


实际上差100分都没问题,人的智商差别并不大,但获取知识的方式差别很大,与老师同频的学生成绩一般比较好,不同频的成绩可能差一些


绝大部分孩子没有机会发现这个问题,只有极个别的,像我这种既能考第一,又能考倒数第一的人,在付出代价后,通过总结才能发现。


我物理本来很好,老师教不教无所谓。有一个学期我们教导主任给我们上课,他太啰嗦,讲一遍,对我来说相当于复习;讲第二遍,脑袋发木;讲第三遍就全忘了。结果很多同学成绩提高了,我的却下降了。


数学,成绩一直很一般,有一个学期换了一个年轻老师,他讲课就是在黑板上板书例题,板书完了说一句“显而易见”,得出了结果,45分钟的课十几分钟就讲完了,然后自己看书。


不到一学期,这个老师就被同学联名赶走了,我在这一段时间,数学成绩却是突飞猛进。老师被赶走了,我的数学成绩又恢复原状。


我原来一直认为我是个别情况,后来我指导几个成绩挺差的孩子高考,效果非常理想,我这才知道,我绝非特例。




成绩好坏与智商关系不大,关键是方法正确。


而家长不懂装懂,随大流,直接给孩子贴上了“笨、不行”的标签,然后又武断的得出结论,只有“用功”一条路可走。这种孩子如果不逆反,基本上就废了。


当然,如果孩子逆反,家长继续固执己见,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继续跟孩子对抗,孩子也可能废的更快,我指的仅是学习方面。


实际上哪有不行的孩子!有的逻辑能力好,有的记忆能力强,特点各不相同,只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好书本上的那点知识都没问题。


这一点在生活和工作中表现的更明显,不管做啥事情,都有技巧,只要感觉“心累、力不从心”,肯定是方法或方向出了问题。


用功,只有在方法和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才有效。不过话又说回来,方法和方向正确,还需要“用功”吗?除非你想出类拔萃。


学习、生活和工作本来就是轻松快乐的,用不着搞得那么悲壮。再一个,在学校里交费生与普通生也是两个待遇,普通生也瞧不起交费生,普通生认为自己“行”,交费生“不行”。


普通生,考砸了,他内心认为自己行,将原因归结为个别因素,他会总结并改进。而交费生在家长和同学的影响下,内心本来就认为我“不行”,考砸了,正好证明了我确实“不行”。


只要有这种想法,肯定会找到这种证据。他会把原因归结为我“不行”,应对的办法是继续“努力”,结果是再次“不行”,然后破罐子破摔。


在这里,家长犯了方向性错误,就是贴上了一个“笨”的标签,而忽视了启发孩子认识总结自身特点,强调向“好”的学,而不是让“差”的向咱学。向“好”的学,意思是咱“不行”,让“差”的向咱学,意思是咱“行”;两者表现出的心胸和气度完全不一样。


为了助人,咱就必须主动的学,甚至偷偷的学。助人总是快乐的,所以咱学习也是快乐的。这就是“既已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实际上,给孩子所贴的标签,也正表明了父母的心胸和气度


孩子为啥不行?以啥为标准?是以别人家的孩子为标准,本意就是想超过别人家的孩子。所以看到的总是自家孩子的不足,要求孩子改,而自己置身事外,好像多牛X似的,告诉孩子这样那样,你自己做不到的,用你的办法能做到吗


你做到的,孩子用你的办法能做的跟你一样好吗?如果孩子听话,他肯定超不过父母,孩子就真的不行。孩子为啥行?以啥为标准?以与孩子同龄时的自己为标准,超过自己那还不叫行?


既然比你行,你还会指手画脚吗?老老实实做好孩子的狗头军师,给孩子提供服务或出谋划策就行了:老爹相当年是这么干的,效果挺好。孩子说你这办法不行,我还有更好的办法;老爹当年试过了,这么做不行。孩子说你考虑不周,我换个做法应该没问题。


你的经验加教训,加上孩子的积累与创新,怎么可能不超过你呢?孩子就真行。前者父母是孩子的顶板,后者父母是孩子的起点。



我给你讲个小学二年级的数学题。比方说,如果我的孩子比我行,你的孩子不如你,你的孩子要超过我的孩子,你必须比我行,如果咱俩一样行,你孩子不如我孩子。你的孩子比你行,我的孩子比我行,不管咱俩谁行,孩子都没有可比性。


所以,只要敢给孩子贴“行”的标签,家长就具备了“以不争争,以无私私,以无为为”的基本条件。


其他的就是具体操作问题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与老师也有关系,老师授课,是有倾向性的:每个班的前几名,是不需要老师考虑的:信心十足,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或者有主动调整能力,使自己适应任何老师;最后几名,只要不影响他人,老师是不会关注的,最多为了应付望子成龙的家长:“你孩子聪明,但不干”。


家长评价老师的是总成绩、升学率,老师只关注目标人群就可以了, 这一部分就是那些需要填的鸭。


这部分学生没有主动调频能力,成绩取决于缘分,碰到与自己同频的老师成绩好些,换个老师,不同频,成绩就差。不管到那个学校,谁也没办法保证让孩子总能碰到与自己同频的老师。


所以我主张家长的注意力,应放在配合老师的工作上,像我这种野路子受到的压力太大,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


当然,我说的配合老师工作,在小学阶段,绝不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家庭教师,在家给孩子补课、检查作业。


我特别反对老师给家长布置作业。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辅导孩子的学习可以说“精益求精、认真、严格”,虽然这种方法一开始效果不错,孩子的成绩看起来比较好看,实际上后患无穷。


妨碍了孩子主动学习、总结自身特点的能力,将孩子变成了一只“鸭”,一只平庸的鸭,从而弱化了孩子掌控自己命运的能力。


学历就是一块敲门砖,为了一块砖,把“半条命”搭进去,有点太傻。我说的配合,是指鼓励孩子寻找方法,使孩子有与老师同频的能力,每个孩子的思维方式都不同,不能简单的用“聪明”和“笨”来评价。


朋友开玩笑:除了聪明和笨,还有一种,叫“怪”。


我:有的孩子反应慢一些,并不代表“笨”,对他来说,预习可能比复习更重要。通过预习解决70%的基础问题,上课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30%的难点,效果肯定比上课解决70%的基础,自己课后解决30%的难点好得多。


朋友:什么是同频?


我:这个就像民主、自由、健康、快乐、正能量一样,没法给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定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对朋友来讲可能意味着情投意合。对师生来讲则可以理解为良好的互动。高效的听讲,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来讲是一条捷径,“听讲”是一个互动过程,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有多少学生能听懂,老师不能说一目了然,但也差不多。


老师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语调、语速、神态、手势,该强调的强调,该重复的重复,孩子属于听懂一族的就可以称为同频。


刚上学时做到与老师同频最为关键,这样省事。如果听课效果不好,课后补就麻烦很多。靠课后补已经意味着“落后”了,即使成绩一样,但你耗时长,效率低




有些老师家长很喜欢这样的孩子,称其为“刻苦或努力”。可见“刻苦、努力”有时是贬义词,代表低效率,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盲目的刻苦、努力、补习班不值得提倡,学习也要用巧劲。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成绩平平的孩子,成绩突然突飞猛进,原因就是因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或学会了与老师同频的能力。只要有与老师同频的能力,成绩肯定没问题。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你看完以后不管是立马借鉴,还是将信将疑,还是感觉很可笑,我都表示感谢。


喜欢本篇文章,请随手点赞,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文章作者:胡乃松   如若侵犯原作权益,请告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