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7年第4期 | 宗教信仰与农户非农收入——信教有利于增收吗?

2017-08-21 本刊编辑部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陶颖  王文涛  陈启亮  柯明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中国经济问题》2017年第4期

DOI:10.19365/j.issn1000-4181.2017.04.08

内容提要

  宗教信仰与农户非农收入的关系是宗教经济学亟需破解的难题。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采用传统分位数回归(QR)与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IVQR)方法,实证检验宗教信仰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增收效应。研究表明,整体上宗教信仰对农户非农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正向促进效应主要发生在农户收入的低分位点阶段,随着分位点的提高,农户的信教动机逐渐由“功利取向”转化为“价值取向”,导致宗教信仰的增收效应呈现出递减趋势。本研究不仅加深了对中国农村居民信仰转型的理解,而且也提供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渠道与视角。

关键词

宗教热  信仰转型  收入  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

作者心声

  信仰的缺失是造成现代社会诸多社会矛盾与冲突的重要文化诱因。一个有信仰的人更可能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中守住底线、突破上限。相反,为了生存而生存,得到的也仅仅是生存。特别值得高度关注的是,在长期的演化发展过程中,宗教逐渐与我国传统的文化与风俗融合,成为大众汲取精神食粮的重要源泉。尤其是在公共文化方式单一、供给不足的农村地区,日益掀起一股“宗教热”的浪潮。这是我们在中国农村地区观察到的第一个现实背景。

  理论上讲,促进农民增收一直是发展经济学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现实的情况是,伴随中国农村地区非农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来源与结构正经历着巨变,非农收入日益成为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可以说,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政府也出台多项扶持政策以保障农民非农收入的平稳增长。但是,现实中农民收入滞后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这是我们在中国农村地区观察到的第二个现实背景。

  基于以上的事实背景,我们聚焦的科学问题在于:宗教信仰对农户非农收入是否有影响,是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这种影响是否具有普遍性等。这些问题的诠释不仅加深对宗教经济学的理解,而且能够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进一步考察了不同收入阶层农户宗教信仰动机的差异性。总之,我们的研究初衷在于重拾“信仰的力量”。

  本文的研究发现,宗教信仰在整体上有助于促进农户非农收入的增长;不同收入阶层的农户具有不同的信教动机。也就是说,对于收入较低的农户而言,其宗教信仰的动机是首先满足物质需求,因此,该类农民进行宗教信仰选择时带有浓厚的“功利取向”;而当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居民开始对公平、权利等非收入因素赋予了更高的权重,因此,此类农民的信教行为更倾向于一种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即“价值取向”。

  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其一,政府应该正视农村地区的“宗教热”现象,并加以正确引导而不是强制打压。其二,针对不同收入层次上的农户,政府应该实施差异化的引导措施。一方面,对于偏远地区的贫穷农户,满足其物质需求应放在首位,政府应当积极加强公共社会保障建设、完善农村公共就业服务,出台有针对性的公共政策以解决农民社会保障机制与服务缺失的问题,从而降低农户的风险和脆弱性,弱化农户向宗教寻求功利主义的心理渴求,为农村的“宗教热”现象降温;另一方面,由于相对较高收入农户诉求宗教信仰更多的是一种价值认同感的需求,政府应该着重加强引导宗教的制度化、组织化建设,通过宗教组织的发展、壮大来构建农村地区新的非正式制度保障机制。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可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可下载PDF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